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北京市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Al-27S-32Cl-35.5Br-80一、单选题1.科技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冬奥场馆使用CO2制冷剂制冰B.火炬“飞扬”中的氢燃料燃烧C.由碲和镉合成发电玻璃中的碲化镉D.电动汽车的全气候电池充电A.AB.BC.CD.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玻璃和水泥都要用到石灰石B.光纤和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都是硅单质C.硅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碳化硅是一种耐高温陶瓷3.下列有关物质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A.乙烷的结构式:B.乙烯的球棍模型:C.醋酸的分子式:C2H4O2D.羟基的电子式:4.下列措施能明显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Fe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时,改用98%的浓H2SO4C.AgNO3溶液与盐酸反应时,增大压强D.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工业合成氨反应时,增加氮气的量5.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
1B.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6.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SO3(g)+NO(g)⇌NO2(g)+SO2(g),下列情况表示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气体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B.体系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C.NO和NO2的生成速率相同D.SO3和NO的浓度比为1:17.图为某原电池装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子由Zn片通过导线流向Cu片B.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减小C.将Zn片换成Fe片,电路中电流方向不变D.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也会有电子移动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物质或能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只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D.将NH4Cl固体与Ba(OH)2·8H2O固体混合并搅拌,反应放出热量9.有4种碳骨架如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B.b和c互为同系物C.a和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10.下列关于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3H8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
2B.CH4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C.一般情况下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升高D.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11.制取较纯净的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反应B.乙烯和氯气反应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D.乙烷通入浓盐酸12.根据乙烯的性质推测丙烯(H2C=CH-CH3)的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丙烯与HCl加成的产物可能有2种C.丙烯与Br2的加成产物是CH2Br-CH2-CH2BrD.聚丙烯用来表示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天然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较高,常温下呈液态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硫酸并微热,可使蛋白质变黄D.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14.下列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不正确的是A.电解法炼铝:2AlCl3(熔融)2Al+3Cl2B.加热法炼汞:2HgO2Hg+O2↑C.铝热法炼铁:Fe2O3+2Al2Fe+Al2O3D.湿法炼铜:CuSO4+Fe=Cu+FeSO415.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A.苯甲酸钠:食品防腐剂B.氧化钙:吸氧剂C.碳酸氢钠:膨松剂D.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16.下列实验方案所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结论
3A将一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小烧杯中,钠与乙醇反应要平缓得多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B试管中收集等体积的CH4和Cl2,光照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变浅,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甲烷和氯气发生了取代反应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向冷却液中加入新制Cu(OH)2,加热,无砖红色沉淀产生淀粉未发生水解D乙醇与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合,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具有还原性A.AB.BC.CD.D17.下列实验或叙述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作汽车燃料B.用稀硝酸和Cu制取Cu(NO3)2C制CuSO4时先将Cu氧化成CuO后再与稀硫酸反应D.采用银作催化剂,乙烯和氧气反应制取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100%18.关于HO-CH2CH=CH-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分子式为C4H6O3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分别与足量Na、Na2CO3反应,生成物均为HO-CH2CH=CH-COONaD.该物质分子内和分子间都能发生酯化反应1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向浓H2SO4乙醇混合液中滴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采用小火均匀加热,可减少原料的损失B.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加入过量乙醇,可使乙酸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D.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有除去乙酸,并吸收乙醇2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物质a、b均属于饱和烃21.某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该有机物能与2molNaOH反应B.该有机物中有4种官能团C.该有机物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官能团有2种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22.将气体a通入溶液b中,始终无明显变化的是
5选项气体a溶液bACl2KIBCO2CaCl2CSO2Ba(NO3)2DNO2FeSO4A.AB.BC.CD.D23.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其中硫的化合价为-1价)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黄铁矿粉碎,可以提高其在沸腾炉中的反应速率B.沸腾炉中每生成1molSO2,有11mole-发生转移C.接触室中排放出的SO2、O2循环利用,可提高原料利用率D.可用浓氨水吸收尾气,并进一步转化为氮肥24.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3溶液与Cu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序号IIIIII
6实验步骤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实验现象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I、II、III中均涉及Fe3+被还原B.对比实验I、II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与铜粉的量有关C.实验II、III中加入蒸馏水后c(Cu2+)相同D.向实验III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25.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合理的是装置操作现象将盛有浓硝酸的烧杯A放入盛有淀粉KI溶液的烧杯C中,然后将铜片放入烧杯A后,立即用烧杯B罩住烧杯A液体上方立即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红棕色气体消失,烧杯A和C中的液体都变成蓝色A.烧杯A中发生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B.红棕色气体消失只与NO2和烧杯C中的KI发生反应有关C.烧杯C中溶液变蓝只与NO2和C中溶液发生反应有关D.若将铜片换成铁片,则C中的液体也可能变蓝二、解答题26.非金属元素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下列物质中,能吸收SO2的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7a.浓硫酸b.酸性KMnO4溶液c.生石灰(2)久置在空气中的Na2SO3固体会部分变质,检验是否变质的方法是: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_______(将实验操作和现象补充完整)。(3)工业上利用氨的催化氧化制取NO,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27.A~I是常见有机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一种烃,其产量通常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E和H为有香味的油状物质。已知:CH3CH2BrCH3CH2OH(1)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2)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3)G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a.与金属钠反应b.与NaOH溶液反应c.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M为I的同系物,分子中有5个碳原子,写出有3个-CH3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5)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28.溴元素主要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呈弱碱性)中,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Br2的工艺流程如图。(1)写出步骤②离子方程式_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利用蒸馏法实现海水淡化,发生了化学变化B.步骤①的目的是避免Cl2与碱性海水反应C.步骤③利用了Br2的挥发性D.步骤④的作用是脱除步骤②中过量的Cl2(3)步骤⑤中以SO2吸收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以Na2CO3溶液作吸收剂,产物为NaBr、NaBrO3和NaHCO3。当3molBr2被吸收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829.软锰矿是重要的工业原料。(1)过程I:软锰矿的酸浸处理①酸浸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将方程式补充完整,已知FeS2中硫的化合价为-1价):_____2FeS2+MnO2+_______=Mn2++2Fe3++4S+_______。②生成的硫附着在矿粉颗粒表面使上述反应受阻,此时加入H2O2,利用其迅速分解产生的大量气体破除附着的硫。导致H2O2迅速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③矿粉颗粒表面附着的硫被破除后,H2O2可以继续与MnO2反应,从而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2)过程Ⅱ:电解法制备金属锰在该过程中锰元素发生的是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3)过程III:制备Mn3O4如图表示通入O2时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则15分钟后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30.实验小组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并探究其性质。资料:Na2S2O3·5H2O在中性溶液中较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SO2。I.制备Na2S2O3·5H2O
9(1)实验室有多种方法制备SO2,写出其中一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装置B用于处理SO2尾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A中生成硫代硫酸钠的实质是:S+Na2SO3=Na2S2O3①S是由SO2、H2O和_______反应得到的。②实验过程中有大量CO2产生,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当装置A中溶液的pH约为7时应停止通入SO2,否则Na2S2O3的产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Ⅱ.探究Na2S2O3的性质步骤i:取Na2S2O3晶体,溶解,配成0.2mol/L溶液。步骤ii:取4mL溶液,向其中加入1mL饱和氯水(pH=2.4),溶液立即出现浑浊,经检验浑浊物为S。步骤ⅲ:继续滴加饱和氯水,浑浊度增大,最后消失,溶液变澄清。(5)探究S产生的原因:(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6)提出假设:假设1:Cl2、HClO等含氯的氧化性微粒氧化了-2价硫元素假设2:空气中的O2氧化了-2价硫元素假设3:酸性条件下Na2S2O3分解产生S设计实验方案:①向实验b的试管中加入_______。②对比实验a、b,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6)步骤iii中,溶液最终变澄清的原因是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