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52556
大小:356.16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4-08-31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泸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第一学月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共4页,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第I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B.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C.F1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D.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答案】B【解析】【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孟德尔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去雄应在花未成熟时就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正确;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错误;C、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因此F1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C正确;D、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阶段,D正确。故选B。2.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纯合子的每对基因一般都是纯合的B.组成杂合子的每对基因都是杂合的C.纯合子自交的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D.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一定都是杂合子 【答案】A【解析】【分析】纯合子是指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aa),杂合子是指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如A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详解】A、纯合子是指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纯合子的每对基因组成是相同的,A正确;B、组成个体的基因有一对杂合即为杂合子,B错误;C、纯合子自交的后代一定是纯合子,C错误;D、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可能出现纯合子,如Aa自交后代会产生AA和aa纯合子,D错误。故选A。3.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狗的长毛与卷毛属于相对性状B.性状表现相同的生物,其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指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狗的长毛与短毛是相对性状,A错误;B、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B正确;C、隐性性状是指杂种后代未表现出的性状,C错误;D、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D错误。故选B。4.下列生理过程中,蛋白质没有直接参与的是()A.线粒体基质中的CO2进入细胞质基质的过程B.分裂间期染色质进行复制的过程C.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过程D.吞噬细胞吞噬入侵人体的致病菌的过程【答案】A 【解析】【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称为结构蛋白。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的功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抗体。【详解】A、线粒体基质中的CO2进入细胞质基质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蛋白质直接参与,A正确;B、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有丝分裂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有蛋白质直接参与,B错误;C、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过程需要糖蛋白的参与,C错误;D、吞噬细胞吞噬入侵人体的致病菌,首先识别致病菌,识别过程中有蛋白质的参与,D错误。故选A。5.食物中有各种营养物质,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甜菜中含有蔗糖,蔗糖是一种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的二糖,可以被肠道直接吸收B.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应格外注重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C.鸡蛋黄中含有较多胆固醇,胆固醇是一种脂肪,过多摄入会导致血管堵塞D.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均可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脂质的种类及作用: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详解】A、甜菜中含有蔗糖,蔗糖是一种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的二糖,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A错误;B、必需氨基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体内不能合成,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应格外注重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B正确;C、鸡蛋黄中含有较多胆固醇,胆固醇是一种脂质,需要限制对其的过量摄入,否则易引起心血管疾病,C错误;D、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无法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B。6.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都来自氨基酸中的羧基B.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C.细胞中的化合物含量和比例不变,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D.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有多糖、脂质、蛋白质、核酸等【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是指生物体细胞内存在的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大分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很复杂,但其基本的结构单元并不复杂。蛋白质分子是由氨基酸分子以一定的顺序排列成的长链。氨基酸分子是大部分生命物质的组成材料,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有好几十种。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酶就属于蛋白质,是生物体维持正常代谢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详解】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氨基酸中的羧基和氨基,A错误;B、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B正确;C、细胞中的化合物含量和比例改变,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如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自由水含量高,代谢旺盛,C错误;D、脂质是一类物质,分子量较小,不属于生物大分子,D错误。故选B。7.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①②③④表示化学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的反应相联系B.ATP分子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④最易断裂C.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答案】A【解析】 【分析】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是细胞对于ATP的需要量很大,ATP与ADP在细胞内不停地转化,保证了细胞对于ATP的大量需求。在ATP和ADP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能量是不可逆的。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详解】A、细胞中的吸能反应是指的该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进行的反应,因此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A错误;B、ATP分子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最容易断裂,即图中的化学键④,B正确;C、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都是蛋白质,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C正确;D、ATP是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A。8.两棵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同种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B.把在缺镁条件下培养的同种植物放到乙环境,则f点左移C.在图丁中,与c点相比,d点的C3含量较高D.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少【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中是合成有机物并储存光能的过程。具体过程分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中,色素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过程中将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详解】A、甲植物在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ab段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图乙植物是在开放状态生长,cd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不足,A错误;B、f点时植物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缺镁植物在f点时总光合速率下降,需要增大光照强度才能与呼吸速率相等,故f点右移,B错误;C、与c点相比,d点的光照强度较弱,则C3的还原过程速率较慢,而c、d两点的CO2 固定速率相同,C正确;D、图丙和图丁中横坐标与曲线围成的面积表示净光合作用,据此可知,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多,D错误。故选C。9.已知绵羊角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基因型HHHhhh公羊的表型有角有角无角母羊的表型有角无角无角A.若双亲无角,子代中也会出现有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3∶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A【解析】【分析】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题中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这说明在杂合体中,有角基因H的表现是受性别影响的。【详解】A、若双亲无角,则父本基因型为hh,母本基因型可能为Hh或hh,则子代中可能出现基因型为Hh的个体,若其为公羊则表现为有角,A正确;B、若双亲有角,则母本基因型为HH,父本基因型可能为Hh或HH,子代就可能出现基因型为Hh的个体,若其为母羊则表现为无角,B错误;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HH:Hh:hh=1:2:1,公羊中有角:无角=3:1,母羊中有角:无角=1:3,公羊母羊数量一致,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C错误;D、绵羊的有角和无角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A。10.用甲、乙两个桶及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桶中都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一种颜色代表来自父方或母方B.此实验需要重复多次进行,预期得到的结果为AA∶Aa∶aa=2∶1∶1C.甲、乙两桶中的小球数量可以不相等,但每桶中的A与a小球数量一定相等D.从甲、乙两桶中各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该过程代表雌雄配子的形成【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F1为杂合子,F1自交得到F2,F2出现了3∶l的性状分离比,要模拟性状分离实验可以用两个桶放两种小球来模拟F1的雌雄个体,而从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来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详解】A、该实验中,甲、乙两桶中都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一种颜色表示一种配子,两桶分别代表来自母方或来自父方,A错误;B、此实验需要重复多次进行,根据分离定律可知,预期得到的结果为AA∶Aa∶aa=1∶2∶1,B错误;C、甲、乙两桶中的小球数量可以不相等,但每桶中的A与a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C正确;D、从甲、乙两桶中各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该过程代表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错误。故选C。11.某种动物的体色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分别由遗传因子A1、A2、A3控制。已知黄色对白色、黑色为显性,白色对黑色为显性,白色遗传因子在胚胎发育时期纯合致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该动物体色有关的遗传因子组成有5种B.两个白色个体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3C.黄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的后代中有白色个体,说明亲本黄色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1A2D.不存在两种动物交配,后代出现三种体色可能【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黄色对白色、黑色为显性,白色对黑色为显性,说明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黄鼠基因型为A1_,白色的基因型为A2A2、A2A3,黑色的基因型只有A3A3。 【详解】A、A1、A2、A3中两个遗传因子构成的遗传因子组成共有6种,三种纯合子A1A1、A2A2、A3A3,三种杂合子A1A2、A1A3、A2A3,但由于A2A2致死,因此,与该动物体色有关的遗传因子组成一共只有5种,A正确;B、由题意可知,白色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为A2A3,所以两个白色个体交配,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2A2∶A2A3∶A3A3=1∶2∶1,由于A2A2致死,故后代中白色个体A2A3占2/3,B正确;C、黄色个体(A1_)与黑色个体(A3A3)杂交的后代中有白色个体(A2A3),说明亲本黄色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1A2,C正确;D、遗传因子组成为A1A3的个体与遗传因子组成为A2A3的个体杂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有A1A2、A1A3、A2A3、A3A3,毛色分别为黄色、黄色、白色、黑色,共三种体色,D错误。故选D。12.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子代全粉红花C.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D.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F1自交,F2的花色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详解】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可能红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融合后显比隐强,并不能否定融合遗传也不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A错误;B、红花亲本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子代性状介于两个亲本中间,支持融合遗传,B错误;C、红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既不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也不能否定融合遗传方式,C错误;D、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自交后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说明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既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又否定融合遗传方式,D正确。故选D。13.豚鼠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Ca(黑色)、Cb(乳白色)、Cc(银色)、Cd(白化)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这4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Ca>Cb>Cc>C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中乳白色豚鼠的基因型共有3种B.两只黑色豚鼠杂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银色豚鼠C.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的性状都是白化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最少一种毛色【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由题意可知,种群中乳白色豚鼠的基因型有:CbCb、CbCc、CbCd3种,A正确;B、当黑色豚鼠基因型为CaCc时,即CaCc×CaCc杂交,后代可以出现银色豚鼠(CcCc),B错误;C、白化的豚鼠基因型为CcCc,CcCc×CcCc杂交,后代的性状都是白化,C正确;D、由于豚鼠毛色由常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决定,所以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最少一种毛色,如CaCd×CbCd杂交,后代出现三种毛色,CcCc×CcCc杂交,后代出现一种毛色,D正确。故选B。14.豌豆的杂交实验中,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个体杂交,F1是黄色圆粒。若让F1接受甲植株的花粉,子代个体的表型数量比接近1:1:1:1,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YyRrB.YyrrC.yyRrD.yyrr【答案】D【解析】【分析】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详解】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个体杂交,F1基因型为YyRr,若让F1接受甲植株的花粉,子代个体的表型数量比接近1:1:1:1=(1:1)(1:1),即这是测交实验(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因此甲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数量性状又称多基因性状。用纯合红色麦粒和白色麦粒亲本杂交,F1表现型为中间颜色粉红色,F2中白色与红色的比例为1:63,其中红色麦粒的颜色深浅与显性基因的数量有关,且不同的显性基因作用效果相同,随显性基因数量增加红色逐渐加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麦粒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麦粒颜色至少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C.F2中间颜色粉红色麦粒所占比例1/8D.F2中红色麦粒有颜色深浅不同的6种类型【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红色麦粒的颜色深浅不同,呈逐渐加深现象”可知,这属于数量遗传,即颜色的深浅与显性基因的数量呈正比。假设相关基因用A、a、B、b、C、c表示,则亲本纯合红色麦粒基因型是AABBCC,亲本白色麦粒的基因型为aabbcc,F1粉红色麦粒的基因型是AaBbCc。【详解】A、B、用纯合红色麦粒和白色麦粒亲本杂交,F1表现型为中间颜色粉红色,F2中白色与红色的比例为1:63,即白色所占比例为1/64=(1/4)3,说明这对相对性状是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正确;C、由题中信息可知:F1粉红色麦粒的基因型是AaBbCc(颜色的深浅与显性基因的数量呈正比,所以理论上含有3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均为中间颜色粉红花),所以其产生F2是中间颜色粉红色的基因型是AABbcc(1/4×1/2×1/4=1/32);AAbbCc(1/4×1/4×1/2=1/32);AaBBcc(1/2×1/4×1/4=1/32);AabbCC(1/2×1/4×1/4=1/32);aaBBCc(1/4×1/4×1/2=1/32);aaBbCC(1/4×1/2×1/4=1/32);AaBbCc(1/2×1/2×1/2=1/8),共1/32×6+1/8=5/16,C错误;D、F2中红色麦粒颜色的深浅由显性基因的个数决定,因为只有aabbcc表现为白色麦粒,其含有显性基因的个数有1、2、3、4、5、6种情况,即F2中红色麦粒有颜色深浅有不同的6种类型,D正确。故选C。16.如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A.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是极体B.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C.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条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和4为常染色体【答案】D【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内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均无同源染色体和单体,且细胞质均分,所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1和2、3和4一般为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形成的相同染色体。【详解】A、根据图示,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同时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极体,A错误;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复制关系,为相同染色体,B错误;C、此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条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相同,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C错误;D、由于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已经分离,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和4为常染色体,D正确。故选D。17.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产量居世界第一,培育油菜的矮秆植株对其抗倒伏及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通过神舟飞船搭载纯种高秆油菜种子培育出一个纯种矮秆突变体。为了阐明矮秆突变体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实验的结果可排除该性状通过母本某些细胞器遗传给子代B.F2的高秆自交,单株收获种子,种植统计出表现型比例有3种C.若F2某高秆自交子代全为高秆,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有5种D.让F2的矮秆与高秆进行测交,可确定F2中各高秆植株的基因型【答案】D【解析】【分析】处理题图中的相关数据,实验一和二的子二代高秆:矮秆均约为15:1,符合9:3:3:1的变式,故推测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属于核基因遗传。【详解】A、若为母系遗传,则实验一中的子代应均为高秆,实验二中的子代应全为矮秆,与实验结果不符,故两个实验的结果可排除该性状通过母本某些细胞器遗传给子代,A正确; B、处理题图中的相关数据,实验一和二的子二代高秆:矮秆均约为15:1,符合9:3:3:1的变式,故推测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分别用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则亲本高秆基因型为:AABB,亲本高秆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F2的高秆(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自交,单株收获种子,那么AABB、AABb、AAbb、AaBB、aaBB自交均为高秆,AaBb自交子代高秆:矮秆=15:1,Aabb、aaBb自交子代高秆:矮秆=3:1,共3种表现型比例,B正确;C、结合B选项的分析,若F2某高秆自交子代全为高秆,则其可以对应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基因型,C正确;D、结合B选项的分析,F2矮秆(基因型为aabb)与高秆(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进行测交,其中AABB、AABb、AAbb、AaBB、aaBB这五种基因型的高秆测交子代均为高秆,AaBb测交子代高秆:矮秆=3:1,Aabb、aaBb这两种基因型测交子代高秆:矮秆=1:1,故无法确定F2中各高秆植株的基因型,D错误。故选D。18.下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过交叉互换B.N与n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M与m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过程D.该细胞可产生四种不同类型的配子【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正在进行联会现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通过染色体的颜色可以判断图中这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基因重组。【详解】A、据图可知,姐妹染色单体的颜色有不同的部分,即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过交叉互换,A错误;B、N和n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正确;C、M和m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交叉互换后,也存在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M与m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随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而分离,即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过程,C正确; D、该细胞因为发生过交叉互换,因此可产生MN、mN、mN、mn四种类型的配子,D正确。故选A。19.为体验“假说—演绎法”的步骤,某高中以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非甜和甜粒(D、d),高茎和矮茎(H、h)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将纯合的非甜矮茎植株与纯合的甜粒高茎植株杂交,F1全表现为非甜高茎,并将F1进行了自交、测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考虑交叉互换,由F2出现了重组型,可以推测“F1产生配子时,D、d与H、h自由组合”B.F1测交实验中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非甜高茎:非甜矮茎:甜粒高茎:甜粒矮茎=1:1:1:1属于演绎的过程C.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不是9:3:3:1,则这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由于玉米不是闭花授粉植物,因此不需要人工去雄【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两对性状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裂,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四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由F2出现了重组型,可以推测“F1产生配子时,D、d与H、h自由组合”,A正确;B、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非甜高茎:非甜矮茎:甜粒高茎:甜粒矮茎=1:1:1:1,属于实验验证的过程,B错误;C、若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若某些种类的花粉致死或某些个体会死亡,F1自交时,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也不会出现9:3:3:1,但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玉米不是闭花授粉植物,且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某朵花上只有雌蕊或者雄蕊,要进行杂交不需要进行人工去雄,D错误。故选A。 20.某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用三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一个精原细胞的A、a、B基因,再检测该细胞①②③三个时期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如下表。同时检测三个时期细胞的荧光标记,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ⅠⅡⅢ①16816②848③044A.Ⅰ、Ⅱ、Ⅲ对应的是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B.①时期不会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C.②时期的某个细胞中可能出现3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D.③时期的细胞中荧光素的种类数有1、2、3三种可能【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详解】A、Ⅱ数量少于Ⅰ和Ⅲ,因此Ⅱ是染色体,Ⅰ有时数量为0,因此Ⅰ为染色单体,故III为核DNA,A错误;B、①时期染色体数目为8,有染色单体,即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经过了复制,A、a、B基因也都经过了复制,因此可能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B错误;C、②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有染色单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若发生交叉互换,某个细胞中可能出现A、a、B三种基因,有3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A、a、B、B),C正确;D、③时期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数目为4,为精细胞,4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XB、aY或aXB、AY或AXB、aXB、AY、aY,细胞中荧光素的种类数有1、2两种可能,D错误。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60分)21.下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适宜温度、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2)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如果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填“左移”或“右移”)。(3)下图所示与甲图d点相符合的是_______(填序号)。(4)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5)当光照强度为c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a、Mb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a、Nb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a_______Mb、Na_______N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A(2)①.A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②.右移(3)D(4)高(5)①.等于②.大于【解析】【分析】图甲中a表示A植物的呼吸速率,b表示A植物的光补偿点,d表示A植物的光饱和点。由图乙可看出,在一定范围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小问1详解】据图甲可知,A植物的光补偿点b较高,为阳生植物,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会受到显著影响。【小问2详解】图甲中“a”点时没有光照,此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表示呼吸速率。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由于镁参与叶绿素的合成,A植物叶绿素合成减少,需要较强的光照才能达到光补偿点,b点应向右移动。【小问3详解】 甲图d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叶绿体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来自外界和线粒体的释放,如丙图D所示。【小问4详解】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二氧化碳固定速度加快,生成C3增多,短时间内C3的消耗不变,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高。【小问5详解】图甲中曲线代表净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c时,A、B植物净光合速率相等,有机物积累速率Ma=Mb,有机物合成速率代表实际光合速率,由图可知,A植物的呼吸速率较大,所以Na>Nb。22.某种小动物的毛色可以是棕色、银灰色和黑色(相关基因依次用A1、A2和A3表示)。如表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杂交实验。组别亲本子代(F1)甲棕色×棕色2/3棕色、1/3银灰色乙棕色×银灰色1/2棕色、1/2银灰色丙棕色×黑色1/2棕色、1/2黑色丁银灰色×黑色全是银灰色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甲组分析可知:_____是隐性性状,产生子代(F1)数量比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2)让丙组的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3)选取丙组F1的_____个体与_____组F1的银灰色个体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三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这三种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棕色∶银灰色∶黑色=_____。【答案】(1)①.银灰色②.棕色纯合子(基因型A1A1)的个体(胚胎)致死(2)棕色∶黑色=2∶3(3)①.棕色②.丁③.2∶1∶1【解析】【分析】由甲棕色与棕色杂交后代出现银灰色可知,说明棕色A1相对于银灰色A2是显性;丁组银灰色和黑色杂交后代全是银灰色,说明银灰色A2相对于黑色A3是显性,则故棕色的基因型为A1A1、A1A2、A1A3;银灰色的基因为A2A2、A2A3;黑色的基因型为A3A3。结合表格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分析可知,甲组基因型是A1A2×A1A2;乙组基因型是A1A2×A2A2或A2A3;丙组基因型是A1A3×A3A3;丁组基因型是A2A2×A3A3。 【小问1详解】甲组棕色与棕色杂交后代出现亲本没有的银灰色,说明棕色是显性性状,银灰色是隐性性状;后代出现2:1的分离比例,可能是显性纯合即A1A1致死。【小问2详解】丁组银灰色和黑色杂交后代全是银灰色,说明银灰色A2相对于黑色A3是显性。丙组的基因型是:P:A1A3×A3A3→F1:棕色A1A3∶黑色A3A3=1∶1,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A1∶A3=1∶3,则F1自由交配产的后代为:A1A1∶棕色A1A3∶黑色A3A3=1∶6∶9,因为A1A1致死,故棕色∶黑色=6∶9=2∶3。【小问3详解】丙的基因型是A1A3×A3A3,丙组F1的基因型是A1A3;丁的基因型是A2A2×A3A3,丁组F1的基因型是A2A3,二者的F1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棕色A1A2∶棕色A1A3∶银灰色A2A3∶黑色A3A3=1∶1∶1∶1,即棕色∶银灰色∶黑色=2∶1∶1。23.下图1表示某动物(2n=4)器官内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2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白)、染色单体(阴影)和核DNA(黑)数量的柱形图,图3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中的___________细胞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继续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2)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甲细胞→甲细胞的后一时期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3)图3中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段是___________,图中DE、HI、JK三个时间点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___________(都相同/各不相同/不完全相同)。(4)下图A是上图1丙细胞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B 中可能与其一起产生的生殖细胞有___________。若图A细胞内b为Y染色体,则a为___________染色体。(5)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母细胞无法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但着丝粒的分裂不受影响。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将___________。如果该动物的体细胞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则自变量为___________;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为___________。【答案】(1)①.丙②.次级精母细胞③.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2)①.Ⅱ→Ⅰ②.Ⅲ→Ⅴ(3)①.CG(“CH”)②.不完全相同(4)①.①③②.常(5)①.加倍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某药物③.显微镜下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异常的细胞占观察总细胞的比例(写出“染色体数目加倍/异常的细胞数/占比”就给分)。【解析】【分析】图1的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是有丝分裂后期,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小问1详解】图1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时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可以判断该细胞是动物细胞,甲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如果形成的细胞是精原细胞,则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小问2详解】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是有丝分裂中期到后期的过程,中期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单体,而后期由于着丝粒分开,所以有8条染色体,没有单体,对应Ⅱ→Ⅰ的过程;甲细胞→甲细胞的后一时期是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甲细胞有4条染色体,而其子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都没有单体,对应Ⅲ→Ⅴ的过程。【小问3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所以对应CG段; DE、JK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HI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受精作用,所以原因不完全相同。【小问4详解】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所含染色体应该相同(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只有少数部分不同),因此与图A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图B中的③,①的两条染色体都是黑色的,是其同源染色体,所以也是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小问5详解】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丝能牵引染色体移向两极,若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故使用此药物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自变量是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某药物;因变量观察显微镜下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异常的细胞占观察总细胞的比例。24.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B、D基因与毛色形成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现有黄色、褐色、黑色雌雄个体若干(均为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亲本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组1黄×黄全黄黄:褐:黑=52:3:9组2黄×黑全黄黄:黑=13:3组3黑×褐全黑黑:褐=3:1(1)由组1判断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定律。组1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组2的子二代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2)在组3的F1中出现了一只黄色个体,已知该个体表型的改变是由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现用实验加以验证,将该个体与组3亲本中毛色为___________色的个体杂交,推测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答案】(1)①.基因的自由组合②.AAbbDD×aaBBdd③.AABBDD×aabbdd④.3/13(2)①.黑##褐②.黄:黑=1:1(或黄:褐:黑=2:1:1)【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和A---D-,褐色个体基因型为A-bbdd,黑色个体基因型为A-B-dd,已知亲本黄色、褐色、黑色雌雄个体若干均为纯合子,可知,亲本中黑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dd,褐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dd。【小问1详解】根据组1F2代黄:褐:黑=52:3:9,总和=64,褐色个体占3/64,可知这三对等位基因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F1代基因型为AaBbDd,由此可推知,组1亲本基因型为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组2亲本黑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dd,F1全为黄色,且F2中黄:黑=13:3,没有褐色个体A-bbdd出现,说明F1基因型为AaBBDd,则F2中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DD、aaBBdd、aaBBDD,这三种基因型共占所有F2代的1/16+1/16+1/16=3/16,而黄色个体总共占所有F2代的13/16,因此F2代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13。小问2详解】组3中亲本黑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dd,F1代全为黑色A-B-dd,且F2代中黑:褐=3:1,由此可以推知,组3的F1基因型为AABbdd,亲本中褐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dd。若F1中出现一只黄色个体,且该个体表型的改变是由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推测该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Dd。利用该黄色亲本与组3亲本中黑色个体进行杂交,即AABbDd×AABBdd,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AAB-Dd):黑(AAB-dd)=1:1利用该黄色亲本与组3亲本中褐色个体进行杂交,即AABbDd×AAbbdd,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AA--Dd):褐(AAbbdd):黑(AABBdd)=2:1:1。25.茄子的花色可用于育种过程中性状选择的标记,果皮和果肉颜色也是茄子的重要品质性状。为研究这三个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P1(紫花、白果皮、白果肉)、P2(白花、绿果皮、绿果肉)、P3(白花、白果皮、白果肉)和P4(紫花、紫果皮、绿果肉)四种纯合体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亲代杂交组合F1表型F2表型及数量(株)实验1P1×P2紫花紫花(60),白花(18)实验2P3×P4紫果皮紫果皮(56),绿果皮(17),白果皮(5)实验3P1×P4紫果皮、绿果肉紫果皮、绿果肉(44),紫果皮、白果肉(15), 绿果皮、绿果肉(15),白果皮、白果肉(4)回答下列问题:(1)在研究茄子花色的遗传规律时,除了实验1外,还可以选用的杂交组合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组即可)。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2)根据实验2结果推测,茄子果皮颜色受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F2中绿果皮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3)根据实验3结果推测,果肉颜色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假如控制果皮和果肉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实验3的F2中没有白果皮、绿果肉和绿果皮、白果肉的表现型,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两种:①果肉颜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认出现上述现象的具体原因,可增加样本数量继续研究。(4)假定花色和果皮颜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则实验2的F2中紫花、绿果皮植株理论上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让F2中所有紫花、绿果皮植株随机交配,则其后代中紫花、白果皮植株理论上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答案】(1)①.P1×P3或P3×P4②.紫花(2)①.两②.2(3)①.分离②.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中有一对与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③.样本数量太少,存在偶然误差(4)①.9/64②.8/81【解析】【分析】1、分析表格:实验1紫花与白花杂交,子一代全为紫花,子一代自交,紫花:白花=3:1,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2、实验2白果皮与紫果皮杂交,子一代全为紫果皮,子一代自交,紫果皮:绿果皮:白果皮=12:3:1,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紫果皮为双显性个体,如果用字母Aa、Bb表示相关基因的话,紫果皮为A_B_、A_bb,绿果皮为aaB_,白果皮为aabb。3、实验3白果肉与绿果肉杂交,子一代全为绿果肉,子一代自交,绿果肉:白果肉=3:1,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相对性状控制,遵循分离定律,绿果肉为显性性状。【小问1详解】实验1紫花与白花杂交,子一代全为紫花,子一代自交,紫花:白花=3:1,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如控制该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为A、a。由题意可知:P1、P2、P3、P4 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或AABBccDD(不符合实验2杂交结果,舍弃)。根据这四种基因型可知在研究茄子花色的遗传规律时,除了实验1外,研究花色性状的遗传时,只要F1是Aa即可,因此还可以选用的杂交组合有P1×P3(或P3×P4);根据实验1的紫花与白花杂交,子一代全为紫花,子一代自交,紫花:白花=3:1结果可知,紫花是显性性状。【小问2详解】实验2白果皮与紫果皮杂交,子一代全为紫果皮,子一代自交,紫果皮:绿果皮:白果皮=12:3:1,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紫果皮为双显性个体,如果用字母B、b,C、c表示相关基因的话,紫果皮为B_C_、B_cc,绿果皮为bbC_,白果皮为bbcc;F2中绿果皮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为bbCC和bbCc。【小问3详解】由实验3可知,子一代全为绿果肉,子一代自交,绿果肉:白果肉=3:1,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分离定律,绿果肉为显性性状。假如控制该对性状说等位基因为D、d。果肉颜色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分离定律;假如控制果皮和果肉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实验3的F2中没有白果皮、绿果肉和绿果皮、白果肉的表现型,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发生了连锁或者统计的样本比较少,即有两种情况:①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中有一对与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②遗传学实验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的,统计的数据少,就会出现偶然误差。为了进一步确认出现上述现象的具体原因,可增加样本数量继续研究。【小问4详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