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39132
大小:387.8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4-09-04
《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在线教学评估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最突出的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编排元素周期表C.发现氧气D.提出分子学说3【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最突出的贡献是编排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合理选项是B。2.元素周期表中,第2、3、4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2、8、8B.8、8、8C.8、8、18D.8、18、32【2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在元素周期表中,第1、2、3、4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2、8、8、18,答案选C。3.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HClO4>H2SO4B.热稳定性强弱:H2S>HFC.碱性强弱:Mg(OH)2>NaOHD.原子半径大小:Cl>Br【3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酸性:HClO4>H2SO4,A正确;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S,热稳定性:HF>H2S,B错误;C.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碱性:NaOH>Mg(OH)2,C错误;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向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大小:Br>Cl,D错误;答案选A。 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中,错误的是A.Li、Na、K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B.P、S、Cl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Cl、Br、I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Li、Na、K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故A正确;B.P、S、Cl最高正化合价依次为+5、+6、+7,故B正确;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N、O、F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C错误;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故D正确;选C。5.砹元素是原子序数为85的卤族元素,推测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砹化银见光不易分解B.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C.砹化银不溶于水D.砹单质是有色固体【5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碘化银见光易分解,则砹化银见光易分解,A错误;B.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同主族元素单质的性质相似,则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B正确;C.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不溶于水,则砹化银不溶于水,C正确;D.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从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且颜色加深,则砹单质是有色固体,D正确;答案选A。6.下列关于微粒Na+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质子数是11B.电子数是11C.中子数是12D.质量数是23【6题答案】【答案】B【解析】 【详解】A.Na+质子数是11,故A正确;B.Na+电子数是10,故B错误;C.Na+中子数是23-11=12,故C正确;D.Na+质量数是23,故D正确;选B。7.下列关于互为同位素的两种核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属于同种元素B.具有不同的中子数C.具有相同的电子数D.化学性质完全不同【7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详解】A.同位素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A正确;B.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B正确;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同位素质子数相同,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正确;D.同位素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D错误;答案选D。8.某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另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能互为同位素B.可能是相同的原子C.可能是不同的分子D.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8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某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另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可能互为同位素,如的质子数、电子数都相等,故A正确;B.两个相同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都相等,某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另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可能是相同的原子,故B正确;C.某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另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可能是不同的分子,如NH3、H2O的质子数都是10、电子数都是10,故C正确; D.分子的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离子的质子数一定不等于电子数,某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另一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故D错误;选D。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一般用“kg”表示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9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而不是原子质量的简称,A错误;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写,B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一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写,C错误;D.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但电子的质量约等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故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D正确;答案选D。10.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得氢元素的某一数值为1.008,该数值表示A.一种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B.三种氢原子原子质量的平均值C.氢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D.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得氢元素某一数值为1.008,该数值为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氢元素所有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自然界中原子个数百分数的乘积之和,故选D。11.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16,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2价,则X和Y组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2B.88C.160D.200【11题答案】 【答案】C【解析】【详解】X、Y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2Y3,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16,则X和Y组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2+16×3=160,故选C。12.硼元素有B、B两种核素。硼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B和B的丰度之比为A.1:1B.2:1C.4:1D.1:4【1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利用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因此B和B的丰度之比为:1:4,答案选D。13.氯元素在自然界有和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中( )A.75.77%表示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的丰度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的质量数【13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涉及到下列几个概念:同位素、丰度、质量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详解】A. 75.77%表示的丰度,不是质量分数,故A错误;B. 24.23%表示的丰度,不是的丰度,故B错误;C.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用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乘以各自的丰度,故C正确; D. 36.966表示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的质量数,故D错误。故选C14.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正离子的是A.B.C.D.【1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表示原子,故不选A;B.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负离子,故不选B;C.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正离子,故选C;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表示原子,故不选D;选C。15.下列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的是A.B.C.D.【15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最外层有1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1价阳离子,故不选A; B.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2个电子形成-2价阴离子,故不选B;C.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1个电子形成-1价阴离子,故不选C;D.最外层有2个电子,第一层有2个电子为稳定结构,难形成离子,故选D;选D。16.下列表示微粒的电子式中,正确的是A.B.C.D.【16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硼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其电子式为:,A错误;B.钠离子的电子式为:Na+,B错误;C.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得2个电子形成氧离子,其电子式为:,C正确;D.氟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得1个电子形成氟离子,其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C。17.在短周期元素中,某元素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等于其他各层电子数之和的,则该原子可能为A.BeB.CC.FD.H【17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短周期元素中,若该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则次外层为第一层,有2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等于其他各层电子数之和的,则其他各层电子数即第二层有4个电子,该元素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该元素为C;若该元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则次外层为第二层,有8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等于其他各层电子数之和的,则其他各层电子数之和为16,即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三层有12 个电子,但第三层是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因此该元素原子不可能有3个电子层,也不可能为氢元素,综上分析,该元素为C元素,答案选B。18.某元素原子的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最外层差一个电子即达稳定结构,该元素是A.NaB.ClC.FD.H【18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元素原子的次外层有2个电子,即K层排满了两个电子,最外层差一个电子即达稳定结构,每一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即L层电子数是7,所以该元素是F,故选C。19.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19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是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必然结果,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明确原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元素的性质有哪些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不能用元素本身的性质来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20.下列关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正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负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C.若某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则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若某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该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20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正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故A正确;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负化合价,其绝对值=8-该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故B错误;C.He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若某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则该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故C错误; D.若某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该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如51号元素锑(Sb)是金属元素,故D错误;选A。21.关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小B.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大C.原子半径比阳离子半径小D.带正电荷多的阳离子比带正电荷少的阳离子半径大【21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同一元素微粒的半径大小顺序为r阴>r原>r阳,价态高的阳离子半径小,所以选A。22.化学键是一种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键就是两个原子之间的吸引作用B.化学键既可以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所有原子之间D.化学键这种强相互作用包括吸引和排斥两方面【2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化学键就是两个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故A错误;B.化学键既可以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离子之间,不能存在于分子之间,故B错误;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原子之间,故C错误;D.化学键就是两个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这种强相互作用包括吸引和排斥两方面,故D正确;选D。23.下列元素的原子之间不能形成离子键的是A.钠和氧B.镁和氯C.钾和溴D.磷和氯【23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钠是金属元素,氧是非金属元素,钠和氧可形成离子键,A错误; B.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镁和氯可形成离子键,B错误;C.钾是金属元素,溴是非金属元素,钾和溴可形成离子键,C错误;D.磷和氯都是非金属元素,两种非金属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成键,不能形成离子键,D正确;答案选D。24.离子化合物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代表其分子的组成B.离子化合物熔融时不破坏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水溶液中都能导电D.离子化合物可能只含有非金属元素【24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离子化合物不含分子,化学式代不代表分子组成,故A错误;B.离子化合物熔融时破坏离子键,不破坏共价键,故B错误;C.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故不选C;D.离子化合物可能只含有非金属元素,如NH4Cl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2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CaBr2、HClB.MgCl2、Na2SC.KOH、NaClD.H2O、NH4Cl【25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CaBr2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HCl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故不选A;B.MgCl2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Na2S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故选B;C.KOH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共价键;NaCl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故不选C;D.H2O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NH4Cl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不选D;选B。26.高铁车厢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这是因为铝合金( )A.比纯铝熔点高B.具有比较活泼的化学性质C.各种成分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容易获取D.质量轻,强度大,抗腐蚀能力比较强【26题答案】 【答案】D【解析】【分析】车厢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大、抗腐蚀能力比较强等优点。【详解】A、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的低,故A错误;B、铝合金的化学性质的确比较活泼,但与被用于制造车厢没有必然联系,故B错误;C、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占第三位,含量比较丰富,但因铝性质活泼,只能采用电解法制取,成本较高,并不容易获得,故C错误;D、车厢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大,抗腐蚀能力比较强的优点,故D正确;故选D。27.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B.在点燃镁条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D.铁粉和硫u粉混合加热,生成Fe2S3【27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故A正确;B.在点燃镁条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故B正确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故C正确;D.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生成FeS,故D错误;故答案:D。28.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一般都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B.金属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熔点C.所有金属都是固态D.金属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28题答案】【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A.金属一般都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故A正确;B.有的金属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熔点,但有的金属硬度和熔点都比较低,如金属钠,故B错误;C.汞在常温下为液态,故C错误;D.大部分金属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但极不活泼的金属如金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存在,故D错误;故选A。29.下列物质受热后能生成金属单质的是A碳酸钙B.氯化铝C.硫酸铜D.氧化汞【29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A错误;B.氯化铝受热难以分解,故B错误;C.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SO3、SO2和O2,故C错误;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汞和氧气,故D正确;故选D。30.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200来年的事。下列金属的性质和特点跟这个先后顺序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含量②活动性顺序③导电性④冶炼的难易程度⑤延展性A.①③B.②⑤C.③⑤D.②④【30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金属的活泼性越强,金属越容易被氧化,越不稳定,在自然界中越容易以化合态存在,金属的冶炼越难,据此分析解答。【详解】铜、铁、铝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金属的活泼性越强,金属越容易被氧化、越不稳定,在自然界中越容易以化合态存在,金属的冶炼越难,所以金属的使用早晚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有关,序号为②④,故合理选项是D。【点睛】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泼性与使用早晚的关系,明确金属活泼性与金属冶炼难易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31.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A.溶液呈棕黄色B.铁皮质量减轻C.有大量气泡产生D.铁皮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31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常温下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无明显现象,且铁片质量增加,溶液无色,只有选项D合理,故答案为D。32.下列各组金属最适合用H2或CO把它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A.K、MgB.Fe、AlC.Fe、CuD.Hg、Ag【32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最前边的K、Ca、Na、Mg、Al用电解方法冶炼;在Al之后到Cu,包括Cu,采用热还原方法冶炼;在Cu之后的金属用热分解方法冶炼;对选项的金属进行观察可知:能够用H2或CO把它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Fe和Cu,故合理选项是C;答案选C。33.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碱性氧化物B.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C.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D.向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33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是碱性氧化物,Na2O2还会产生氧气,故A说法错误;B.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原则,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说法正确; C.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可产生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故C说法正确;D.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产生碱性物质,滴加酚酞变红,但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溶液褪色,D说法正确;答案选A。34.等物质的量的Na和Na2O2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为A.1:1B.1:2C.2:1D.2:3【34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判断。【详解】设Na和Na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由与水反应的方程式: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可知分别生成1molH2和1molO2,二者体积之比为1:1,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根据方程式计算。35.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同的是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D.木炭(C)和O2【35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Na和O2在常温时生成Na2O,加热或点燃时生成Na2O2,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故A不选;B.NaOH和CO2反应,CO2少量时生成Na2CO3,CO2过量时生成NaHCO3,反应物用量比不同,生成物不同,故B不选;C.Na2O2和CO2反应只生成Na2CO3和O2,与条件无关,故C选;D.木炭(C)和O2反应,当O2不足时生成CO,O2过量时生成CO2.,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故D不选;答案选C。36.将Fe(OH)2露置在空气中加热灼烧所得的产物为A.FeOB.Fe2O3C.Fe3O4D.Fe(OH)3 【36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因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当露置于空气中时,Fe(OH)2首先转化为Fe(OH)3,然后Fe(OH)3分解生成Fe2O3和H2O。故答案选B。37.把少量废铁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过滤,除去杂质,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有沉淀生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A.Fe(OH)3;Fe2O3B.Fe(OH)2;FeOC.Fe(OH)3;Fe(OH)2;Fe3O4D.Fe2O3;Fe(OH)3【37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把少量废铁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硝酸铁,过滤,除去杂质,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为Fe(OH)3,有关反应为:Fe+4H++NO3-═Fe3++NO↑+2H2O;Fe3++3NH3•H2O=Fe(OH)3↓+3NH4+;;Fe(OH)3不稳定,在加热时分解生成红棕色的Fe2O3,反应为:2Fe(OH)3Fe2O3+3H2O,故A正确;故选A。38.下列关于碳酸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酸钠俗称纯碱,因为碳酸钠是一种碱B.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浅红色C.碳酸钠本身显碱性,所以不能与任何碱反应D.用BaCl2溶液不能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38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但碳酸钠是一种盐,故A错误;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浅红色,故B正确;C.碳酸钠本身显碱性,可以与氢氧化钙或者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故C错误;D.BaCl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BaCl2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故用BaCl2溶液能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B。39.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比Na2CO3大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2CO3要大C.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D.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39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稳定,受热不分解,A错误;B.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可知常温时水溶解性:Na2CO3>NaHCO3,B错误;C.NaHCO3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也可与碱反应,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错误;D.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可见: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NaHCO3比Na2CO3少,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3+的水溶液呈红褐色,Fe2+的水溶液呈浅绿色B.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C.Fe3+的溶液中滴入含K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D.铁粉可以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Fe2O3【40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铁离子的水溶液为棕黄色,故A错误;B.铁离子中铁元素为+3价,是铁元素的最高价态,所以铁离子具有氧化性,亚离子中铁元素为+2价,是铁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所以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C.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生成红色硫氰化铁,红色硫氰化铁溶于水,故C错误;D.铁粉可以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D错误; 故选B。41.下列物质的组合,不属于铝热剂的是A.FeO+AlB.Mg+Al2O3C.Al+V2O5D.Al+Cr2O3【4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l金属与Fe、Cr、Mn、V等活泼性小于Al的金属氧化物可形成铝热剂,Mg的活泼性大于Al,所以Mg和Al2O3不能形成铝热剂,故B项正确。42.下列反应既是放热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C.铝片与稀硫酸反应D.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的中和反应【42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并且是复分解反应,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有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吸热反应,故B不选;C.铝片与稀硫酸反应中Al、H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是放热反应,故C选;D.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C。43.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断开1molH-H键和1mol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2molH-Cl键所放出的能量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43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产物所具有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A错误;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B正确;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因此断开1molH-H 键和1mol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2molH-Cl键所放出的能量,故C错误;D.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故D错误;故选B。44.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C.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4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金刚石与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能量越低越稳定,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的能量,金刚石的能量大于石墨,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C.能量越低越稳定,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的能量,金刚石的能量大于石墨,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故C正确;D.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的能量,金刚石的能量大于石墨,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故D错误;选C。4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不可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45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能够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必须属于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是: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即复分解反应一定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答案为D。46.下列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形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锌锰碱性电池B.硅太阳能电池C.氢燃料电池D.铅蓄电池A.AB.BC.CD.D【46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锌锰碱性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氢燃料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铅蓄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能量转化形式与其他三个不同,故选B。47.下面几种情况,能够形成原电池的是( )A.B.C.D.【47题答案】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详解】A.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形成原电池,应为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故A错误;B.该装置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B错误;C.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C正确;D.酒精不是电解质,锌和酒精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能形成原电池,缺一不可。48.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u棒和Zn棒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有气泡逸出B.Cu棒和Zn棒不连接时,锌片上有气泡逸出C.无论Cu棒和Zn棒是否用导线连接,装置中所涉及的总反应都相同D.无论Cu棒和Zn棒是否用导线连接,装置都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8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不连接时,锌发生化学腐蚀,锌和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两个电极用导线连接时,该装置构成原电池,Zn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Zn与Cu用导线连接时,该装置构成原电池,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H+从铜片上获得锌失去的电子,A正确;B.Zn与Cu不连接时,由于金属活动性Zn>H>Cu,锌和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所以锌片上会有气泡逸出,锌片逐渐溶解,B正确;C.无论Zn与Cu是否用导线连接,锌片均会溶解,发生反应Zn+2H+=Zn2++H2↑,C正确;D.只有Zn、Cu用导线连接,才能构成原电池,化学能才转变为电能,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无论Zn、Cu是否连接,Zn上都发生氧化反应,差异性在于若二者不能连接,不能构成原电池,不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49.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B.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流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49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Zn活泼性较Cu高,因此Zn作负极材料,Cu作原电池正极材料,Zn发生氧化反应,Zn电极失去电子,电子经过导线流向Cu,据此解答本题。【详解】A、电子由Zn通过导线流向Cu,故A错误;B、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能量转换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Zn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D、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故电流是Cu通过导线流向Zn,故D错误;故答案为:C。50.某课外小组利用废旧金属器件制作一个简易的铜锌原电池,为确保实验安全设计了如图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子从电极X转移到电极YC.X为阳极,表面产生大量气泡D.Y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50题答案】 【答案】B【解析】【详解】从安全性考虑,Y选择铜,相应X是锌。相反,若Y选择锌,则锌被腐蚀,易造成稀硫酸泄露。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X是负极,电子从电极X转移到电极Y,故B正确;C.X为负极,主要发生反应:Zn–2e-Zn2+,正极表面出现大量气泡,故C错误;D.Y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2H2↑,故D错误。故选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