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48138
大小:17.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4-08-3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究[摘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通过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和价值,保障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保证固定资产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和维护的关键环节,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施监督管理极其关键和重要。因此,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和重视。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存问题1.1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首先,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性规章,它能够明确固定资产的归属、使用、维护、报废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资产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合法、规范、高效。然而,一些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资产登记、使用、管理、监督、处置等制度和规章,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资产管理效率低下。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以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规范和精细化。然而,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管理技能和实践经验,无法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资产管理计划和方案,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最后,监督机制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它能够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然而,一些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机构,导致资产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和疏漏。1.2资产信息化水平低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数字化资产管理系统,导致资产信息不够准确和实时,管理难度较大。首先,由于缺乏数字化资产管理系统,资产信息主要依赖人工记录和管理,容易出现记录不全、数据错误等问题。这样就难以实现对资产状态和使用情况的实时掌握和有效監督,影响管理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其次,由于缺乏数字化资产管理系统,资产信息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不同岗位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导致资产管理过程中信息孤岛的存在。1.3资产盘点不及时 首先,盘点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实际清点的过程,是对固定资产数量的确认。如果事业单位没有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就会导致资产数量不确定,无法清楚地了解事业单位拥有的资产总量,这样就会给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带来困难。其次,盘点不及时会导致资产价值无法准确评估,这会影响资产的计提、折旧和清理。如果事业单位不能及时确认固定资产的价值,就会导致资产负债表无法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再次,如果事业单位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就无法确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和维修情况,这样就会导致资产的损耗加速、使用寿命缩短,影响资产的使用效果和价值。最后,如果事业单位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就会增加资产管理的不确定性,无法掌握资产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和维修情况,从而导致资产管理失控,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1.4资产维修保养不到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单位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长期使用,并具有生产能力和价值的固定资产,如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家具家电等。首先,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资产的价值和使用效果。如果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不到位,就会出现机器设备老化、损坏、失效等情况,甚至会造成设备报废,这不仅会对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使事业单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金进行更新和维修。其次,如果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不到位,那么资产的故障率就会增加,事业单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进行修复。如果长期忽视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那么资产的故障率就会更高,这将直接导致事业单位的维修成本增加。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事业单位需要更换固定资产,那么花费的资金就会更多。因此,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是事业单位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再次,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设备的维修保养不到位,容易出现设备故障、事故等情况,这对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安全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最后,如果事业单位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就会影响事业单位的信誉和声誉,特别是对于一些关注度较高的安全和环境等行业。1.5资产处置不规范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社会服务组织,是为了服务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而存在的。然而,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在资产处置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导致资产流失或者无法得到合理的处置,浪费了资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资产处置过程中,事业单位往往缺乏完善的处置程序和标准,导致处置流程不规范、流程不清晰,容易造成资产流失或者无法得到合理的处置;其次,资产处置需要专业的人才,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在招聘、培养和管理人才方面存在问题,导致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处理不当或者盲目追求利益,阻碍了资产的合理处置;最后,部分事业单位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利益驱动的情况,少数工作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将资产处置给不合格的买家,影响了资产的合理处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会使单位形象受损,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单位的声誉和信誉,对于单位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不规范的资产处置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和行政责任,严重的可能会引起监管部门的调查和处理。2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即从资产采购、投入使用、维护保养、资产处置、监督管理等全过程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2.1资产采购阶段 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采购阶段的重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采购计划,合理控制采购成本,提高资产运营效率,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稳定。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对单位的业务需求、设备更新周期、保养维护成本、固定资产配置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评估,制订合理的资产采购计划。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单位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制订长期和短期的采购计划,确保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与业务需求相匹配,以提高单位的业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其次,事业单位应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能、交货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优质服务的供应商。在选择采购资产时,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选用符合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的产品,避免采购低质量的资产[1]。2.2投入使用阶段事业单位是以公共利益为宗旨,为社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机构,其固定资产是开展工作所必需的重要物资,对于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固定资产的投入使用阶段,为了确保资产的安全可靠运行,应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系统,对所购资产进行入库登记、标识和分类,并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首先,制度应包括资产入库登记、标识和分类等方面的规定。具体来说,对于每一批进入单位的资产,都应进行入库登记,明确资产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使用部门、来源、购置日期等信息,并为其配备唯一标识符,以方便日后的跟踪管理。同时,应将资产按照使用部门、种类、功能等因素进行分类,以便于日后的资产调配和管理。其次,档案管理系统应包括资产购置凭证、入库单据、资产管理卡片、资产处置凭证等各类资产相关文件,以便于随时了解资产的购置、运作和处置情况。最后,监测应包括对资产的日常使用情况、使用寿命、维护保养情况、安全使用等方面的监测。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确保资产能够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2]。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阶段,应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系统,对所购资产进行入库登记、标识和分类,确保使用安全和可靠。同时,应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2.3维护保养阶段 首先,应明确每个资产的责任人和维护保养人员,确保每个资产都得到及时的维护保养。同时,应不断完善和更新制度,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资产维护保养需求。其次,预防性维修计划是在固定资产运转期间制订的计划,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突发性的维修和设备故障的发生。预防性维修计可以有效地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提高资产的性能稳定性,减少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生产中断和维修成本[3]。再次,具体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清洁设备、更换易损件、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等。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另外,在资产维护保养阶段,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和缺陷是至關重要的。在设备故障发生后,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以避免产生更严重的损失和影响。同时,应对设备故障和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最后,只有在设备正常运转、性能稳定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和服务质量。因此,维护保养工作应重点关注设备的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护保养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建立维护保养制度和预防性维修计划,定期进行资产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故障和缺陷,确保资产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和性能稳定[4]。2.4资产处置阶段资产处置的过程包括评估、选择、签约、过户、清理等多个环节,需要规范各程序和标准,以确保资产处置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同时,事业单位应优先考虑资源再利用和资产回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资产的价值评估公正、合法、准确;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处置目的,综合考虑价格、信誉度、服务质量等多个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案;规范合同内容和条款,防止出现漏洞和法律风险;明确过户流程和相关手续,确保过户过程合法、公正;制定清理标准和流程,包括清理标准、清理时间和清理方法等,确保资产清理彻底、规范。其次,资产处置涉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事业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资产处置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在资产处置过程中,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资产处置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最后,在选择资产处置方案时,事业单位应优先考虑资源的再利用和资产的回收,以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对于可以进行再利用的资产,应制订相应的再利用方案,以便将这些资产转化为价值。对于无法再利用的资产,事业单位应考虑进行资产回收,通过回收、拆解、处理等方式对这些资产进行再利用,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事业单位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5]。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需要制定规范的程序和标准,明确资产处置的责任和流程,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处置。同时,应优先考虑资源再利用和资产回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规范的资产处置流程能确保资产处置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2.5监督管理阶段首先,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台账,对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及时发现并处理固定资产的损坏、故障和老化等问题。同时,还要制定合理的保管制度和维护计划,确保固定资产得到适当的保护和维护,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6]。其次,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调拨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制订详细的调拨计划和手续,确保调拨的合理性、规范性和透明性。同时,在固定资产处置方面,事业单位应依据相关法规和制度,对不再使用或无法修复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处理,如出售、捐赠、报废等方式。在处置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法合规,避免出现违规操作和损失。最后,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安全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还要对固定资产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固定资产的风险等级,保障资产的安全和稳定。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督管理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需要事业单位在管理、监督和维护等方面加大力度,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稳定和有效使用。同时,还要注重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结语全生命周期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保证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和效益。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管和维护,合理调拨和处置固定资产,注重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