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87314
大小:18.0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4-09-01
《成本管理在生物制药企业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成本管理在生物制药企业中的应用生物制药企业为我国药物市场供给平衡贡献了力量,满足了老百姓的基本用药需求。但目前生物制药企业面临效益降低、成本过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未做好成本规划、未健全成本管理模式。因此,生物制药企业需要给予成本管理工作高度重视,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节省资金,提高市场竞争力。一、生物制药企业中成本管理应用必要性成本管理是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成本预算、核算、决策、分析、控制等多项管理行为。生物制药企业作为技术研发类和产品生产类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技术成本、设备成本等,也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生物制药企业科学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具有必要性。成本管理应用必要性主要是指质和量的规定性,质是指在企业应用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同时,改善企业的经营状态,量是指企业的各项成本指标达到先进水平,也就是在少量成本投入的基础上,可以创造出更高的收益。具体成本管理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通过成本管理可以降低企业内部成本压力,可以为生物制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内在条件。生物制药企业的生产力、生产水平主要依赖于设备的投资和人力的投资,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可以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设备升级、人员招聘等方面,使得企业可以不断扩大规模,提高企业的再生产能力。第二,科学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利润率是指企业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是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企业在进行科学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进而实现生产耗费与补偿之间的和谐统一,使得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进而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实现使用优质资源生产优质产品的目标,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1]。 第三,科学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在同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成本控制可以节省一部分的资金,将资金用于产品质量提升、产品营销过程之中,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市场知名度,同时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也有所提升,这对于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二、生物制药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一)研发过程缺乏成本控制生物制药企业在产品生产和药物品牌打造之前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研发人员在初期研发阶段会投入大量的原材料用于药物药效试验、不良反应试验。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是企业成本投入较高的地方。目前,生物制药企业在研发阶段由于研发周期较长,在药物研发投资过程中耗费的资金量较多,费用投入比例较高,在研发出的药物未生产和投入销售之前,无法将所投入的成本转化为企业的收益。由于企业在药物研发项目前期缺乏全面深入进行行业调查和科学的成本规划,没有科学应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使得产品在研发和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不断增加,在目标成本已经定型的基础上,难以将成本转化为企业的收益,使得企业资金浪费严重。(二)采购环节成本高 采购环节也需要生物制药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生物制药企业所需采购的物品包括生产设备、原材料及相关辅助材料等。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及进口物料采购日益紧俏,采购及检定周期长等因素影响,生物制药企业采购成本不断增长。加之企业没有提前进行科学的成本筹划和现有物资、设备的充分利用,导致购买原材料及设备的价格相对同行而言较高,且部分采购的原材料资源出现严重浪费。这是由于企业在采购阶段未做好充分市场调查和供应商选择的原因。采购环节的成本要素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部分,显性成本是企业直接向供应商所购买的产品或者服务,隐性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这部分成本难以量化,在缺乏需求标准的采购过程中,使得采购实施也难以规范、科学,额外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三)成本核算不合理成本核算是指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成本费用按产品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并核对成本投入及计算产品价格的过程。生物制药企业所生产的疫苗、药物等产品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且产品周期与固定性费用关联性较强,在成本计量与核算阶段,可能会出现成本分配不准确的情况,致使成本单价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根据生物制药企业目前的成本核算现状,在将成本费用分配给受益对象的过程中,未能准确反映分配各品规产品的费用情况,成本信息质量以及费用计算结果会与实际产生差异,致使企业经济决策失误,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2]。而且部分企业缺乏市场经济导向,不能提前进行成本预测,仅停留在成本核算层面,以产定销,同行业竞争对手比缺乏低成本优势。(四)信息化体系建设不健全财务信息化建设是辅助企业进行财务基础核算管理的重要工具,利用信息系统开展成本管理中的费用分配、成本核算等工作,同时信息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可以提升成本管理质量。目前,生物制药企业所应用的信息系统为SAPERP系统,该系统具备集成功能,同时具备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核算、分析、自动录入等。但生物制药企业在使用该信息系统时,未能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甚至存在信息漏输、延迟录入等情况,企业资源的互通状况并不良好。因此,生物制药企业目前仍存在信息化体系建设不健全的问题,亟需挖掘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五)成本管理缺乏有效监管 成本管理监督体系可以有效保障各人员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虽然生物制药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已经建立了成本管理标准化体系和岗位工作准则,但很多制度明显流于形式,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仍以个人的意识为导向,甚至出现违反规范、违背准则等行为的产生。成本管理缺乏有效监管是当下生物制药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并不细化,尤其是在预算管理、核算管理、决策管理上,由于职能交叉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这就使得企业的成本要素配置缺乏合理性,效益有所降低。三、生物制药企业成本管理控制途径(一)加大成本全过程目标管理生物制药企业在成本管控期间应以目标管理为导向,制定科学、完善、规范的成本管理计划,落实全过程目标管理体系,延伸成本目标管理的范围。全过程目标管理是指生物制药企业从产品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出发,强化整个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实现各成本要素的分配,按照目标落实具体成本管理制度,减少可能出现的成本超支、成本浪费问题。尤其是生物制药企业在研发阶段的周期较长,投入成本量较高,该过程是成本目标管理的核心重点。例如,生物制药企业使用全过程目标管理模式,将成本管理分为总目标设定、组织总目标分解、目标完成检查等三个阶段。在总目标设定上,将某一个产品作为目标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将产品研发至销售的各个阶段分解,设定具体的成本控制目标。总目标设定明确了项目所需投入的总资金额,在项目分解过程中,研发阶段所投入的资金定期、定量,要求工作人员在预期的成本额度内完成产品的研发,如果在目标完成检查阶段发现问题,则当面沟通、开展评估,及时调整计划,使得成本投入更加科学、合理。在生产和销售阶段,成本管理人员根据预设的目标建立绩效标准,激励员工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齐心协力完成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成本目标。全过程目标管理在生物制药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具有适应性,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且将目标延伸至研发和设计阶段,可以更加全面、科学控制成本,提升效益。(二)优化采购成本控制方案 针对生物制药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成本超支问题,成本管理部门应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根据自身的生产能力、生产水平、生产条件等优化采购方案,在设备采购和原材料采购期间,需提前预估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评估可能成本风险影响要素。例如,生物制药企业在采购成本控制方案设定上建立了经济订货量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企业货物订购方式的优化,同时可以平衡企业原材料的储存量及消耗量,使得多周期的产品采购与生产。该模型于20世纪初提出,按照模型在已知单位时间需求量的基础上,假设订货量未受到限制,不考虑在采购环节、运输环节的价格折扣,在不允许缺货的前提下,使用固定量计息维持库存费用,实现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的最小化。生物制药企业可以根据以下公式优化订货采购方案。上述公式中的Q*表示订货批量,D表示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量,S表示批次成本,C表示库存费用[3]。除采用经济订货量模型外,可设立安全库存量,用于预防需求和供应波动对企业采购成本所产生的影响。采购原材料应保持最低的库存量,并将其作为安全库存量,安全库存量的建立可以平衡采购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而起到降低采购成本的作用,并可实现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目标。(三)合理规划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的合理分摊分配规则建设对于成本管理而言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可以起到保障目标成本费用投入准确的作用,可以为企业的成本决策提供指导。对于生物制药行业,工艺流程复杂且操作规范标准严格,作业类型较多且作业链较长,适用于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管理。通过作业成本法统计所有资源费用,分析企业内部的各项作业活动,据此制定合理的成本动因将资源分配至作业,作业分配至成本对象,达到合理分配产品成本的作用。例如,生物制药企业在成本核算中使用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实现集中化的管理,对药物研发、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将成本核算代入到具体的作业之中,实现对作业活动的动态追踪和反馈。企业将作业流程作为中心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成本流动次序和成本因素,并对相关成本进行归集和分析,按照合理分摊分配规则进行成本费用归类核算,建立成本库,实现成本费用的科学分摊、分配。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建设对于生物制药企业而言可以确保单价的准确性,企业可以应用作业成本工具系统,将信息软件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相结合,完成作业成本的核算工作[4]。(四)完善信息化体系建设生物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企业应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执行适应企业成本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实现成本管理的智能化、数据化。大数据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准确识别和找出企业成本风险要素,帮助企业规避成本管理风险。例如,企业通过建立信息系统体系,以业财一体化的模式将前端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融合,将财务模块与销售、生产、研发、采购等各业务模块互融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业财一体化模式在信息化系统功能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方便了数据的科学流通。同时,企业可以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用于成本管理工作,建立统一标准的财务数据库,使得成本核算更加科学、便捷。例如,企业通过建立数据驾驶舱的方法用于数据分析、数据管理等工作,将系统的数据计算力转化为企业成本管理的治理力,相关人员定期将存货、销售、应付款、负债等相关数据输入到系统中,利用数据驾驶舱的数据分析功能,找出成本控制要点,落实成本控制原则[5]。(五)加强预算管控及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针对企业成本管理中的监管不足问题,生物制药企业应强化内控,优化各部门职责,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职能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全面预算管理职能建设包括控制职能、决策职能、考核激励职能等,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职能时,采用全员参与的方式将各部门纳入预算编制体系之中,各部门同时是预算的执行者、控制者和监督者。同时,生物制药企业可以发挥预算在决策中的作用,通过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关注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情况,评价企业效益指标是否达成,为企业的成本决策提供依据。此外,企业可以加强成本绩效考核机制和成本效益评价机制的建设,细化各部门及人员的基本职责,将具体职责落实到各部门之中。例如,财务部门具备预算、核算等职责,业务部门具备上传业务信息、共享业务数据的职责,各部门人员应切实履行自身的基本职责,为降本控费贡献力量。同时企业在应用绩效考核机制和成本效益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可根据绩效指标和成本效益评价结果,引导企业员工将绩效考核标准作为目标,促使各单位、各部门人员为整体价值的提升贡献力量,进而提高各部门人员在成本管理中的积极性。四、结语综上所述,生物制药企业成本管理对于企业长效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生物制药企业存在研发过程成本控制不足、采购环节成本较高、成本核算不合理、信息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生物制药企业应采取全过程目标管理理念,建立全过程生命管理周期,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强化信息制度建设和绩效考核管理,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