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范铸币解录

古代范铸币解录

ID:83440418

大小:7.25 MB

页数:253页

时间:2023-07-13

上传者:用户名
古代范铸币解录_第1页
古代范铸币解录_第2页
古代范铸币解录_第3页
古代范铸币解录_第4页
古代范铸币解录_第5页
古代范铸币解录_第6页
古代范铸币解录_第7页
古代范铸币解录_第8页
古代范铸币解录_第9页
古代范铸币解录_第10页
资源描述:

《古代范铸币解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古代范铸币解录拣录于:《中国古代范铸钱币工艺》目的:便于关键词搜索查看

1目录古代钱币的铸造方法.................................................................4工艺及分期............................................................................4范铸钱币方法........................................................................5翻砂铸钱方法........................................................................7锻压制造铸钱方法................................................................9关于范铸钱币时代的界定..................................................10范铸钱币工艺常见的名词术语及其解释..........................11模、范间关系及存世情况..................................................16范铸钱币时期各种钱币与铸造工艺总结..........................22先秦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23先秦各国铸币概况..............................................................23先秦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29先秦时期钱范的工艺特征..................................................48铸币工艺的演变..................................................................52秦代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56秦代铸币概况......................................................................56秦代钱范的存世状况..........................................................57秦代钱范的工艺特征..........................................................61西汉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62西汉时期铸币概况..............................................................62西汉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64各地出土西汉钱范综览....................................................102不同地区钱范的共性与特性............................................105汉时期钱范的制作及其工艺特征....................................1082/253

2西汉时期钱范铭文............................................................114西汉时期铸币工艺的进步点............................................116新朝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118新朝时期铸币概况............................................................118新朝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120新朝时期钱范的种类、范式............................................128新朝时期铸币工艺的演变................................................139新朝钱范反映出的工艺特点............................................145从出土钱范看新朝铸币的区域性....................................149东汉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153东汉时期铸币概况............................................................153东汉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154东汉钱范的工艺特征........................................................16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16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铸币概况........................................16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存世钱范状况................................16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钱范的工艺特征............................175钱范的分期与演变.................................................................181板形范立式顶注铸钱的发展演变历程............................181片形范卧式叠铸铸钱的发展演变历程............................186范铸钱币时代的分期........................................................191存世钱范的比较研究.............................................................232各时期不同来源钱范的特征............................................232部分钱范的深层考察........................................................2423/253

3古代钱币的铸造方法工艺及分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铸币的国家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了青铜钱币的铸造。考古发掘发现的最早的铸币,是商代晚期铸造的铜贝。铜铸币出现伊始就被世人认同进而成为中国古代货币组成中铸造范围最广泛、行用时间最长、最主要的种类,而铜质的特性、夏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的高度发达等因素,注定了铜币自产生时起就采用的生产工艺是范铸法。范铸法就是将液体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铸件形状相同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铸件毛坯。范铸法铸造金属器的完整流程是:制作模范一将液态金属浇注到范模铸型空腔一-冷却一-取出铸型一加T处理。加T处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将铸件从铸范中分离下来,一是对毛坏进行精细加工。就铸造钱币而言,就是将分离好的钱作外缘内郭的修整主要是将外缘浇注口等处残留的铜液及毛茬等痕迹磨铿掉。磨铿外缘内郭的工艺流程出现较晚,应该在方空圆钱出现后,初现于西汉武帝的三铢钱,定型于武帝赤仄五铢,以后持续沿袭下来。源于青铜器铸造的钱币因循着金属器铸造的生产流程,又随着时间推移、经济发展、社会对钱币需求4/253

4量的不断增大铸币成为传统青铜铸造业的主流等因素而不断调整改进一步步加以完善。采用范铸法铸造工艺制作钱币,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生产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范铸法铸造钱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以存在的基础。根据具体方法的不同,中国古代钱币铸造工艺技术大体经历了三种T艺和历史时期第一是范铸钱币T艺时期大约从商周出现金属铸币开始延续使用到隋唐时期;第二是翻砂铸钱(也称钱翻砂铸造法)工艺时期大约从隋唐开始一直使用到清代前期。从目前掌握的考古发掘实物等情况分析早在南北朝时,翻砂铸钱法就已经出现并使用,而直到五代十国甚至更晚时,有些区域还在使用范铸T艺两种铸钱工艺技术的更替是交叉进行的。第三是锻压制造铸币T艺时期,这种铸币工艺及设备是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的。范铸钱币方法用范铸法铸造钱币是将设计好浇注道、支槽及钱模型腔的面、背两件范合在一起,从浇注道注人铜液铸造钱币的方法。制作范的方法多样用于制作范的材料不同,从制范到完成钱币的铸造工艺环节多少不同简单、复杂程度不同。石范铸钱相对简单只需将适于制作钱范的石材切割成所需大小后,直接在上面雕刻钱模、浇注道及支槽,稍加打磨光滑后即可以用来铸造钱币。其次是陶范铸钱,基本程序是:制模,用模翻印泥坏阴干或烘干泥坏,入窑烧制成陶范,浇铸钱币。5/253

5再次是用铜范铸钱,以铜为范铸钱,需要先制作模,从制模到制范铸钱基本是三个步骤:制模用模浇铸金属范,用金属范铸钱。如果是陶模,在制作模前,还要制作制模的模盒,用模盒翻印模后,再用模浇铸金属范,已经发现的金属范以铜为主还有少量铁范和铅范,发现的铅范无一例外是母范。用陶范铸钱最早,是为沿袭商周时期高度成熟的青铜器铸造方法;石范其次;铜范稍晚,出现于战国晚期。由于做模的材质不同,不同时期不同国别的钱形状、大小不同,陶范铸钱的工艺细节还有差别,如春秋战国早期的空首布大致有两种制作子范浇铸钱的方法:一是将事先做出的布形放在子范范坏上勾出轮廓后再加以刻画面、背文等,一是将布形刻在母范上,用母范做模具制出子范后,再进行钱文等的刻画。已经发现的平首布陶范所用模,大多只能翻印范的形状、大小和薄厚,范上的钱模型腔、钱文背文及合范符等都需要手工刻绘的再加工。战国中晚期的刀币圆钱方孔圆钱等的范情况好些,很多是制模时就完成了浇注道、钱模等的刻饰,翻印出的范只需经过脱水、烘焙就可以铸钱。“齐大刀”背范钱模型腔内的币文位置和笔触各不相同,说明是后加刻上的。战国晚期金属模出现后,以模翻范相对便捷,但在制作金属模前,增加了制作金属模之模具的工序,制作金属模的模具应该是石质或陶质的。先秦至隋唐的铸币时期不同、状况不同,所用范的质地不同,从制范到铸钱的程序有别,总的来说,以模范铸造钱币的基本流程为如下几个步骤:1.制模。模也称“祖范”,多为刻制而成,所用材料有陶、6/253

6木、石、竹、铅等,因为模所采用的材质多不易保存故鲜有实物面世。2.用模制范。用祖范为模具制成的范称作母范,常见的有陶、金属两种质地,偶有石范。考古发掘及传世的母范实物较多金属母范部分保存完整,陶范基本没有完整的。3.用制子范。以为模具制作的子只有两种质地。因为用陶子范铸钱后要毁掉范才能取出钱使用过的陶子范均为残渣碎片。4.熔铜。用“内加热法”把铜料和木炭放入塌或熔炉中,鼓风燃烧使之熔化。5.烘范。这有两种含义,一是针对陶范而言,在泥坯完成后,将其放入烘范窑加温,使之陶化坚硬;一是铸币前需将陶、铜子范预热一下,以保证铜液在浇注时通畅顺利地充满所有钱模型腔。6.浇注。将熔化的铜液从浇注口注人拥绑严密的合范。从西汉武帝赤仄五铢钱开始,将铸钱从钱树上分离下来后还要经过磨铿加工一道工序。先秦各国铸钱未成独立体系,多与青铜器混在一起铸造。到了秦汉时期,才有了专门的铸钱场所,尤其是汉武帝时起,有了专门的国家造币厂,从此以后,各朝各代多有国家和地方政府设置的铸钱机构和铸造场所。铸币成为传承青铜器铸造的主体。翻砂铸钱方法隋唐以降直至清末引进西方机制币工艺前,铸钱基本采7/253

7用翻砂铸钱即母钱翻砂法。翻砂铸钱法在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冶铸·钱》中有详尽的描述和图示其中云:“凡铸钱模以四条为空(木长一尺二寸,宽一寸二分)。土灰末筛令极细,填实匡中,微洒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于其面上,或重模则用松香与清油,然后以母钱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之后,已成面、背两匡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匡之上。又用一匡填实,合上后匡,如是转覆,只合十余匡,然后以绳捆定。其木匡上弦原留人铜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人孔中。冷定解绳开匡则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夹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铿成钱。凡钱先铿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后平面则逐一为之。”结合前面的描述与其所附铸钱图,可以看出翻砂铸钱的全过程:将长一尺二寸、宽一寸二分的木条做成长方形框,充填可以用作砂型的特制土灰,填实后,在上面洒一层木炭灰,将用锡雕成的母钱按面或背排放好后再在上面放置一个木框,按照前面的方法用土灰填实后,将两框上下翻转,8/253

8等母钱落到下面框砂型上后,再放上一框,如法炮制十余次后,将叠放的砂型用绳捆好固定,注入铜液,待冷却后,去掉木框将钱从支槽流铜上掰下穿成串加以磨完成铸钱。简单描述其铸钱过程即是:制作钱模砂型用母钱印模,捆扎好砂型,熔化铜合金,浇注,开砂型,修整铸币。由此可见其实母钱翻砂法没有脱离范铸工艺步骤及基本原理,只是以母钱代替了模,以砂代替了范。锻压制造铸钱方法锻压制造铸钱是在人的控制下,由机器完成铸币的方法。中国使用机制币铸钱始于19世纪80年代,最初的铸币机器技术人员都是从西方引进的,以铸造银元为主。机制币制作流程是:熔化金属原料,将溶液注入浇注模铸成条片,将条9/253

9片送入碾压机碾压到铸币所需标准厚度,将条片轧成饼坏,将饼坏烘软压印凸边,压印花纹。关于范铸钱币时代的界定范铸钱币时代始自商周金属铸币出现时已经在学术界钱币界达成共识,关于范铸时代钱范工艺的发展变化脉络也已经比较清晰,但是范铸钱币工艺的下限究竟应该定于什么时期至今仍没有统一。迄今为止,一方面是考古发掘尚没有发现隋唐时期的金属铸币范,传世品的零星之物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开元通宝铜印模式范不足以说明问题。另一方面是属于这一阶段的铸币数量却多得惊人,周卫荣先生根据已经发现的几处唐代铸钱遗址如山西长治、广东广州市区的唐代开元通宝铸钱遗址、陕西宝鸡乾元重宝砂型铸钱遗物等推测,这个阶段普遍采用了新的铸币工艺一一母钱翻砂法。但是伴随这一推断的令人费解之处是如果采用母钱翻砂法,多少会有祖钱、母钱发现的,事实又是根本没有这些可以证实翻砂铸钱这种铸造工艺的祖钱钱发现所以关于这一时期的铸币工艺问题至今还悬而未决。以往认为隋唐五代没有钱范发现,但近些年来,先是在广东阳春发现南汉的乾亨重宝石范,后又在福建泉州鹦鹅山麓的闽国永隆通宝铸造遗址发现大量泥陶范从而证明五代时期继续使用范铸法铸钱的并不是个例,虽然如此,由于这些小国远离中原,不可以其铸币工艺水平与隋唐相比较。10/253

10没有文献记载,没有实物证明,隋唐的主要铸币工艺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定论。只能说范铸钱币到了南北朝时期进人鼎盛期,从技术角度讲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了,范铸钱币时期始自商周,主体工艺结束于隋唐时期。范铸钱币工艺常见的名词术语及其解释钱范:铸钱用的范和模,根据造型材料可以分成陶范、石范铜范铁范铅范等;根据用途可以分为模即祖范母范子范几种类型;根据铸钱时范与地面形成的方向分为板形范立式(竖式)顶注和片形范卧式铸。原范:直接雕刻而成的钱范。有陶、石等质地可以直接铸钱的阴文原范即子范可以翻制母范的原范即祖范。祖范:即模。阴文原范的一种。母范:用祖范翻制模印或直接雕刻而成的阳文钱范。子范:由母范翻制,或直接雕刻而成,用来铸钱的阴文范。有单面、双面之分面范:具有钱币正面型腔的范背范:具有钱币背面型腔的范双面范:两面均有钱模型腔的范。型腔沿中轴线对称,使用时只需将双面范的正面和另一双面范的背面组合,并以此叠加起来就可组成一组钱范,这样,就可以节约一半的范片和制范时间,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双面范在技术上比单面范更进了一步。双面范初现于西汉时期的板形范立式顶注式范实例较少南北朝时期的卧式叠铸范多采11/253

11用这种双面范,表明叠铸技术在当时得到了新的发展。11合范:外形相同,大小一致,面范背范布局相同,可以扣合成一套用来铸钱的两件范的组合。范面:刻有钱币模型的一面。也叫“正面”范背:没有钱币模型的一面。也叫“背面”。泥范:最早用以铸钱的范之一。与陶范所用原料相近,区别在于成范后烘烤的温度,低于600C的属于泥范,高于600C的就属于陶范。泥范一般都用泥质较细内含一定细砂的黏土做成。山西、河南等地出土的西汉前后时期的范,一般都用黏土加人35%的细砂有的还加进草、麦以增强适用性。泥范成型后先要放入烘范窑中加温烘烤,以清除水分,达到一定硬度,不同时期泥范烘烤温度有别,有400C600C等。西汉早期的泥质范一般都火候不高,比较松脆。武帝时的范火候稍高,已接近于陶的温度,质地坚硬。陶范:最早用以铸钱的范之一。与泥范所用原料相近,区别在于成范后烘烤的温度,高于600C的就属于陶范低于600C的属于泥范。石范:以石质略软的滑石等为原料,加T成型后,用专门工具在表面刻画出定位点、线,勾勒出钱模、浇注道、支槽等后,加以雕刻成范。继泥范陶范之后出现。制作石范的原材料不能太硬和过于细密,要经得起高温铜液浇铸时的冲击。金属范:用陶石等母范浇铸成的范。有铜、铁等质地。钱树:钱币仍连接在浇铸系统上的铸件毛坏。板形范立式顶注浇铸:也称“平板范竖式浇铸工艺”。范体较大形如平板,铸钱时,钱范与地面垂直成90度液从设在12/253

12范上端的浇注口倾入板形范立式顶注浇铸工艺是从结构简单的青铜兵器生活工具和农具等的铸造工艺中继承而来的,是春秋战国及秦汉铸钱的主要工艺。与板形范立式顶注浇铸法相关的铸钱遗物有制作母范的模铸钱用子范用子范铸造出来的钱币或钱树。直流直注:板形范立式顶注浇铸的一种。一般空首布范上只有1枚钱模型腔,浇注口不分支,直接与钱模相连。分流直注:板形范立式顶注浇铸的一种。浇注口下分设两条直浇道分别与钱模型腔相连。直流分注:板形范立式顶注浇铸的一种。浇注道居中,钱模分列于浇注道两侧由支槽与钱模型腔相连。分流分注:板形范立式顶注浇铸的一种。浇注口下分出数条(最常见的是两条)直浇注道,浇注道两侧分列钱模,由支槽与钱模型腔相连。叠铸:把许多个范块或成对范片叠装在一起,通过共用浇注口和浇注道进行浇注,一次可以得到数十件及更多件的铸造方法。叠铸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铸造方法。在西方,叠铸是随着大机器生产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而在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应用。片形范卧式叠铸:简称“卧式叠铸”。将青铜等质地的母范翻制出的泥质范片对成合范,与地面平行,层层叠放到一定高度后用草拌泥包裹好,放人窑中烘干后,从共用的浇注口和直浇道中注人金属液,一次浇注就能得到数十至数百件钱币的一种铸钱工艺。卧式叠铸用于铸币在西汉初期。西汉、新朝和东汉的钱币铸造都采用了卧式叠铸,随着时间推移卧13/253

13式叠铸应用逐渐广泛,成为东汉至母钱翻砂法铸钱出现之前的一种主要铸钱方法。叠铸范有单面范和双面范两种。单面范一面有型腔,另一面为素面。所见两汉时期的叠铸范皆为单面范。半两是一种平背钱,钱背没有内外郭铸造时没有与背范组合的问题,所以,铸范片素面的一面即可作为另一件叠铸范的背范半两金属制范盒不需要型腔的对称设置和合范定位棒卯设置。五铢、大泉五十、货泉等金属制范盒中的钱币型腔往往同时具有钱币的正、反两面,设计为沿中轴线左右的高度对称,这样用一件范盒制作出来的铸范使用时只需将有型腔的一面两两合起就可组成一组组的钱范。因此,制作五铢、大泉五十和货泉等这样的叠铸范要比制作半两叠铸范复杂,技术要求也高,范上必须设有棒卯。历代登铸法铸钱的相关遗物有铸造金属母范的陶祖范,金属母范盒,叠铸范包,叠铸法铸钱的浇道口、钱树等。其中发现最多的是金属母范盒,其次是在范窑内出土的叠铸范包。金属母范盒发现和出土的都较多,主要可分为西汉早中期的半两、新莽时期的大泉五十货泉货布等和东汉时期的五铢,以新莽时期的金属母范盒数量最多。西汉早期的榆英半两制范盒以圆盘形为主,浇注道居中,钱币模型呈环状分布在直浇道的周围;西汉中期的四铢半两制范盒有圆盘形也有长方盘形盘形的母范盒继承了榆英半两的形制,长方盘形的母范盒已改变了环状分布的特征,钱币模型呈两行分布在浇注道的两侧,不论是盘形还是长方形陶范上铸钱的数量都有所减少;新莽时期的大泉五十货泉货布等金属制范盒以长方形的形制为主,按每片陶范铸钱的数量分为--范4件、6件8件、10件钱模14/253

14等最多达18件。东汉时期的五铢金属母范盒沿袭了新时期的形制。轴对称式:以范中轴线为据,将范面或左右或上下分割成对称的两个部分相对部分的钱模支槽和卵等也都对称排列。浇注道:也叫“浇注槽”。铜液流入钱模的通道。分主浇道、支浇道。浇注口:也叫“浇道口”。浇铸钱币时铜液的入口处板形范立式顶注式范的浇注口多喇叭形。片形范卧式叠铸式范的多圆形支浇道:也称“支浇注道”。主浇道下端分出的浇道支槽:自浇注道伸出与钱模型腔相连使铜液得以流人钱模型腔的通道钱模型腔:钱范上刻画的钱币模型。排气道:也叫“出气口”。板形范立式顶注浇注铜液时,为将合范内的空气排除而设计的由钱模通往范缘的线状通道。棒卯结构:为使合范后面、背范上的钱模型腔、浇注道等对合准确,分别在面范和背范上刻出的配套样头和卯眼。强度:是指钱范在承受外力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如果强度不够,就会造成铸币失败或残次品增多。透气性:是指钱范具有微细空隙,可以使气体通过的能力。如果透气性不好,浇注高温金属溶液时,范内原有气体和金属溶液气体无法排出,就会形成铸币气孔。存世钱币少有这种缺陷,说明当时铸币时已经可以解决钱范的透气性。耐火性:在高温金属液体冲击下,钱范可以承受住热的冲击,不变形不熔融,不会与型腔内钱币粘连的能力。如果耐火性差,会造成铸币与型腔粘连甚至钱范损坏。压溃性:是指注人金属液后,随着冷却时的收缩,钱范15/253

15和型腔体积被压缩的能力。如果压溃性差,就会造成铸币变形或有裂纹。梯首长方形:立式顶注板形范的一种样式。上部为梯形,下部为长方形。中流散注:卧式叠铸采用的浇注方式。浇注道居于范的中心,由此向外伸出若干支槽与钱模型腔相连。立浇:指浇注铜液时,钱的字面与地面呈垂直状态。立浇中又可分为双合范串注及多合范串注。平浇:是指浇注铜液时,钱的字面与地面呈平行状态。平浇中又分为双合范平浇与叠铸范平浇。模、范间关系及存世情况习惯上,把间接和直接用来铸造钱币的模范统称为钱范,但模与范是两种不同的工具,模是用来制范的,范是用来铸钱的。模有两种一种是用来翻铸铜母范或翻印陶母范的,也称祖范或原范,其特征是浇注道、钱模凹于范面,钱模钱文阴文反书模的造型材料有竹石陶、铅等,存世实物有石、陶、铜、铅等质地;一种是用来翻制可以铸钱的子范的母范(也称“范母”)母范的特征是浇注道钱模于范面钱模钱文阳文正书单个钱模与成品钱的面背相同有由祖范翻制的也有直接雕刻的。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包含模,狭义指子范,是直接用来铸钱的工具,子范的特征与祖范相同,都是钱模、浇注道凹于范面,钱模文字为阴文反书。子范所有钱模型腔都有可以获得金属浇注液的支槽,这些支槽可以与主浇注道16/253

16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钱模型腔间相连。子范有由母范翻制的,有手工雕刻的,雕刻的多见于石质范。子范的材质有铜、陶、石、铁等。祖范子范的形制特征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区别,一般而言,祖范有手工刻制的,范上钱模型腔较大,有些范上没有浇注道,卧式叠铸式祖范边缘还有凹槽,以便翻出的母范有边框,便于制作子范并控制子范的厚度;子范多为翻制的刻制的很少,只有石范,范上钱模型腔与铸出的钱尺寸差别不大,均有主浇注道和支槽,所有钱模都有流入铜液的通道。北京朝阳区出土的半两铅范,秦芷阳宫遗址出土的半两铜范盒,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五铢铜范盒,都是制作立式顶注板形范的模。祖范、母范、子范三者流程关系是雕刻祖范—17/253

17翻制(浇铸或模印)母范一一翻制(浇铸或模印)子范。实际铸币前制作范模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不同过程采用的方法与时代方等的铸币T艺水平相关。有直接雕刻子范铸钱的,早期的布币、刀币铜仿贝钱等都有范例;有先制作母范再翻子范铸币的蚁鼻钱布币等有范例;也有如前所示先雕刻祖范用祖范翻制母范再用母范翻制子范的。存世实物中,祖范数量非常少,这与祖范的性质有关。祖范制作耗时耗力且所需量有限本身就不必多翻制陶母范的祖范可以反复多次使用陕西王泰初先生对汉宣帝时期的钱范研究后认为,汉宣帝时祖范一年制作两方,上半年一方,下半年一方。!可见祖范之稀少。由于母范是用来翻制子范的,除了用于浇铸铜子范的陶母范可能使用一次就损毁外,翻印陶范的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所以存世量较多,特别是西汉和新时期制品。子范因质地不同而异。铜子范可以多次使用,18/253

18存世量相对较多,陶子范只可使用一次,浇铸后要毁范取钱,所以非常罕见,几乎没有完整者存世。范铸钱币的范式及工艺从出现到退出铸币历史舞台经历了以板形范立式顶注铸钱和片形范卧式登铸两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又都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探索发展过程。板形范立式顶注铸钱始于商周。当时,中国的青铜铸造工艺出现很多创新,包括拍印法模印花纹技术,这为后来铸造钱币时首先制作祖范、母范奠定了基础。最初铸钱时用的陶子范是将和好的泥做成需要大小的长方形,然后将钱的形状雕刻上去,在顶部开一个浇注槽与钱模型腔相连,再经过烘焙即可以铸钱。板形范立式顶注铸钱经历了单面一钱模的竖式浇注单面多钱模的分流直注、单面多钱模的直流分注、单面多钱模的分流分注和双面多钱模的直流分注的变化,其中双面多钱模的直流分注非常少见是地方或私铸的产物。叠铸技术最早由中国发明。春秋中晚期已经出现原始形式的卧式叠铸范,山西侯马春秋冶铜遗址就有一种两面都有型腔的泥范。与之同出土的,还有一面有型腔的“边范”,这是一种有多个浇口、处于萌芽阶段的叠铸形式,由于这种形式可以减少范的数量,提高功效,到战国时仍然有用此铸造铜镂的。将叠铸技术引用到钱币铸造产生于西汉早期,它是在西汉初期政策开明、思想解放术开放、“听民放铸”“即山铸钱”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是铸钱业对战国传统铸造技术发展的发扬广大。卧式叠铸铸钱阶段先后有无椎卯结构单面钱模多层叠铸、卯结构单面钱模多层叠铸、卯结构双面钱模多层叠铸和无样卯结构原点对称双面钱模多层叠铸的变化。每一19/253

19次的变化都体现着一次技术创新。由于中国铸币的特殊性,铸币权不是一直掌控在中央政府手中,很多时候容许民间自行铸造,就是由政府主持铸造时,也不断出现私铸、盗铸情况所以铸造技术上的进步点并不完全出自官方,新技术的出现时间和地点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好在随着考古发掘实物的不断出现,为解决铸币工艺技术提供了更多确凿的资料。早期铸钱用范因地区不同而有别,黄河流域的国家多采用青铜器铸造使用的陶范如晋国齐国燕国赵国和秦国他们在使用陶范的同时偶或也有用石范的例子大体变化情况是春秋至战国早期的布范皆为陶质战国中期有少量石范。刀范仅个别为石质,余都为陶质。长江流域的楚国根据铸币质地不同变化,铜钱多用铜范铸造,迄今为止,蚁鼻钱钱范仅发现铜质种。先秦钱范基本在板形范竖式铸钱的前三种范式范中1件范能够铸多少数量的钱币,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早出现的陶范是1范铸1钱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钱范是春秋时期的空首布范,山西侯马晋国铸铜遗址出土的空首布范可视为其时的代表作之一。这种范接近长方形,上边缘略窄范面置耸肩尖足空首布钱模1枚,为单面1钱模的竖式浇注范。由于金属铸币产生时,青铜器范已经采用了模印法,这种钱范是镌刻而成还是引用了模印法(即钱币铸造工艺上的母范)要视具体钱范特征判断。实物证明空首布銮部中空的特殊性决定了空首布范式只能是1范1钱模。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石范和铜范铸钱,平首布、刀币钱范均为单面多钱模范布币石范通常是1范铸2钱即在1件钱范上刻有2布币型腔少数楚20/253

20国的连身布有4个型腔的。刀币范通常是3~5枚。继其而起的楚国的蚁鼻钱,秦齐燕三国的圆钱和方孔圆钱多采用单面多钱模范。同为多钱模范除了蚁鼻钱有分流分注外,其他多分流直注。秦代承继了战国时方孔圆钱的铸造方法同时有所发展,单面多钱模范不仅有直流分注的,还出现了分流直注和分流分注,具体采用哪种浇注技术,依钱范大小范上钱模的行数而定。这两种方式的采用表明秦的钱币铸造工艺有所进步。西汉是板形范竖式铸钱法和卧式叠铸交织使用的时期。汉初,由于社会经历了大动乱,万物凋敝,物质财富极其匮乏。朝廷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一方面降低对铸币标准的要求推行“听民放铸”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不断进行货币大小和形制的变革。石材以其成本低,易操作,且可多次使用甚至随时改刻再用的优点成为钱范造型材料的新宠,得到空前的发展。山东地区尤其流行使用石范铸币。出土石质钱范主要集中在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汉武帝元符五年(公元前118年)的80余年间即是证明。汉武帝以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等现实为钱币铸造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有力条件,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高成本高效率的铜范取代了石范的地位成为钱范造型材料的主流。新莽时期,对铸币采取规范化管理,广泛采用叠铸技术铸币,不断提高铸币水平。在政府的推动下,叠铸工艺不断完善经历了由无椎卯结构单面钱模盒范多层叠铸到卯结构单面钱模多层叠铸,进而到卯结构双面钱模多层叠铸的发展变化,使得叠铸工艺在此期间兴盛起来。新莽时期的铸币工艺在中国古代范铸钱币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东汉以后中21/253

21央政府为保证钱币在形制和重量上的标准和规范化开始统一铸造钱范分发各铸钱工场叠铸工艺更加完善。自新时期起铸工艺为官方铸币采用,一直使用到南北朝,直到萧梁进一步改进工艺采用无卯结构原点对称双面钱模多层誉铸法铸币。萧梁铸币工艺将叠铸工艺推向顶峰也为母钱翻砂法的创建奠定基础。从此以后,范铸钱币法为官方摒弃灭在历史长河中。与钱范形式的改进同步,制范工艺也在改进直接刻制子范浇铸钱币发展到先制作母范再由母范翻制子范进而发展到先制作祖范由祖范翻制母范再由母范翻制子范浇铸钱币。相应地制范材质也由陶增加到石、金属(铜、铅锡)甚至料。中国古代金属铸币出现伊始就在形制铸造工艺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对亚洲的许多国家诸如日本朝鲜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飞鸟池遗址发现的公元7世纪所铸富本钱及钱树等遗物,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日本铸币源自中国。在中国钱币的引领下古代亚洲形成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铸币T艺体系。范铸钱币时期各种钱币与铸造工艺总结空首布,行用于西周晚期至战国早期,采用的铸造工艺为板形范立式顶注中的直流直注。平首布,行用于战国时期的周王畿、三晋、燕、楚及中山等国,采用的铸造工艺为板形范立式顶注中的直流直注、分流直注。刀币,行用于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的燕、齐赵及中山等国采用的铸造工艺为平22/253

22板范立式顶注中的分流直注。圆钱行用于战国中晚期的周、魏赵秦等国采用的铸造工艺为板形范立式顶注中的直流分注和分流直注。先秦方孔圆钱行用于战国中晚期的秦燕、齐等国,采用的铸造工艺为板形范立式顶注中的分流直注和直流分注。秦半两主要采用的铸造工艺为板形范立式顶注中的直流分注和分流直注。西汉铸半两、五铢采用的铸造工艺为板形范立式顶注中的直流分注和卧式叠铸,以立式顶注的直流分注为主,卧式叠铸多为地方铸币采用。新莽时期铸币采用板形范立式顶注中的直流分注和卧式叠铸,早期以直流分注为主,中期两种方式并行晚期卧式叠铸占据主导地位东汉以后直到隋唐,卧式叠铸一直是铸币的主要方式。先秦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先秦各国铸币概况迄今为止,有关中国古代金属铸币发端于何时的问题尚没有定论,《管子·山权数》有“禹以历山之金铸币”“汤以庄山之金铸币”[!J的记载但目前没有实物发现。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商代后期墓葬中发现的3枚铜贝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金属铸币。[211970年山西省保德县林遮峪村商代晚期墓也出土了109枚铜贝,但据发掘者称:这些铜贝是和112件海贝混在一起与车马器共同存放的,“似作为髻饰”。此外还有1969-1977年河南安阳殷墟西区一座墓中出土23/253

232枚。金属铸币外,商周时期还有一种金属称量货币,包括青铜块、青铜饼、青铜器残片等,这些都已经为考古发掘发现证实,铸造于西周中期的名鼎铭文“卖(买)兹五夫用百”佐证了称量货币的存在西周时,出现浇铸而成的青铜布币,布币是从农具铺、铲演变来的,铲为今名,布为古音,布是“缚”(音博,古代除草用的农具,即锄)的假借。布币行用地区是黄河流域的两周(东西周王畿)、三晋赵、魏、韩等以农耕生产为主的国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山西发现的罄内存有残木的小型青铜铲,[1为钱币界公认的西周金属铸币,这是农具铲演变为布币的初始形态此后随着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布币逐步由原始布演变为大型空首布。西周时的文献和金文均有关于布钱的记载,考古发掘也有零星发现,如1988年陕西华阴县砖瓦厂出土的一件青铜铲,通长只有10.4厘米,宽9.6厘米,比生产用的工具铲形体小,是一件原始空首布。西周金属铸币实物罕见,说明当时的金属铸币使用并不普遍春秋以后,各诸侯国势力不断壮大,为了国力强盛的需要,国君们纷纷采取各种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等有利国计民生的措施,铸币也被纳人国策,管仲建议齐桓公“请立币,国铜以二年之粟顾之,立黔落”.就是其中的一例。虽然考古发掘还没有发现齐桓公时期的铸币实物,但齐刀币的厚重健美、规整有度,表明齐国有高超的铸币工艺、严格的货币制度。属于此期的金属铸币有空首布、刀、贝等以空首布为主。空首布接近于农具铲的形状,罄部中空,早期体形较大者,几乎就是农具铲。空首布多铸行于春秋时期,24/253

24大小不一,形状多变,根据特征分为平肩弧足、斜肩弧足和耸肩尖足三种类型,平肩弧足空首布主要铸行于周王畿地区,初铸钱较大,无文之后铸钱逐渐趋小,钱面大多铸有钱文,多数为单字少数为2~4字,内容包括纪数纪干支纪名物纪地货币单位“斩”等:斜肩弧足空首布主要铸行于周王畿、晋、韩等地区,钱文纪地或称斩;耸肩尖足空首布主要铸行于晋、卫地区,有无文、纪地或货币单位“斩”等,山西侯马晋国城址附近发现的12枚大型耸肩尖足空首布通长13厘米左右,重30.7克是目前所知根据考古发掘判定的年代最早的布币。[11民国以来,先后出土数批空首布:1937年河南汲县山彪镇春秋晚期墓葬出土600多枚;211948年河南孟津后海资村发现72枚;3]1962年河南宜阳韩城公社灰土层发现19枚;4]1965年陕西西安狄家寨发现100余枚;5]1970年河南洛阳附近的伊川县富留店村发现春秋早、中期空首布753枚,包括大型平肩者604枚、斜肩者149枚,钱文均为“武”字钱盛于1个春秋中期陶瓮里,6]1971年河南新安牛丈村出土401枚,均小型平肩空首布,除1枚外,其余面文均为“安藏”所有布币都盛在1个春秋晚期陶罐中;[711974年河南临汝陵头村北出土287枚,属春秋早期空首布,发现时盛于1个瓦罐内;1986年山西侯马晋国新田遗址发现200枚。[9铜贝币有大型、小孔、磨背等形式,多无文,常品外,少数有包金,晋、卫、魏、齐等国都有铸造,考古发掘时有发现,发现数量较多的有:1961年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1600枚常品,32枚包金贝;1977年春山东淄博淄川区磁村春秋晚期墓出土147枚;[211981年山东曲阜鲁故城林前村春秋墓出25/253

25土588枚完整的常品,200余枚残片,数枚包金者,3这批鲁国的青铜铸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鲁币最可靠的田野发掘记录。战国时期铸币形式更加多样化,有沿袭春秋的空首布、平首布、刀、贝、蚁鼻钱、圆钱、方孔圆钱等等,其中兴盛一时的平首布是在空首布基础上演化来的一一将空首布中空的罄部改为平实的扁片。平首布铸行于三晋(韩赵、魏)、两周(东周、西周王畿)、楚、燕、中山等国。平首布皆有面文,部分有背文,根据形制特征分为耸肩尖足、桥足、方足、异形(锐角)圆足、三孔长身、连身等几种类型。方足布较多.圆足布是布币中出现时间最晚的,三孔布、长身布、连身布特殊而少。耸肩尖足平首布主要为赵地铸币,有大、小两等,面文多纪地,部分有背文,纪数桥足布主要为魏地铸币分平肩、圆肩两种类型,钱文多纪地或货币单位“”,有二折、一折半斩三等;方足布铸行地区最为广泛,包括周王畿、韩、赵、魏、燕等地区和国家,有分大小两等者,如“安阳”币,面文多纪地,有些钱有背文,多数为纪数,燕国钱有“左”或“右”者;异形布(锐角布)铸行于韩、魏地区,钱文多纪地;圆足布为赵、韩、中山等地铸币,分大小两等,面文纪地背文纪数;三孔布由圆足布发展而来,铸于赵地分大小两种,面文纪地,背文纪数;长身布铸行于韩、楚等地,实物多出土于楚地,面文“木(挠)比当”,背文“十货”;连身布是两枚联结的布,与长身布相同,也铸行于韩、楚等地,面文“四钱(比)”,背文“当”。平首布出土量较以往空首布等多,只考古发掘发现的大宗就有:山西阳高县天桥村出土多种平首布约1300026/253

26枚、山西祁县下王庄出土平肩方足布千余枚、山西芮城出土多种平首布460余枚。除了布币外还有几次是布币刀币混杂出土的,其中数量较多的有:山西原平县武彦村出土3100多枚,其中燕国明刀1408枚,赵国直刀881枚,尖足小布1800枚,尖足大布、变形尖足布等20余枚;4]北京呼家楼出土窖藏钱币3884枚包括三晋布币992枚明刀2767枚,邯郸小直刀117枚。刀币起源于东方的渔猎地区和手工业较发达地区,由古代的刀或一种称作“削”的工具演化而来,主要铸行于齐、燕、赵、中山等国,有齐大刀、尖首刀、针首(锐锋)刀、截首刀、折刀(刀)、小直刀等类型,面、背多铸文字,内容包括数字、千支、五行、地名、国名、族名等,也有一些铸符号包括族徽等的。受区域影响,各国刀币地方特色显著。齐大刀主要是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齐国铸币,面、背铸文字,面文或纪地称刀如“安阳之大刀”或纪国称刀如“齐之大刀”,背文一或二字,多吉语;齐刀多斜首,大而厚,具铭文,其中“齐返邦长大刀”六字刀最为珍稀。燕刀形式多样,有针首、尖手、平首、圆首等区别,最多见的是“”字刀。赵刀多平首、圆首,数量较少,币上铭文“甘丹”者,被释读为“邯郸”,即赵国首都。尖首刀为燕、中山国等地铸币;针首(锐锋)刀主要铸造于山戎国,其型仿燕尖首刀,文字也与尖首刀相同;截首刀铸于燕行于燕齐等地,因以尖首刀截去刀首而得名,尖首刀、针首刀及截首刀都有无文、铸一二文字等几种形式;折刀(刀)铸造于燕、赵中山及齐等地,面文有“明”“易”等解释,齐国也铸明刀,与燕国明刀不同,齐明刀的明字写作“”细长而呈方折;小直刀主要铸造于赵、魏和中山等地,27/253

27分大、小两种,大者出自赵与中山,小者铸于赵与魏,钱文多纪地。除前面提到刀、布混杂的出土外,见于正式报道的出土刀币还有:1985年河北容城晒马台乡发现100余枚春秋尖首刀1989年山东临沂大城乡大城后村战国中期窖藏大陶盆内盛齐国刀币2010枚、石家庄东古城村出土1000多枚刀币[3承德八家子出土4500枚明刀、锦州大泥洼发现百余斤明刀。还有布币、圆钱或刀币、圆钱同时出土的,如辽阳下麦窝村出土的4400多枚钱币,有4000余枚布币,以平肩方足的燕国襄平布为主,还有一些方足或尖足的三晋布,并有400多枚“一刀”圆钱;3]济南五里牌坊出土的759枚钱币,有照刀钱500多枚、刀币60余枚;4]日照竹园村出土319枚钱币,包括齐国刀币188枚和隘刀钱132枚。贝、蚁鼻钱以楚国铸币为多,形仿真贝,有无文、有面文之分,其特别之处在于面文为阴文。新中国成立以来,战国时期铜贝、蚁鼻钱出土很多,较大数量的主要有:1937年河南辉县琉璃阁魏墓(甲)出土无文铜贝1548枚其中有包金铜贝;1963年湖北孝感出土字贝4745枚;711972年山东省曲阜县董庄公社董大城村一坑出土字贝15978枚;8]1978年安徽宿县固镇出土字贝3865枚;1982年山东滕县木石公社出土字贝527枚;91982年安徽广德县誓节公社出土一坛字贝,计1150枚;圈钱和方孔圆钱出现较晚,是战国中期后由纺轮或玉璧演变而来的,因携带方便受欢迎为很多诸侯国采纳,因而铸造地区广泛,周、魏、燕赵、齐、秦先后均有铸造,地区不同,钱币特征也不同布钱区(韩、周、魏等)产生的圆钱是圆形圆孔,无外缘内郭,货币单位为“斩”,即布币的货币单位,魏国铸28/253

28造的“垣”“共”字钱是最早的圆钱,圆钱均有面文,内容包括纪地、纪重、纪国、吉语等;刀币区和刀布并用区(齐、燕、赵等)产生的是圆形方孔钱,钱文为货币单位“刀(化)”,沿用刀币旧习。战国秦所铸钱较特殊,有圆钱、也有方孔圆钱,其圆钱虽然属于布钱区的圆形圆孔,但其货币单位是“两”,方孔圆钱“半两”是其主要铸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方孔圆钱“半两”推行于全国,使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的主要形制流传了两千余年。除了半两外,战国秦时还有“两”“文信”“长安”三种方孔圆钱。先秦时期铸币多是青铜质地,零星亦有金贝、金饼、银铲布、银贝、银饼等称量货币发现,楚国还有打印铭文的金版、金饼等。先秦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目前收集到的先秦时期钱范有三种来源:考古发掘品、传世品和著录。依钱币形制、国别等分叙于下:布币范不同时期、不同国别的空首布、平首布两大形制钱范都有所发现,有成批发掘的,也有零星发现的,春秋时期范种类少、罕见,战国时期范相对多些,但集中于少数国家,基本情况是:空首布范已经发现了无文平肩弧足特大型空首布范、无文耸肩尖足空首布陶范、“安减”平肩弧足空首布范及大量空首布范罄部范芯等。29/253

29无文平肩弧足特大型空首布范:春秋中期郑国铸币用范,1997-1998年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出土,包括1件背范,大量空首布罄芯。范为泥质灰陶,面有一层灰色泥浆涂料层。近梯形,长16.7厘米,上宽8.1厘米,下宽9.5厘米厚约4厘米。立式直流直注法浇注,浇注道位于范上端,与空首布盈部芯头相连,上宽4厘米,下宽3厘米,深近1厘米;布通高14厘米,身高9.7厘米,足宽7.2厘米,范面刻3道竖线,平行排列,3条线长度相同,但两侧的自肩部向下纵贯,中间的伸向盈部。范面有两个合范符号,右上角处的呈“”状,弧裆正下部为一圆,娶芯计26件,有红灰、黄褐三种颜色,均为六边楔形削刻而成。无文耸肩尖足空首布陶范:春秋时期晋国铸币用范,1956一1964年山西侯马战国铸铜遗址发掘过程中所获,这批钱范实物包括布范和罄芯,钱范较少,有的范中还留有没取出的空首布,墨芯较多,总数在10万件以上。布钱范较完整者有10件。合范,范体呈灰褐色,分型面及钱模型腔有一层灰色涂料。近似长方体,上端略窄于下端,四角漫圆。立式直流直注式浇注,浇注道开在范首部,与钱模的罄部结为一体。范上只有1枚钱模型腔,钱模墨部较长,范的右上角有两道竖线,应为合范符号。范背中央高,两侧低,削抹平整,侧面一周有宽1厘米的凹槽。罄芯红褐色,含多量细砂,较疏松。楔形,一面较平,另一面上端成斜坡状,应为浇注口。两侧都有垂直披缝。“安臧”平肩弧足空首布范:战国早中期东周王畿的铸币用范1995年河南洛阳市政府西家属院出土。[门]陶30/253

30范、灰褐色,质地细密坚硬,面、背各1,范面有磋磨过的痕迹,分型面及范腔内有一层灰色涂料。近似梯形.面范高12.2厘米,上宽7.9厘米下宽8厘米,厚3.2厘米。立式直流直注式.浇注道在范首,漏斗状,与布罄部相交,浇注道长7.2厘米,上宽1.7厘米,下宽1.2厘米,深1.1厘米;中间近方形的卯槽长0.7厘米,宽0.8厘米.深0.4厘米。钱模身长3.9厘米肩宽3.1厘米足宽3.6厘米,钱型面深0.35厘米。平肩,弧足,布身中间有三道平行竖纹,面文“安臧”书于右侧两竖纹间。一侧有两道高1.5厘米的竖线合范符号。背范比面范稍小,高12.5厘米,上宽8.1厘米,下宽8.3厘米,厚3.8厘米;浇注道高6.7厘米,上宽2.1厘米,下宽1.2厘米深1.1厘米;钱身长3.9厘米,肩宽2.9厘米,足宽3.4厘米,钱型面深0.38厘米。范形制、钱模大小与面范基本相同虽然不是合范相对放在一起,也基本吻合。平首布范的数量种类都比空首布范发现得多除了三孔布范尚未见实物外,尖足布、桥足布、方足布、异形(锐角)布圆足布及长身布范都有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发现钱范的地区与主要铸造和使用国多有出入。尖足布范:战国时期赵、韩等国铸币用范发现较少。1984年河北平山中山国灵寿城铸铜器作坊遗址(五号遗址)出土一批残范,多为陶质,尚可辨明范形的是1件石范,为背范立式直流直注(或分注)式浇注,浇注道位于范的上端,上宽下窄,与布首相连。钱模为平首布通长5.1厘米、肩宽2.5厘米,平肩,平裆、尖足,素面,钱模下0.2厘米,因钱范只雕刻了大体轮廓,推测是制作过程中出现断裂被废弃的。[11965年31/253

31河北易县燕下都13号遗址出土1件平首尖足布陶范,残缺大部,仅残留2枚布的足部,是在1块砖型陶平板上刻下布的范型,而币的文字还未刻出。桥足布范:战国时期魏国铸币用范1997-1998年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出土。共25件,其中7块面范,18块背范,个别范由铸造铜璜的范改制。梯形,高19.5厘米,上宽8.2~8.5厘米下宽10.6~11.5厘米上厚2.5厘米下厚3.54厘米,部分范的侧面底部有宽1厘米深0.7厘米的捆绳槽。立式直流分注式浇注,范上为4钱模型腔,分上下2排,每排2枚,浇注道下部分成2条支浇注道与最上排的布首相连。上下排钱模之间也有支槽相连。布通长5.1~5.8厘米,肩宽1.41.9厘米,足宽354厘米为平首、圆肩、桥足,面文“梁正尚百当哥”,大篆,阴文反书,钱模各字、各部位大小变化较大,明显为1范1刻方足布范:战国中晚期赵、燕国等铸币用范,有石、陶质地,出土发现地有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包括1958年内蒙古包头市麻池乡战国遗址出土的“安阳”石范,共3件,石料呈灰绿色,松软易刻。1件面范,2件背范。面范为子范.右侧边缘部分残缺。近似梯形,通长9.3厘米,上宽5.2厘米,下宽9.3厘米,厚约1.5厘米。立式直流分注式,浇注道近似梯形,下部分出2条支浇注道与布首相连。范上有平首方足布钱模2枚,并行略呈“八”字排列,钱模通长5.1厘米,肩宽3厘米,足宽3.3厘米,深约0.2厘米,右侧钱模部分残损。钱方首、方足,面文“安阳”,大篆,阴文,反书。钱模凹于范面约0.2厘米,范背刻饰不规则菱形纹。背范一32/253

32上部、右下角残损,只残留2件钱模的大半,从其范的宽度、钱模型腔位置特征等可以判定其整体形状与前范同,应该是1套合范,范的背面刻满纵横交织的菱形阴线纹背范二残存右侧一半,保有1枚钱模型腔与相连浇道支槽,其形式特征与前面所介绍范相同。1985年山西夏县禹王城遗址内庙后辛庄村北战国手工业作坊遗址发现1件陶范,背范,长方形,残长18.2厘米,宽10.5厘米,厚5.5厘米。立式直流浇注法浇铸。浇注道近似半圆形,下部分成2条支浇注道与钱模首部相接。范上2个钱模型腔,左右排列,2个钱模大小不同,右面的钱模通高4.75厘米,宽2.95厘米,厚0.35厘米左面的钱模通高4.5厘米,宽2.85厘米,厚0.3厘米。币为平首、平肩、方足弧裆,布首有穿孔。1965年河北易县燕下都13号遗址出土2件陶背范,细沙灰陶,质地较松散。之一编号为65Y13T7(2):16,一侧残缺,范上残留3枚钱模,上1下2(或上2下1,辨别不出范的方向),为平首耸肩方足布,钱模通长4.4厘米,首宽1.9厘米,刻画钱模一面呈淡红色,背呈灰色;之二编号为65Y13T62):23为平肩方足布背范,仅刻画出布币范模的轮廓线,未进一步加工成铸范。异形(锐角)布范:战国晚期韩、魏等国铸币用范,均发现于河南新郑郑韩故城,成批发现有两次:一是1992年大吴楼铸铜遗址南部发掘出土的,二是1997-1998年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大吴楼铸铜遗址范为砂质灰陶,两种面文:“公”和“涅金”。共10件,其中“公”字范7件,分面范、背范,有3枚钱模、2枚钱模两种形式。3枚钱模范有6件,其中2件面范、4件背范,有使用过和没有使用过之别。范近似梯33/253

33形双肩漫圆,长15.2厘米,上宽8.6厘米,下宽10.9厘米,厚4.8厘米。主浇注道长9.1厘米,口宽3.8厘米,深约0.8厘米支浇注道宽0.9厘米,钱腔通高4.35厘米,首宽2厘米,肩宽2.5厘米,足宽2.7厘米。主浇注道位于范的上部,近喇叭状,下部分成3条支浇注道与布首相连,浇注道、支浇注道都较长。3枚钱模型腔一字排列,但间隔略有不同。范面涂有泥炭溶液涂层,范侧面底部或拐角处多有绳槽和绳沟。面范、背范都设有浇注道。2枚钱模范为面范,高19.5腐内肉厘米,上宽8.2厘米,下宽0.7厘米,厚4.2厘米,形制与3枚钱模范相通,但浇注道长达13.3厘米浇注道口宽2.8厘米,深1.7厘米支浇注道宽0.8厘米,钱模通高4.1厘米,首宽1.7厘米,肩宽2.4厘米,略呈“八”字排开,其中1枚尚未完成钱文雕刻。范面呈橘红色,涂浆层有斑驳脱落现象。浇道呈黑色,系浇注时高温所致。四角底部有绳槽。范底右侧有三角形小缺,边缘整齐,似乎是人为使然,如果不是损毁的,应该是起合范标记与棒卯对应双重作用。“涅金”范共3件,其中面范1件、背范2件。范面有泥炭溶液涂层。梯形。面范残损,存支浇注道与钱模首部相交以下部分。残高10.1厘米,上残宽10.2厘米,下宽0.6厘米,厚3.5厘米。应为立式分流直注法浇注,支浇注道宽1.2厘米。双钱模型腔,钱模通高6.4厘米首宽2.25厘米,肩宽4.1厘米,足宽4.3厘米。钱文“涅金”,大篆,阴文反书,两个字中间有一道阴刻竖线。多处刻画痕迹明显,特别是左侧钱模左足内侧,竖笔没有及时停住,长出缘线。四角底部有绳沟,左侧面有一道合范椎线钱腔呈黑灰色,为高温浇注留下的痕迹。背范34/253

34近似长方形,为单钱模范,之一残高17.2厘米,上宽9.4厘米,下宽9.6厘米,厚4.3厘米。浇注道长7.1厘米,呈倒置的长筒喇叭形与钱模首部相连.浇注道口宽2.9厘米,深1.15厘米。钱模通高6.6厘米,肩宽3.85厘米,足宽4.3厘米。钱模外缘线条相交处多出现一个小尖,中间三条竖线也呈悬针状,雕刻特征。范侧面底部有绳槽,左侧面还有一个合范槽与椎线。范面涂浆层为橘红色异形(锐角)布范上的钱模、布局形状差异很大,多处有雕刻走刀痕迹,说明范为分别琢刻的。[!郑国祭祀遗址发现的范共5件,2块面范、3块背范。泥质灰陶,梯形。无论面、背范大小、结构形式等都与大吴楼铸铜遗址范相同。圆足布范:战国晚期中山、韩、赵国等铸币用范.中山、韩国铸币范出土较多,中山国钱范多次发现于河北平山中山国灵寿故城遗址,只有面文“蔺”字的钱范,有陶、石两种,以陶范为主.大多数是被废弃于坑内的碎范块,几件出于瓮内的石范保存较为完整,这些石范均为面范,由青板石磨刻而成,近长方形,一般长13.7~16.5厘米、宽10.8~11.5厘米厚15~2厘米,钱模通长7.2~7.4厘米、足宽3.5~3.6厘米。因多次铸币,范面已有裂纹。立式直流分注式浇注浇注道设在范首部,上窄下宽,下部分成2个支槽分别与2枚钱模型腔的首部相交。钱模并行排列,首聚尾散,略呈“八”字形.钱模外侧肩部各有1条细细的排气道。范侧边刻有2道合模符号。石范外,尚有14件也为2枚钱模型腔陶范,形制和石范相同,只大小稍有差别。发现的背范均为泥质灰陶,刻有“一”、“二”“十”等数字,推测范的组合有面石范、背陶范和面、背均陶范2种。陶、石范配合使用有35/253

35利于排气、散热,较好地解决了热金属溶液对范体的冲击韩国铸钱范发现更多,基本都在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范围内,主要有1992年大吴楼铸铜遗址南部发掘出土的“蔺”“离石”文陶范泥质灰陶,其中“蔺”陶范32件,有面范、背范近似梯形,双肩漫圆。双钱模型腔,浇注道为束腰花鼓形,下端分成2条支浇注道与钱模首部相连,浇道较长,几乎与钱模长度同。范右侧上部有各种形状合范符背范形制与面范基本相同,但有的没有合范符,有的双肩各有1条排气道。“离石”陶范1件,面范,近似梯形,双肩漫圆。双钱模型腔,浇注道为束腰花鼓形,下端分成2条支浇注道与钱模首部相连,浇道较长,几乎与钱模长度同。范右侧上部有形合范符。1993年城关乡小高庄村西东周遗址出土“蔺”“离石”陶范184件,包括32方完整的合范。砂质灰陶。有面范、背范,面范包括完整的“蔺”字面范55件(13件尚未使用过),完整的“离石”面范13件。梯形,高14.6~15.厘米,上宽657.8厘米下宽10.5~11.5厘米。钱模高7.6厘米左右,肩宽2.9厘米,足宽3.厘米。立式分流直注法浇注,均为2模范,浇注道较长,范面空余地方,多刻有符号或文字共30余种,范某侧面并刻1或2道合范棒线。有文背范68件,其大小、形制质地均与“蔺”“离石”面范相同,钱模面上左右各有1道印刻的竖线,自肩部伸至足部,略呈“八”字,竖道间刻数字,包括“十”“六”“十六”“甘”“甘”等5种,用以表示炉次或范序。范角等空余处还刻有各种符号如T等,计31种。无文范3件,其形状、大小、质地与“蔺”“离石”面背范相同。另36/253

36有1件圆足布石范青石质,左上角和右下角残。近长方形,范高19.1厘米,上宽9.6厘米下宽约11.5厘米,厚2厘米。双钱模,钱模残高7.2厘米,有周廓,无文。范侧面未经打磨。与范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熔炉残块。长身布范:战国晚期韩、楚铸币用范,分长身布、连身布2种,1983年河南新郑县城关乡大吴楼村郑韩故城东周时期铸铜作坊遗址出土,[21泥质灰陶,其中长身布范共4件,2件面范,2件背范,为2套合范范形制少见,近似直角梯形.长18.2厘米,上宽5.5厘米,下宽10.2厘米,厚3.2厘米,面范左侧为直角,右侧上窄下宽狐状倾斜而下.背范与之相反。双钱模型腔,面文“((木比当釿))”、背文“十货”,均阴文。浇注道位于范上部,类似梯形,下部分成2条支浇注道与钱模首部相连,范首部一角有阴文合范符,一套上作“”,另一套上作“”。两套范的范型、范首浇注道、范上钱模型腔等高度一致,只钱文书写略有不同.推测是由同一模具压印出来后,再刻画钱文的。连布范2件,均背范。泥质灰陶,与“(木比当釿)范同时同地出,质地、结构形制、大小均与“(木比当釿)同,但范上是4枚钱模钱文“四钱当斩”,范首合范文为“”。二、刀币范已经发现的有燕国刀范齐国刀范、中山国刀范、赵国刀范等,燕国刀币范多为“”刀范,先后有数批出土,主要有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发掘出土的陶范、河北承德罗家沟出土的石范、山东临淄齐故城附近发现的陶范等。燕下都出土的钱范,多数是使用后的碎片,从残留比较完整的看,范为长37/253

37方形,分4枚钱模型腔和5枚钱模型腔2种类型,4钱模型腔者多为2枚面模、2枚背模相对排列,5枚钱模型腔者是钱模同一方向平行排列。有些范尚未完工,如典型的是一件5枚钱模型腔范,只刻制了中间1枚刀模,其他各枚仅完成轮廓线的勾勒分流直注竖式浇注,浇注道下端只完成与中间1枚刀模的相通。罗家沟刀币石范是1962年发现的,滑石质,范长18.5厘米,上有3个折背刀币模模上有阴刻面文“8”字。临淄齐故城附近发现的陶范是农民挖储酸池时发现的,较完整的有9件,夹沙灰陶,长方形,面范有5枚刀币钱模型腔,背范仅1件,为4枚钱模型腔。齐国刀币范有“齐大刀”陶范、“”刀陶范已知的齐刀范主要是面文为“齐大刀”者,有陶、石、铜三种质地,陶范多为考古发掘所得,且多发现于山东临淄齐故城,包括1958年采集2件,1964一1965年在齐故城西南小城南发现一批,1972一1982年在临淄安合村西南齐故城小城南边遗址出土的8件,年山东青州出土2件,1965年山东益都张孟乡前范村出土3件[1等,安合村陶范为夹沙陶质,分灰陶面范7件,红陶背范1件,均残。范为长方形,保存较多的1件残长10厘米,宽13.2厘米,厚3.4~4厘米存刀柄3枚,均长9厘米。喇叭形浇注道开于范上端,浇注道分支处宽4.5厘米,3枚阴文刀币钱模型腔,钱模右向,平行排列,浇注道下部分成3条支浇注道分别与刀柄的环部相连,支浇注道上口宽1.2厘米,下口宽0.7厘米。浇注道右侧有一阴刻倒书“灰”符号,范背面印有食指、中指、无名指3个指头压印痕。有3件面范存留的是范的上半部分,其形制、浇注道、38/253

38浇注口与钱模支浇注道相连接的结构等基本相同,但范上钱模方向不同,有右向、左向之别(或许是面范背范的区别,因为缺失太大无法确切判定)此批范在浇注道上方一侧均有一个符号,如土等,应该是合范符号。范两侧刻有合模线。范背有制范时留下的手指按压纹,形式多样。有手指压印痕的不止安合村发现的这些刀范,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临淄工作队发现的1件长18厘米的残刀币陶范背上也有,而且残留的就有3行每行3个手指印。背范存留部分较少,仅2枚刀币柄部,右枚残长7厘米上部阴刻3横,中部阴刻菱形纹,下部阴刻“上”字:左枚残长5厘米除了下部阴刻“士”字与右侧1枚不同外,其余纹饰相同。有2件钱模内还保留有涂料的痕迹,之一是一种深青色的涂料,之二是一种黄色的涂料。1965年青州发现2件陶范,1面1背,钱范型腔外部采用模印法,型腔内地章平整。山东省博物馆收藏的1件陶范出土于齐故城,是罕见的完整范,此范为面范,加沙陶质,长方形,长26.7厘米,宽23厘米,厚3厘米,3枚钱模型腔模长17.3厘米左右,面文“齐大刀”,阴文;主浇道下端分成3条支浇注道,分别与刀尾环部相交。范的左下角有一“x”形符号,范背有指印,每排3个,2排,有人认为这指印是工匠翻制子范时,为将母范造型清晰而深刻地翻印到子范上,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特别压印的痕迹。铜范见于著录的有2件,据传2件都是出土的,一件是清道光时临淄出土,为刘燕庭所得,另一件是清同治六年出土,为陈介棋所得,分别载录于《古泉汇》和《续泉汇》。这2件铜范性质、形制相同,都是卧式叠铸式母范。长方铜盘形,折角,范内39/253

39底有2枚钱模,钱模凸起,1面1背,面文为“齐大刀”背文不同,刘氏范模背文为“化”字陈氏范模背文为“工”字,均阳文。范中心处有一凸起圆柱,为浇注道,高与盘沿齐,环浇注道有4个支槽,左右各2,分别通于左右刀模背缘,支槽较主浇道低,范有卯,刘范左右各2,陈范左右各3。由于这2件范是母范,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尚未发现与其类型、结构相似的母范或子范,对于当时齐国是否已经采用用铜母范翻制子范铸币的方法尚待确定。石范稀少,见于记载的有1964年临淄齐故城西南小城南部发现者。“”刀陶范有成批、零星发现的。成批发现的是20世纪80~90年代山东营县营国故城遗址窖藏出土的,考古发掘发现共出土陶范170余块,其中完整的13件,有面范、背范。与范同时出土的还有刀币、铜渣堆塌和贝壳等。范长方形,通长21.5厘米,宽13厘米,厚4厘米。立式分流直注法浇注,浇注道近梯形,下部分为5条支浇注道与刀币柄部环相连,支浇注道上宽下窄。每范刻5枚钱模,模长14厘米,钱模型腔右向平行排列,刀身轮廓镌刻较深,钱面文“”,阴文,背纹近“中”形。范面上部有不同形状的合范符号“”等。[I]这批陶范的出土说明,莒地是“”刀的铸地之一。零星发现的主要有1988年山东平度古观镇大泉毛村即墨城址内发现的1件残陶范,范残长7厘米,宽13厘米,最厚2.9厘米,范上6枚钱模,仅存刀首与部分刀身,刀身处残留“D”字。中山国刀币范有“”陶刀范“成白”石刀范等。均发现于河北平山中山国灵寿城中山国手工业铸铜遗址,是使用后40/253

40被废弃的。“”陶刀范为泥质灰陶,出土数量较多.其中完整的有5件,包括2套完整的合范。梯首长方形.合范长22厘米,顶端宽6.7厘米,中部宽11.3厘米1套面范背范合厚5.2厘米,另1套合厚4.4厘米。浇注道长3厘米,宽3.5厘米.面范上4枚刀币钱模型腔,面文“”,钱模右向平行排列浇注道开在范首部,呈喇叭形外撤,下部分成4支分浇注道,与刀柄环相连。背范和面范形制相同,而钱币型腔方向相反,背文。为防错位,合范两侧均刻有合模准线,范背面还有意刮擦出很多横纹,以保证浇铸时放入的泥塞卡块不滑动。范经烧烤,呈红色。残陶范基本与完整者同。“成白”石刀范是用青板石磨刻而成,残长20厘米,残宽3.8厘米,厚2厘米。残存部分为范的右侧一边,从残留部分可以看出,范下端折角,范上尚存部分浇注道,1个完整的面模型腔,面文“成白”,1个残缺一半的钱模,两者平行排列。分流直铸法浇注,浇注道与刀环的首部相连。浇注道与钱模型腔经高温而变白,使用痕迹明显。1983年河北平山三汲乡战国中山国灵寿城第四第五号遗址出土了1批刀币残范,有夹细砂灰陶的,也有青石的,陶范多合范,范上有3或4枚刀币钱模,浇注道在面模一面,范底部有方形插杆,钱模上的文字已经残缺不清,但刀币模型与城址内出土的“成白”刀币相同,发掘者称就是“成白”刀范。卫值得注意的是灵寿城遗址出土的20余件石范中,有一标本E5T112):11的残刀范其残长9厘米,宽2.3厘米,厚1.6厘米,仅残剩1枚刀币的上半截,尚有面文“”发掘者根据出土的相关实物没有类似的范或钱币且其范腔过深推测,此范非实用物,似为石工随意而41/253

41刻。图2.58河北平山中山国遗址出土明刀子范赵国刀币范所见仅有1997一1998年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发现的1件仿铸赵国刀币的钱范。泥质灰陶范,面范,梯形,高21.9厘米,上宽8.2厘米,下宽10.2厘米,厚3.6厘米,左侧面上端有3道竖线,为合范符,4个侧面底部均刻有宽1.2厘米深0.5厘米的捆绳槽。立式直流分注式浇注,浇注道位于范上端,喇叭形,下部分成3条支浇注道与刀柄环部相连。范上3枚刀模,通长13.8厘米,宽1.25厘米直背,柄部刻2条竖线,钱文“甘单(邯郸)”。范面磨损严重,浇注道下部及钱模型腔只隐约可见,但浇注迹明显。三、圆钱范尚没有出土面范的相关报道,传世品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件战国秦“重一两十四铢”陶子范,残为13块黏合,长方形,长21.5厘米,宽11.2厘米,立式直流分注法浇注,浇注道居中,有支槽与钱模相连。范上共有8枚钱模,左右各4枚分列于浇注道两侧。背范有成批出土的,见于报道的有1993年河南新郑城关乡小高庄村西东周遗址出土的1批背范。战国晚期铸币钱范,砂质灰陶,范面有涂浆层。共79件其中39件完好无损。有梯首长方形、长方形两种形式,梯形较少,高15厘米,上宽7.8厘米,下宽11厘米厚4厘米。钱模直径约3.2厘米,穿宽0.9厘米,个别范面上残存2列圆钱灼痕,范侧面有2道合范槽。长方形范较多,一般高17.3~17.6厘米,宽0.89~0.91厘米,厚0.32~0.37厘米。范面上的钱模无廓,直径3.2厘米左右。立式直流分注法浇注,42/253

42主浇道宽约1.1厘米,支槽宽约1厘米,使用过的浇口杯多残存有铜锈。部分范面钱模处涂层脱落,粘有细砂粒。范面其他部分呈黑灰色,为浇注时烧烤所致。·这些图钱背范与大圆足布同出一坑,很可能是“蔺”“离石”圆钱的背范。新郑郑韩故城出土的小圈钱背范134件,上有钱型烙印两列,每列3枚,属于何种圈钱不明,浇注方式与半两范相同。四、方孔圆钱范有齐国的“瞪六刀(照刀)”燕国的“一化(一刀)”、秦国的“半两”和“文信”等,出土传世、著录三种来源,数量很少。“瞪六刀(照刀)”钱范:战国晚期齐国铸币用范。发现于山东的有6件,包括1件陶范2件石范和3件铜范。陶范残,仅存下半部,收藏于山东省博物馆,子范,立式直流分注法浇注浇注道居中,有支槽与两侧钱模相连,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存3排钱模,每排1枚;支槽与钱模相接形式不一,靠上2排左右支槽在同一水平线上,呈“二”字形,最下1排斜向,呈“八”字形。石范为长方形,滑石制成,均为子范,1件是清道光年间胶西(高密)出土,初为金石学家刘喜海(刘燕庭)所得,著录于刘氏《古泉苑》李佐贤《古泉汇》等,今藏山东省博物馆,面范,青灰色滑石质,近长方形,长23.5厘米,宽9厘米,右边上、下角微残,浇注道居范面中部浇口上宽下窄,形似漏斗,浇注道两侧各有钱模型腔1行,每行钱模5枚,钱模直径3.3~3.4厘米钱文“六刀”大篆,阴文反书浇注道两侧各有支槽与钱模相连,范背面未进行加工处理,呈现天然石质状态,范没有使用过。另一件初为吴大激43/253

43藏,曾载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后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范左肩部分裁掉1块,或为合范标记。范面正中为纵向浇注道,上端外撤,呈嗽叭状,浇道两侧各有钱模型腔1行,每行6枚除了最下边2枚有支槽与主浇道相连,其余名枚与浇注道距离很近,有的几乎就与浇注道相连,看不出支槽痕迹,浇道两边同排钱模在同一水平线上。铜范有子范、母范之别。子范2件藏于青岛市博物馆,均为“六刀”范。之一范上端残损,根据同类范推测,可能是长方形.残长16厘米、宽10厘米、厚0.7厘米残重725克浇注道居中,左右两侧各有1行钱模每行残有4枚,均有支槽与主浇道相连,范底部中间有一个三角形椎,椎边长1厘米.高0.5厘米,范背有条高0.5厘米的纵贯凸起棱1另一件梯首长方形,2列钱模,列各3枚,亦为“瞪六刀”范,与其他几件不同,此件范的支槽与主浇道之间不是垂直相交,而是有一定的角度母范最早为陈介祺珍藏,《古泉汇》记载其“得于潍县市肆残铜中搜获”。《靠斋吉金录》谓之“得于白浪河干冷摊”。圆角,边缘有低沿,背平。残失大半,仅存一端及靠近处,2枚钱模,钱文左为“盛六刀”、右为“髓四刀”,1倒1正,各有支槽与钱模相连。此范残缺太多,无法明确推测其浇注方式,根据有边沿及支槽的形式特征,判断其或为叠铸母范。除了母范尚无法确定外,其他瞪刀范均为立式直流分注式。照刀范也有传世品,较少。其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完整铜范与青岛市博物馆藏子范相同,另一件石范残缺大半,仅存2枚半钱模,所幸浇注道还在,可以看出范为直流分注式。44/253

44“一刀(一化)”铅范:战国晚期燕国铸币用范。1975年内蒙古赤峰市喀拉沁旗上瓦房乡大西沟门群众在修水渠时发现,现藏喀拉沁旗文物管理所。据说范出土后,被民工们误认为是白银砸碎分掉,现存部分,是当时民工薛占芳分得的1块,1981年,薛占芳将分得的范块送交到旗文化馆文物组,残范才得以保存下来。铅质,母范,残高8厘米,宽7.5厘米,厚1厘米,所存是整个范模的右下角部分。立式直流分注式,有支槽与浇注道左右两侧钱模相连,支槽由浇注道起向钱模逐渐变窄,至钱模处上下缘已经很靠近。范上尚有钱模7枚,分3行排列,钱模直径1.8厘米穿宽0.8厘米,有郭,面文“一刀(一化)”,阳文。范右边残存的2枚钱模与中间1排3枚钱模无支道相连,中间1排的第1枚钱“一”字在上,“化”字在下,其余2枚均“化”字在上,“二”字在下。“半两”范:战国时期秦国铸币用范。集中出土于陕西,包括:1959年西安未央区秦阿房宫旧址出土1件、[门1982年岐山县出土2件、1988年凤翔东社村发现1件21等。西安未央区范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铲形,圆肩,长14.7厘米,宽8厘米,厚0.4厘米,重320克。除了下端两角略平直,范面钱模直径在3.1~3.2厘米外,其余特征与岐山范相同,范背有两条纵向凸起弓形把手。岐山范现藏岐山县博物馆,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2件大小、形制相同。铲形,圆肩,长16.5厘米,宽2.7厘米,厚0.6厘米。钱范面有6枚钱模,亦分2列3排,钱范面钱模数、钱模排列形式以及浇注结构设计与凤翔出土范相同,只是钱模直径45/253

453.2厘米,所有钱文都倒置,方向一致。范背面光平,中部凸起1个长方形把手。凤翔范现藏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铜质,立式平板式分流直注子范,铲形,溜肩,上窄下宽长17.1厘米,宽8厘米,厚1厘米。浇注道位于范的上端,略呈喇叭形,宽3.6厘米,下部分成左右2个支槽与钱模相连,范面有6枚钱模,分2列3排分列于浇注道两侧,钱模直径3.3~3.4厘米穿宽0.60.8厘米钱文或倒或正,没有一定方向,似此文字颠倒乱置于范上的情况非常少见。纵向3个钱模之间分别有支槽连通,支槽宽1.1厘米。范背有“T”形把手,留有许多铜溅痕迹。半两范也有传世品,典型的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件子范除了形制为长方形浇注道较长外,其余特征与前面出土的几件半两范一致。“文信”石范:战国时秦国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铸币用范,1955年河南洛阳汉河南县县城中心区103号灰坑出土。该范为阴文子范,石质残长9.4厘米,宽3.4厘米,范上残留阴文钱模3枚,钱模文字与部分钱如出一辙。钱模中心有浅而小的圆形定位点,模面包括钱文在内的所有笔画都深峻有力,剖面呈“V”形。自定位点纵、横各刻一条细细的线贯通钱模,从横向相连同的3枚推测,纵向也应该一样,说明钱模可能是以十字交叉点来确定中心点的。从残留的边缘看,范有凸起框,推断背范宽度应该与框内尺寸同,框所起的作用同于雄卯。五、铜贝与蚁鼻钱范有无文铜贝蚁鼻钱范等46/253

46无文铜贝是春秋至战国多国行用的货币铜贝范,主要出土于晋国石圭遗址,共45件,出自早期遗迹的23件,中期12件,晚期10件。其中38件保存3个完整边沿。泥质陶,合范由上下2块范构成,上范为贝形表面,有浇道,下范为贝形背面。其中1套完整的合范出土时合在一起,长方形,长10.5厘米,宽4.8厘米,面范厚2.15厘米,背范厚1.95厘米。范灰色,浇注道在范的上端,较宽,在接近钱模型腔时才分成2条支浇道,分别与2列最上边的1枚钱模相接。6枚贝钱型腔分2列平行排列,范上共有7个合范卯,分布在左、右及下边缘。蚁鼻钱范是楚国铸币用范。仅见“”字铜贝范,所知均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后,见于正式公布的有湖北省武汉市博物馆藏的1件范残件[211982年2月安徽繁昌县文化局文物组拣选到的2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2件。湖北省武汉市博物馆藏的蚁鼻钱范是1974年武汉市文物商店在湖北更生仓库废铜中拣选到的。范残长7.0厘米,宽5.4厘米,厚0.3厘米,范面有2排阴文“”字贝型腔,10枚完整.2枚残.背中部有扁形长钮把手,无纹饰。上海博物馆藏“”字铜贝范是1983年上海市博物馆从上海冶炼厂的废铜堆里拣选出来的。2件铜范均为母范,1件完整1件残缺。完整者范长30厘米,宽10.5厘米,厚0.8厘米,重2204克。长方形,中间有主浇道,浇口宽4.7厘米深1.7厘米其下端分出左右2条支浇注道,长20厘米,范面贝形钱模型腔分4列排列于支浇注道两侧,除了右外侧为20枚外,其余3列均为19枚,共计77枚,背有镂空横钮把手47/253

472个,它们之间相距16厘米。残范长8厘米,宽10.5厘米,重480克背留有横钮把手残痕,其制作铜质,文字与整范相同。安徽繁昌蚁鼻钱范系1982年繁昌县文化局文物组在县横山古铜矿区征集的,据说发现于横山镇强村房基中(一说是在横山公社供销社回收废铜中拣选出的)。之一长27厘米,宽10.7厘米,厚0.95厘米,重1055克;之二残长24厘米,宽10.8厘米,厚0.95厘米,重1010克2件铜范在出土时本来是完整的,其形制、规格、重量相似,因农民不识其质.将其中1件浇铸口敲碎,导致其残缺。形制相似长方形,薄边,一端有半圆形浇口,立式分流分铸,主浇注道下端分成2条支浇道,阴刻贝币钱模型腔4列,分列于2条支浇道两侧,每列16个,作对称式排列,两列之间有1条浇注铜液的支槽,钱上“”字为凸起阳文。2件贝币铜范的长度不一,贝型的数量和排列形式也不一样,均无面范和背范对合的准线和子母棒卯。之一在浇道口分叉处多置1枚贝币钱模型腔。背平中部靠上各铸一长方形把手。之一把手残。存世的几件“”字贝铜范,均为用来直接浇铸钱币的子范,范上钱模型腔的长、宽及深浅度,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模的每个钱腔是经手工一个个刻挖而成,并非用一个蚁鼻钱当模翻制成。先秦时期钱范的工艺特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钱币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多铸钱、铸好钱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标新立48/253

48异、改革创新引导着铸币工艺不断改良,逐渐进步。钱范材质及其流行时间与地区已经发现的先秦钱范,有陶、石和金属(包括铜铅)几种质地,3种质地范出现的时间不同,从目前的考古发掘实物看,陶范使用最早,范围最广泛,是铸造各种形制钱币采用最多的。用陶范铸造钱币,贯穿先秦铸币始终,时间上自商代铸造铜贝起,历经空首布、平首布、刀币圆钱及方孔圆钱:空间上,以山西、河南为起点,不断向四方扩展,南至江准间荆楚,北达内蒙古燕赵长城脚下,东抵滨海山东齐国,西到陕西关中平原秦。因铸币地区不同,用于制范的材料配比不同,从而形成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夹砂、不夹砂等差别。春秋时期铸造空首布的子范以泥质灰陶为主,分布地区以山西、河南为主,郑国范罄芯夹砂的少,晋国范盈芯夹砂的多。战国早中期流通平首布的国家、流通刀币的国家都以陶范为主,石范数量较少,区域特征是前述山西河南地区秉承传统多为陶范,石范偶见,内蒙古、河北一带的燕、赵、中山等国石范相对较多。战国晚期各国的圆钱方孔圆钱以及铜仿贝等仍然以陶范为主,石范为辅,但地处陕西的秦国、地处湖北的楚国不但出现了铜范而且以铜范为主。不同质地范的制作方法及其渊源用于铸钱的陶范源于成熟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有不同的制作方法。考古发掘发现的空首布平首布陶范共同特征有两种:一种是范体厚重,范形不甚规整,范上钱模挖刻痕迹清楚,有偏移轮廓线等的走刀现象,如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无文平肩弧足特大型空首布范、山西侯马战49/253

49国铸铜遗址出土的无文耸肩尖足空首布陶范河南洛阳市政府西家属院出土的“安减”平肩弧足空首布范,都属此列;一种是范体大小薄厚基本相同,形制规整,这种形制的钱范如果是多钱模的,钱模大小基本一致误差很小。这些特点说明前者是手工刻制的,后者为专门的范模模印的。有专家还推测,模印范上的钱模型腔是用钱模或钱为模放在范面上勒出钱形轮廓线后,再刻出钱模型腔并挖刻浇注道的。i!用模具翻印范体之后雕刻钱文的范有很多出土实物佐证。河北易县燕下都13号遗址出土的平首尖足布陶范,就是手工刻制的,此范只完成了布币的轮廓线雕刻,币上的文字还未刻出。同一遗址出土的方足布陶背范也是仅仅刻画出布币范模的轮廓线未做进一步加工成型特征揭示:钱范是在范泥成型烘干之后再用刀直接在上面刻制钱模型腔的,21从这件方足背范上钱模布局看,其似乎是刻模练习的弃物。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桥足布范范型大小基本相同出于统一的模但钱范上钱模各字各部位大小变化较大明显为手丁刻画的。先秦陶钱范的制作工序大致为如下几个步骤:1.制作范坏,有多种方法从出实物看其中一种应该是先用木条等材料做成符合需要、类似月饼模具一样有边框有底的模具,把范泥放进去压实后倒出来。2(或阴)范坏3在度合适的范坏上雕刻钱模型腔、凿刻浇注道。4.将完T的范坏焙烧成陶质。采用这种制范法制作钱范缺陷较多因为是手工雕刻,钱模位置大小甚至轮等不可能完全一致特别容易错位,即使范上只有单钱模,要使面背范钱模型腔完全吻合也存在困难而且也存在配错面背范的可能。为了解决前述问题,制50/253

50范丁匠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在范上刻合范符号标记,在范侧刻合范基准标记等。由于平首布正背面形式一致,且钱模浇道等高度对称没有方向区别,而且出土实物表明其大部分面背轮廓线对合严密推测平首布范在采用模具压印范坏时,事先已经在所做模具底部刻出凸起的钱模外形和浇注道(类似祖范)压印的范坏干后,只要在钱模中刻出钱文或背纹就可以了。如此压制出的范坏面背两范钱模定位准确,对合时不会错位,只要将范符相同的两范合为一体,浇注出的钱就会轮廊周正,面背对合精准。由于陶范大多只能用一次即所谓“旋铸旋弃”,陶范铸钱变化多样,同类甚至同文钱除了大小外,基本没有相同性可言石范使用之初主要用于铸造平板式金属器如刀、铲等生产T具,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山西晋国石圭制造遗址、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等都出土有一定数量的石范包括凿、斧、刀、铲之类的生产T具,链等武器及圭等礼器石范用于铸造钱币的具体时间尚未确定。从出土情况看,战国韩、赵魏齐燕中山等国都或多或少使用石范铸币位于河北地区的燕中山等国发现的石范相对多,所用石材多为青石,山东地区石范多用滑石,不论哪一地区,青石、滑石还是绿石等用于制作石范的材质都具质地细软刻制容易的属性。石范是用传统的雕刻方法刻制的,制作石范也有一定的步骤:1制坏按照需要,将石材切割成大小,形状合乎要求的石板,多为长方形,也有梯形等。2.加T将成型的石还表面打磨光滑。3.雕刻在打磨好的石坏上雕刻钱模、浇注道等。石范强度优于陶范,可以多次使用,由于受到高温的铜液浇51/253

51铸,石范虽能多次使用,寿命也不长用过几次就会因磨损或断裂而无法再使用河北平山中山国灵寿故城遗址的“蔺”字钱石范,表面就有多处裂纹。由于受材料来源、铸钱T艺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先秦石范并不多见铜范晚于陶、石范出现,其发端的两个地区:关中平原的秦国崛起较晚但后来居上,江淮大地的荆楚则一向以其独特的文化风貌著称。铜范是在陶范和石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的铜范是用以直接浇铸钱币的子范安徽省繁昌县横山出土的蚁鼻钱铜范即是属于这一类铜子范应该由母范浇铸而成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发现蚁鼻钱母范遗物。随着铸币工艺提高,出现板形范立式顶注式铜母范用它来翻制陶子范铸钱。铜母范的出现是制作钱范技术的一大进步,这种范出现后,大大缩短制范时间,提高了工效。用铜母范翻印子范铸币,铸出的钱币钱型大小厚薄钱文纹饰等等都一致标准化程度较高。铜范经久耐用,而且范体厚大,使用高温铜液不易膨胀破裂范面可铸有较多的钱形,而且可以反复使用,大大提高铸币效率,使制币数量成倍增长。铜范出现后并未排除陶范石范的继续应用,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铸币所用范是以陶石材质者为主的。铜范铸钱是范铸钱币工艺的一个创新。三种质地范的使用时间关系大致是:春秋至战国早期以陶范为主;战国中期陶范居多,偶见石范;战国晚期秦楚发明金属范。铸币工艺的演变先秦铸币凸现的工艺特征有两大方面:从单浇道单钱模52/253

52的立式直流直注到双浇道多钱模的立式分流分注;母范翻子范铸造钱币的工艺初露端倪立式浇注法是先秦钱范中最多见的一种,因时期钱形不同浇注方式有别布币、刀币是浇注道位于钱范的上部钱模位于浇注道下方,单钱模或多钱模纵向单行排列结构的浇注道与单钱模或最上端的1枚钱模相连;多钱模且钱模分数行排列的浇注道下端设支浇道与各行的首枚钱模相连。布币、刀币的背范多有浇注道。圆钱方孔圆钱的范式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与布刀币范相同浇注道位于范的上端,其下部分成支浇道与各行首枚钱模相连;一种是浇注道居中,自上而下纵贯于范从浇注道伸出支槽与分列于浇注道两侧的钱模相连。各类钱范的制作,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摸索进步的。一件范所能铸造的钱币数,因为钱币的形状铸造钱币的时期不同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过程。空首布与农具铲的基本形制相同,铸造方法也沿袭铲、斧等金属工具的做法首先是一件范只能雕刻一枚钱模,其次是浇注道位于范上端与布的部相连,再次是空首布有銮,铸范均设置芯。平首布没有的限制,有了更多发展空间,除了仍然借鉴空首布铸造方法,1件范只铸造1枚钱的情况外,随着时代的进步,铸钱业的发展铸钱范式结构发生变化,1件范不再局限于1枚钱模而是逐渐增多,由1枚增加到2枚进而增加到3枚4枚。受到范体钱形及浇注条件要求等限制,使用最普遍的是双钱模范。为了解决铸币出现气孔、以保证铸币的质量,有些平首布范还尝试着设了排气道,排气道的设置是钱币铸造工艺的一个改进。刀币源自工具削或工具刀,铸造方法也与刀削一样,不过也许与需求量铸造工艺有关具刀1范只铸53/253

531到2件币1范铸造3到5不等以3者为最齐的“齐”范几乎都是3钱型腔范的“”刀范上4枚5枚钱模型腔者多多数刀币范上钱模型腔是平行排列4枚的则有两两相对排列的。钱、方孔圆钱沿袭青铜武器铜贝等的铸造方法,都是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注法,范上钱模为2列,枚数不多最多的也只有1列6枚不似后世多列多者。与前几种形制钱所用的铸币艺及技术相比较,蚁鼻钱范有独特之处,最重要的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范都是分流分注范钱范浇注口宽大,几乎与范的上边同宽至范的肩部分成2条纵贯范体的直浇道每条浇道两侧自上而下各有1列钱模两两相对有支槽与浇道相连。这种双浇注道的设计提高了范上可以容纳的钱模型腔数量如安徽繁昌范钱模达65枚,从而提高了铸钱数量。铜范还可以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纵观这一时期铸币工艺,可以发现其基本情况是立式浇注法的一步步进步,板形范竖式浇注法的叠进变化为:1.单钱模型腔盈内范,空首布基本采用这种方式;2多钱模分流直铸法首基本用这种方式3.直流分注法齐国的“六刀”等钱秦国的半两等方孔钱采用;4分流分注法,仅见蚁鼻钱。采用金属母范翻制子范铸造钱币的工艺大致出现于战国中晚期1975年内蒙古赤峰市喀拉沁旗上瓦房乡发现的燕国“一化”铅母范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金属铸币母范之一,岐山出土的2件半两铜范完全一样,应该是出自同一母范,这说明在战国秦时,秦国铸币就采用了母范翻子范技术。传世还见有齐国的“六刀”铜母范等实物楚国的蚁鼻钱范也应该是出自母范的产物这些实例足以说明战国中晚期用母范翻54/253

54制子范的制范T艺方法广为接受利用陶母范浇注铜子范或模印陶子范坯然后再行铸钱更加有效地保证了钱币在大小、形制和重量等方面的统一,并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刻制钱范比较,母范翻制子范制范工艺方法的采用不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钱币的标准化程度大大提高。这种铸造钱范的技术更为先进,铸范的进步带来铸币的发展。但是分流直注浇注结构是从布等先秦直流直注式浇注钱范演化而来的,受浇注条件等因素制约,分流直注浇注范范体较小,所能容纳的钱模也较少,一般都在10枚以下前面提到的这几件范都是一次只能铸6枚钱铸币范型、范式的图解55/253

55秦代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秦代铸币概况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完成了兼并六国的霸业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纷乱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适应大一统国家的需要,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同时,推行了统一货币的重大举措废除战国时期各国不同形状、不同计算方式的货币取消长期以来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交换媒介作用的珍珠玉石甲壳以及银锡等物品的货币性能,把秦国原有的内方外圆,面文“半两”的纪重钱作为法定的统一流通货币推广到全国。秦始皇统一后的半两钱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始皇在位时铸币与秦二世“复行钱”以后的钱。秦始皇统一货币时铸的标准半两钱,钱径在3厘米以上重7~8克左合秦制12左右初统治者所说的“秦钱重难用”就指这种标准半两钱。“重如其文”是秦始统一货币时作过的努力,但没有坚持多久。实际上,秦半两符合“重如其文”的很少,多数轻重大小不一,就像《史记·平准书》所记载的那样,“各随时而轻56/253

56重无常”。秦二世“复行钱”以后的半两钱体积明显较前轻小一般直径在2.6~2.8厘米之间,重量在2.23.8克之间合秦制3.3至57。这些钱较秦统一初铸的标准钱,减轻一半左右。到秦末农民大起义时,天下大乱,出现大量私铸钱这种钱直径不到2厘米,重不足2克。由于秦半两大小不一,轻重悬殊,造成人们的困惑。很多人认为,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与半两钱的铸造方法有关因为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半两钱是1钱1范铸造的。随着考古发掘发现的半两钱数量的增多钱范的发现这一观点得到纠正。秦代钱范的存世状况秦代半两钱范有出土、传世两种来源,但实物极罕见,迄今为止发现的秦代完整钱范屈指可数。秦半两钱范有铜、石、陶等质地,以铜质的居多。出土范发现地区主要在陕西包括1983年临潼县韩峪乡油王村秦芷阳宫遗址出土的1件铜范1994年绥德县辛店乡邓家楼村发现的4件铜范2002年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聂家沟村秦咸阳城遗址出土的陶范1977年渭南同家村战国时期秦都栋阳遗址出土的石范1980年四川高县文江乡水江村发现的1件石范和1980年安徽贵池发现的2件铜范等。咸阳城遗址陶范母是国内首次发现的秦代铸币用母范。聂家沟村咸阳城遗址半两陶范是秦统一前后时期铸币用范,出土于秦咸阳城遗址的北部,是村民建房挖地基时发57/253

57现的。2!据说当时在聂家沟村出土很多,但当陕西省钱币学会闻讯赶到现场时,大部分陶范已经被填入房基之下,仅获得此件残缺不全的陶范母和1件完整的陶质浇注口。这件范为母范,面范,泥质红陶,内含少量细砂,范表有一层白色土锈,残缺,残长8.5厘米,残宽12.3厘米,厚3.5厘米。残留部分可以看出范式为立式直流分注式浇注,主浇道居中,宽0.9厘米,有支槽与钱模相连,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钱模直径3.3厘米,穿宽0.9厘米属秦钱的大钱小穿,面文“半两”,小篆,阳文,2列钱模钱文方向相反模间距离很近,几乎连在一起。主浇道、支槽、钱模及模上文字均凸起于范面钱范浇注道规整,钱模轮廓文字边缘与过渡处润,没有刀刻痕迹,应该是模压制成。同时发现的浇注口也是陶质漏斗形,上大下小高3.5厘米。芷阳宫半两铜范是秦代晚期铸币用范,钱范发现于建筑工地1米多深的地方,所在是秦芷阳遗址手工业作坊区。铜质较好。母范,面范,近似长方形,三边基本平直,上边凸起,有边框,有2厘米长柄;通长30厘米上宽10厘米,下宽10.2厘米,厚1.752厘米边框深约1.1厘米重2.25千克主浇道居中,上宽下窄浇注口星漏斗形宽约1.5厘米有支槽与钱模相连浇注道左右各有1列钱模,每列7枚钱模直径27厘米宽0.厘米为秦钱的小钱大穿。2列钱模的钱文方向相反,钱文较高约015厘米这种钱文高挺的大穿小半两,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临潼鱼池遗址发掘的半两钱形制相近。浇注道左右两侧钱模并行排列除了最下1排钱模支槽呈“八”字外,其余同排钱模支槽呈“一”字。此范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近似58/253

58梯首长方形直流分注式铜母范。高县水江村范是当地社员掘地时发现的,砂岩石,黏色。门面范,子范左上角残缺,长方形,长25厘米、宽18.5厘米厚5厘米立式分流直铸式浇注。钱范上有28枚钱模,分7列4排平行排列左侧3列上端钱模部分残缺钱模直径约3厘米,穿宽0.7厘米,属秦钱的小穿大钱型。浇注道横宽,下部分成7条支浇道与每列第1钱模相通每行钱模都有源自上1钱模的支槽钱文与浇注道方向相反,其钱形与浇铸工艺属较早的秦半两范型,钱范残断处层次颜色由深到浅,并有铸铜痕迹说明范屡经高温浇铸为实用铸钱子范。高县是秦时的五尺道与西汉通西南夷必经之路。此件半两钱范,是秦开发西南地区的遗物高县虽然距离京城遥远,采用的铸币工艺已经与中央地区同步。贵池县半两铜范是贵池县殷汇区殷汇公社社员蒋来华于秋浦发现的,蒋氏得范后,将其卖给废品收购站,县文化部门闻讯赶往废品收购站,将范抢救回来,交给文物部门收藏。子范,2范形制相同,铲形,溜肩,2范1大1小,大者长25厘米宽15.7厘米,立式分流分注式浇注。主浇注道上部略窄于下部,最宽处约5.8厘米,浇注道自钱范肩部分成左右2条支注道直通范底,每条支浇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有支槽与钱模相连,形制与楚国的蚁鼻钱铜范一致。每列钱模数不同,靠外侧的2列6枚,里侧的2列5枚里侧2列的上端另有1枚钱模,与主浇道口分出的支槽相连,钱模直径均为3厘米,深0.25厘米。范背有2个长方形把手。小者长22.5厘米,宽13.7厘米,3行钱模,每行5枚,2条浇注道。59/253

59两范均无合范椎。同家村石范发现于渭南同家村东南土壕中地处战国秦都栋阳近郊。石质,半边已残,高40厘米,残宽14.7厘米,主浇注道下端分成2条支浇注道直通范底,3列钱模分列于支浇注道两侧,每行10枚,钱模直径2.3厘米,穿0.7厘米]绥德范是战国晚期至秦铸钱用范,是辛店乡邓家楼村村民挖窑洞时发现的。合范,面、背扣合严密。直流分注法浇注。浇注道居中,两侧有支槽与钱模相连,同排钱模支槽呈“八”形,但右侧高,左侧低。浇注口呈漏斗状,较短。浇注道、钱模型腔等表面有黑色烟负。子范,长方形,因钱模数不同,钱范大小有别,每列5枚钱模的1件高17.5厘米,宽8.3厘米,厚0.45厘米,重48克,钱模直径2.65~2.78厘米,穿宽0.7~0.85厘米,深约0.15厘米,字口深约0.1厘米,穿部突起与范面平齐。范左右两侧边缘有方形样,左侧的靠范上部,右侧的靠范下部。背范长19.5厘米,宽8.2厘米,厚0.7厘米,重722克。范面平整,与面范相对处设方形卯,范下端残缺其他3范除了每列钱模6~7枚不等,卯形状或为方形、或为三角形、或为半圆形外,其余所有特征均与每列5枚钱模者相同,[!绥德范这种面背合范十分罕见。具类型特征的传世钱范有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1件石范。子范,青石质,残,残长7.7厘米,残宽4.4厘米。缺损严重,仅存2枚半钱模及浇注道。从浇道与钱模的连接形式看,钱的浇铸工艺应该是直流分注,属秦代铸钱工艺改进后的产物。范面钱模镌刻而成,排列不固定,仅存的2枚就有2个方向。钱模属大钱小穿钱径大小不同,一枚直径3厘米,60/253

60一枚直径2.7厘米。3厘米者,“两”字上横短,双人呈连山状,2.7厘米者,“两”字上横稍长,“半”下横长,为十字两,钱文笔画粗细大致相当。范的特征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秦初半两形制不规范,第二,不能绝对以大径、小径作为划分秦半两不同时期的标准。秦代钱范的工艺特征秦在形态上统一货币于半两,以陶石铜等材质制作钱范集春秋战国时各国铸币工艺于一体沿用并有所发展。从存世实物可以看出,秦承袭战国时期本国铸币工艺的同时,借鉴了楚国铜范的合理因素。与战国时期相比,秦始皇及其后秦二世时期铸币所用钱范更加实用、高效。战国秦铜子范形制基本相同,均为铲形浇注道位于范上端,星漏斗形,下部分成2条支槽分别与其下每列钱模的首枚相连各行钱模间有流道相连,1列钱模糖葫芦般被浇注道串连起来受浇注技术限制,战国秦的铜子范只容纳数枚钱模而秦始皇统治以后的临漳铜母范采用了直流分注法,范上钱模已经超过10枚明显优越于先秦的分流直注。或许在当时的条件下,除了浇注工艺因素外,每件子范所能承受的钱模多少与范质有关。采用直流分铸式浇注铜液铸钱,铸造工艺十分规范。秦代铸币用范广泛采用了系列T艺流程刻制祖范用祖范浇铸或模印母范,用母范浇铸或模印子范,用子范铸造钱币。但咸阳范体现的秦早期、临潼范体现的秦晚期铸造工艺还是61/253

61有所区别。陶母范是由祖范模印而成的,其祖范的质地有可能是木、石、铜或者陶质地的。铜母范为浇铸而成其祖范的质地可能是陶、石或者铜。这2件范的存在证明祖范、母范、子范三范式铸钱法在秦早期就存在并贯穿秦始终。由于此种铸币工艺的优越性,对以后的铸币工艺技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分流直注是春秋至秦早期的通用工艺,直流分注为战国晚期至秦末逐渐扩展使用范围并于西汉早期普及的工艺。贵池钱范采用的将分流直注与直流分注两种浇铸工艺结合而成的分流分注,是秉承了战国晚期楚国蚁鼻钱的铸造工艺。秦代铸币主要采用的还是立式直流分注法浇铸,但铸币工艺不断改进。西汉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西汉时期铸币概况公元前206年刘邦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建立起西汉王朝。西汉继承了秦朝金、铜钱本位的货币体系,大数用黄金,小数用铜钱黄金改以“斤”为单位。铜钱以两、铢为单位。西汉时期铸行的钱币大致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前期起自高祖,终于武帝,以“半两”为主武帝时一度铸造“三铢”;后期皆为“五铢”,初由郡国铸造,后为国家造币机构上林三62/253

62官铸造。实行半两钱制时期,先后进行过六次改革:铸造榆英半两、八铢半两五分半两、文帝四铢半两、武帝三铢和俗称武帝三分钱的四铢半两。榆英半两钱是高祖元年至五年(公元前206一公元前202年)间采取“更令民铸钱”[·政策进行西汉建立后第一次币制改革时大量铸造的小半两钱,因钱形轻小如榆英而得名。八铢半两钱铸于高后吕雉二年至六年(公元前186一公元前182年),是直径在2.7~3厘米钱体较薄、钱文扁平而短的半两钱。八铢半两曾经因为颜师古注引应劲曰“本秦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的记载引起后人的误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高后并未铸造过重八铢的半两,认定她“复行八铢半两”是沿用的秦钱。直到19世纪60年代出土了汉代的八铢半两钱范,吕后铸造八铢半两的问题才得以确定。五分半两钱铸于高后六年至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83一公元前175年)是一种大穿薄肉的轻体小钱,一般直径在2.2厘米,初铸造时,制作还比较规整标准,后来越铸越轻,及至文帝初年,枚重仅有1克左右。文帝四铢半两始铸于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钱大小轻重较规范直径在2.3~2.5厘米钱文写法随意。文帝四铢半两钱的铸铜流口较前代缩小,表明铸钱工艺有了进一步提高。文帝四铢半两特别是钱范见于出土和著录者颇多,尤其近年来有准确年代可考的钱更是屡有出土。总体说来,文帝四铢半两是西汉前期铸币中标准程度较高的。三铢钱是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废除文帝四铢半两后改铸钱,一般钱径2.22.5厘米有面63/253

63具外无外廓两种形式,面文“三铢”。三铢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第一枚以纪重的“铢”命名的方孔圆钱,以“三铢”取代半两,为后来“五铢”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武帝半两是武帝建元五年至元符五年(公元前136一公元前118年)铸钱,一般钱径2.3~2.4厘米钱的形制、文字基本类同多具外廓。元符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废除“半两”钱制,令国铸“五铢钱,因钱由郡国铸造后世称之“郡国五铢”。自此开始,“五”不但成为西汉的法定货币还持续沿袭,直到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百多年间,“五铢”一直是中国的主要货币。武帝时期的五铢先后有“郡国五铢”“赤五铢”(或称“钟官五铢”)、“三官五铢”,自三官五铢起铸币权真正收归中央政府掌控。武帝以后的昭、宜、元、成、哀平六帝所铸行上林三官五铁钱,沿袭武帝钱旧制,但在钱文书法和穿孔等方面稍有变化。此间五铢“五”字相交两画向内收缩,交笔处较弯曲,“铢”字“金”头较小,“朱”头方折,“金较“朱”低。西汉时期还有一种小五铢,钱径1.1~1.2厘米,重0.5~07克,具体铸造年代不详,但汉宣帝杜陵陪葬坑的出土实物可以证明,此钱在宣帝时已经铸造。西汉五铢钱因制范、铸造时发生差错造成的错版有合背、传形、叠字等。西汉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西汉钱范存世数量大,品种丰富,以文帝时期和武帝时64/253

64期为多,不论是考古发掘出土的、传世的还是前人著录记载的,都远远超过其他各代,范种类齐全,数量丰富。由于多次施行“放铸”,地方多铸币,很多地区都发现有铸币遗迹遗物。半两钱范1.榆英半两钱范榆英钱行用时间较长,自汉初铸行榆英钱起,至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更铸四钱后行用约30范和范两种以范居多,主要出土于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陕西关中和东方商业中心齐,如上世纪50年代在陕西西安和山东安丘县葛庄等地均发现有大量的榆英钱石范。其主要原因在于石范制作成本低。铜范在解放后少有发现,有代表性的是山东淄博出土的铜母范,此范圆盘形外有边沿,浇注道位于范中心外环3圈钱模共29枚。此间郡县与民众铸钱不可胜数由于有实力就可以铸钱,铸造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范的形式五花八门,地方特色明显,如山东大都采用长方形青灰色滑石板刻成,不计工拙,亦无固定形制。范上钱模或多或少,章丘所出英钱钱范,1件范上的钱模高达324枚!]出的榆英半两钱范主要集中在河南陕西和山东。河南出土的主要有1972年洛阳市橡胶厂出土8件21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母范,沙质红陶,内掺有小石等杂质,表面呈灰褐色,较硬,有使用痕迹,应是翻制子范后废弃的,均为残块,残存较多的1件长15.厘米7.5厘米厚4.5厘米。浇注道左右各刻1列钱模,钱模直径1.3厘米穿径0.7厘米微向上凸起。范背刻“好”字65/253

652007年河南许昌市襄城县丁营乡出土铁钱范、陶范及铁炉钳各1件铁、陶范为1套合范,据说出土时,陶范就扣在铁范上。子范,铁范为面范,长28.7厘米,宽11厘米,厚0.9厘米,浇注道居中,两侧各有2列钱模,每列10枚,钱径2.3厘米,穿径0.9厘米。浇注道长27.5厘米宽3厘米深0.4厘米。背有2个桥形扳手,陶背范长29.5厘米,下宽12.5厘米上宽9.6厘米,厚3.8厘米。[11陕西发现的榆英钱范主要有咸阳市窑店乡长兴村发现的4件、咸阳市博物馆从长兴村征集的3件、长安县潭河出土的1件等。彭王窑店出土范为铜质,板形范立式顶注式,2件子范,1件母范。子范均梯首长方形,之一长23厘米,宽7.5厘米,厚约2厘米。铸造不甚规整。浇注道居中,浇道口呈喇叭状,浇道两侧各列1列钱模,每列7枚,右侧钱模稍高于左侧,与之相应右侧支槽亦高于左侧,比较少见同排钱模支槽呈“一”字,只最下一排呈“八”字。之二长21.6厘米,宽8.2厘米,厚1厘米,形制结构与前者同,但钱模为每列6枚浇注道较宽。咸阳博物馆征集的3件均为铜母范,1件为梯首长方形,2件圆形。长方形者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梯首不甚明显,长23厘米,宽8厘米,喇叭形浇注口几乎近三角形。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7枚,钱模直径2~2.3厘米因腐蚀过甚,字文大都漫不清,右侧一列钱模比左侧高出半个钱模,支槽亦是。2件形范为卧式叠注式,形制基本一致,直径15厘米。浇注口居中,外环2圈钱模.内圈5枚,外圈10枚,最大钱模直径2.3厘米,支槽呈辐射。长安县出土范为卧式叠铸母范,铜质,圆盘形,厚0.7566/253

66厘米浇注口居中,外环2圈钱模,内圈7枚,外圈13枚,钱模直径2厘米,穿宽0.8厘米。内圈钱模支槽分成2支与外圈的2枚钱模相连,范内侧有卯。]山东地区范在博兴、诸城、章丘、芦县、临胸都有发现,计11件,具代表性的有诸城市福胜村出土的2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滑石质,青灰色,长方形。之一长27厘米,宽8.7厘米,厚2.2厘米,主浇道位于范面中部,两侧各列2列钱模型腔,每列17枚,共68枚,钱模直径1.2厘米穿宽0.6~0.8厘米,之二长26.3厘米,宽8.厘米,厚1.8厘米结构形式与前范同,但为双面范,一面刻钱模型腔52枚,钱模直径1.4厘米穿宽0.9厘米。从范面主浇道两侧4条隐约可见的纵向直线与钱模穿孔的2个对角及穿中心的凹眼对齐特征推测,直线是为使钱模型腔排列整齐而刻画的;另一面刻钱模型腔56枚,钱模直径1.2厘米,穿径0.8厘米:范面焦黄透黑,显出铸造钱币时受铜液烫烙的痕迹。福胜村出土的这件双面范,具有非常意义。所谓双面范,即范的两面均刻出可以浇注钱币的范式。根据双面范钱文的异同,可分为异文双面范和同文双面范两类。异文双面范是利用废弃旧范背面改作新范的产物。山东莱芜出土的“三铢”钱石范背面就曾作过“半两”范。同文双面范早有记载,清代李佐贤、鲍康合著的《续泉汇》中称之为“合背同文范”。古钱币学家王献唐先生曾对这种范作过分析:“凡两面刻者,其一面钱形必大,一面钱形较小,较小者乃后时所刻。盖先刻较大者一面铸钱,继欲缩小省铜,又刻背面用之。”[!]福胜村出土的同文双面范,甲、乙两面钱型大小,厚薄不同,与王献唐先生之说相合。67/253

67但是这件双面钱范,两面钱型均保护得很好。而且两面的主浇道、支槽和钱型内都因铜液烫烙呈现黑黄色,都没有废弃不用的痕迹,说明两面均较频繁使用过,因此推测这方范应该是两面都使用的。又据《续泉汇》收录的陈介祺所藏6件四铢半两同文双面范也是汉代昌故城一带出土的推测,用双面范铸钱是昌故城及周围流行的一种带有地方特点的工艺,这种工艺可以提高铸钱效率,是当时比较先进的。1982年博兴县辛张村出土8件青色滑石子范、[215件红陶背范,子范范式均为直流分注式,其中1件为钱模直径只有1.1厘米的小榆英面范,长方形.长28厘米,宽11厘米,厚2.2厘米,浇注道居中,两侧各有3列钱模,每列15枚,范背阴刻篆书“子”5件钱模直径2.2厘米的大榆英钱范,2件完整,3件残缺。完整者形制相同,浇注道居中,两侧各有2列钱模,1件每行8枚,范背阴刻篆书“年四月马”,另1件每列9枚范背阴刻篆书“年三月”。残的3件范形制与完整者同,背面也有不同刻字。另外2件是双面刻模,一面是小榆英半两,一面是四铢半两陶背范也有刻字。这批钱范钱模雕刻清晰、工整,范体也未因受热过多而变色,使用率不高。1986年博兴县贤城村出土的3件,现藏博兴县文管所。2件完整,1件残,根据特征可以推断残者形制应该与完整的2件相同。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滑石质,青色,之一长33.2厘米,宽11.2厘米,厚1.7厘米,喇叭形浇注口,浇注道两侧各列2列钱模,左侧13枚,右侧17枚钱模直径1.2厘米,穿0.7厘米,相互间有支槽相通;之二长34.5厘米,宽11.2厘米厚2.厘米,布局结构同之一但浇注道两侧各有钱模4列,左侧68/253

68每列24枚,右侧靠近浇注道的2列每列23枚外侧的2列每列17枚。范上共有钱模176枚,钱模直径最大0.6厘米最小0.4厘米;之三残长14.5厘米,宽10.2厘米浇注道两侧各残留钱模3列,每列18枚,钱模直径0.8厘米,穿宽0.5厘米,模间有支槽相连。三范钱模排列有别,之一同排钱模左高右低,之二同排钱模呈“人”字,之三同排钱模呈“一”字。1985年营县孙家村出土4件,1l滑石质,长方形,分为两种形制,之一长22厘米,宽8.6厘米,厚2厘米,浇注道两侧各有2列钱模每列13枚,最下端中间还加刻1枚,与浇注道底端相连;之二范型稍大,长25~26厘米,宽10.5~11厘米,厚1.5~1.8厘米,主浇道两侧各有3列钱模,每列14枚。河北易县西贯城村燕下都遗址9号遗址西汉早期地层中出土2件陶范为钱铸成后的废范。加云母的红陶融残片改刻成,1件面范,1件背范,面范陶质较细,残长9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面刻“半两”钱模1枚,直径3厘米,穿径1厘米,周边整齐,刻制规整,范背面施细绳纹。背范陶质较粗,呈浅红色,残长9厘米,宽6.7厘米,厚1.5厘米面刻钱模1枚,圆形方孔,直径4厘米,穿径1.3厘米,边缘有一刻痕,似为浇注口。从2件钱范的材质及钱文的尺寸、大小看,应为西汉初年民间私铸。传世铜母范多见于清人记录,如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收录的4件卧式叠铸母铜范,[21有2件属陈介祺旧藏者,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之一除了被刘体智收人《小校经阁金文》、陈介祺收入《箫斋吉金录》外,还为罗振玉收入《古器物范图录》。卧式叠铸母范,铜质,圆盘形,范径12.5厘米,69/253

69厚0.95厘米。中心处凸起圆柱为浇注道。钱模分3圈排列在浇注道外,自内而外,分别是7枚、13枚、19枚,计39枚。浇注道四周有7条支槽与内圈钱模相连,中间1圈钱模间有凸起的支槽,内圈与中间1圈钱模的支槽有在同一竖线上的,有在内圈钱模下侧的。中圈与外圈情况一样。钱模直径1.3~1.4厘米穿宽0.7厘米,钱文规整清晰。钱模肉面自穿向外略倾斜,由厚而薄。钱范正面外缘内侧有一凸起三角,为合棒。范背有一“丫”符号,或为标记。此钱范制作规范精细为制作较好的榆英钱母范。范上钱模文字的磨损程度表明其为实用范。之二直径14.4厘米,形制与前范同但范中环绕浇注口的阳文半两钱模只有18枚,分2圈排列。钱模直径2厘米,穿宽0.8~0.9厘米。该范钱模间虽然有支槽,但仅以一凸起点标示出来,未接通。清代金石学家张廷济考释认为:“泉范有凹道者乃是真充铸泉之用。此外疑皆报进式样,故无人铜液处。”[蒋若是先生进一步指出:“朝廷铸钱,在未开铸之前,祖范、母范支流均不开通,西汉一朝,似成定例,故于此后官制钱范中往往见之。”此范是否进呈式样,尚难确定。另2件现存何处不明。之一为椭圆形,长16厘米,宽12厘米,浇注口居中.外环钱模布局特殊.最内圈靠近浇注口只有2枚钱模,环浇注口对称排列,2枚外才完整排列2圈钱模,内圈11枚,外圈17枚。浇注口伸出的4条支槽呈“十”字形与毗邻的4枚钱模相连,其他钱模均有支槽,有的来源于内圈钱模,有的来源于毗邻钱模;之二为圆角方形,浇注口居中,外环4枚钱模,范背铭文“日利千万”。也有不见记载的传世品,宝鸡市博物馆收藏2件铜母范,[3其一呈圆盘形,70/253

70母范,直径11.82厘米,厚0.9里米.边框宽0.6厘米.深0.15厘米主浇道居中,圆柱形,其外环绕2圈钱模,内圈6枚,外圈12枚,均有支槽与钱模相连,其中内圈支槽成“一”字形状外圈支槽近似“^”形,钱模直径2厘米,此范形制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件四半两范同:之二近长方形,圆肩.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母范浇道口凸起,长15.9厘米,宽7.1厘米,厚1.5厘米,边框宽0.1厘米,浇注道居中,有支槽与钱模相连,浇注道、支槽较细,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5枚,钱模直径2.1厘米,穿宽1厘米。传世也有石范,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都有收藏。均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滑石质,青灰色,优劣不一。基本为长方形。其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件比较有代表性,此范长26.3厘米,宽9.7厘米厚1.5厘米,直流分注式子范,主浇道居中,两侧各刻阴文钱模2列,每列14枚.总共有56枚。绝大多数为已经完成的面模,仅4枚尚未刻就。钱模整齐划一,直径均为1.3厘米。为使钱模排列整齐大小一致,在刻凿前,先用横竖线划成格,找出坐标点,横线至今清晰可见。范边缘刻一“车”字。范背有斜向交叉的纵横线和4枚钱模,显见这些线格也是为了给钱定位画的。因斜向本身不规范,要使钱模规范也很困难。从此范观察似乎是斜向交叉定位方法失败后才改用横竖交叉定位的。此范外形规整,钱模镌刻细致,钱文字迹工整,是榆英钱范中的较精致者。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几件钱模布局各有特色,浇注道两侧有各1列钱模的,各2列钱模的,各3列4列和6列钱模的。其中各2列钱模的范与前面提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71/253

71藏的一件基本相同。有些范的外形没有刻意切割成规矩的长方形状,而是随势就行根据宽窄不同设计钱模个数。局部钱模的处理也不同。1列钱模者浇注道的最下端常刻1枚钱模还有1件半成品的残范表示其有2条浇注道,应该是秉承蚁鼻钱的分流分注。2.八铢半两钱范八铢半两钱较大,一般钱模直径3.1~3.2厘米,肉薄,钱文高挺有劲,笔画粗细均匀。据王献唐《中国古代货币通考》记载,在西安出土的1件圆形八铢钱石范,阴文,内有八铢钱1枚,无流,为单铢制。从现有的资料看,八铢钱范有铜质和石质两种,形制有圆形和平铲形等。见于报道的范以出土于河南的为主,有1975年洛阳613研究所出土的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陶质,呈灰色,由上下2层坏合成,上层陶土经过淘洗,较为细腻。仅余下半部,残长14.5厘米,宽9.2厘米,厚15厘米浇注道居中,两侧各有1列钱模,现每列残留4枚,有支槽与钱模相连浇注道两侧同排的2个钱模有1条排气道通向范侧,上边3枚钱模的排气道开在范右侧的钱模一侧最下1枚开在范左侧的钱模一侧。钱模直径25厘米穿宽0.9厘米。下部两角处各有1个圆形样。范背刻有3个直径25厘米的圆圈。1963年南阳市城东关外小庄村古宛城遗址出土石范4件,其中3件完整,1件残,现藏南阳市博物馆。完整范包括1件面范、2件背范。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石质光滑细腻,呈青色。梯首长方形,面范长24厘米,宽11厘米,厚2.4厘米,重1150克。主浇道居范面中,两侧各刻1列钱模,每列6枚。钱模72/253

72直径2.8厘米,穿宽0.9厘米,钱模间有支槽相连,范四边剔刻出凸棱。背范均长23厘米,宽11厘米,厚2厘米,与面范形状相同,但范边剔刻出凹槽,且刻有浇注道。[]范梯首,流道宽大,支槽斜出等特点是西汉早期范基本特征。零星发现于其他省市的还有:2001年11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重庆奉节万家嘴出土1件,[21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石质,残残长8厘米,宽11.3厘米,厚2厘米;主浇道居中,残长4.8厘米,宽1.1厘米;范上残留钱模6枚,除了靠上1枚仅剩钱模下端,最下1枚钱模仅刻出外缘内郭轮廓线外,中间4枚完好分列在主浇道左右,4枚都有支槽与主浇道相通,支槽宽0.7厘米,钱模直径2.6厘米,穿宽0.6~0.8厘米;钱文字体草率字形较大1983年河北省平泉县文化站征集1件3]据调查是半截沟村农民犁地时发现,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母范,铅质,经化验范含铅90.1%,梯首长方形,长15.9厘米,上宽8.7厘米,下宽8.9厘米,厚3.8厘米.重767克;主浇道居中,两侧各列1行钱模,每行4枚,钱模直径2.65~2.75厘米,穿宽0.91厘米,与南阳出土的“汉八铢”石范基本相同范表面有一层黄褐色附着物。八铢半两钱范传世品少见,典型的有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青铜质。铲形,委角通长29.3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钱模文字深浅不同,直流分注法浇注。主浇道居中,浇道两侧各1列6枚钱模,浇注道最下端再连1枚钱模。皆为面模。钱模直径3厘米,钱模大小一致,标准化程度高。但钱文书法多样,“半”字上部都呈“八”状,而下横、中竖有长有短。“两”73/253

73字均与内郭相连,有双人两、十字两的异形字。范背有2个平行凸起的长方形把手,1个空心,1个实心。见于载录的代表性八铢半两钱范有陈介祺《箫斋吉金录》收录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质。圆肩铲形,长23厘米,宽9厘米。喇叭形浇注口,浇道两侧各列1行6枚钱模,钱模直径2.8厘米。同排支槽呈“一”字范背上下各有1个长方形把手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收藏的大同小异,区别只在浇注道下端有否钱模相连。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卷十四收录1件,是范刻工粗劣钱型不整。3.五分半两钱范五分半两行用时间短,发现的钱范也少,可以确定的出土、传世品加在一起只有数件。1975年河南新郑县新村乡东岭村发现的一件是唯一一件出土范,现存新郑县文物保管所。此范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石质,梯首长方形,左肩稍残,长21.3厘米,宽7.3厘米厚4厘米重1750克。浇注道居范中,长18厘米,宽0.8厘米,深0.3厘米。浇注道两侧各刻1列钱模,每列7枚,每枚钱模都有支槽与浇注道相通,支槽较浅。钱模直径2.3厘米,穿宽0.8厘米。范背表面粗糙,一端有一大一小2枚阴刻钱模大者直径3厘米穿长1厘米,小者直径2.2厘米,穿宽0.7厘米。从表面未经认真修整、钱模只有外缘内郭轮廓线且雕刻粗糙等现象推断,这应是工匠在正式雕刻之前做试刻留下的痕迹。传世范有宝鸡市博物馆收藏的1件,卧式叠铸母范,铜质,圆盘形直径11.8厘米,厚0.9厘米,边宽0.6厘米,深0.15厘米,重450克。浇注口居中,外环2圈钱模,内圈674/253

74枚外圈12枚,钱模直径2厘米,穿1厘米。内圈支槽呈直线形与浇注口相连,内外2圈钱模间为“丫”形,做成这种形状的支槽很少见。4.四铢半两钱范汉文帝、汉武帝时期所铸四铢半两是西汉半两铸量大、规范程度高的货币。目前发现的半两钱范,不论出土、传世还是文献资料记载的,绝大多数都属于此时期。四铢半两钱范发现较多有铜范和石范两种。以阴文原范及子范居多,阳文母范很少。其形制有长方形、铲形、圆盘形等范面钱模数多少不一范上钱模直径在2.324厘米,肉厚约0.1厘米,无内郭,穿孔大小不均且不规整。出土范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和陕西,其他地区也时有发现,这与文帝取消私铸禁令有关。山东出土的钱范数量最多,分别发现于临淄、青州、临胸、安丘、青岛、平度、诸城、营县、沂水、博兴、章丘、济南、邹城、莱芜等14个市县,是发现地点最多的一种,已知范数有67件,其中石质阴文面范57件,铜质阴文面范1件,陶背范9件。[!较有代表性的有1993年临胸县七贤乡长沟村出土的3件保存稍好者,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淡绿色滑石质,光滑而耐高温。三范不同程度残缺,总体形制基本一致。长方形,之一长24.4厘米,宽11.6厘米,厚3厘米,左上角残损有下角稍缺,主浇注道居范中,宽0.8厘米,深0.3厘米两侧各刻2列钱模每列7枚钱模有外缘直径2.3厘米穿宽0.8厘米每排钱模有横向支槽与主浇道相连;之二残长21.8厘米,宽12.3厘米厚3厘米。左上部残缺下端稍残75/253

75范面结构与前范相同但每行刻8枚钱模之三残长215厘米,宽12.2厘米,厚3厘米,一端残断,范面结构与钱范之二完全相同。3件范上的钱模尺寸、雕刻技法及文字风格相同。诸城孙村出土4件,!其中1件半成品。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滑石质。形制相同,均长方形,之一呈青灰色,长26厘米,宽6.8厘米,厚17厘米主浇道居范面中部,两侧各刻1行钱模共16枚,钱模直径2.4厘米穿宽0.60.8厘米雕刻T艺较粗糙钱文多有残笔,“两”字或写作“雨”,或写作“币”之二灰户色长25厘米,宽8.4厘米厚1.6厘米。范面结构与前者同但刻钱模14枚从范背残留浇注道及数枚隐约可见的钱模轮及有受铜液烫烙呈黑黄色痕迹等特征推断,该范是利用旧范改刻的:之三残残长13.5厘米宽7.5厘米厚2.2厘米范面残存钱模型腔7枚钱模直径2.4厘米穿径0.7厘米,“两”字作“雨。主浇道和钱模型腔内的黄黑色表明范使用时间较长;半成品亦滑石质,呈青灰色,长方形,长27厘米,宽8厘米厚3.5厘米。范面正中刻画1条宽0.5的长两侧各刻1条细线两线的间距0.4~1.2厘米,三条线所示应该是未完成的主浇道长槽是未完T的主浇道,两侧细线是主浇道宽度的界线,石料背面有切割时留下的痕迹切割缝宽0.2厘米。都吉台村出土2件,21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滑石质青灰色,两范形制、结构相同,长方形,之一长25厘米宽11.5~12厘米厚1.3~1.7厘米主道居范面中部两侧各刻2列钱模型28。钱模有外缘,直径2.2厘米穿宽0.5厘米。主浇道及钱模型腔内有因铜汁烫烙呈现的黑黄色。1958年山东青岛唠山郊区楼山后出土4件3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石质,长方形,276/253

76件较特殊:之一长27.8厘米,宽11.5厘米,厚1.2厘米,双面刻钱模,浇注道两侧各有2列钱模,每列7枚,同排钱模倾斜排列,各钱模间没有支槽相连;之二浇注道在范面2/3处右侧有2列钱模,靠浇注道1列高于另1列半个钱模,最下1排2枚均缺,靠范边1枚仅有穿上一小部分,浇道左侧1列钱模,最下1枚与右侧外边1枚同,靠近浇注口上端处有1枚仅刻出外缘和定位点的钱模。1987年平度出土2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滑石质,均长方形,之一完整,长22厘米,宽12.8厘米,厚2.7厘米。喇叭形浇注口,长条形浇注道宽1.4厘米,深0.2厘米。浇注道两侧各有2列钱模,除了右侧靠浇注道的1列为8枚外,其余均为7枚钱模,同侧2排钱模高低一致,但浇注道右侧的比左侧的高约半个钱模,钱模直径2.3厘米,穿0.9厘米,均有支槽相连;之残,浇注道2侧各有1列钱模,钱模直径及穿宽与前一件相同。河南出土范集中于洛阳地区,包括1972年洛阳市橡胶厂出土1批残件,钱范中有2块叠放并烧结在一起的,板形范立式顶注式陶母范,泥质灰陶。可辨识出范式的1件残长14.5厘米,宽9.4厘米厚4.5厘米,主浇注道居中,起的槽模两侧各有1列钱模。钱模直径2.3厘米穿宽0.9厘米,钱文字体方正,笔画较细1992年洛阳市康乐食品厂出土1批残件,约属9个范体,其中6件有黑褐色使用烧痕。[!]板形范立式顶注式陶母范,红色砂土质,内掺有小石及小蚌类杂质,陶质松散。拼出的1件完整者长方形,长27厘米,宽12厘米,厚4厘米,主浇道居中,凸起的浇道左右各刻1列钱模,每列7枚。钱模与主浇道之间有支槽相连,钱模直径2.2厘77/253

77米,穿宽0.9厘米。1973年洛阳市电信局在612研究所挖电线杆坑时发现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石质残,残长14.5厘米,残宽7.5厘米,厚3厘米,存浇注道左侧部分,残留钱模5枚,同排钱模之间有支槽钱模直径2.3厘米穿宽0.9厘米。陕西出土的集中于咸阳地区,包括1972年韩家湾出土2件,现藏咸阳博物馆。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石质,近长方形,长47厘米,上宽11.9厘米,下宽11.6厘米浇道口狭长,主浇道两侧各有2列钱模,每列15枚。靠近浇注道的2列钱模支槽很短,几乎就与浇注道相连。同排钱模支槽呈“一”字与浇道相连,钱模直径2.3厘米,穿宽0.9厘米,穿中有圆形凹点。范右侧上部有1枚已经刻出中心凹点和外缘的钱模。范背有已经刻出的浇注道,及其两侧各2列完成中心凹点、钱文的半成品钱模,左侧下部几枚已经全部完成。显然是一个刻残的范,浇注道左、右两侧侧面上边缘各有1个三角形小槽,范面一面明显。彭王村发现2件,[!现藏咸阳市博物馆。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石质,均长方形,2件一样,长46.5厘米,宽12.2厘米,厚2.9厘米。浇道口狭长,主浇道两侧各有2列钱模,每列15枚,支槽较长,同排钱模支槽呈“二”字与浇道相连。钱模直径2.3厘米,字迹清晰但大小深浅不一。穿中心有圆形凹点。范背有磨去钱模的痕迹,浇注道左侧上边缘有1个三角形小槽。20世纪80年代府谷县田家寨乡出土4件铸造半两钱时留下的铜残件,其形为分叉状,是钱范里浇道与分浇道内遗存的铜汁凝固物。4件残件的长度分别是10.7厘米、978/253

78厘米7.4厘米和6.5厘米。其中9厘米的1件上还联结着10枚半两钱(其中1枚残)作叠压状。这10枚半两钱直径均在2.2~2.3厘米之间,无内外廓文字周正,含汉隶气韵。其他省区各具特色的范有:1962年北京市朝阳区出土的1件,现藏首都博物馆。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母范,铅质,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0厘米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注口很短,呈喇叭口状,浇注道居中,两侧各列1行钱模,每行5枚,浇注道最下端单刻1枚钱模。同排钱模支槽是从高于钱模的浇道呈“A”形斜下来,范背中间有浇注道凸起脊。1955年江苏省徐州市北洞山出土的1件[今藏徐州市博物馆。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铲形,柄部很短,非残损所致。通长19.9厘米,宽12厘米,重1870克。浇注道居中,受范型影响,喇叭形浇道口宽2.6厘米,很短,仅略高出范身。两侧各列2列钱模,每列7枚。钱模直径2.3厘米,穿宽0.8~0.9厘米制作粗糙,钱模几乎顶到范的上端边缘字文不清,有的已近于灭,钱文“半两”左右颠倒,为传形,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件完整的传形钱范。范背上部、下部各有1个长方形把手。1987年河北邯郸发现50余残件。[11均灰色滑石质,较软,分辨不出范形,其中残存较大的1件子范残长27厘米,宽9厘米,厚2.2厘米,浇注道居中,两侧各有2列钱模,范背磨挫平整,一端下角阴刻1枚钱模距离钱范出土地点30余米的地方,有一处残窑址。1959一196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郊区黄合少乡二十家子古城出土1件残石范,青灰色花岗岩质,质地较松,残长5.6厘米,宽3.3厘米,厚1.9厘米,79/253

79面范,残存5枚钱模,钱模直径2.4厘米,穿宽0.7厘米,因范表面被水锈侵蚀,导致钱文漫溃不清。石范底边有1道宽约0.2厘米的凹槽。出土钱范附近,曾发掘1处大规模的冶炼遗址,发现有铁武器、工具铁器铸模、小型熔铜锅炉渣灰、铜屑及铜钱等。数枚铜钱可以严丝合缝地与石范上的钱模合在一起,说明钱出自范。“纪王城”收集,安徽省博物馆藏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石质,长方形,除了钱模数为4行24枚,钱模直径为2.6厘米,穿宽0.8~0.9厘米外范式与陕西咸阳所藏石子范完全相同。民间私铸范也时有发现。可以确定的有陕西丹凤县出土、陕西博物馆藏的1套。[31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此套铜质龟甲形合范长21.7厘米,最宽处10厘米主浇道居中,浇道口呈倒三角形,浇道两侧各列1列钱模,每列6枚。钱模为手工刻制,文字粗劣.钱模直径2.4~2.7厘米,穿宽0.9~1厘米,与面范相应,背范也刻有钱模12枚,排列结构同面范。范的两侧有椎口,可以扣合传世品数量、特色相对亦多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品有子范、母范。子范多板形范立式顶注式石范,长方形,有代表性的1件长29.3厘米,宽15.3厘米。除了钱模外表面磨光外,上下两端不磨,呈现石材的原始状。直流分注法浇注。主浇道居中,浇道两侧各2列钱模,其中左侧第1排仅1模自第2排起左右相同,皆为2排,共8排,整个钱范有钱模33枚,钱模直径2.3厘米外形周正,横、坚间排列非常整齐,从每排的浇道口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且与定位点同处于一条线上看这应该是水平定位线。范背有180/253

80枚尚未完成的残钱模及数条划痕。此范穿中心的定位孔较深,且上部大,向下逐渐小。范携刻精良,体现了文帝时期铸钱制范的水平。母范均卧式叠铸青铜范,外形多样,以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卷十四载录的2件为例,之一长方盘形长18.6厘米,宽9.9厘米,浇铸口居于范的中心部分,以此为界,面分成不同区域,一半光素,一半铸钱模2行,每行3枚,分布在浇注道两侧,钱模直径2.5厘米,穿宽0.9~1厘米,文字清晰,笔画方折,“半”字两横、“两”字上横长短相近,“两”均作双人两,钱型精整,为文帝初铸四铢,从其形式观察,此母范翻子范铸钱时,采用中流散注和直流分注相结合的浇注形式,这是西汉钱范中仅见的;之二花瓣边盘形最大径11厘米浇注口居中7枚钱模环之并各与盘角相应,支槽作辐射状与钱模相连,钱径2.5厘米,穿宽0.9~1厘米,铸造工整,字文清晰,5枚“两”字双人为连山形,2枚为十字形,可见当时两字多种写法并存,这也是武帝半两较明显的特征。这两件钱范今同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收藏品也有子范、母范,以板形范立式顶注式石、铜子范居多。石范基本为长方形制作明显较榆英半两钱范规范,喇叭形浇注口较长,浇道两侧钱模有各1列的各2列的,2列者基本为同排钱模呈“一”字形平行排列的,少数为“八”字形排列。有些范还没有完成最后的制作,除了前面列举的双列钱模呈“八”字形排列者外,还有一些。有制作较粗糙者,或为私铸。铜范式样较多有长方形折角长方形铲形不规则柄铲形瓶形梯首长方形、圆角倒梯形、类椭圆形等,均喇叭口,浇注道两侧或各1列钱模,或各2列钱模。81/253

81有分流分注的特例,虽然技术属于先进,但范形不整,钱模粗糙,钱文欠规范,也可能为私铸。叠铸母范除了外形有点变化外,范面设计与前面介绍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花瓣边盘形范如出一辙。陕西省博物馆征集的2件,11均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之一铲形,长22.6厘米,宽7.1厘米,厚0.7厘米,重650克,喇叭形浇注口,浇注道居中,两侧各1列钱模,每列7枚,对称排列,同排2枚支槽呈“八”状与钱模相连,钱模直径2.3~2.5厘米穿宽0.8~09厘米穿高与范面平.范背有2个梯形把手:之二梯首长方形,下端残,残长19.5厘米,宽7厘米,厚0.95厘米,重1.030克,浇注道宽大到几乎与浇道口同极为少见,范面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浇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每列6枚,对称排列同排2枚支槽呈“二”字与浇注道相连钱模直径2.3~2.5厘米穿宽011厘米下部分没有浇注道并列3枚没有钱文的钱模轮廓,右边1枚有支槽与其上钱模相连,底部断茬明显范背上部有“士”“半两”字样,并有一门形把手。陕西宝鸡市博物馆收藏的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母范,铜质,长方形,长15.9厘米,宽7.1厘米,厚1.5厘米,重900克。有0.1厘米厚的边框。叭口,主浇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5枚,钱模直径2.1厘米,穿宽1厘米支槽靠近浇注道一侧宽连接钱模一侧窄,同排钱模支槽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只最下1排为“八”字状。见于记载的铜范稍多,如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卷十四载录3件,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铲形,长32.5厘82/253

82米,宽12厘米喇叭形浇注口,浇注道两侧各有2列钱模,钱模直径2.5厘米,内侧钱模靠浇道非常近,有的就与浇道相连,同排的2枚钱模也多边缘相连,范下端圆角,中央有三角形小缺;2件卧式叠铸母范,圆盘形,之一直径9.5厘米浇注口居中外环1圈8枚钱模,钱模靠近范边缘,导致支槽细而长,钱模直径1.7厘米制作精整;之二直径11.8厘米,布局同前者,但浇注口外环2圈钱模,内圈6枚,外圈12枚,钱模直径2厘米,制作精工。陈介祺《靠斋吉金录》,李佐贤《古泉汇《续古泉汇》先后收录3件卧式叠铸铜母范。2件圆盘形.之一直径10.5厘米圆柱形浇注口居中外环1圈6枚钱模,钱模直径2.3厘米,支槽宽大;之二直径14厘米,[21与前者结构同,但有2圈钱模,内圈6枚,外圈12枚,钱模直径2.1厘米。内圈钱模下端伸出3个支槽,分别与外圈3枚相连。二、三铢钱范据《汉书·武帝纪》记载,三铢钱是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二月开始实行,五年春罢行的,先后行用约4年。但存世三铢钱及钱范均不多见钱范有出土、传世载录等几种情况。见于报道的有1972年山东莱芜铜山村出土3件石范,1均残。据尚绪茂等于《中国钱币》1999年第1期上发表的文章《山东莱芜铜山汉代冶铸遗址》所载,3件三铢范去处是“莱芜市文物办收藏1件,铜山村收藏2件”“三铢钱范出土时,模内尚有几枚没倒出来的铜钱,因保管不善,已难寻觅到原物”“三铢钱范:三块.都是残范,三块范分别呈长方83/253

83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长方形残范,为钱范的下半截,范长136,宽118,厚25毫米,尚存4排16枚钱模。钱模直径25,穿径8毫米。钱文朱头方折,有外廓,无内廓。范体残存总流下段,流宽8,深3毫米,总流与钱模间有一支流,钱形中均有一圆孔,当为使用圆规时留下的中心点。其中一件范背面尚有残存的半两钱模4个,模径24毫米,其中一枚虽无文字,但钱形完整。这件三铢钱范显然是用半两钱范的另一面改刻而成的。这块残范证实了西汉币改时,确曾存在过一段三铢和半两钱的更换时期。第二件三角形三铢钱残范底边和右边均长120毫米,呈等腰三角形,尚存7个半三铢钱模。第三件不规则形三铢钱残范上,尚存3个半钱模。这两块残范的铸枢、钱径、钱文等,均与第一件三铢钱范相同。这些残范应属同一时期。”1973年莱芜市图书馆征集的实物当为3件中的长方形那件。可补充信息为:范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滑石质,淡绿色,主浇道居中两侧各刻2行钱模,每行尚存4枚。钱模字迹清晰.刀工规整。范背有4枚钱模.已经磨损,钱文不可辨认。朱活先生根据其特征判断为四铢半两背模。[21范上有明显的铸口,从范模残处和背面可以看出明显的使用痕迹。传世的有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的收藏品,数量也稀少,均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滑石质,青灰色都是残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1件残长9.1厘米,宽6.3厘米。从支流浇道茬口观察,这是主浇道右侧的剩余部分,为直流分注法浇注。残存的6枚钱模有外缘,直径2.5厘米大小形状规范,且纵横排列整齐,似乎采用纵横交织的十字定位法84/253

84确定每枚钱模的定位点,定位孔深峻,上宽下窄。钱文“三铢”文字方正,笔画粗壮清晰,尤其“三”字。范背有废弃的钱模,镌刻特征为上宽下窄。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残缺更多但浇注道形制依然可以辨别。见于记载的有刘校智《小校经阁金文》卷十四收人的1件。卧式叠注母范,铜质,方盘形,长6.8厘米,宽6.5厘米。浇注口居中,周环钱模4枚,钱模直径2.5厘米,穿宽0.9厘米。钱文“铢”字“金”旁下为两点,钱形规整,字文清晰。范背铭文“金汤”。三、五铢钱范武帝元符五年开始铸造五铢钱,初期还是由郡国铸造,但是不久就将铸币权和铸造事宜收归中央,从此开始由国家铸造钱币,现存五铢钱范数量比较丰富,囊括了自郡国时期起直到汉末的各个阶段。1.郡国五铢钱范存世的郡国时期五铢范出处零散,有各地出土的,有传世的,还有清人载录的。出土、传世范较集中的有山东、陕西和河南等省山东出土范数量、种类都很多,其中铜范41件,铁范1件,石范130余件,铜范较为集中地出土过2次,次是1957年山东莱阳县古城大队出土13件,11另一次是1979年山东诸城县昌城镇辛庄子村出土23件.2]古城大队范现藏青岛市博物馆。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铲形.形制一致,长29厘米,厚0.8厘米,浇注口与浇注道一体,只比浇注道稍宽。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7枚钱模,穿中心有定位点。范左上角、下85/253

85边中部各有三角形凹椎。范背有浇道凸起脊。每个范的柄部左侧都刻有数字,有三、五、甘等,应该是编号。辛庄子村范包括面范22件,背范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面范形状、结构相同,铲形,平均长24厘米,宽8.5厘米,厚1.2厘米,长喇叭形浇道口,浇注道居中,左右各有1列6枚钱模,钱模直径2.6~27厘米。除了最上排钱模外,每枚钱模都有来自主浇道和其上1枚钱模的双支槽最上排钱模有通到范上边缘的排气道。范右边上下、下边各有1个高3.2厘米的楔形,范背有浇注道凸起脊,脊上有1个弓形把手。背范长24厘米,最宽8.3厘米厚1.5厘米,重2650克。钱模排列与面范同,穿中心有下去的圆形定位点有浇注口,没有浇注道。范背在浇注口部分有三角形凸起,上铸“十一”,范的中部也有一弓形把手,传世范有形制与这批诸城范相近者,传说源自河南。1982年临淄齐都镇发现的2件,均梯首长方形,子范,之一长26厘米宽8厘米,厚0.8厘米;之二长27.5厘米,宽5厘米,厚2厘米。浇注道居中,左右两侧各有2列钱模,每列7枚,有支槽与钱模相通,钱模直径26厘米,浇注道上部向范背凸起,范面有棒卯;之二范面浇注道左侧上角有“十”形符号。完整范外,也有铜残范发现,如1990年即墨市蓝村镇鲁家埠村发现的1件,就仅存浇注道一侧的一半。!]铁范是1959年营县城东关出土的,与常见铜范形制相同,但范上2列钱模只有8枚。石范多出土于芦国故城汉代铸钱遗址和章丘汉东平陵故城,其中仅营故城就出土残范117件其中较大的1件尚存钱模26枚,钱模直径2.5厘米穿宽1厘米。86/253

86陕西、河南发现的比较零散,有代表性的包括:长安窝头寨汉代铸币遗址钱范,发现于1962年;有大量与钱相关的遗物,据当地居民称,寨子里一米左右深的地方常见铺砌平整的钱范,在靠窝头寨东边的长方形坑中,堆积有大量钱范、砖、瓦、瓦当。当地文物部门前去调查所得与铸钱有关的遗物有母范、背范、范头、钱树等残块,“五铢”母范为14件,均残范厚2.8~3.1厘米,边沿高5厘米范上残存钱模数量不等,从4枚到10枚,钱模直径均为2.6厘米钱文“五株”两字的写法各范大体相同,“五”字交叉二笔垂直向下弧形交叉,“金”字头呈三角形,四点较长,“朱”字上下方折角;背范为3件,子范,两块有范头,薄厚不等,之一厚5.1厘米,宽2.18厘米,之二厚6.3厘米,宽20.6厘米,之三厚5.4厘米,宽20.4厘米,均残,残存钱模10至25枚不等。钱范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胎土细腻.厚0.2厘米,刻文有浇铜后留下深褐色痕迹。背周廓宽0.13厘米,穿中心有圆心点,是刻制时使用圆规的痕迹;残范头2件,之一上阴刻18个与穿宽相同的1.1厘米大小的正方形,对角延长有纤细的刻画。之二上阴刻有11个小圆圈,圆直径1.2厘米,各有圆心点,质地与阴刻背范同可能是作为一种符号,在与范母合范铸钱时便于核对)。1973年陕西淳化县于家村出土1件,现藏淳化县博物馆。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残,残长11厘米,宽7.3厘米。残留下部,浇注道较宽,两侧各有1行钱模,钱模直径2.5厘米,穿宽0.9厘米。穿中心有凹下去的圆形定位点。除了最下1排外,其余同排钱模支槽呈“一”字。范背残留87/253

87浇注道凸起脊。范下端折角,中央有1个三角形凹缺,较大。1974年陕西凤翔县文化馆征集1件。1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类似椭圆形,长20.3厘米,宽7.3厘米厚12厘米重1.450克。喇叭形浇注口的左右各有长方形凹椎,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6枚,钱模直径2.6厘米,穿宽1厘米穿中心有凹下去的圆形定位点。同排钱模支槽成弧形相连。范下边中间有梯形凹棒。范背有门形把手长5.2厘米,宽1.2厘米,高1.4厘米。把手间有阳文“五”字。发现于麟游县并藏县博物馆的3件母范均为卧式叠铸式母范,2件圆角长方盘形,1件圆角方盘形。圆角长方形范之一长10.4厘米,宽8厘米,边沿高0.9厘米,浇注道居中,两侧各列3枚钱模,一侧为面模,一侧为背模,钱模直径2.5厘米,面模钱文方向不一,2枚钱文方向与浇注道平行,1枚与浇注道垂直,与面模相同一侧有卯,1个三角形,2个半圆形;之二长10.1厘米宽7.9厘米,高1.3厘米形制与前一件基本相同但钱模方向一致,范上没有卯,范背面铭“多得五铢千万”。方盘形.边长7.8厘米高1.3厘米,范内4枚钱模,2枚面模、2枚背模,并行排列无浇注道。海乓间画间20世纪80年代,府谷县付家嫣乡出土了一批铸币后浇注道及支槽等部位的铜汁凝固物残物总重达30余斤。有一些铜件上连有完整或残缺的五铢钱币,钱具外缘,直径2.5厘米左右,穿径1厘米,“五”字交叉两笔较直,“铢”字的“金”字头三角略小,“朱”字方折,属于西汉武昭时期风格。值得88/253

88注意的是,残存的五铢钱均作穿下一横画。这在传世五铢钱中少见。1957年征集、现藏河南省博物馆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长方形,长19.2厘米.宽77.8厘米,厚1厘米,重1,275克。浇道口很短几乎不见。浇注道两侧各列1列钱模,每列6枚钱模直径2.66厘米,穿宽0.95~1厘米。穿中心有凹下去的圆形定位点。除了最下排支槽呈“八”字外,其余各排钱模支槽均呈“一”字。范右侧有2个长方形凸出棒范背有2个桥形把手。河南文物商店购、现藏河南省博物馆1件。[11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窄肩铲形.下端折角,长21.3厘米,宽7厘米,厚0.95厘米,重1.090克。喇叭形浇注口,较宽,浇注道两侧各列1行钱模,每行6枚,钱模直径2.66厘米,穿宽1厘米,穿中心有凹下去的圆形定位点。支槽很短。钱模外侧与范边缘相连,范背有2个中空的穿钮把手1964年河南省南召县出土、南阳市博物馆收藏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铲形,长22厘米,宽7.3厘米,厚0.14厘米,重550克。范面较窄,两侧上部似有磨损。浇注道为长喇叭形。主浇道两侧各列1列钱模,每列6枚,钱模直径2.7厘米,穿宽1厘米,穿中心有凹下去的圆形定位点。支槽短宽,钱模外侧靠近范边缘。范底部中央有三角形凹进。南阳市博物馆征集的1件铜子范,残长17.1厘米,宽7.5厘米,厚1.3厘米,浇注道居中,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5枚.钱模直径2.5厘米穿宽1厘米,范背有把手,已残缺。89/253

89[211983年洛阳613所职工宿舍楼发掘出土3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石质,青灰色,均长方形,但各具特点。之一长23.2厘米,宽8.6厘米,厚1.7厘米,浇注口为喇叭形.主浇道居中,两侧各列1行钱模,每行6枚,以支槽与主浇道相连,钱模直径2.55~2.7厘米,穿宽1~1.05厘米,右侧最上1个钱模有穿上半月记号,范下端正中有半圆形缺口;之二长24.3厘米宽8.7厘米,厚1.7厘米,为双面范,A面特征与之一范相同,但下端正中缺口为小三角形,B面与A面结构特征相同,但首尾方向相反主浇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7枚,钱模直径2.65~2.7厘米,穿宽0.9~1厘米,钱模均有记号,其中8枚为穿下半月,5枚为穿下横画,1枚为四决纹,“五铢”写法与A面不同,字形较宽,“五”字交笔弯曲,“铢”字的“金”字头为三角形,下部四点较短,“朱”字上部方折,范上端右侧有一阴刻“十”字.下端中部缺口作半圆状;之三长23厘米,宽9.1厘米,厚1.5厘米,结构特征同之一范,但钱模较大,直径2.65~2.75厘米,穿宽0.95~1厘米,“五铢”二字与之二范B面相同,钱模上有三种记号:3枚穿下半月,3枚穿下横画,2枚穿上小三角,排列没有规律,石范上部左侧有一阴刻“八”字。1976年洛阳王城公园出土五铢钱铜范2件,现藏洛阳博物馆。2范大小重量、色质、形状与记号位置完全相同,可能出自同一母范,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铲形,长26厘米,上宽7.5厘米,下宽7.2厘米,边厚0.40.6厘米,每块重875克,主浇道居中,宽0.6~1厘米喇叭形浇口,下有合范缺口。浇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7枚,有支槽与90/253

90主浇道相连。五铢钱模直径为2.7~2.8厘米,穿宽0.9厘米,即使除去在铸钱过程中的收缩率也比通常五铢钱2.5厘米直径大出许多,“五铢”的“五”字中间两笔由直而曲,上下两笔平行,与内郭外缘相连;“铢”字的“金”字上端呈三角形.瘦长如箭链“朱”字的两侧笔画方折.,下半部较上半部略长,与《洛阳烧沟汉墓》《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早期五铢钱式样略同。14枚钱模中,有11枚带有明显的记号,包括2个穿上横画4个仰月纹和5个等腰三角。范背有一道凸起脊,2个方环把手。方城县博物馆征集1件铜子范。残,残长9厘米,宽7.2厘米,厚1.3厘米,主浇道两侧分别列2列钱模,钱模直径2.6厘米,穿宽1厘米。范背中间有弓形把手.已残。其他出土范的省市还有:1984年北京市怀柔县龙山汉代铸钱遗址出土40余件!1现藏首都博物馆。均为残陶范,两层结构,下为泥加粗砂,上为细泥面。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有面母范,背子范两种母范体积较大,如铭文“一日”残范头残长就达13.5厘米,宽10.5厘米,厚4.5厘米,范上仅存留1对钱模,铭文“田”的残范头残长18厘米,宽11厘米,厚5厘米,范上存留2对钱模,该范喇叭形浇注口,主浇道居中,浇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钱模直径2.7厘米,穿1厘米,穿中心有一凸起圆形定位点,钱模雕刻十分精致。值得注意的是范上钱模没有支槽,直接与主浇道相连;残留1枚钱模,铭文“中”的残范头长11.5厘米,宽10厘米,厚5厘米,残留5排钱模喇叭形浇注口下部左右各有一双重三角符号,右侧三角中有一91/253

91“中”字。主浇道两侧各有2列钱模的面母范残体长17.5厘米宽12厘米钱模穿中心有圆形定位点有支槽相互连接。背范分两种,一种浇道两侧各1行钱模,钱模中心有圆形定位点;一种浇道两侧各有2列钱模。背范只有浇道口而没有浇注道。北京琉璃厂售现藏内蒙古大学的1件陶质面母范残件与怀柔出士的浇道两侧各1列钱模范非常相近,应该也是北京地区的产物。1994年河北石家庄出土4件,铜子范,板形范立式顶注式范长方形,长25厘米左右,宽7~8厘米,厚1厘米浇注道居中,两侧各1列钱模,有7枚8枚两种,形制与1973年河北省博物馆在石家庄信托部购得的2件完全相同,应是西汉初年常山国铸钱遗物。1968年燕下都发现1件,石范,梯首长方形,通长21.3厘米,宽9.4厘米厚1厘米,浇注道居中,两侧各1列钱模,每列6枚,浇注道上宽下窄,通长20.7厘米,上口宽2.1厘米,下底宽0.6厘米,深0.25厘米,支槽长0.5厘米,宽0.9~0.6厘米。钱模直径2.7厘米穿宽1厘米。除了范背外,其余部分均经磨。这种石板材料,在燕下都南十多公里山上大量出产。江苏盯胎先后发现铜石五钱范3件2铜范系县产公司杂铜中拣选物,石范系十里营乡草涧村农户挖沟时发现。铜范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范上有颗粒状小孔,剥蚀比较严重。长方形,长21.3厘米宽7.1厘米,厚0.8厘米,喇叭形浇注口,浇注道居范面中,两侧各有1列阴文反书“五铢”钱模每列6枚。钱径2.62厘米穿1厘米。范背面较平整,上下端各有1个定位卯,上凹下凸,横侧面也有长方形定位孔。92/253

92石范也是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青灰色,长方形,之一为单面范,长21.6厘米,宽7厘米,厚3.1厘米,喇叭形浇口,主浇道居中,两侧各有1列阴文反书“五铢”钱模,每列6枚,钱模与主浇道之间有支槽相通。钱模直径2.62厘米穿宽0.9~1厘米,范背面平整;之二为双面范,长21.7厘米宽7.6厘米,厚3.5厘米,两面长短宽窄有差异,A面长21厘米宽7.1厘米范面结构与之一范基本同但上下边缘有一道阴线喇叭形浇口稍短,钱模直径稍大,为2.6~2.62厘米穿0.9~0.93厘米B面长21.7厘米宽7.3厘米系半成品范面已经修理并刻出主浇道、支槽及12枚钱模轮廓,“五”字刻好1个,刻底线7个,“铢”字刻好7个,刻底线2个,从所刻“五”字观察,上行左起第1至第4枚均系浅刻,第5枚在浅刻的基础上加深第6枚在深刻的基础上加粗刻“铢”字时也是先用细线定字的框架,然后将笔画逐步加深加粗的。从时胎出土的双面范看,一面刻好,尚未铸钱,一面尚未制作完毕。两面钱模直径大小一致,钱文风格相同,似出于一人之手,当是同一时期所刻。这件双面范的发现,质疑了王献唐先生“凡两面刻者其一面钱形必大,一面钱形较小较小者乃后时所刻”的论点。1984年安徽滁州琅乡出土1件。31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青砂石质,色青灰,长方形,长23.2厘米,宽7厘米,厚2.7厘米。短喇叭口,浇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每列7枚钱模直径2.6厘米1.1厘米穿中心有下去的圆形定位点。钱模排列精密,两侧外缘轮廓线分别与浇注道和范边缘相交,由于过于紧密,上下钱模外缘相隔只有轮廓线粗的距离,支槽93/253

93短窄湖南长沙发现卧式登铸母范1件。1]铜质,近似圆形,浇注口居中,外环6枚钱模,3枚面模,3枚背模,各据一侧。支槽较宽。范边有三角形卯。范背有铭文“日利”1962年甘肃临挑发现的1件,2]现为孙益民先生收藏。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残,残长9.8厘米,宽7.2厘米,厚0.8厘米。残存下部,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钱模直径2.6厘米穿1厘米穿中心有下去的圆形定位点,较大。钱文笔画粗细、深浅不一。范背有一阳文钱背模范底部中央有1个三角形小缺。见于载录的有陈介祺《簧斋吉金录)收4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有两种基本形制:长方形和瓶形,长方形的有3件,其中2件为纯长方形,1件为圆底长方形.3件范体都比较大,之一右肩残,长23厘米宽8.5厘米浇注口几乎与浇道同宽浇道两侧各1列钱模,每列6枚,除了最下一排外,各排支槽呈喇叭形对称排列范下边中间有三角形,范背有浇注道凸起脊和2个长方形把手;之二长23厘米,宽8.9厘米,喇叭形浇道口,浇道两侧各1列钱模,每列6枚,钱模直径2.6厘米制作粗糙,尚未开支槽,范背有浇注道凸起脊;之三长27厘米宽9厘米长喇叭形浇注口,浇道两侧各1列钱模,每列7枚,钱模直径2.7厘米,制作不精,支槽有宽有窄,有些开的粗糙,范下边有半圆形卯,范背有浇注道凸起脊有一竖向把手:瓶形范长38厘米宽7.8厘米浇注道上宽下窄,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9枚,钱模直径2.7厘米,距离浇道很近,支槽很短,范下边折角,中央有梯形小缺范背有浇注道凸起脊,有2个横向长方形把手,有一“”符号。94/253

942.三官五铢钱范出土铜范41件,陶范100多件,还有炼铜铸钱使用的铁锅铁铁钳铁卡钳、铁拐脖鼓风器和通风助燃使用的干泥坏圆筒等。铜范中的35件现藏陕西省博物馆,6件现藏澄城县文化馆。均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铲形分大、小两种,大者39件,制式统一,通长41.5厘米,宽13.5厘米,厚0.8厘米,每件重5500克。主浇道居范面中,两侧各有2列钱模与浇注道毗邻的2列每列11枚,靠外侧的两列每列10枚,以浇注道为轴对称排列。钱模直径2.6厘米,穿1.3厘米,每个钱模穿孔上面都刻一深槽,由于是手工刻的钱模,有的槽刻得深而宽,有的穿孔上的槽刻得浅而细,除了最下排钱模没有排气道外,每排钱模都有排气道与边缘处的总排气道相通。33件范背面有不同的数字顺序号,最少是第七,最大数是五十三。小铜范2件,通长34厘米,宽13.2厘米,厚0.6厘米。每件重3250克。形制、钱模大小与大范相同,只是范上钱模为30枚。范面主浇道右边柄上面刻铭文二字,有解释为“辰刊”的,有解释为“长利”的除了最上排钱模排气道直接通到肩部西汉自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以后,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由水衡都尉下属的上林三官具体负责管理与执行,将铸钱的地点集中于都城长安,在长安及其附近设立了铸钱工场故而三官五铢范多集中出土于西安及其邻近地区零星发现的有源自上林三官的和私铸的两种。大宗三官钱范有1979年9月陕西省澄城县业善公社东白龙大队坡头村外,每排钱模都有排气道与边缘处的总排气道相通。范背浇注道部分隆起,从两个把手的中间穿过。两95/253

95个把手间距18厘米,经过与可以确定时间段的钱范、钱币加以比较得知,这批铜范的制作年代在汉武帝到汉昭帝时期。陶范均为背范,有钱模的一层为加细砂红胶泥,另一层为普通的夹砂红胶泥。梯首长方形,有半椎体形的浇注口,与同出土的铜范扣合,再用铁卡钳上下柬紧,就成为一套完整的钱范。西汉建章宫遗址出土的数十件,现多藏陕西省钱币学会。范均为陶质,由两层合成,下层较厚,为细砂泥,表层较薄,为细泥。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有面母范、背子范,面范质地坚硬,背范稍软。归纳总结,范的特征有:面母范为长方形浇注道居中,两侧钱模有各2列的,有各3列的,2列钱模有3种排列方式,一种是同排钱模在同一水平线上,呈“一”字形,一种是一侧高于另一侧,同排钱模呈“人”字,,一种是靠近浇道的2枚稍高,同排钱模呈“八”字形所有范头部分都不见设置排气通道,背范两侧有边线;3列钱模的只有同排钱模呈“八”字一种形式但均有排气通道有的排气道只与首排中间一枚钱模相连,有的呈“卜”形与首排的两枚钱模相连。有的钱模中心有凸起的圆形定位点,有几件背范外廓是重轮,但钱币实物没有发现这种特征的。有的范首有铭文,同一铭文如“巧二”有在范右的,有在范左的,有分列浇注道两边的。背范有此有记号,有数字,有符号,背范基本没有浇注道。西汉上林苑遗址出土的数十件,现藏陕西钱币学会。与建章宫发现的一样,均为陶质,由2层合成,下层较厚,为细砂泥,表层较薄,为细泥。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有面母范,背子范,面范质地坚硬,背范稍软,发现的背范96/253

96多于面范。面母范为长方形,浇注道居中,两侧钱模有各2列的,各3列的。2列钱模范同排钱模有呈“八”字的;有呈“一”字的,3列者同排钱模只有呈“八”字一种且排气通道宽大。有的钱模中心有凸起的圆形定位点。范头有铭文,有“官一”“工二”“工”等。还有一件有“五凤三年八月甲寅造”的,表明范为宣帝时期产物。零星发现的也多在陕西境内,有1985年陕西长安县出土的2件,现1件藏陕西省博物馆,1件藏长安县文管所。均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陶质.质地细腻。藏陕西省博物馆的1件铲形,长30.3厘米,宽7.3厘米,厚3.8厘米重1.632克。双面刻模,A面长桶喇叭形口,浇注道上宽下窄,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9枚钱模直径2.4厘米,穿0.9厘米。同排支槽呈“一”字。浇注口左侧阴刻“刘氏”,右刻“大成千万”,B面刻制形式与A面相同,只是所刻钱文的“铢”字“朱”旁中坚特别长范下端中部有三角形小缺。藏长安县文管所1件为梯首长方形,长23.5厘米,宽9厘米,厚3.1厘米。喇叭形浇注口.浇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每列7枚,钱模直径2.6厘米,穿宽1厘米。同排钱模支槽或稍上或稍下,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第1排钱模上方和最下一排钱模中间各有1个三角形椎,背面有2枚钱模。1枚只刻画出外缘轮廓,1枚“五”字还没有刻。范四边中间有深槽。可卫向网向四可四心D四口四回国口口口Da过Q过可通口G西安袁家堡出土2件,[!现藏陕西省文物局。板形范立97/253

97式顶注式子范,铜质,形制、大小完全相同。类似铲形,柄与肩相交处左右各凸出一小块,底部随钱模高低作起伏状。长26厘米,最宽12.4厘米,厚0.7厘米浇道口浇注道及钱模排列形式与大多数同期铜范一致,但支槽与钱模上部相交,呈倾斜状。范上钱模共4列30枚,靠近浇注道的2列各8枚,外侧的各7枚。钱模中心有圆形定位凹点。范背有浇注道凸起脊,上下各有1个把手。西安北郊大白杨库征集的1件,现藏陕西省文物局。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长28.5厘米,宽12.5厘米,厚0.9厘米。与袁家堡出土的2件形式相似,但柄、肩部相交处凸起块状更大,下端靠外侧不是半圆形而是1个尖,上部左右侧各有长方形小凹定位棒。除了与袁家堡范相同样支槽外,靠近浇注道的2列钱模(上下端者除外)都有2个支槽与外侧钱模相连外侧钱模还有贯通至肩的纵槽,应该是排气道。范背有阴文“生二字。西安北郊曹家堡出土1件,[现藏陕西省文物局。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残,残长18.2厘米,宽8厘米,厚0.8厘米残存下部,浇注道两侧各有1行钱模,钱模直径2.6厘米,穿1厘米。支槽呈喇叭口状与浇道相连。范背有浇注道凸起脊梁,并有2个把手。西安北郊孟家村出土3件,现藏陕西省文物局。卧式叠铸母范,铜质,2件完整的为不规则椭圆盘形。之一周长31.5厘米,沿深1厘米重257克,浇注口居中,左右各列3枚钱模,一侧为面模,一侧为背模,钱模直径2.7厘米,穿宽1厘米,支槽较粗,范面有2对长方形椎卯,面模一侧为卯,背98/253

98模一侧为椎:之二稍大周长33厘米.沿深1.1厘米,重268克,范面设计与之一同,但钱模直径为2.6厘米,穿宽1厘米,面文基本磨光:之三残,长方盘形,中间1条凸起细线,其两侧分布钱模,钱模直径2.6厘米,穿宽1厘米,面背相间,钱模镌刻精致,但没有支槽相连。残留部分有1对圆形卯。西安西郊后卫寨出土1件,2现藏陕西省文物局。卧式叠铸母范,铜质,圆角长方盘形,长12.7厘米,宽7.6厘米,厚1.5厘米,重360克。浇注口居中.8枚钱模面背相间排列,面模穿中心有圆形凸起定位点,钱模直径2.6厘米,穿宽1厘米,镌刻精致。范上没有设置浇注口和支槽,有两对类似圆形棒卯位于长边。泾阳县蒋刘乡发现3件3现藏咸阳市博物馆。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3范形制相近,均铲形,之一圆肩,长26.7厘米,宽7.8厘米厚0.6厘米,浇注道口较长,上宽下窄,浇注道两侧各1行钱模,每行7枚,钱模直径2.7厘米,穿厘米,同排钱模支槽呈喇叭口状相对与主浇道相连,无排气道,范背有浇注道凸起脊,并有2个把手板,范下端中部有梯形小凹。之二、之三大小同,长26.5厘米,宽7.6厘米,厚0.8厘米,近肩七分之一处都有长方形小缺口,范上钱模大小(直径均2.7厘米)排列方式以及没有支槽、直接与主浇道相交的特征都一样,只是范下端小缺一呈长方形,一呈三角形。1986年陕西大荔县汉村乡发现2件,现藏渭南地区文管会。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铜质,两范形制相同,均铲形,99/253

99圆肩,长24.5厘米,宽7.6厘米,厚0.6厘米,浇注道较宽,左右各有1列钱模,每列7枚。支槽呈三角形,以三角形的一边与钱模相连,非常少见钱模直径2.6厘米,穿宽1厘米,钱模文字方向排列无序。范左上部有编号,之一为“五”,之二为“十八”。没有排气孔和排气道,范背有浇注道凸起脊下端有三角形凹进小缺。1987年发现于西汉长安城遗址,西安市徐平先生收藏的5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均陶范,其中3件面母范均长方形,喇叭口形浇注口,浇注道两侧各有3行钱模,呈“八”字排列,左右肩部各有1条排气道,之、之二是与最上排钱模中间1枚相连,之三是呈倒“丫”形与最上排的1、2枚相连。2件背范只有钱模没有浇注道。陕西发现的陶背范均没有浇注道,说明当时铸钱用钱范的常规是只在面范上开浇注道。1980年临潼县芷阳村出土1件。!卧式叠注母范,铜质,近方形圆角。长7.6厘米,宽7.4厘米,厚1.1厘米,沿深0.5厘米。浇注口居中,4枚钱模2面2背,各据一侧。钱模直径2.6厘米,穿1.1厘米。1枚面模穿上有横纹。传世的有:为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收录、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宣帝五铢母范,圆角长方形长12.2厘米,宽7.6厘米,厚1.2厘米浇注口居中,圆柱形,两侧各列4枚钱模,一侧为面模,一侧为背模。中间4枚与浇道相连,外侧4枚虽然没有支槽,但与相临的钱模边缘相连,钱面缘较宽,均由外向内倾斜,剖面作“口形,背缘剖面呈半圆状。钱模直径2.6100/253

100厘米“五”字上下两横较长,中间两笔交接处笔画流畅,与横相交处呈平行状,为典型的宣帝钱风格。“铢”字“金”头为等腰三角,“朱”头方折。其中2个钱模有横画符号,1个钱模为上半星符号。相对两侧边缘有2对椎卯,范背有十字形加强筋,并有篆书铭文“长乐未央,贵宜王侯”。制作颇为精致。陈直先生收藏1件。[!卧式叠铸母范陶质。残长11.5厘米残宽10.5厘米。从残存的下部看应该是角长方盘形,浇注道两侧各有1行钱模钱模直径2.6厘米穿1厘米。穿中心有圆形凸起定位点同排钱模呈“一”字排列,似乎除了最下1排钱模有浇注道分成两支形成支槽外,其他钱模与浇道间没有支槽相连。见于载录的范式基本为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收录,除了前面提到的外,还有如下几种:圆角长方盘形卧式叠铸母范浇注口居中,8枚钱模面背相间,两两相对,无支槽。范边缘有2对圆形椎卯。范背有十字形加强筋;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形制多样,有长方形,梯首长方形,喇叭口铲形,直口铲形瓶形上直角、下圆角长方形底及一侧有单设置的椎卯等,这此范基本都是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的,只有1件铲形者例外,为浇注道两侧各3列钱模。3.小五铢此类范比较少。可以统计到的有:陕西西安相家巷发现,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1件。子范,背范,陶质。残缺大部,除了小五铢背模外,看不出原来的结构。101/253

101北京大学考古系藏1件。1]母范,面范陶质,残缺大部,只剩浇注道一侧部分,观察确定,此为范浇注道右侧部分。完整范的基本形制应该是长方形一类,浇注道两侧各有3列钱模,同排钱模由内向外呈渐次低下。呈“八”状,支槽亦是。陈直先生藏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陶母范残块,仅存中间部分,浇注道一侧2列钱模,同排呈“八”字排列。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收录1件。也是母范,面范,陶质。残留范右下角(或左上角)部分浇注道一侧有2列钱模。各地出土西汉钱范综览一、山东地区出土西汉钱范的种类与地区特色西汉时期,山东不仅经济发达,铸钱业也很兴盛,因而出土钱范、钱币历时久,种类多,分布广。山东历年出土的西汉钱范包括榆英半两、四铢半两三铢、五铢,出土地区广泛,连同清人记载的福山在内,山东共有19个市县发现汉初钱范,其中发现榆英半两的有博兴、诸城、章丘、营县、临胸等6个市县;发现四铢半两的有博兴、诸城、章丘、营县、临胸、青岛、平度、安丘、沂水莱芜、青州、济南、福山、邹城等15个市县;发现三铢范的有福山、莱芜两地,福山出土为清人记载,未见实物:发现五铢范的有八个市县.括莱阳章丘、诸城、临淄、营县、寿光、滕州、苍山。发现钱范的19个市县中,临淄、芦县、章丘、诸城四处分别都发现有榆英半两、四铢半两和五铢范几种,说明这些102/253

102地方自汉高祖时就开始铸钱,一直延续到郡国五铢时期。[石范均为滑石质,榆英范均为子范,长方形,范面钱模排列密集,浇注道两侧钱模列数一般是4列,也有6列、8列的章丘出土的2件多达12列,件有360枚钱模另一件有324枚钱模。四铢半两范范上钱模布局多样有2列、3列4列、5列几种,4列者最多5列者最少。每列钱模数也不一样从7枚到9枚不等,范上钱模最多为360枚。博兴县辛张村出的范并有一面榆英半两、一面四铢半两的双面范。出的1件四两钱范刻有“四年三月”,为郡国用范。121三铢钱范仅发现3件均石范,出土于莱芜市,莱芜市图书馆所藏1件为罕见的实物之一。郡国五铢铜范发现较多,完整者就有41件2次是成批出的,除寿光所出1件外其余40件范侧面皆有合范卯,部分面范上方设排气道,范型整齐规范都是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钱模或6行或7行。铁范仅发现1件。石范多出土于营国故城汉代铸钱遗址和章丘汉东平陵故城,均是残件,未有发现完整者。发现的钱范始于高祖榆英半两时期,止于郡国五铢时期,说明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后,山东地区的铸钱业随之衰落。钱范外,还有铸钱遗址,已经发现的有2处:一处在临淄齐国故城,为半两钱铸造遗址,铸钱遗址上有成批的半两钱范发现另一处在营县营国故城,遗址东西约150米,南北约200米,出半两五残石范百余件。、河南地区出土钱范的种类与地区特色河南出土钱范的地区有洛阳汉河南县故址,南阳县、新郑县,出土半两范种类齐全,有榆英半两陶母范,四铁半两103/253

103陶母范、子范、石子范,八铢半两陶子范,五分半两石子范,郡国五铢石范、铜范,南阳出土的四铢半两石面背子范的边缘分别加工成凸棱和凹槽,起样卯的作用,洛阳613所出土的郡国五铢石范,不仅是双面范,而且3件范可以对合用以同时浇注钱币。三、陕西地区出土范的种类与地方特色陕西境内出土的汉半两、五铢范以铜范、陶范为主,石范较少。出土石范的市县有咸阳、长安渭南等石范体型较大,钱模较多有钱模多达60枚的上林三官国家铸币场所的发现及出土实物,是陕西地区西汉铸币的最大亮点,目前已经发现了三处汉长安城内、外铸钱遗址区域。城内铸钱遗址区域在未央区相家巷,五铁背范比比皆是,有使用过和没使用过两种,面范少见,但多具特征,有陶母范、残范头有铭文如“五凤三年八月甲寅造”“T”等,有只刻好钱模外廓就遗弃的残次品五铁钱模穿上都有横画等遗址还发现铸钱塌残片及铸造后的废料渣。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考古队还在相家巷村南一带发掘出3座烘范窑1座火炉5个料坑出土大量叠铸范残块炼渣和红烧土,其中有数以千计的五铢陶母范个别石雕母范。此地出土范上所铭号有“凤”“本始”“甘露”“五凤”“节”“元康”“神爵”“永光”“永始”等。陕西专家据范铭推断家巷是汉“六”令丞官署,也是“六厩”铸钱工厂长安城外铸钱遗址区域在长安城西侧汉建章宫旧址,是技巧铸钱遗址和技巧令承官署遗址。2这里发现的铸钱遗物有:大量五铁钱,包括元狩五铢赤五铢三官五铁等陶母范范上钱模穿上都有画范头铭文有“巧一”“巧二”“官一”104/253

104“可”“工”等钱后的道铜枝五铢背范有4列6列使用过没使用过之分。长安县窝头寨上林官铸币遗址出土大量五铢面背范,钱模有穿上横画、穿下半星特征,穿下半星极多,穿上横画少见。背范有4列,6列之分,有“元凤”年号铭文范头上林三官国家铸币遗址出土的大量五铢陶母范上遗留的凸起相互交错直线条、钱模中心凸起圆点方穿内侧的圈穿越方穿的对角线等棱角分明,有条不亲没有手T刻制修复遗痕特征,说明这些阳文陶范“不是手T刻制的,是印制的”。i3j但背范的种种特征有的只刻出钱模外廓有的外廓刻成双圈、完整范上有浇注口,却没刻钱模有的用黑色颜料画好背模但还没有刻成等说明,背范是手工雕刻出来的。上林三官用陶母范铸钱工艺源自秦半两的铸造工艺,是在秦半两母范翻制子范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钟官铸币时期达到了陶母范翻制子范铸币工艺的成熟阶段。自京师官铸赤仄五铢钱始由于钱面和背面都要求有周郭,工艺较前更为复杂精度更高,为了使面背范准确合拢背范下方正中,范上方左侧,都设计有子母棒卯不同地区钱范的共性与特性目前发现的汉代钱范以质的最为广泛,刻铭材料最多,陶范上的铭文多阴文,字体基本为隶书和篆书,常刻有纪年、编号、铸造结构、铸造官更和工匠的名字等内容,是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一种体现。105/253

105纵观汉代铸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虽然多有变化,仍有相通性,典型依然可寻。从钱范性质、形制、单面双面刻模、浇注道形式、钱模布局特征几方面看,具有典型特征者有长方形梯首长方形铲形几种形制,梯首长方形平板范立式顶注单面刻模子范,铲形平板范立式顶注式单面刻模范,长方形平板范立式顶注式双面刻模子范,长方形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双面刻模子范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母范和多种形状的卧式叠铸母范几种范式。已经发现的半两时期范有石、、陶几种质地长方形平板式单面范比较多见,基本是子范陕西、河南、山东都有发现,石范居多。这种形式的范多是1条主浇道两侧分布相同列数钱模有1列的有2列的多对排列是不同地区均有例外已经发现的有1981年陕西安康博物馆征集到的1件文帝半两子范,1长方形,长26.5厘米宽12.4厘米,厚3厘米,分流分注式,浇注口下部分成左右2条支浇注道,3列钱模,中间1列7枚,两边的各8枚,钱模直径2.5厘米,穿宽1厘米,穿中心有圆形定位凹点.右侧的2排钱模同用1条主浇道背琢成瓦形:山东沂水县博物馆收藏2件文帝半两石子范,11长方形,之一长24.8厘米,最宽10.8厘米,厚2.6厘米,喇叭形浇注口,浇注道上宽下窄,尾端呈尖状3列钱模分别列于浇注道两侧,右1左2.虽然都是7枚钱模,但排列无序,高下不一,最左1列钱模有支槽分别与中间1列钱模相连,所有钱文方向一致,钱模直径2.4厘米,穿0.7厘米,穿中心有圆形定位凹点,范左侧阴刻“四年三月”;之二断缺残损,但仍可以看出应和前范形制一致106/253

1061977年渭南县同家村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的1件半两子石范,残长39.5厘米残宽20.5厘米.浇注口残,分流分注.2条支浇注道,右侧仅剩一点,左侧浇注道两侧钱模行数不同,靠边缘一侧为2列,另一侧为3列,与支浇道相邻的2列钱模有支槽与支浇道相连,其他同排钱模边缘相连,从残存可以看出,同排钱模支槽呈“二”字,仅残存部分就有钱模50枚,钱范体积之大可以想见。钱模直径2.3厘米穿0.7厘米,镌刻极为整齐精致,标准化程度较高。钱模中心的定位凹点也非常一致。山东莱芜出土的三铢石范背面残留4枚四半两钱模其中1枚只勾勒出钱模形状,尚无文字,范背特征表明这件三铢钱石范,是用四铢半两背面改制而成的,石范本来使用较久,字残可以改刻,这比以陶砖范随铸随毁一次报废要进步些。洛阳613所出土的3件双面范模的特征第1件与第2件A面相同(称为前者),第2件B面与第3件相同(称为后者)。两者的差别明显前者“五”字交笔弧曲,“金”字下四点较长,“五铢”字体修长,后者“五”字交笔弯曲,“金”字下四点稍短“五铢”宽扁。钱模尺寸,前者直径255~27厘米宽1105厘米后者直径2.65~2.75厘米穿宽0.91厘米。前者径小穿大后者径大穿小。后者外廓的宽度及厚度也稍大于前者,因此,后者铸出的钱币要重于前者记号种类数量上前者24个钱模上仅有一个穿上半月。后者26个钱模有记号的多达22个。使用痕迹上,前者铸面微呈褐色,后者已是黑色且浇槽内滞留有一层铜渍,使用次数显然多于前者。前者无顺序编号,后者有。特别是第2件钱范的两面,钱模风格差异显著,为107/253

107五铢钱范中少见。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此3件钱范为两次制成前者晚于后者。洛阳出土的两批郡国五铢钱范上的小三角和半月两种记号为目前已知洛阳出土郡国五钱范上各种记号所仅见在出土郡国五铢钱中也只见于满城汉墓。这种记号,在已被认定的三官五铢钱和钱范上均不见。因此小三角记号应该是是此种郡国五铢所特有的追求最大限度的使用钱范是各地区共同的日标,尽可能地增大钱范面积,甚至将钱范的两面都充分利用起来的例子在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出土钱范中都有所体现汉时期钱范的制作及其工艺特征西汉早期基本沿袭先秦的造型材料。随着铸币量的不断增加、铸币技术的不断改进,范材逐渐增加,铜、石、陶铅范都有发现。范的制作日益完善,流行石子范,采用了祖范、母范、子范成套技术,开始使用卧式叠铸技术范上钱模布局有所改进。从各地出土的半两钱范说明,西汉早期钱范出土地点集中在陕西,扩及到山东、河南等地,是当时中央政权所在地及封国,反映出铸币权的分散民间盗铸风的盛行及币制的混乱;山东安丘葛庄西汉铸钱遗址出土的半两石范背面多记有标志和编号,表明当时铸币规模的扩大,有了一定的丁艺流程。根据已发现的半两类钱范资料,发现半两类钱范的总特征概况如下:钱范以石范居多,铜范较少不见泥范大部分钱范为阴文原范,阳文母范极少,基本为铜质:范型不统一有长方形、形圆盘形等式长方形、铲形为板形范立式顶108/253

108注所用,圆盘形为片形范卧式登铸所用;范体制作粗糙且不规整,有的尚有明显的刀削痕迹;钱形大小除圆盘状阳文母范较一致外,其余均大小不一,不圆整,钱模无内郭。质地不同,范的制作方法也不同。祖范母范子范三范式制范方法在西汉前期已广泛使用。五铢钱范有铜质、泥质、陶质和少数石质等。泥范出土量最大,出土地点以长安为中心。此外在陕西坡头村、浙江余杭和河北石家庄等地也出土有陶五铢钱范。铜范出土量仅次于泥范,各地均有发现。石范出土较少1956年在西安杨家巷出土的1件五铢石钱范是少见的实物之一。陶范多系阳文母范、背子范,铜范以阴文子范居多阳文母范相对减少;石范均为阴文范。汉初铸币,虽发展到用铜质原范,但石质原范仍然使用;西汉初期铜质母范的先进铸币工艺开始出现铜质原范使用广泛但石质原范并未绝迹,如四铢半两石质范等:武帝至汉末,多用陶制母范(约占发现总数的83%)较少用铜质范(约占发现总数的17%);在秦都咸阳故城遗址河北石家庄、河南南阳、山东安丘、青岛唠山、山东莱芜、江苏徐州及甘肃陇西等地都有半两铜范石范的发现可以证实汉初并未采用集中铸钱的政策而在汉代长安地区大面积五铢钱铸造遗址的发现,说明当时铸钱已开始集中,同时在江苏徐州河北石家庄及浙江安徽等地发现的单块五铁钱范及所铸少数钱币的遗物,可以证实私铸依然存在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注贯穿西汉铸币始终中央和地方采用的主要铸币T.艺都是直流分注法其次是分流分注法。直流直注基本范式与以往相同一浇注道居中钱模型腔对称分109/253

109布在浇注道两侧,流人铜液方式有2种:1种是由支槽将浇注道与钱模、钱模与钱模沟通;1种是钱模型腔边缘直接与浇注道或钱模相连。范式结构不断改进增大钱范体积增加范上每行钱模数量增加钱模行数等不断体现于钱范中随着单件范每次铸钱数量的增加,浇注口也有由小变大,由细变粗的趋势,加大浇注口,可以承接更多的金属液,增加金属液的充型速度和减少充型时间,提高所铸钱币的成品率。排气道设计日渐完善,到汉武帝三官五铢时期浇注道与排气道的结合已经十分成熟。棒卯结构定位槽等有利于提高铸币质量和生产率的技术都被引用到钱范工艺中。由于技术原因,郡国时期的五铢钱范比较简单,单范铸钱不多,少则几枚,多则十数枚,板形范立式顶注式长方铲形者钱范最典型,据统计,这种范上钱模一般在8~14多的可达18钱模各地情况差别不如徐州龙山出土的五铢铜范上有钱模10。山东寿光出的五铜范上有钱模12枚。1957年山东莱阳古城大队出土铜范上有钱模14枚。方形方形式叠铸范有4枚8枚钱模不等。中央政府铸币情况明显不同,陕西澄城出土的39件武帝上林三官五铢钱范每件有钱模42枚。2件小铜范上每件也有钱模30枚。汉长安城故址内外的高低堡村、北沙口村等地出土大量武、昭宣帝时期的陶母范其中有7件范上遗留有极细的横竖相交的阳文线条,钱模穿内正中有凸型小圆点,有以圆点为中心射向方穿四角的线条,还有环绕内方穿一周的极细阳文圆圈,这些阳文线条、圆点、圆圈棱角分明,没有手工刻制和修复痕迹,证明阳文陶范不是手工刻制的。这些母范应该110/253

110是从祖范翻印过来的。卧式铸初现于西汉初期。铸榆英钱铜母范上钱模的排列方式有单圈、双圈3圈和多圈的圈数越多钱模越小。西汉高祖时期卧式铸铸钱T艺已经初现,并逐渐完善(从单圈钱模到多圈钱模),但没能广泛推广应用传世实物中,虽然也见有五分半两、四铢半两、武帝五铢、宣帝五铢(均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等叠铸铜母范,但实属凤毛麟角。母范外,还有陶范包发现,山西夏县某铸造遗址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叠铸五铢陶范包和范片,现藏夏县博物馆,这是少见的出土实物。出土外,也有来源不甚清楚的传世品如中国钱币博物馆藏的五铢铸陶范包2005年嘉德春拍的第5031号五铁陶范包等。前述五铢范包的钱模形制、文字特征等相近属宣帝时期铸币遗物。这种4钱模的叠铸实例为汉代登铸罕见。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收藏的3件郡国五铢铜母范凸现的特征是范上面模背模各半,分列于浇注道两侧,其中1件6枚钱模范上出现了这些都是在以前的原始叠铸工艺中未曾见到的。卧式叠铸工艺从榆英半两范设计成圆形,浇注道居中,到四铢半两时出现长方形状,一半面范一半背范,再到五铢时为使面背范合范严密加以棒卯结构,完成了技术创新和改造,解决了用叠铸工艺铸造有背郭钱币的技术难题为卧式铸铸钱工艺走向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迄今为止与叠铸有关的范式出土稀少,说明这种先进的铸造工艺在汉代并没有推广开来。此时的卧式铸铸钱在整个铸钱业中只是居于配角的位置,香铸法在西汉早期被用于铸钱后却未能在西汉中晚期上林三官铸钱中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叠铸111/253

111法的生产效率不能与金属范铸造相比,叠铸法不能满足中央政权统一大批量快速低成本铸钱的需求。板形范立式浇注依然是西汉铸币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不过由于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各地所采用的具体工艺模式范质等不同。出土地点不同,同一类型钱范上钱形大小,形制特征基本相同,比如山东等地所出榆英半两范与陕西西安等地出的同类范,不管是石范还是陶范外形虽然有地方差异,但钱模型腔一致,直径在1.1~13厘米之间;八铁半两、四铢半两也都表现出一样特征。这种情况可以说明朝廷在公布一种新钱币制作的同时,是有统一标准的。西汉铸币采用的工艺有如下几种:沿用先秦铸币方法分几种:a制作母范用母范翻制陶子范用子范铸币:b制作祖范用祖范翻制陶母范,用陶母范制作铜子范用子范铸币;c制作陶祖范用祖范制作金属母范金属母范翻制陶子范,用子范铸币;d直接将石材雕刻成子范铸币陕西地区发现陶母范的厚度基本在3~4厘米之间分两层靠背一侧原料粗糙,近面一层用细腻的泥料。姜宝莲先生等对汉钟官铸钱遗址出土的阳文陶范进行了相结构的分析和陶范的形貌观察,指出制作陶范的陶质细腻,均没有夹砂,应经过人工淘洗,可能选用了遗址内土质细腻、黏性强的白土制作。范上层粗砂,下层细砂但廉海萍等经过测试发现,那国五铢至王莽时期,阳文陶范基本是分面背层制作的,其面层与背层的形貌和成分未见明显区别,因此陶范分面背层制作是由于工艺上的需求,有利于陶范清晰地复印出钱币的型腔和铭文。如果一次就将112/253

1124厘米厚的泥料覆在钱模上,所施加的力不能均匀传导到型腔面上,易造成一些部位的钱模和钱文不能清晰地复印到陶范上,因此也就不能铸造出合格的金属范。如果先使用厚约2厘米的泥片敷在石模上,将钱文、钱币和浇注系统的型腔清晰地复印到泥料上,后再用厚约2厘米的泥片加在面层泥料上形成约4厘米厚度的陶范这样既能得到清晰的钱币型腔,又可以保证陶范有足够的强度,使其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宣帝时期铸造五铢的钱范,由汉武帝时期1件范上容纳30~42枚五铁钱增加到1件范上安置5860五钱由于铜钱范的体积增大,重量较重,范背加设把手,以便搬运、合范时工匠用手握持。同时铜钱范的背面,与范面浇注口和主浇注道对应处,还有半圆形浇注道凸起脊,其作用是增加铜钱范浇注口和主浇注道的壁厚。采用双层原料制范应该与浇注时的透气性有关系,透气性好,铸造的钱币成品率就高钱范靠外一层原料颗粒粗形成的缝隙大,有利于散热和透气。将叠铸工艺应用于铸钱汉代铸币伊始,将铸币权下放今民放铸的结果是促进了铸币工艺的快速发展,采用叠铸工艺铸币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叠铸工艺用于铸币始于汉初的榆英半两,五铢时期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叠铸技术也不断提高三、浇注系统多样化根据出土的陶范,可归纳出汉代阳文陶范上的浇注系统有三种采用顶注式:(1)采用在陶范的顶端设置1个口和1个排气;(2)采用顶注式在陶范的顶端设置1个浇口左右两侧设置2个排气道(3)113/253

113采用顶注式,在陶范的顶端设置1个浇口左右两侧设置2个排气道,底部设置1个“集渣槽”第一种是最早的一种铸型,从西汉早期一直沿用至西汉中晚期;第二种铸型改变了排气道的设置,移到了远离浇注口的位置从1个增加到2个排气道远离浇注口和数量的增加更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有利于金属液的顺利充型,这种铸型最迟出现在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一直沿用到新莽时期;第三种铸型是在第二种铸型的基础上在型腔的最底部增加了“集渣槽”使在充型过程中金属液与空气接触氧化产生的渣流入此槽内,可以提高所铸造的金属钱的质量,这种铸型主要用于新莽时期,最早可能出现在西汉晚期。西汉时期钱范铭文范上铭文可能出现于西汉,兴盛于五铢钱时期。有纪年题记的基本都在陶范上,清道光末年李佐贤著的《古泉汇》最初著录西汉五铢陶钱范类,有纪年题字共十种,最早始于宣帝本始元年,最晚终于神爵四年四月丙辰,具体为宣帝本始元年造者2种,本始四年造者1种,地节二年造者1种,地节四年造者1种,元康三年造者2种神爵二年造者2种神爵四年造者1种,均为阳文母范,钱模穿孔上有横画。1957年陈直先生发表的《西汉陶钱范纪年著录表》著录的纪年始于昭帝元凤四年,止于成帝永始三年。在这个表中有纪年题字范共计41种其中年号范有昭帝元凤四年造者2种,元凤六年造者4种,宣帝本始元年造者3种本始三年造者3种本114/253

114始四年造者4种,地节二年造者1种地节四年造者1种元康二年造者1种元康三年造者2种,神爵元年造者3种神爵二年造者3种神爵四年造者5种,五凤元年造者1种,五凤三年造者1种甘露元年造者2种元帝永光五年造者2种,建昭五年造者2种,成帝永始三年造者1种。有纪月纪日,纪范次和官一官二官三以及巧一巧二和刻范人名字的题字记号范24种。近些年考古发现的有“五凤三年八月甲寅造”范头、“五凤三年八月范头、“工二”残范头、“凤四年”范头、“元凤四年造”残范、“元凤六年范头、“元凤六年九月戊寅造”范头、“元康二年”残范、“神爵元年”范头“永兴五年九月王”范头、同心圆残范、“巧一”残范、“官一”残范“本始元年二月”范头、“本始元年五月壬午造”范头、“本始四年四月乙酉造”范头、“地节二年五月乙亥造乘山”范头、“元康二年筑”残范、“元康三年二月乙亥造”范头、“丁乘山”范头、“神爵二年四月王午造”残范、“神爵四年四月丙辰造”残范、“神爵四年”范头、“永光五年九月”残范“甘露元年五月”范头、“建昭五年三月乙西”残范、“建昭五年”范头等现所发现者,最早为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最晚是成帝永始年(公元前14年)前后持续66年。有铭文题记的以宣帝时期为最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六个年号都有发现。从铭文上看,制作1件范所需时间长短不一最快要1个多月如神爵四年范“二月丙辰造”“三月癸已筑”;最慢的要半年,如神爵二年范“四月午造,九月乙酉筑”。范上刻双圈者标明为特精之品115/253

115铭文范多出自陕西根据铭文内容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是纪年有的范上不止有纪年还有其他内容如新出的有“本始二年十月丁未造”五铢范,铭文在浇铸口两侧,为“本始二年十月丁未造”,左为“十月工”和双环符。本始年号铭文范还发现有本始元年本始年本始四年范者。第二类是冠以出处的,如官一、官二、巧一、巧二、一、丁二、第一T、第二工等。第三类是有工匠名的,已经发现的有“工野”、“工可”、“T四”等,都发现于泥夹细沙土红色五铢范上,一般刻在左侧出气孔下。第四类是文字,如北京西汉遗址出土的“田”“中”铭文残范头。陕西新出土的“大”字五铢残母范夹细沙土黄色,质稍软,厚3.25厘米残留钱模2枚,铭文“大”字在范头左侧出气孔下,隶书。范头题字为隶书在钱范中为首见。第五类是数字已经发现的有“一”字合面范等。西汉时期铸币工艺的进步点西汉铸币工艺的发展进步有两方面,一是将板形范立式浇注法铸币工艺发展到极致,二是将卧式叠铸法应用于铸造钱币。铸币主要沿袭以往板形范立式浇注法铸钱,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石范大量应用于半两钱时期。由于石范可以多次使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全国出土的汉代石质钱范有300余件,其中116/253

11695%以上都是半两钱范,这些半两石范普遍形体大,范腔多,最多者一方钱范上的钱模数到达360枚。有的范久用之后还可以重新加工再用,山东诸城孙村出土的半成品石料及福胜村出土的两面范之甲面所留的线痕,不但粗略地为我们提供了制范的工序:先切割石料,进行磨平,画上主槽及钱型的界线,然后挖槽刻钱型;还从半成品石料厚3.5厘米,比其他钱范厚得多这一点说明石范用损后皆可以磨平再刻。石范和铜范较之于陶范,优点是较为坚固耐用,1件范可以多次使用,这样不仅节省人力,降低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第二、西汉时期,金属范铸币得到更大的应用,发现的金属范已经过百件(其中半两范7件五范94件)铜质子范大量出现。半两钱时起铜范范渐趋增大,钱模型腔逐渐增多,到五铢钱时期铜质子范的使用更加普遍,不仅中央,地方郡国也多采用铜范铸币,陕西凤翔、岐山、西安、大荔泾阳澄城,安徽贵池,江苏徐州,山东诸城、莱阳,河南洛阳南召,山西兴平等地都发现了西汉时期铸造钱币的铜范或铁范,其中陕西澄城一次就出土了41件五铢铜范范体也愈来愈大,浇注道两侧从单列发展到双列,范上钱模型腔从十几枚发展到几十枚。范的制作非常精致,不仅布局巧妙设计合理还增设了排气道T艺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出土实例表明汉代采用金属范铸钱已达到到相当的规模,铜范铸币成铸造钱币的主要方法。西汉采用铜范铸币,基本是直流分注工艺,铜质子范的尺寸随着时间推移有一个逐渐增大发展的过程,半两时期,以浇注道左右各1列钱模型腔范为主间或有各2列117/253

117钱模型腔五铁时期铜质子范铸币达到高峰浇注道两侧各有2列或3列钱模特别是3列钱模范成为主要范式每列钱模也由最初的6或7枚不断增加多者达到十数枚。在进一步发展板形范立式铸造技术的同时,将登铸技术引人钱币铸造利用叠铸法每次铸钱数量,少则数十枚,多则百余枚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钱币的同一性。汉初榆英钱范采用祖范、母范、子范。母范均为铜质,出现卧式叠铸式母范叠铸铜质母范形制多样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圆形等钱数多少不固定。范体制作粗糙且不规整,石范钱模刻字方法不一样,工整而笔画粗的,都是经过数刀刻画修饰过的;草率而笔画细的,则是一刀一画完成的背面用以作刀刻、试刻之用乱刻者很多,范上间刻标记,有甲乙丙丁四等。在上林苑遗址几个出土钱范的地方,与阳文陶面范同出的子范只有背范,没有面范而且背范均有使用过的痕迹,这说明两点:一、此地只铸阴文铜面范;二、此地铸钱采用的是面范用铜范、背范用陶范的合范搭配。上林苑外的澄城坡头出土有铜质子范面范和陶质背范并出土有整套铸钱的T.具,但无陶质母范,这说明,此地只能铸钱而不能铸铸钱用范。新朝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新朝时期铸币概况新莽自居摄二年至天凤元年(公元7-14年)短短八年间,118/253

118进行了4次货币改革发行20余种铸币,包括居摄二年(公元7年)五月第一次币改铸造的“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大泉五十”;始建元(公元9第二次币改铸造的“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第三次币改实行“宝货制”时铸造的“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六泉和“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天凤元年(公元14)第四次币造的“货布”“货泉”。此外有不见籍记载的“布泉”和“国宝金值万”,根据钱范质地形制特征及钱文风格等判断,“布泉”应该与第4次币改时期铸币时间相当。“国宝金直万”传世只有2枚半真品,有认为其为货币的,也有认为其为符节的,今多认同其为虚值货币大泉五十历经3次币改,使用、铸造时间较长,数量足,传世量大,根据不同特征可区分出不同的铸造时期,“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六泉中的“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及十布中的“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发行时间短,又基本集中在中央铸币地区当时铸造的数量就很少,传世就更少。十布还有两种版式:中线过穿和中线不过穿。新莽不断改变货币形制注重钱币的铸造质量,对铸币采取规范化管理促进了钱币铸造技术的改进,推动了铸币工艺的发展,为后世铸币技术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新莽时期的铸币工艺在中国古代范铸钱币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119/253

119新朝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新莽时期钱范遗存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居各个时代之首,已经知道的出土与传世实物有千余件之多,其中1949年以来有出土时间地点和相关数据的就有600余件,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钱范为研究我国古代铸币工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因篇幅关系,本节列举的仅是有明确出土地点或流传经过,具有某方面代表性,可以说明新莽铸币特征的实物。大泉五十范:发现地区最为广泛,陕西、山东、安徽、内蒙、河南、宁夏、浙江等均有发现陕西发现的大泉五十范,多集中于西安地区,主要包括好汉庙、三九村、兆伦村。好汉庙地区多立式顶注陶母范。卫集中不同大小残块分析可以发现范多铲形,体较大,浇注道两侧3行钱模的为主,肩部有排气道;三村的多卧式叠铸陶质子范,椭圆形,大小稍有区别,长9~12厘米,宽7~8厘米,厚0.7~0.8厘米,这种范多浇注口居中,有6枚钱模和8枚钱模两种均面背模数相同,相间排列。有支槽与各钱模相通。范中有1条阴文线条贯通。范两侧有2对三角形卯,范背平素。除了单片范外,该村还发现了“大泉五十”陶范体。其中6枚钱模的范体有50层,合25套,一次可铸150枚钱。8枚钱模的范体残不知原来有多少套,但残存部分比6枚模完整的范体还高。浇注口用泥条粘成漏斗形。范体外用一层稻壳泥裹成椭圆形柱体,泥厚1.5厘米,浇注道直通范底层。陕西凤翔出土铜范与咸阳市藏品大同小异,均为类铲形,120/253

120下端内敛,呈三角状,浇注道两侧各2列钱模。汉长安城穴水古桥遗址出土1件,子范,面范长方形,残长19.5厘米,宽16厘米,厚1.3厘米。[1上端略残、底边呈燕尾形,立式顶注浇注,浇注道居中两侧各2列钱模。背面有1个桥形把手。陕西省博物馆藏大泉五子铁范1件,子范类铲形,高40厘米,宽23厘米,立式顶注直流分注式,浇注道居中,两侧各有3列钱模,每列9枚范背有把手。1996年内蒙古博物馆从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征集到1套。子范,一合,陶质。圆角长方形长9厘米,宽8.3厘米,厚3厘米。面范背范各有6枚钱模,分2排排列。2范边缘有卯相扣合背范正面有菱形浇注口。在林格尔县征集的大泉五十铜范与此陶范相同。1987年山东省充州市博物馆征集到2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石质,长方形,2件尺寸一致,长28.6厘米,宽11厘米,厚2.6厘米。均双面刻模,1件为双面范,1件为双背范。面范一面为喇叭形浇注口,主浇道两侧各列1列钱模,每列8枚,浇注道下端连接1枚,钱模直径2.9厘米,穿宽0.8厘米。支槽斜向与钱模相连。钱范四角各有1个圆柱形棒,禅径0.8厘米,高0.3厘米另一面方形浇注口,主浇道两侧各列1列8枚钱模,钱模直径3厘米穿0.6厘米范右上角和左下角各有1个圆柱形棒,椎径0.6厘米.高0.3厘米。背范一面除了左上角和右下角各为1个圆形卯,卯径0.7厘米,深0.4厘米外,与面范方形浇注口的一面完全一致;另一面除了四角为圆形卯,卯径1厘米,深0.4厘米外,与面范喇叭121/253

121形浇注口的一面完全一致。这样的双面钱范很少见,推测使用方式有几种可能:一是若干钱范以棒卯相合构成一组,固定后铸币,这样既便于操作,又提高了铸钱效率,但是仅以所发现的这1对双面石范为证,理由并不充分。如果说以这2件石范为祖范翻制母范、子范后再结合成组还有可能;二是可以确定这2件范不是子范,而是祖范。三是为了提高铸币效率,先用一面组合浇注一次后,再用另一面组合,这样就不用等到范冷却下来再用。2000年安徽阜南县赵集乡新莽铸钱遗址出土数十件,出于地表0.5米处,现场堆积层约1米高、2米宽。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陶质,均长方形长9.1~9.9厘米,宽7.3~7.9厘米,厚1.9~2.1厘米。小喇叭形浇注口,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2枚钱模,钱模直径2.8~3厘米穿宽1.1厘米内郭宽厚四枚钱文4个方向,十分随意。同排支槽呈“八”字与钱模相连。四角有子母椎,范面有烟痕迹,应使用过。1964年河南南阳汉宛城遗址出土数百块,绝大部分破碎。子范,陶质,内含少量细沙。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等,有立式顶注式范和卧式叠铸范,其中可以看出结构的1件大泉五十方形范残长4.5厘米,宽8.8厘米,厚2厘米。立式顶注范.弧形喇叭口.浇注道两侧各有1行钱模同排支槽呈“一”字排列残存的2枚尺寸不一,直径分别为3厘米和2.8厘米。南阳汉宛城遗址还出土2件铜母范,现藏南阳市博物馆。卧式叠铸式,折角方形,周有边框,之一边长8.4厘米,厚1厘米,圆柱形浇注口居中,周围4枚钱模,面背模各2,各居1侧。背阳文“大利口吉”,四边沿处有2对椎卯;之二长122/253

1229厘米,宽9厘米,厚8厘米,形式布局与前者同。1965年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乡高塘村出土陶子范2件,红陶质,面范、背范各一,长方形,长15.2厘米,宽8.2厘米,立式顶注直流分铸范。I1]方城县博物馆收藏1件残子范,泥质,残长3厘米,宽2.8厘米,厚1.4厘米。面上残存钱模1枚,直径2.9厘米,边有卯。1974年社旗县城郊发现2件铜子范,立式顶注直流分注范。长方形,长18.5厘米宽9厘米,浇注道居中,两侧各1行钱模,每行5面背各半。范背有三角形钮。宝鸡市博物馆收藏2件.2]其一为叠铸陶子范,细泥夹砂,色红,椭圆盘形,长12.3厘米,宽8厘米,浇注口居中,圆形,沿浇注口向两侧伸展的支槽形成狭长凹槽将范面分成2部分,8枚钱模型腔分成2行,环列于浇注口两侧,每行4枚,面背模交叉排列,均有支槽与钱模相连,沿长边两侧各有圆形椎卯2对。其二为铜母范,圆角方盘形,浇注口居中,外环4枚钱模,面背各2,分据一侧,没有支槽与钱模相连,范一边缘内侧似有1个三角形钱范背面有十字形加强筋契刀五百范:多发现于陕西、安徽、河南。西安好汉庙发现的2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陶母范,土红色,稍软。可见范结构的1件范外沿厚4.55厘米,体厚3.95厘米,残留钱模2枚,钱模全长7.7厘米,圆钱部分直径3厘米,穿0.8厘米,刀身长4.7厘米,宽1.5厘米,首尾相对排列。2000年安徽阜南县与大泉五十范同出土十数件,板形范123/253

123立式顶注式子范陶质均长方形,长10.5~11厘米,宽75~7.7厘米,厚1.4~1.6厘米,浇注口短粗,下端分成2支分别与1枚钱模尾端相连,面背钱模各1。四角设子母椎。1964年南阳汉宛城遗址出土数百块,绝大部分破碎。子范,陶质,内含少量细砂。有圆形、方形长方板状三种。圆形直径10厘米,厚2厘米,方形边长8厘米,厚2厘米,可以看出结构的方形范之一残长6.1厘米,宽1.2厘米,浇注道居中两侧各有“契刀五百”钱模1个,1面1背,同向排列,有支槽相连。长方板状范残长4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有较完整的圆形者之一直径10.3厘米,厚2厘米,为契刀五百和大泉五十同范,圆形浇注口居中,2枚“契刀五百”钱模呈“八”字形首尾相对,其中间夹1枚“大泉五十”钱模,大泉直径2.8厘米,均面模,有支槽相连。另有圆形背范残缺。大泉五十与契刀五百同范较为少见契刀五百多发现于陕西,也有河南发现的,有陶母范、子范、多母范,均残,板形范立式顶注浇注范多发现于陕西,范面布局与六泉十布大同小异。一刀平五千范出土的极少,有西安好汉庙、户县兆伦村陶范,残损严重,其中兆伦村的1件残范上隐现刀“凹痕”;户县兆伦村铸钱遗址还发现一件完整的铜范,范为铲形,通长29厘米,宽19厘米,主浇注道居中,两侧各列1行钱模,每行4枚,有支槽与钱模相连。刀身部有钱文“平五千”,范背中部有一长方形把手。六泉范:124/253

124基本发现于陕西,以西安好汉庙发现的为主,板形范立式顶注式陶母范,[!星青灰色,均残,部分可以看出范的特质与结构,具代表性的有:小泉直一范2种,之一硬如石,范外沿厚3.9厘米,中厚3.2厘米,残留钱模8枚,钱模直径1.4厘米,穿宽0.3厘米;之二稍软范中厚3.25厘米,残留钱模13枚,钱模直径1.5厘米,穿宽0.37厘米。幺泉一十范2种,呈土红色,之一稍软,边沿厚5.4厘米,范体厚4.2厘米残留钱模4枚,钱模直径1.8厘米,穿宽0.55厘米;之二硬如石,残留部分浇注道,范厚3.7厘米,残留钱模10枚,钱模直径1.65厘米,穿0.5厘米的。中泉三十1种,较少,呈土红色,稍硬,有残留范外沿,边厚4.6,中厚4厘米,残留钱模5枚,钱模直径2.1厘米,穿宽0.55厘米,有支槽相连。壮泉四十2种,之一呈土黄色,稍硬,范体厚4.05厘米,残留钱模10枚,钱模直径2.2厘米,穿宽0.7厘米;之二青灰色,硬如石有范外沿,厚4.75厘米,范体厚4厘米,残留钱模2枚,钱模直径2.4厘米穿宽0.7厘米。总体上看,范形一致,共同特征是体积较大,范上钱模较多,基本为浇注道两侧各3行钱模与西汉同类范比较,浇注道明显加宽。小泉直一还有不同形式的卧式叠铸铜母范。十布范:集中发现于陕西,以西安好汉庙为主,均板形范立式顶注式陶母范多土红色,稍硬,范外沿厚4.3~5.3厘米,体厚3.8~43厘米。范型与六泉基本相同,由于十布的钱形特质,钱模在浇注道两侧的排列形式基本是倒置,呈“八”字对称排列,以布足与支槽相连为了充分利用范面空间,部分范的125/253

125外边缘附近也设置有钱模,受空间限制,这些位置的钱模多为与浇注道平行排列等。还有一件范上同时设有几种布钱模的实物(5.29)。十布范中,面世最多的是大布黄千,以铜母范为主多为范上面、背钱模各,并行排列,圆柱形浇注口设于布足一侧的式样。也有浇注口位于两枚钱模中间的单钱模范等。河南也有出土,1990年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乡农民犁地时发现“大布黄千”铜母范1件,范长8.21厘米,宽7.8厘米厚1.36厘米模高5.71厘米肩宽23厘米。近长方盘形,范上分布钱模型腔2枚,面、背各1,钱模平行排列,浇注口设在布足部,似呈弯月状,相对两侧边缘内各设圆形棒卯2对,棒卯与钱模相距很近,几乎就与钱模外缘相连。货泉范:发现的地区较多.西安好汉庙发现1件[2卧式叠铸式陶祖范,土红色,稍硬。圆角长方盘形,残长6.95厘米,宽2.3厘米,边沿厚1.8厘米,体厚2.45厘米。范中部有1条高低不平的直线,残留钱模6枚,3面模,3背模,钱模直径2.45厘米,穿宽0.75厘米。范面两列有三角形椎卵2对。1995年宁夏隆德县神林乡发现一批,[!]现藏宁夏固原博物馆卧式叠铸子范黄土与细砂混搭经低温烧制而成。基本完整的有6件,按形状分3种。第一种是腰鼓形,长7.8厘米,宽7.5厘米。1合由2片构成,两范背面黏合在一起,圆柱形浇铸口居范中心,6枚钱模3背3面分列两侧,钱模直径为2.1厘米,穿0.4厘米“泉”字直竖中断。浇注口周围有6条支槽辐射状与钱模相连,范的弧边侧有三角形子母样2对。126/253

126钱范使用痕迹明显,表面呈现焦黑色。第二种是圆角长方形,长7厘米,宽6.5厘米,厚0.9厘米。由2范构成,两范背面黏合在一起,圆柱形浇注口居范中心,4枚钱模2背2面分列四周,钱模直径2.2厘米,穿0.45厘米“泉”字直竖中断。浇注口周围有4条方形支槽与钱模分别相连,短边两侧有乳钉状椎卯1对范没有使用痕迹。第三种是圆角方形,边长5厘米,厚0.7厘米。结构布局与第二种范基本相同,也未使用过。南阳汉宛城遗址出土1件,2]现藏南阳市博物馆。卧式叠铸母范,铜质。椭圆形,周有边框,圆柱形浇注口居中,周围钱模8枚.面背各4,各据一侧,钱模直径2.35厘米。范内侧有对称圆形合范卯雄1对范体与边缘间有一圈椭圆形凹槽,说明该范不能直接铸钱,是铸金属叠铸母范。1976年四川西昌石嘉乡新莽时期铸币窖藏发现5件,3件完整,2件残。铜范母圆角长方盘形5件大小一样长10.7厘米宽7.3厘米,厚1厘米边框宽0.3厘米,深0.5厘米。浇注口居中,圆柱形,径0.8厘米,深0.5厘米。浇注口外环8枚钱模,大致2行排列面背模各4枚.1行是两端为面模,中间2枚为背模,另1行与之相反。钱模直径2.1厘米,穿宽0.7厘米,与浇注口相邻的4枚钱模有支槽相连,沿长边两侧边沿处有棒卯,支槽与模相连。宝鸡市博物馆藏1件,1铜母范,类似圆角长方盘形,长9厘米,宽7.1厘米,厚1厘米,浇注口居中。外环6枚钱模,近似两行,面、背模各3枚,交叉排列,范背面有十字加强筋。127/253

127传世品1件,卧式叠铸母范,铜质,折角方盘形,边长7厘米,边框宽、深均为0.5厘米圆柱形浇注口居中,周围4枚钱模,有内外郭直径2.3厘米,2面2背,各具一侧,4条支槽呈辐射状与钱模相连。四边有椎卯2对,1对为长方形,1对整体为长方形,内分为二,形成半棒半卯,较为特殊。范背有“台”形阳线纹。似此形状的传世品范有数十件之多,大同小异货布范:典型范为西安好汉庙出土,多卧式叠铸母范,铜质,长椭圆形,有边框,厚1.8厘米,圆柱形浇注口居中,侧有支槽模通各钱模,钱模阳文。范中部有一条凸起细线贯通。相对两侧有乳钉形卯2对背有十字筋,一侧上或有铭文如“母”字。布泉范:典型范为西安好汉庙出土卧式叠铸母范,铜质,椭圆形,有边框,框厚1.3厘米,圆柱形浇注口居中,周围8枚钱模,4面、4背相互对称有凸起支槽与钱模相连。范中有一条直线从中贯通,中部两侧各有一圆圈,十字线从圆圈中交叉。长边相对两侧有乳钉形椎卯2对。范背有菱形加强筋,中间2菱形内有“新母”二字。新朝时期钱范的种类、范式新莽钱范质地丰富,已经发现的有铜、陶、石、铁等质地;钱范种类、形制多样,有板形范立式单面钱模子范、卧式128/253

128叠铸母范,也有珍稀的祖范新莽钱范不但有见于记载的四次币改铸造的所有面文的,还有不见于记载的布泉和国宝金匮值万。而近些年考古发掘发现的新莽时期钱范也日益增多,将传世与考古发掘品相结合,依钱范的种类、范式货币铸造时间的前后顺序和特征分理概述如下:一刀平五千:已经发现者有陶、铜两种质地。陶范多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单面钱模母范如图5.40所示虽然范上仅剩下3枚均已经残缺的钱面模仍然可以从钱模排列形式看出其采用的是直流分注法铸钱。从钱模可以看出,一刀平五千的“平五千”三字是铸造钱时就有的“一刀”二字则在钱铸造后再加工出的。陶质的一刀平五千钱范基本在前述例子范围内。铜范稀少,仅见《考古与文物》1980年创刊号刊登一例,是1973年陕西户县文化馆从户县玉蝉公社新义大队收集到的。范铲形,浇注道下部有1个三角形凹槽,子范,立式直流分铸式,通长29厘米,宽19厘米,钱模分布在主浇道两侧,各为1排4枚,均面模,以尾部与浇注道相连,似这种与大部分圆钱部分朝上的陶范相左钱模圆钱部分朝下的形式的范较为少见。浇注道右侧钱模刀刃向外,左侧钱模刀刃向内,范背中部有一长方形把手.宽6.22厘米,厚1.5厘米,高1.2厘米。“一刀平五千”为王莽第一次货币改革时铸造。从实物看,“一刀”二字为金的,与钱肉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拓片上反映不出。“平五千”三字为铸造而成。传统上一直认为“一刀”的金字是用“错金银”工艺加工而成的。错金银的一般129/253

129做法为:在青铜器表面预先铸出或整刻出图案、铭文所需的凹槽,然后嵌人金银丝、片,锤打牢固,再用蜡石将其打磨光滑,达到突出图案和铭文的装饰效果。西安好汉庙和其他出土、传世的“一刀”范,无论阳文铜范母还是阴文子范,鲜有在圆钱部分看到“一刀”二字的。这说明,“一刀”二字是在刀还铸成后,再加工刻槽镶嵌而成契刀五百:有陶、石、铜等质地。陶范分母范、子范两种多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范中主浇道两侧各1排钱模的类型。范上钱模排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相邻钱模首尾相对,一种是浇道一侧的钱模平行排列河南南阳发现部分叠铸范这些范为泥质红陶,内含少量细砂,分圆形、方形圆形的直径10厘米,厚2厘米,是圆钱与契刀合范2枚刀模首尾相对,位于中心浇道两侧,呈“八形,开口大的一边中间夹一大泉五十背模。方形铜范长、宽各8厘米,厚2厘米,2枚钱模平行排列在中间浇道的两侧,吴大激《恪斋集古录》28页所刊铜母范者与此范片形制一致,或许二者就是一套子、母范关系,吴氏所存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圆形、方形范均无椎卯结构。根据拥有者称它们虽然没有椎卯结构,正背范恰相吻合。铜范均为卧式叠铸式母范所列此件圆角长方形长10.7厘米,宽9.5厘米。范上有钱模2枚,分布在注口两侧.左侧为面模,右侧为背模。从钱范的形式与特征可以看出,铸钱采用的是中流散铸法。石范均阴文,或子范或祖范,发现较少极少数范形状特殊,如河南南阳发现的一例为铲子从中间断开的一半而非铲形,此范是两面刻钱模,一面为3枚契刀,1枚大130/253

130泉.面为3枚一刀平五千.1枚大泉,大泉均位于范的底部所有者认为是祖范。1这种范如果是实用的子范,应该是竖式多铸式。板形范立式顶注式陶契刀范里,有契刀与大泉五十、契刀与大泉五十和一刀平五千合范的,前者以契刀为主,大泉多在范上下部空间不够一个契刀钱模的地方,属于补漏后者发现极少大泉五十:有陶、石、铜、铁等质地。陶范多样,有母范子范。母范居多,包括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单铸和卧式叠铸。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单铸多为铲形和长方形,只有极少数为前面两种形式的变形。这种立式单铸式母范多采用直流分注法浇铸钱币,钱模分布在主浇道两侧,每侧列数不等,多3列者,也有1或2列的,多数钱范上的钱模只有1条支槽可以进铜液,少数则除了来自上边钱模的支槽外,还有支槽与左右钱模相通,3行钱模的钱范有一部分在靠外侧边缘处设置了排气道。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1套立式顶注式长方形合范,范为子范,长10厘米,宽8厘米,由面、背两范组成。范上只有4枚钱模,两两排列,铸钱采用的是直流分注法,浇注道主要在背模一面,面模一面只上面的2枚有浇注道凹槽,下面2枚浇注道部分为原始翻模时的凸起状。从面范钱模的文字、主浇道特点观察,似乎其是利用背模翻印出后,又继续加工镌刻的。似此只有4枚钱模的立式顶注式大泉陶范非常少见,该范与传世的一套大泉五十铜子范很相似,这套铜子范也为立式顶注式全范,由面、背合范和未及修理加工的铸币残骸构131/253

131成范也是长方形,大小、钱模数、分布形式、樵卯结构及浇注方法都与前述陶范同,铸钱残骸(钱树)为才从范中取出的状态,4枚钱还与浇注道流铜粘连在一起,明显为铸坏了的残品。从钱形看,其缘、郭和钱文笔画都明显细于钱范上的钱模,证明钱铸成后与范上钱模存在收缩率。还有一种正方形4枚钱模的板形范立式顶注式范除了浇注道形式外,与此类范都相同。卧式叠铸陶范片均子范,类似圆形,有两种,一种长9厘米、宽8厘米厚0.75厘米范中有一条阴文线条贯通。范上有6枚钱模3面3背相间排列主浇道位于范中心处,支槽自此向外延伸,形成“米”字形与各钱模沟通,范两侧各有2个凹凸三角形卯椎,相互对称。另有一种8枚钱模的叠铸陶范片除了尺寸稍大、支槽形式稍有变化外,其余特征与6钱模者同而且从铜母范可以知道,叠铸大泉五十还有其他形式的陶子范,范上钱模最少的只有4枚,可见叠铸范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叠铸范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据1959年11月《文物》所刊的《西安北郊新莽钱范窑址清理简报》记载:西安北郊郭家村发现的窑内发现大泉五十范包5件,每件46层,每层范片有圆形棒卯各2对,上下两面各有4面4背钱模,叠起共高39厘米。这是发现的叠铸大泉五十最翔实的资料,对研究古代钱币的叠铸法有重要意义。相当数量的立式顶注式陶范的背面刻有文字包括数字如“十”吉语如“日利”“日利千万”,年月如“元年二月”“始建国元年三月”。一般而言,土加细砂质地范钱模更清晰,耐用性更好,单纯细土范稍微逊色。有西安市好汉庙地区出土的陶范背,还有尚未完成者,从这种范可以看出其模为雕刻的,其中刻成的132/253

1328枚,未刻的2枚仅刻圆圈的4枚,说明背范有刻制成的。但这是否真正实用物,尚待深入研究石范相对而言较少发现者均为阴文子范,多铲形板形范立式顶注单面钱模.主浇道两侧置钱模.有1列的、2列的,2列的有些范外侧钱模不仅有来自内侧相邻钱模的支槽,也有来自上下钱模间的支槽。钱范下方有槽,或拱形或三角形。有的石范为双面范,如1987年充州市博物馆征集的2件这两件钱范均为长方形子范,尺寸一致,长28.6厘米,宽11厘米,钱范最大特点是双面刻钱模1件的两面均为钱面模,另一件两面均为钱背模,面模范上一面有钱模17枚,其中16枚平均分布在主浇道两侧.1枚在主浇道下口处。钱范四角各有1个圆柱形样。另一面有钱模16枚.平均分布在主浇道两侧,范右上角和左下角各有1个圆柱形椎。钱背范一面有钱模16枚,平均分布在主浇道两侧,范左上角和右下角各有1个圆形卯。另一面有钱模17枚,16枚平均分布在主浇道两侧.1枚在主浇道下口处。范四角各有1个圆形卯。从表面形式观察,这种双面钱范是多方钱范合在一起,以棒卯衔按固定后使用的。可以看出,钱模枚数相同的范面可以结合为1套合范,数套合范结合起来,形成立式多组浇铸方式铜范亦有子范母范,有立式顶注式和卧式叠铸式。立式顶注式多子范,铲形或类铲形,少数也有梯首长方形。与石范一样钱模有1列的,有2列的,有的范下边缘有凹槽,有的没有凹槽但有卯。除了钱模较多者外,还有4枚钱模的立式顶注式方形范.较少,包括前面列举的一套。陕西发现的一件类似去柄鸭梨者亦为只有4枚钱模范4枚钱模均为面模,133/253

133上下左右排列,上枚与主浇道相通,从其两侧与下方各开一支槽通其他3模,面四角有四个凸起的长方形椎,背中央有一长方形把手。这类范上下两侧有相对的棹卵,铸钱采用直流分注法,有的范背有门形把手,或1或2。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形式与此相似的范,范面有钱模6枚,范下端中部有凹进的长方形小缺。卧式叠铸范有委角长方形方形、八角形等。范上钱模有4枚、6枚、8枚及10枚等,均为面、背模混杂,有的是面、背模各据范的一半,有的是相间排列。考古发掘与传世的大泉五十卧式登铸式铜母范形式多样.大小不一,范上钱模多寡、大小,以及文字特征丰富,贯穿大泉五十铸造的各个阶段,是不同时期大泉五十的体现。铁范数量较少,形制基本同于立式顶注式的铲形铜范发现者皆为阴文子范。大泉五十始铸于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此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第二次货币改革、始建国二年的第三次货币改革时都留用并持续铸造,直到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币制改革时才被废除,此间其共铸造、发行了7年,是王莽钱币中寿命最长的一种,其不同形制的钱范,体现着王莽铸币工艺的演变小泉直T湮桧捣:有陶、铜、石、铁等质地,铁、石范较少。陶范有母范、子范,以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多组浇注母范翻子范铸钱法居多,陶母范较多.陕西西安市好汉庙一带出土范基本以土夹细砂制成。范上钱模间有有支槽的,有没有支槽的有有中心定位点,划刻出外缘无内郭者。因为钱形小,又解决了排气问题134/253

134范上钱模更多通常情况下主浇道两旁的钱模都在4列以上有范上钱模达150余枚的,而且范体较大。范多铲形或类铲形者,其钱形虽然小,却铸造得精整,反映出新莽时期的铸钱水平。铜范多卧式叠铸式母范.范形制不一,体小模少虽然范上钱模多少不一,但基本在4~10枚间,制作都非常精致。也有少量铁范小泉直一钱范共同特点是支槽比钱模浅这种形式便于分散联体的钱。还有另一种小泉范的主浇道粗大,呈叠起的倒梯形状两棱角与钱模相连这种形式较落后,浪费很多铜液。六泉:除了前述的小泉直一和大泉五十外,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均以陶范为主,只有幺泉一十有数方铜范流传,且真伪尚无确定。这几种圆钱范多为陕西西安出土,范的形状、钱模布局浇注形式与立式单铸式的大、小泉范一致,有有支槽与钱模相通的,也有钱模间无支槽相通的,范形体较大,主浇道两侧或2列或3列钱模,以母范居多。十布:以陶范为主,大多为陶质的立式顶注式,体积较大,多为西安好汉庙地区同一时期、同一地点的产物,形制基本一致,且基本为阳文母范,其中大布黄千有立式顶注式铜范。陕西渭南出土范较为特殊,此范铲形,为子范,主浇道两侧各1列钱模,范首部第1枚钱模是布首与浇道相连其下者才为足与浇道相连。发现的陶范基本为阳文母范及范背,属立式顶注式,有有支槽通钱模的,也有钱模间无支槽相通的。135/253

135范形体较大钱模也多,如一件差布五百陶母范在残长1.4厘米,宽9.5厘米的面积上就留有5枚钱模,从完整的1枚上可以看出,范上钱模为中线不过穿者。从钱模清晰程度分析,其使用程度不高。十布钱范上的钱模基本排列方式为主浇道两侧各2列钱模布局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内侧靠主浇道的1列同一斜向排列,以足部与支槽相连,外侧靠范边缘的1列钱模与主浇道平行,呈直上直下状;一种是2行钱模同一斜向平行排列两种形式的范铸造时都是从布的两足注入铜液。范首多文字,有标出布名如“壮布”“次布”的,有布名外尚有其他文字、多为次序数的,大布发现得最多,有“大布第一”等。“六泉”“十布”也有合范的。由于“六泉”“十布”铸造少、存在时间短,不但钱币实物少见钱范也很少,而且形制简单,基本局限在立式顶注式范围。除了大泉、小泉由于铸造时间长,有多种形式外,只有获利非常大的大布黄千发现有卧式叠铸范。大布的卧式叠铸范分母范、子范,范上钱模数量不同,基本分2枚的和4枚的两种,2枚钱模的钱范上钱模只有2枚,布局形式一种为范中心处设浇注口.1面1背钱模各1,并排排列,分布在浇注口左右,由支槽与钱模相连,支槽口一般在布的足或腰部,范内边缘设椎卵用以定位范制好后根据椎卯对合后叠层浇入铜液即可。为了更快更好地定位,有的母范的形状故意做成不规则型,这种形式范较少,另一种是浇注口位于范的一端,支槽与布足部相连。已经发现的铜质大布黄千母范基本由2个钱模组成不同处只有范的外形,有圆角长方形、圆角正方形、不规则八边形、椭圆形、一端136/253

136直角、一端圆角等,范背有吉祥语或星象纹等铭记。4枚钱模的布局形式为范中心处设浇注口,2面2背钱模轴对称式排列在外,范制好后只须将其中一个旋转180度就可按样位置对合制作起来更为简便,且浇铸钱数增加一倍。值得注意的是,存世范中,有一些只有1枚钱模的子范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套面背合范,不规则长方形,下部两端为折角,长8厘米,宽4.4厘米,厚1.3厘米,立式顶注式浇注,浇注道与布足相连,面背范的四角各有一相对应的圆形椎卯结构。面范的背面还有一阴刻“宜”字,范制作得十分精致。这种范是否系实用者尚待商榷。陕西西安还曾出土石质大布黄千范一件,范铲形直流分铸式主浇道两侧各有钱模1列10枚,计20枚。与陶范布局形式不同,该范上的钱模都是横向分布,与范的上下两端平行,没有斜度,钱文较粗,范底中心处有三角形凹进。十布范中,除了一种币值的单范外,还有多布同范的情形,有十布同范的也有不到十布的多币范。货泉:有铜、陶质地的母范、子范。母范基本是卧式叠铸式中流分注的铜范形式多样,有方形、圆角方形、折角方形、圆角长方形、八角形、圆形、不规则形等多种形制,范上钱模多少不一,有4、6810等。4枚钱模的范形式与4枚的大泉五十铜范一样,多各种变体的方形,钱模或面、背相间,或各据一侧,有些范背装饰有精美图案,如一圆角方形母范,边长7.4厘米,厚0.8厘米。不但正面钱模文字十分精美,背面还刻一作回首状奔鹿、爬行状小龟,鹿、龟刻画得十分生137/253

137动。6枚钱模的范有不同形状,常见形式外还有六角盘形这种范的浇注口在范中间,6枚钱模或面、背各3,交错排列,或面、背各据一侧。8枚钱模的有长方形、椭圆形等,浇注口也居于范中间,8枚钱模或面、背各4相间排列,或各一侧,范的两侧各有3个卯,一边1凸2,另一边相反10枚钱模的多类似长方形,浇注口在中间2枚钱模间,向外形成两棱,类似立式顶注式直流分注的支槽通各钱模的样式。10枚钱模有面有背,中间面、背模各1,两侧面背模各4。范有2对形,位于较长边缘的相对两侧。总体说来,范上钱模多在10枚以下,所见角长方形,有18枚小钱钱模,左右各9枚,面背分别排列,浇道在中心的范是钱模数量较多的。其钱无外缘,形同剪边五铢,狭肉大穿,钱文外侧缺,或为减重或私铸钱所为。卧式叠铸式中流分注的货泉范钱模排列方式很随意,除了前面提及的各种面、背模混杂者外,无论几个钱模的。均有全部是面模或背模的情形。值得一提的是范背多文字,有泉、同氏、符号或吉祥语等,方形范背还多有纹饰,铸造相对精美货布:与货泉一样,基本是卧式叠铸式中流分注法的铜母范,有2枚钱模的,类似圆角方形,长8.6厘米,宽8厘米,厚0.8厘米。浇注口居中,两侧各1枚钱模,1面1背。范边缘有合椎,背有凸起十字筋,制作十分精整。有4枚钱模的,以近长方形者居多.4钱模面、背各2.两两相对围于中心圆柱形浇注口外。不论2枚、4枚钱模范,背面都有凸起十字筋,138/253

138有些还有铭文。从铭文内容看,有“母”“母一”“母二”“宜”“工”等。布泉:不见记载的布泉铜母范发现也较多,基本只有圆角长方形一种形式,范面钱模的分布形式、范背菱形格子纹的装饰形式也基本相同。除了面文和局部细节外,范的特征与货泉、货布一致。除了十字筋外,背上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方菱形格子纹,并有多种铭文,典型的1件代表范是圆角长方形,长13厘米,宽7.8厘米,厚1.4厘米,范浇道居中,周围环钱模8枚,4面4背,相间排列,范背面装饰菱形格子纹,中心四格内分别刻字为“君宜”“母二”。发现的铭文还有“新母”“宜”等菱形格子纹是布泉独有的特征这种整齐划一的统一格式,不仅在王莽其他各种货币钱模中未见,在两汉四百多年中也罕见。新朝时期铸币工艺的演变新朝铸币工艺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工艺不断进步的过程,铸币初期,钱范制作工艺多沿用西汉制范工艺,中后期,铸币采用既能节约铜原料,又能成倍增加铸币的卧式叠铸铸造工艺,从四次铸币钱范的材质大小铸造方式等方面区别可以勾勒出新朝铸币工艺的发展轨迹。第一次币改时的铸币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千和契刀五百钱范基本情况是:三种钱范均以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单组、多组浇注陶范为主,也有部分石范和铜范。石范、铜范用于刀139/253

139币的较少,迄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方,包括1964年河南省博物馆从孟津收集到的“契刀五百”石子范两方。两方同大,略呈长方形,但下边的边缘明显宽于上边。范长17厘米,合到一起的厚度3.5厘米外表光滑内呈红色,面、背范上各有4枚钱模,2面2背交叉排列成两组圣扇形分布在范上,钱的圆环部分居于范的中间,长方形的刀刃部对着范的上下边,由于浇注道支槽开在刀尾端的交叉点上,从而形成两端钱模不相通,一侧的2枚钱模共用一个浇注道的情况.按照这样的组合搭配,一次只可能将同侧的2枚钱浇注出来,所以根据其特征分析,钱范应该是尚未完成的成品,其最终的形式应该是从中间截断开来,再按照边长不同组合成两套范。该范上尚无定位棒卯结构,说明范属于早期物。1987年陕西西安出土的契刀一刀平五千与大泉五十钱模同出现在一范上的实物是极其少见的王第一次币改钱币的石子范。范为铲形,斜肩,3枚契刀3枚一刀平五千分列于主浇道两侧,最下端各有1枚大泉五十,所有钱模均为面模。尚见的还有前面提到的《考古与文物》创刊号上刊登的一刀平五千铜范一方。大泉五十的石范铜范较多,早期的范基本为立式顶注式,后一步步改进,发展到卧式叠铸由于大泉五十贯穿王莽当政时期,其范形的变化,在反映新朝时期铸币T艺改进方面最能说明问题。初铸大泉五十以西汉常用的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单组或多组浇注范为主。这两种范都为长方形或铲形,主浇道在范的中间,两旁排列钱模,由支槽与钱模相连,最早的铜、石范上主浇道每侧只有1列钱模其后随着排气问题的解决,钱140/253

140模行数增加,出现主浇道两侧或2列或3列的形式。T艺改进也不断地体现在细微处,河南临颖出土的2件大泉五十青石子范外表轮廓都为铲形,但大小与钱模的排列形式差异明显,小者为圆肩,长16.3厘米,宽11厘米,厚2.8厘米上有8枚钱模分布在主浇道两侧每枚均有支槽与主浇道相连。范下边缘中央处有凹进的半圆形槽。大者为斜肩,长27厘米,宽16厘米,厚4.5厘米,上有24钱模,分4列,两两相对分布在主浇道两侧,每列8枚。近主浇道的2列钱模有支槽与主浇道相连,外侧的2列除最上边1枚只有一个来自相邻的1枚钱模的支槽外其余都有来自侧面上面钱模的2个支槽范下边缘中央处有凹进的三角形槽。这种范下缘的凹槽是为了更加便于固定几组范及缩短散热时间设计的,只要事先将与凹槽形制相对的凸起物准备好,固定在需要的地方就可以将合好的成组范一一插嵌上缚牢,而三角形显然比半圆形更具有稳定性。山东充州发现的2件长方形子范大小一致,长28.6厘米,宽11厘米,厚2.6厘米。2件均双面刻模,1件全为面模,1件全为背模,面模范一面浇道口呈覆锥形,有钱模17枚列于主浇道两侧及下端,主浇道与各钱模间有斜向支槽。钱范四角各有1个圆柱形椎,椎径0.8厘米,高0.3厘米。另一面浇道口呈方形,有钱模16枚位于主浇道两侧。范右上角和左下角各有一圆柱形棒,径0.6厘米高0.3厘米。背模范的形制、布局、钱模大小、卯形式分别与前范的一面完全一致。可见这种双面钱范是以棒卯相接,复合若干组后浇注钱币,从而可以一次同时完成若干组的铸造。这种形式的组合既便于操作,又提高了铸钱效率。比前面提到的河南141/253

141出土的单面刻模的钱范形式又前进了一步大泉五十是新莽铸造时间最早,使用、流通时间最长的钱币,传世出土实物非常多,版别极其丰富,如何判定钱的铸造时期是较困难的。从史籍记载看,是钱至少应该有三个典型的阶段。但是除了一次币改时有“径寸二分,重十二铢”的详细记载外,其他两次因没有文献记载,只能靠排比推测,近年出土的板形范立式顶注式范、契刀五百与大泉五十合范、始建国元年铭文的大泉五十陶范和不同特征的卧式叠铸钱范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关键作用。一般情况下,立式顶注铜范较大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1959年从废品收购站发现的大泉五十铜子范为圆肩铲形范长20厘米,宽15.1厘米,下宽15.4厘米,厚0.9厘米。主浇道两侧各有2行钱模,顺肩的走向向下方倾斜。靠近浇注道的一行为6枚,另一行5枚。两边对称排列。钱模间有支槽相连,钱模上的钱文粗实厚重,与后来纤细的悬针篆风格有别。范下边缘中间有一近三角形凹槽,背有2个长方形把手,分别位于上下的三分之一处。这种形式的范是王莽第一次币改时用范,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铸造工艺不断改进,这种钱范也有变化,在陕西西安好汉庙地区出土的同类范,就比宁夏出土的要先进一些,如同为铲形、斜肩双列排列的子范,西安出土靠外侧的2列钱模除了最上1外其他都有来内侧钱模和上1钱模的两个支槽,这种设计有利于加快铜液在范内的流动速度,提高铸币质量。少见的铁范也有同样的特征。大泉叠铸范在陕西的最早报道见于1959年《文物》第8142/253

142期据其提供的资料,当时发现的范层层相叠,高39厘米,计46层,每层上下2面各有4面、4背钱模。其后一次报道见于1987年《文博》第2期。两处发现钱范的地点都没有铸钱痕迹,说明这些地方是专门制作叠铸范的作坊区。从陶母范看,以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多组浇注为主要形式,西安好汉庙地区出土者,多为此种形式,从尚留存有主浇道与钱模相连的实物看,支槽与钱模有平直相通、斜下相通两种形式。从同地区的出土实物还可以发现,陶子范不完全是母范翻制的,也有镌刻的,甘肃环县新铸钱遗址出土的未磨范坯,面有厚0.6厘米的白色细泥尚未打磨,并留有拍打印痕也说明其为镌刻而准备。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多组浇铸将若干个面、背范组合排列起来固定住依次浇注铜液。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多组浇注铜范或作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多组浇注陶范母范的铜范较小,一-般有4或6枚钱模所见的数件范无论母范、子范都是4枚钱模,甘肃出的1件面6枚大泉五十面模背1“中泉三十”面模的立式范是极少见的6枚钱模范。该范应该是王莽第三次币改时用范它反映出了甘肃地区铸币技术较中央发展缓慢。缘何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多组浇注铜范较小钱模较少,尚不清楚。卧式叠铸铜母范有4枚6枚8枚10的几种形式范上有三角形椎卵。一般是面、背模相间,也有各具范面一半的。4枚者范多为方形,但是-侧边明显宽于相对的一面,这样翻出的子范可以根据边的宽窄相对扣合,不至于出错。根据形制、钱文特征等与出土的各类新朝钱范比照可以143/253

143确定铸的大泉五十铜母范多为第四次币制改革时产物第四次币改铸造货泉、货布时,基本采用的是卧式叠铸法。传世、出土的大量铜范陶范足以证明这一点。叠铸所用铜母范有此源于陶祖范。西安好汉庙出土的货泉陶祖范模残长6.95厘米,边宽1.5厘米,边沿厚1.6厘米,中厚2.15厘米。撰文者描述其为:“范正中的二层台,即为钱范母模,母模呈腰鼓式,上部宽7厘米、下部宽7.2厘米,范的残断面,是陶范的中间部位,在上层台的底部,有一凹坑与范面持平,此凹坑即范的主浇道,并有通向钱模的分浇道凹槽。分浇道凹槽靠主浇道口处深,靠钱模处浅。钱模凹形,钱文阴文反书,方穿凸与范面持平,方穿中有一圆凹坑,钱背模外郭呈凹形圆圈,方穿郭呈方形凹坑。范面两侧有对称圆形凹凸合范卯棒,陶范中部有一条高低不平的直线。范的下部、即为较宽的合范平台,平台正面内侧有一椭圆形凹坑。从形制看,此范不能用于铸钱,是铸造铜范的范模模合,而这一合范正佐证了铜母范是如何制造的,此范应该是所谓的祖范之类。货泉外,也有大泉五十等祖范残件发现。”叠铸法铸钱工艺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了造型材料和金属液,降低了生产成本,制作的钱币整齐划一而精美这种工艺技术十分适合小型铸件钱币的大量生产,因而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铸造工艺。叠铸法铸钱工艺,产生于西汉初,成熟于新莽时期。由新莽时期普遍使用后历经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了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铸“开元通宝”使用翻砂工艺而退出铸币主流,铸钱时间长达800年之久。144/253

144新朝钱范反映出的工艺特点综观新朝时期铸币工艺进程,可以发现其四大特点,即:承前性、发展性、启后性和地区差异性。新莽早期铸币采用的是西汉板形范立式顶注浇注的单铸工艺,发现的实物表明当时的钱范,不论母范子范及其质地大小范上钱模的布局形式都与西汉的半两、五铢钱范,尤其是五铢钱范相同,其铸币场所沿用的也是西汉中央铸币地,可见新虽然摒弃了西汉的五铢钱制定了自己的货币体系,具体到铸币时还是采取了拿来主义,沿用西汉的传统方法铸造自己的货币。由于立式单铸范体积不可能太大,一方范所能容纳的钱模有限,就是尽可能地节约了空间,增加钱模数量,透气性也是一个问题,很快,立式单铸法铸币成本高、消耗大铸钱数量少达不到新所求钱币数量质量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工人们不断探索改进,先是改变铲形范支槽的构造,将西汉时一般铲形范只有主浇道支槽通向钱模,两枚钱模间只有一个支横的做法改变成如果范面两侧各有2列或2列以上钱模时,除了靠近主浇道的2列和其他列最上端的1枚钱模只能开1个支槽者外其他钱模间均开2个支槽确保离主浇道远的钱模也能顺利得到足够的铜液。改进的立式单铸仍然不能满足铸币需要,改革继续深人,立式单铸被推进到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多组浇注,并最终发现了卧式叠铸的优势开始广泛采用新朝时期铸币的叠铸工艺提高了一大步。叠铸就是把多个相同或相对的陶范层层相合,叠累起来,145/253

145利用同一个浇注系统灌注金属溶液使得一次可以得到多个相同的铸件,叠铸铸币比先前一范一浇注的立式顶注式浇注法铸币省工省料,尤其随着技术提高,可以将范片叠至十几或几十层后成批浇注,既省T时,又省铜料成品的标准化也大大提高新莽时期铸币,秉承了西汉的卧式叠铸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卧式叠铸法铸钱由几个工艺步骤构成:第一步是制作祖范。第二步是由祖范翻制母范根据祖范材质不同翻制母范的方法不同,母范可以是浇注的(铜范)可以是模印的。第三步是制作子范。高质量的子范在和泥时要掺人部分研磨极细的旧范土以保证其在铸币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和稳定性。西汉以叠铸法铸钱只是小范围采取的方式,而且范的设计处于较低层次。新莽时期,随着对铸钱质量要求的提高,铸钱数量的增加,很多地方铸钱开始采用叠铸。随着不断探索,叠铸工艺得到迅速发展,叠铸技术大大提高。首先是翻子范的铜母范数量增加,这既提高了所翻子范的质量,又提高了制作子范的速度;其次是由于在实践中不断改造,母范的制作日趋合理实效如范的形式、钱模的布局、卯的安排、子范的厚度在范的背面加十字筋使范更加坚固耐用等。运用叠铸工艺铸钱,节约生产占用面积,节省造型材料减少铜的损耗,提高铸币效率优势显而易见。卧式脊铸出现在西汉文帝时,当时偶或开始有人用铜母范翻泥子范的铸方法铸造半两钱,但尚少见,到新莽时将这一新工艺大力推行开来掌握了根据钱模数量设计模面型腔布局和外形的最佳方法,如制作圆钱时,4模者以方形为基础,6810者为。制作币时2者为础,4模者以长方形为基础。146/253

146但这只在中央及附近地区,边远地区因为多种因素的缘故,很大程度上沿袭着旧工艺法铸币。如宁夏银川江苏无锡等地发现的大泉五十铜范沿袭着西汉中期铜范的旧形制。也有例外,辽宁黑城古城铸币就在旧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改变范面钱模布局,使相同的范面上可以容纳更多的钱模。其范将钱模增加到64枚分6列排列由直浇道注人铜液,内支槽联通钱模,模肩设2条排气道解决透气性,模尾用三角形定位该遗址出土的小泉直一陶模是这类改革的顶峰,其范面钱模达到150个。少数的新莽叠铸范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如果范上的钱模是面、背模相间时,其凸起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但凹下的面模厚于背模,合范注人铜液铸钱后,就形成一个高低有致的台阶形口,这样既不影响钱面的光泽与完整,又可使支槽与模相接处较薄便于钱脱模。这种特征的钱范只见于新时期,可以说这是新莽铸钱的一大技巧。另一个明显特点是由于新莽叠铸范是根据互换性要求,由面范和背范两片对合制作而成所以在模盒上下或左右一即钱面和钱背两部分所形成的中心线位置上,常有两片高低不平现象,从而形成棱线便于铸币后脱模。新莽时铸币沿袭前代,用铜、石、陶等材质范铸钱,还出现了铁范。铁在中国出现得比较晚,但发展迅速,春秋时开始使用,至战国时已经在全国普及了。铁被用作铸币钱范约在西汉时期,到新时用铁作范零星多起来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大布黄千都有铁范。其时已经握了不同材质范的优劣性,知道铜、铁、石三种质地的范耐用但制作麻烦,透气性能不147/253

147够,在铸造中容易产生流铜、漏铸;陶范性能较稳定,铸造的钱币相对好些,但范只能使用一次,需要不断制造。因而各地铸币的总趋势都是不断缩减铜石子范的制作和使用,改善陶范工艺,大力发展陶范。事实表明,王莽时期钱范的设计、布局都经过周密考虑才确定,不断增加工艺的合理性,而且范面利用率极高,达到省工省料的目的。如由模盒中央主浇道分出的支流浇道和泥质子范的厚度,都能做到最薄的程度,以实现其省铜料的目的。由于泥质范薄,所占空间相对减少,提高了烘范炉容量,从而提高产量,再如十布和刀范,因其钱体扁长在范面不能容纳一个钱腔整体时就在其余部分加大泉五十,使范面得到合理利用。刀范一正一反的设计,也极大地节约了空间。新莽铸币工艺对后世铸币影响很大,其时广泛使用的卧式铸法由于不断改进工艺日趋完善,到第四次币改时铸币已经较为成熟,由铜母范翻陶子范后铸造钱币的手法用得十分熟练,这不但为提高铸币的质量和数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证,也为后世铸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新莽后,从准阳王铸造更始五铢起,直到南北朝时期,都在沿用新莽的叠铸工艺技术,除了南朝梁稍作改动,将范的两面都利用上外,其余均一成不变地沿袭使用着新莽的工艺技术。同时工艺外的一些做法如在范上铭文的惯也被传承下来。自第二次币改时起很多钱范上都开始铭文不论中央三辅地区还是边远郡所,中央三辅如兆伦铸钱遗址就发现铭记“钟官前官始建国元年三月工常造”的钱范。但铭文内容最多最丰富的范还是辽宁黑城发现者。据《文物》1977年12期发表的《辽宁宁城县黑城古城王莽钱范作坊遗址的发现》报道:148/253

1481975年在辽宁宁城县黑城古城发现的王莽钱范作坊遗址内发现的大泉五十陶范母上多有铭文,包括“始建国元年三月前钟官工第··....”“始建国元年三月后钟官··....”等,这些铭文表明王第二次币改时期铸钱的管理机构仍为“钟官”而且有前、后钟官之分,分置于郡国。范上注明时间的做法虽然起自西汉中期,却流行于王莽时期此间钱范题铭内容增多,除纪年外、增加了制造者职称与姓名等。这一做法影响到后世。范上铭文对钱的断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新莽铸币钱文采用悬针篆,纤细而长,第二次币改的大布黄千第四次币的“货布”“货泉”币文中笔画最长达到3厘但宽度不过0.3毫米这就要求所制钱范有一定的精密度以达到文字笔画细而实的要求。正是新莽时期铸币工匠解决了钱范精密性的问题,才为后世积累了经验,没有新莽时期的悬针篆作基础,就不会有南朝宋的雍叶篆的完美。新时期铸钱工艺因地区差异而参差不一政权统治中心及辅助地区陕西、河南一带基本采用先进的陶范叠铸工艺,边远地区如内蒙、甘肃、四川宁夏等则依然以铜铁石范铸币为主。但是由于当时私铸严重,零星出土的一些形制、工艺落后的范并不能代表新时期的铸币水平。从出土钱范看新朝铸币的区域性史籍对王莽币制改革的时间、钱币的种类有较详的记载但对于具体在何处铸币没有更多说明,只云他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遣谏大夫五十人分铸钱于郡国”。迄今已发现的149/253

149新莽时期较大的铸币遗址已经有十余处这些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小、遗迹、遗物各具特色,据出土资料统计,新莽铜、陶质叠铸范在陕西西安地区出土发现最多。陕西西安市好汉庙遗址所在也是西汉中央铸币地,这里是新莽王朝最大的铸币遗址,出土了大量新朝钱范,品种齐全,囊括了方孔圆钱、刀布等的陶母范、背范;陕西户县大王镇兆伦村遗址,面积约9万平方米,由制范区陶窑区和建筑区几部分组成,制范区内残留多处钱范坑,发现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和契刀五百、次布九百、布泉、货泉等钱范,少数范上有铭文,如“钟官前官始建国元年三月工常造”纪年铭文还发现了铸造货泉铜子范的陶质母范合范,大量大泉五十叠铸陶钱范在西安咸阳宝鸡临、原扶风岐山勉县及城固等地先后出土发现数百件新莽时期铸币用范,包括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泉、货布布泉大布黄千等铜陶母范叠铸子范等质母范中大泉五十、大布黄千、货泉、货布最多。河南邓县城关遗址,出数量较多的大泉五十钱陶范;河南南阳市北关遗址距地表1.8米的灰中发现堆积约0.1米厚的一层钱范括大泉五十和契刀五百两种数百件残陶范有圆形方形,说明这里是铸造这两种钱币的遗址;河南阳市胡同村遗址,出土有大泉五十完整、残缺陶范和炼渣;河南巩县里沟遗址,出土有大泉五十完整残损钱范2000余件烘范密残砖制范泥料小铜块范院铜片等:四川西昌市黄联关东坪遗址,面积10万平方米,地表上的矿渣木炭屑烧块陶片等文化层堆积厚2米。遗址分为采矿区、作坊区居住区和葬区。发现的遗物有长方型的烧炭炉圆型的炼炉圆型的熔炉正方型的铸币炉4种炉子,货泉铜150/253

150范东汉五铢铜钱范和具有文字数字的铜17块铜每块重约50~60公斤为铸钱原料;甘肃环县城子岗遗址南北长约40米文化层厚1~2米,遗物有大泉五十小泉直一陶范残件100余块范用黄黏和小颗粒石英石均拌和烧制而成规格基本一致表面涂一层厚0.30.4厘米,由土、石灰和细砂等混合的泥料,细腻光滑,范背较粗,没有加工打磨,大泉五十有子、母范两种,母范只有4件,小泉直一只有子范多数为背范约30件有的阴刻外缘和内郭有的只阴刻外缘中间均有小圆眼系用规矩刻画其中1件成品子范模残长12厘米宽15厘米有钱模13刻制特别规范。1件比较完整者长26厘米宽25厘米厚5.5厘米。浇注道左右各有钱模5行,每行9枚共90枚。还有1件大泉五十范左侧有竖行铭文“元年三月四字,甘肃通渭县遗址,有陶范、卷云纹瓦当简瓦板瓦等遗物及4座烧陶窑址;青海海晏县三角城遗址,有多种新葬铸币遗物,并有镌刻“西海郡虎符石暇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铭文的石1件;1976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黑城王莽窑址出土完残不等的“大泉五十”陶范497块包括制好后未入窑焙烧的范母,“小泉直一”陶范52块包括面、背母范均为红黏土夹砂,分上下两层,下层较厚,所用砂土较粗,上层很薄,砂土较细腻。使用过的范母表面有层灰白色的硬光面,占出土总数的90%以上。10余件有纪年文字,书于钱范上部浇口两侧边1行是“后钟官工衰造世”或“前钟官工良造第世”8个字左边1行是“始建国元三月内蒙古伊盟杭锦旗浩绕柴达木古城内汉代遗址采集“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泉”等制陶范30余块,这些范泥质坚硬,厚重,表面泥质细腻,范坏粗砂151/253

151颗粒较大,其中1块钱范带有铭文“始建国元三月”纪钱范2出土王莽钱范的地点基本在前述几个省区范围,包括陕西的临渡县晏寨村、赵家村,兴平县宝马乡,凤翔县,三原县,户县,勉县等地,出土实物有一刀平五千、大泉五十货泉、货布铜陶范等多种;河南的商水县平奥县临颖县、孟津县等地,出土实物有契刀五百、大泉五十、货泉等铜、陶、石范有子范、母范;山东的临淄县齐故城,海阳县赵幢乡等地,出土实物有大泉五十、大布黄千铜、陶范有子范范甘肃崇信县庙家山出货泉铜母范其背后铸有“月氏”铭文。从铸币遗址和钱范出土地点的区域分布可以发现,王时期铸币地点设置在三种地区即中央管辖下的三辅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边郡地区。二辅地区发现的新莽铸钱遗址大,钱范出土地点多,钱范种类全。西安好汉庙、户县兆伦村两处遗址出土的钱范基本囊括了王莽发行的全部铸币,特别是六泉中的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十布中的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诸种钱币的范样样俱全。但在非三辅地区基本没有发现六泉、十布这些种类繁多、换算复杂的货币钱范。这种差异说明王莽时期铸币以中央所属地区为主,王莽三次货币改制主要是在中央直接管辖的地区,其他地区并未得到实行。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今河南,山东,安徽一带。这些地区农业发达,商业、手工业繁荣对货币的需求量大,设置铸币机构既能节约铸币成本,又有利于经济发展。边郡铸币地区主要在北方的内蒙古。152/253

152东汉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东汉时期铸币概况东汉沿袭西汉五铢钱制,铸币有两条线,一条是中央,一条是地方政权。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起东汉政权。建国伊始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百废待兴,中央政府没有统筹铸币一事,货币铸造多由地方郡县具体实施这在居延汉简中多有记载,如E·P·F22:39:“书到自今以来独令县官铸作钱令应法度。禁更民毋得铸作钱及挟不行钱,辄行法。诸贩卖发冢衣物于都市,辄收没入县官。四时言犯者名状。谨案:部吏毋犯敢言之。”i1东汉在建武十六年恢复铸行五钱以前确实铸造过货币,铸行货币主要为货泉。2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刘秀听从马援的建议,重新开始铸五铢是为建武五铢。从出土的建武五铢钱范铭文记载看,东汉最初铸造五铢应该在建武十七年。建武五铢大小与西汉五铢相近,直径2.5厘米但钱稍薄,一般重3.5克左有。钱外缘较窄,面文“五”字交笔更弯曲,“铢”字“金”字头较大,呈三角形,四点较长,“朱”字头圆折,竖画两头较细。铸造较为规整。自建武十六年后直到东汉末年董卓乱国,一直通行五铢钱,其间颇具特征的铸币还有灵帝、董卓铸造的五铢。灵帝五铢始铸于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其钱最的特征是153/253

153钱背面有四道凸起斜纹,由穿孔的四角向外斜伸,直达外廓,即所谓的四出纹。“四出五铢”大小轻重同于建武钱,但外缘较宽。是汉代货币断代的明显标示,汉以后的五铢只有南朝梁武帝在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铸造的铁五和异品“大吉五”背上也有四出纹。董卓所铸五铢铸于汉献帝初平年间,据载铸钱所用铜是销毁秦始皇铸造的铜人和洛阳的铜飞廉、铜马等。钱无外缘内郭,文字夷漫不全很难辨认,被后世称为“无文钱”。这是东汉朝廷最后一次铸钱钱的流通范围仅在长安洛阳一带地方铸币先后有更始五铢蜀五和公孙述铁五铢更始五铢是刘玄更始间(公元23-25)铸造的钱币。蜀五铢是三国蜀汉立国前蜀地割据政权刘焉铸币。时在东汉灵帝中平五年至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188-214年)。铸行于益州北部地区。钱多因错范而显不整。公孙述铁五铢是公孙述龙兴六年(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开始铸造的。东汉后期钱法混乱,劣钱公行。除了前述正式铸币外,民间也出现了大量的“剪边钱”和“环钱”,大部分是将一枚完整的五铢钱从中凿开使用,其里面部分称为剪边钱,外缘部分称为环钱,也有一部分是有意铸造的。东汉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更始五铢范:刘玄建元更始(公元23年)后铸造五钱用范较少有出土、传世及谱录记载几种。154/253

154出土形制、大小等完全相同的有陕西西安三桥镇发现,上海博物馆、西安市文物局分别收藏的1件,铜质,母范,圆角长方盘形,长12厘米,宽7.21厘米范上有钱模8枚,面、模各4,钱文“五铢”的“五”字稍弯曲,“铢”字的“朱部首笔上方下圆,金旁四个长点排列整齐,范背有十字加强筋,并有铭文“更始二年七月工猴岑刻”。1995年河南南阳市人民路汉宛城内冶铸作坊遗址出土5件,铜质,母范,均为八角盘形,边沿稍斜,大小略有差异,面边长4.5~4.7厘米,背边长4.55.1厘米。主浇注道位于范中心,圆柱形.其外环围6枚钱模,3面3背,相间排列。钱模直径2.6厘米,穿1厘米,有支槽与钱雅直列模相连。范边缘有2对圆形卯。[门范上钱模文字与西安市三桥镇出土的“更始二年”铜母范钱文字相似。这几件范的形制比较特殊。传世的有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件,铜质.母范,圆角长方形,长12.5厘米,宽7.5厘米,厚1.3厘米浇道口居中,周围8枚钱模,面背模各4,相间排列。两长边内侧有合棒。钱模规整,仿西汉三官五铢钱形。“五”字相交两笔弯曲,“铢”字“朱”旁上横方折,下横末端有意停顿,形成与三官五铢的不同之处。范背面有“十”字形加强筋,并有“更始二年七月工猴岑刻”铭文,与西安三桥镇发现的钱范大小形制相同,与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收录的1件相同。见于记载的有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收录的1件,形制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件相同。发现的具有铭文的更始五铢钱范与东汉建武五铢官式范相同。155/253

155东汉铸币继承了王莽时期的叠铸工艺,并加以进步完善。目前发现的东汉钱范基本为卧式叠铸式母范。典型而较多的为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铸钱用范。这种范是东汉官式范,见于前人著录和新中国成立后发现者有10余件,此外,不同地区也出土有颇具特色的钱范。东汉面世钱范的具体情况是:1958年石家庄市发现1件,铜质,卧式叠铸式母范,圆角长方形,长13.4厘米,宽8.4厘米,浇注口居中,两侧各列4枚钱模,4枚面模,4枚背模,交叉排列。中间十枚有支槽与浇注口相连,范边缘四周有圆形椎卯10个。范背有十字加强筋,山形纹饰;以及铭文“建武十七年三月丙申大仆监缘仓考工令通丞或令史凤工周仪造。1984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在州日杂站废品仓库拣选文物时从废铜中拣出1件铜母范,据调查出自西昌黄联圆角长方盘形,一端残缺。残长10厘米,通宽7.5厘米,厚0.5厘米,边沿高1厘米,浇注道位于范中心,圆柱形,其外环五铢钱模8枚,面、背各4枚,一侧是两端的2枚钱模为面模,中间2枚为背模另一侧与之相反,两端为背模,中间为面模,浇注道伸出4条支槽与邻近的4枚钱模相连外侧钱模没有支槽,浇注时,靠与相邻钱模的连接处获得铜液。钱模直径2.6厘米,穿宽1厘米,钱文“五”字交笔弯曲,与上下两横相接处呈垂直状,字体宽大。“铢”字“金”字头呈三角形,较大,四点较长。“朱”字头圆折。与洛阳烧沟汉墓亚型五铢钱相同,[11钱文方向各异。范面四周分布3对三角形棒卯,长边左右各2对,短边1对发现者认为此钱是建武156/253

156十九年后由中央政权统一下发到地方的铸钱标准此范形制大小与传世的更始二年十月母范一致。1987年凉山州和西昌市文物普查办公室在西昌市东平村发现的东汉大型铸钱遗址出土1件,“浅盘状,平面呈圆角长方形,残长100、宽75、厚5毫米。范内有五铢钱形两列8枚,正反交错,钱模直径2.6、穿11毫米,五铢’为阳文。此范应为东汉初官范”。从报道描述看,东坪村出土的这件与前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拣选到的一件特征完全相同。1996年四川西昌市杨家山1号东汉墓出土2件五铢钱叠铸铸件。铸钱通高34.4厘米宽10.4厘米,从发掘报告绘制的线图看,所称“柱体呈鱼脊骨状,含大量浇铸用砂”应该指范片是用泥夹砂制成的。靠上部残留14层钱币.每层4枚,浇注道两侧各2枚,每层间距1厘米。东汉晚期的减边钱范也有发现。西安市文物局在北郊大白杨征集到2件。均卧式叠铸母范,铜质,之一类椭圆形,长10.6厘米宽6.8厘米,厚0.9厘米,重395克,浇注口居范中10枚钱模5面5背各据长边一侧,钱模直径1.5厘米,穿宽0.9厘米,面文“五朱”外缘作被剪掉状支槽呈“丫”字形连接钱模与浇注口。背模穿中心有圆形定位点,有2对卯,1对乳钉形,1对三角形;之二圆角长方形,长11.8厘米,宽6.8厘米,厚0.9厘米,重285克。布局与前者同,但范上有12枚钱模,6枚面模6枚背模,钱模直径1.6厘米,穿宽1厘米,钱文缺失更多,仅为“五朱”的内半边。范上有3对乳钉形椎卯。河南文物商店拣选文物时发现2件。[21均卧式叠铸母157/253

157范,铜质,之一折角长方形,长10.5厘米,宽6.4厘米,厚0.8厘米,边框高出范面0.4厘米。范面有8枚钱模,4面4背,各占半边并各有一个浇注口居于4个钱模中心。上海博物馆收藏1件基本完整的五铢钱树。仅残缺1枚五铢钱,其两面残留的铸造披缝及仍保留的陶范形状显示,浇注道居中,两侧各列1行钱模,每行4枚,右侧为面模,左侧为背面,铸钱采用的是板形范立式顶注浇铸158/253

158159/253

159法铸钱工艺。见于著录的有清代学者翁树培《古泉汇考》、李佐贤《续泉汇》收录的2件(影印件为《靠斋吉金录》收录),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收录的3件等。前述范共同特征是钱无郭,较小,直径在1.2~2.1厘米之间,穿宽1厘米左右,“五铢”两字仅存半边,有的已经失去字形,与凿郭五铢无二。这些钱范的外在形制、钱模数量基本与官范同,只是面、背模的排列有别东汉钱范的工艺特征东汉铸币基本使用卧式叠铸母范翻子范的技术铸币。东汉铸币沿用了新朝时期已经出现并日益成熟的轴对称式单面子范叠铸法,即以一个平面为轴对称形状的铜、陶或其他质地的母范为模具翻制子范。轴对称的优点是以范中轴线为据,将范面或左右或上下分制成对称的两个部分以一条中心线为左右对称线在对称线中心点处设浇注口,对称线两侧相对部分的钱模、支槽和卯等都对称排列这种母范翻印出的子范形制完全一致,只要将制成的子范根据卯结构两两相合扣牢,再将扣好的多对合范上下叠起糊上泥巴做成范包,就可以一次浇注一定数量的钱了。东汉官式母范为圆角长方形,以长边为对称面,面背钱模相间排列。范标准化程度较高,铸造工艺有了进一步改进,普遍采用面、背模间设高度差,以利于铸出的钱从范中脱落的做法。母范标准化程度较高,从现有的建武十七年铜母范看,160/253

160有些面有明显的打磨痕迹。东汉官式范为圆角长方盘形,一般长13.4厘米,宽8.4厘米,厚1.55厘米。中流散铸法浇铸。浇道居范中心,两侧分布钱模,面背各4枚,交错分布,外侧的4枚与临近浇道的边缘相连,以缘处连接点作支槽。钱模直径2.6厘米,穿宽约1厘米。面模宽缘,呈漫圆状,背模略窄且高于面模,与西汉文帝钱范同特征。这种面、背模间有高度差铸出的钱容易从范中脱落些。从范的高度、面、背有别等特征可以看出铸造工艺有了进一步改进。钱文阳文,篆书。“五”字交笔弯曲,“铢”字“朱”旁上横圆折,形体宽放,字文清晰,被视为分辨东汉五铢钱文字特征的依据。范边缘内侧有合榨,呈乳钉状,大小共5对。范背面有凸起十字加强筋,右侧上下两格内刻铭文“建武十七年三月丙申大仆监仓考T令通承或令史凤工周仪造”,隶书,分2行排列,文字刚劲挺拔,浑厚有力。考T在西汉时属少府,东汉时改隶大仆,监令丞和令史都是官名。这么多官职铭于范上,一则说明东汉铸币有完整的程序制度,一则说明当时对范模铸造的重视。左侧两个格内各有1个横山形凸起纹。从传世出的实物看,“建武十七”铭文的范形制一致,铭文相同,只是文字的排列格局有些不同,已经发现的基本分为三种,一种是第1行的“申”字第2行的“史”字在横格线上,这种范数量最多;第二种是“申”在横线下,“史”在横线上:第三种是“申”“史”均在横线下。东汉以后,中央政府为保证钱币在形制和重量上的标准和规范化,统一铸造母范。典型代表遗物是前述建武十七年铭文的五铢铜母范,还有一部分陶子范。161/253

161传世品中,还有形制同前面的官式五铢而细节有所不同的,这有几种情形,一种是范面与前面提到的东汉官式五铢范相同,钱模面、背相间,制作极为精致,但范背只有十字加强筋而没有铭文的种是钱范上钱模162/253

162面、背各居浇注道一侧的,这种范浇注道的形制有不同,一种是双圆柱形浇注道,背无加强筋,一种是中间4枚支槽呈X形靠近范边缘的成“丫”形的。范上的卯形状也不同,有长方形的有三角形的。东汉铸造作坊可能只集中在洛阳或长安一带。[]四川西昌出土的钱范及叠铸件说明用叠铸技术铸钱的工艺已经推广到了边郡地区,除了以与中央政府颁发的铜母范相同形式的范式结构铸造钱币外,还有具有地方特色的范式一一浇注道两侧各2枚钱模的长方形4钱模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钱范的存世状况及工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铸币概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混乱动荡时期不断的战乱和王朝更替打断了货币流通的继承性和正常发展,铸币出现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几乎有政权就有铸币。以时空为经纬,这一时期的铸币可划分为三国、两晋、163/253

163十六国、南朝、北朝等几个小时代。已经发现的三国时期铸币有曹魏的五汉的直百五铢、太平百钱、大平百钱、定平一百、世平一百、直百,孙吴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两晋时期铸币有西晋的五铢,东晋的太元货泉沈充小钱;十六国时期铸币有后赵的丰货,成汉的汉兴,前凉的凉造新泉夏国的大夏真兴:南朝铸币有刘宋的四铢、孝建四铢、孝建、大明四铢、永光、景和,萧梁的铜五铢、铁五铢、太清丰乐,陈的五铢、太货六铢:北朝铸币有北魏的太和五铢、永平五铢、永安五铢东魏的永安五铢西魏的大统五铢,北齐的常平五铢,北周的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西域高昌国的高昌吉利,龟兹国的龟兹五铢、仿铸五铢,五朱及无文小钱等。虽然诸多政权铸有货币但铸币数量多少差异很大。不同时期铸币特征各异。三国铸币史载不详,许多问题仍待深入研究;两晋有据可证的钱币数量少,地域性强南朝铸币多有模仿和传承关系,北朝铸币集中于京师。此间铸币所用钱范少有面世,蜀汉、孙吴、刘宋、萧梁、龟兹等有为数不多的考古发掘实物,曹魏、北齐、北周等有零星传世品。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说明当时铸钱规模不大,二是有规模的铸钱可能使用了翻砂工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存世钱范状况目前发现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钱范比较零散,除了已经知道的1998年南京东八府塘发现的萧梁铸币遗址成批出土外,多为零星发现和传世之物,各个时期存世实物数量都164/253

164不多,主要有:三国魏国五铢钱范,已知的均为传世品,除了博物馆收藏品外,还有见载于清人著录的。卧式叠铸铜母范,形制相同,均圆角长方盘形,大小、范面结构设计不同,分单浇注道、双浇注道两种。单浇注道钱范大小差别不明显,一般长11厘米左右,宽7.6厘米左右边框高1.3厘米左右。圆柱形浇注道居中,长边左右各列1行钱模,4面4背面背模各据一侧,钱模直径2.1厘米,穿宽1厘米,面无外缘内郭,背无外缘有内郭。“五字外侧,“铢”字“金”旁被边缘侵压。均有支槽与钱模相连,环浇注道的4枚两两相对呈“八”字形与浇注道相连,两端4枚支槽呈“丫”字形与浇道口相连。两侧有2对圆形椎卯。双浇注道钱范大小差别稍大,大者长11.3厘米,宽7厘米,边框高1.4厘米。2个圆柱形浇注道分别设在范面一半的中心,外环8枚钱模,依据长边分2行,1行面模,1行背模。钱模直径2.1厘米,穿宽1.1厘米。面有外缘无内郭,背有外缘内郭,“五”字外侧,“铢”字“金”旁被外缘侵压。每个浇注口周围的4枚钱模有支槽相连。两端面模中心有凸起圆点,背模内有凹下圆点,应该起椎卯作用。范边还有三角形卯1对。范背有十字加强筋。小者长9.3~9.8厘米,宽6.1厘米,边框高13厘米。钱模直径1.9厘米穿宽1厘米,范式结构基本与大者同,只是边框沿短边中点两端向内凸起形成山峰状范面相对两侧有有棒卯结构的,有没有卯结构的。三国蜀国铸钱遗物极其稀少,迄今为止只发现1件太平百钱钱范,此范是1980年四川成都小通巷出土的。[!1板形165/253

165范立式顶注式母范,铜质,不规则圆形,上边略平,底边稍圆,周长47.2厘米,有边框,三角形浇注口粗大,浇注道细长,两侧各列钱模2行,对称排列,比邻浇注道1行4枚,外侧1行2枚,均有支槽相连。浇注道左侧钱模为面模,1枚为隶书“太平百钱”,5枚为隶篆合书“大平百钱”,右侧钱模为背模,均装饰水波纹(曲折纹)和星纹。钱模直径2.4厘米,穿宽0.9厘米,两侧上下各有三角形雄卯1对。三国吴国钱范及相关铸钱遗物,相对较多见于报道的大泉五百范及相关铸钱遗物出土有三,之一是1975年江苏句容葛村发现的遗物,之二是1991年浙江桐乡发现的遗物,之三是2000年浙江杭州西湖出土的一批遗物。句容葛村铸钱遗物是镇江博物馆考古人员于当地征集到的,包括钱树、铸芯以及“大泉五百”“大泉当千”钱币等共计42件,[!]其中铸芯5件,均已残断,长8~14厘米,上宽下窄,呈圆锥形,上径0.9~1.1厘米下径0.7~0.9厘米。残存最长的保存有18层残留锈蚀的钱币及钱外缘外侧流铜,从残存痕迹看,每层钱模为4枚,呈“十”字形排列。每层间距0.3~0.5厘米据铸芯所留分枝观察其是将泥质子范层层放好,罗列到一定层数,包上泥草包,经加热等准备后进行浇注的。钱树3件,均残断,残长3.5~5.4厘米,其中1枝四周残留12枚“大泉五百”,均面模朝上。铜钱直径较大,大泉当千直径为3.4厘米.大泉五百直径3~3.15厘米铜钱表面粗糙外缘尚有余铜未打磨,还有很多是铸坏变形的,大部分钱币还有不同程度的漏铜现象。桐乡仅有1件大泉五百钱树。残长12.5厘米,宽3.9厘166/253

166米。杯形浇道口,浇注道连接大泉五百钱模9枚,其中1、2、3及5层等4枚已残缺,剩余的5枚安置随意,钱文方向不同,“大”“五”“泉”都有与浇注道相连的,各层钱模间距相近,平均为1厘米,从浇注道没有跑铜痕迹分析,范片间没有对范缝.可以说明子范片出自同一母范,而且子范还应该是两面印模的双面范。杭州西湖出土铸钱实物包括34件子范7件铸芯1件浇注铜液后的叠铸范包残件和13枚铸废的大泉五百钱等,子范为泥质,用白土烧制而成。据《吴郡图经》“每岁官取长洲县白土为钱唐铸钱监用”的记载可知制范的白土是从长洲(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太湖北)远道运来的,说明对范土的要求很高。圆饼形,多呈橘黄色.色有深浅,1件范上只有1个钱模,分双面范和单面范两种。其中双面范24件,双面范1面为面模1面为背模大小有别,有直径3.58厘米、厚0.78厘米的,有直径3.76厘米、厚0.72厘米的,等等。单面范10件。2件为面模,8件为背模,直径在3.6厘米,厚在0.8厘米左右。所有范上均无浇铸口,说明未经开口铸用即被废弃。铸芯7件,红铜质,铸芯宽0.9~1.1厘米,厚0.60.7厘米,每层2个钱模,多层叠排,两排间距0.350.5厘米。叠铸范包残件1件红铜质,通长9.35厘米,杆芯宽0.72~1.8厘米,厚0.50.8厘米重79.5克。残留叠范10余层,每层2枚钱模,靠上部的5层钱文向下,其他各层钱文向上,钱树遗留有10枚残缺钱币,其中1枚较完整并能看清钱文,其他各枚均因注入铜液不足产生严重漏铜,成为残品。从钱树上所留的残缺钱币看,凡能见部分钱文的,均是穿上部分即“大”字部分与167/253

167浇注道相连。几枚相邻的钱之间还夹杂着钱范残渣。这些残余泥范,与发现的大泉五百整块泥范,无论色泽还是泥质都完全一致。“大泉五百”铜钱直径约3.2厘米,重8克左5右,因浇铸时钱范对合不好,铸后又未经剪磨,一些铜钱的浇口和边缘留有流铜,多数钱身和文字部位出现漏铜。还有与铸造大泉当千相关的出土实物,所知为1958年西湖出土大泉当千泥范钱树,[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钱树残长7.6厘米,残宽8.95厘米。由于铸好的钱尚未与范脱离,钱范与钱粘连为一体。卧式叠铸,从残留的浇注口形状看,每范只有2枚钱模。从其形状特征分析,其应该是单面单型腔范,将面背范对合后,两两一对靠在浇道模具上,层层排好后用稻草泥糊好,再将浇道模具抽出,做出浇注口由于范体较薄,欠结实,又缺乏排气孔,导致铜液注入后钱模变形或被冲破。刘宋钱范,陆续有所发现,20世纪末南京发现刘宋元嘉四铢陶质残钱范钱模型腔5块据称钱范于80年代初期出土于南京夫子庙地下商场建筑工地,当时钱范出土较多,但皆破碎不堪,与钱范同时伴出的尚有大量未见使用痕迹的铁五铢钱及木炭块等铸钱遗物。这5块陶范残片分别为南京古玩收藏家杨立昌与钱币收藏家孙敏先生收藏。皆为子范,以淘洗过的细砂土经焙烧制成,灰黑色,断面气孔较多,范之面、背不很平。根据形制的异同,5枚范片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看不出范形,仅剩不完全的钱模型腔者,共4片。此类范片厚0.4厘米左右,钱模直径1.9厘米,穿宽0.9厘米外缘宽约0.2厘米。面穿凸起“四铢”二字钱文规整,笔画清晰。168/253

168背模无文,穿亦凸起,有郭约0.1厘米。一类为仅存少许铸币外廓槽的范边残片,只1枚,残长1.2厘米,残宽0.5厘米厚0.4厘米范片边缘距铸币外廓槽0.厘米。据残范钱模型腔特征判断,这些四铢范应为双面钱模叠铸子范,此种双面钱模叠铸范,以往仅见萧梁天监五铢及公式女钱。1997一1998年在南京城东南部白下区的建筑工地发掘出大量六朝铸钱遗物,其中国税大厦建筑工地发现1件元嘉四铢范包的残件,是完成铸钱后未能将范包全部敲碎被废弃的部分,残范包尚存9层范片,10层铸钱。范片厚约0.3厘米,灰色质地细腻,从每层范片残留的钱模与支槽关系一一同排的3枚钱模只中间1枚有支槽与浇注口相连,外侧2枚靠钱缘与中间1枚相连,以起到支槽作用的形式判断,范上应为8枚钱模,同层钱模面背朝向相同,又说明铸币所采用子范是双面范。2004年南京城西南皇册家园附近建筑工地出土一大批残件,多数为面背相对的双面范,少数为单面范。范片薄厚不均,有3厘米的,也有5~7厘米的,其断面结构均匀致密,范面上钱模直径2.25~2.4厘米范片中心设浇注口,直径0.8厘米左右,支槽呈“十”字形,长约0.9厘米,钱模与钱模之间多有支槽相通,也有外缘相连的。这批钱范残件中,有一部分可以发现设置了棒卯结构,尚属首见。传世品见孝建石范,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等文物单位有收藏。板形范立式顶注式石子范,长方形,喇叭形浇注口,浇注道居中,两侧各列钱模1列6枚,均有支槽与钱模相连,支槽成横“八”字形。与浇注道连接的一侧宽,169/253

169另一侧窄。制作很精致。南朝萧梁铸钱遗物丰富,不仅有大量钱范及相关铸钱遗物发现,还有铸钱遗址发现。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两次大宗出土。第一次是1997年镇江古城考古所在市区医政路发现的萧梁铸钱遗迹,出土了梁五铢钱范、五铢钱、熔铜炉体残块、铜炼渣、铜液积片、陶支垫、木炭等铸钱遗物。泥陶子范,经火焙烧,呈橘红或灰黑色。发掘出土有缘五铢泥范、无缘五铢泥范两型,均为残片,一型有缘五铢钱范出土相对较少,正方形,一般厚0.5~0.6厘米部分只有0.3厘米。圆柱形浇注口居中,周围环4枚钱模,其中浇注口直径1.4厘米的一种无支槽,钱模与浇注口边缘直接相连;浇注口直径0.8厘米的一种有支槽与钱模相连。范上钱模直径2.4~2.5厘米,穿宽1厘米,五铢二字书写规整,背模有四出纹或四决纹。该型钱范数量相对较少,大致占所出泥范残片的10%左右。二型无缘公式女钱范亦方形,边长约7厘米,范体较薄,厚0.3~0.33厘米。双面模浇注口居范中,外围8枚钱模,3横3竖排列,面模一面有呈“十”字形的4条支槽与各边中间的1枚钱模相连,支槽长0.5~0.9厘米,宽0.15~0.25厘米。同排钱模外缘相连,对角的4枚没有支槽。此类钱范钱模有2种:大部分是外圆内方的,钱径1.9~2.1厘米,面无外缘内郭,背无外缘有内郭,五铢二字书写规整。还有部分是方形有外缘的方孔钱从此类钱范的残破范泥封包可见每包内置十几层范片,这类范较多。还发现铜钱未取出的钱范,这种范比较少。170/253

170镇江这批陶范平薄精致制作工艺成熟,达到了叠铸工艺的新水平第二次是1998年初在南京城东南部的东八府塘西井巷的萧梁时期铸钱遗址发现的,!出土物包括一批梁五铢范包和范。范包由16~17片范叠合。单片范为红色细泥质正方形,边长6.8~8厘米,厚0.25~0.32厘米,双面印模,圆柱形浇注口,直径0.5~0.6厘米。浇注口居范中,周围8枚范钱,每边3枚,面模一面有呈“十”字形的4条支槽与各边中间的1枚钱模相连,支槽长0.5~0.9厘米宽0.15~0.25厘米。其他钱模没有支槽,靠钱模型腔相互连接作沟通。背模一面只有浇注口,没有支槽。范上钱模面无外缘内郭,背无外缘有内郭。从范上钱模特征判断,这批范为梁武帝天监年间铸造公式女钱所用。此外,1935年修筑江南铁路时,在南京光华门外中和桥南草场坪出土大量的带四出纹的五铢钱范,1936年通济门外还发现萧梁五铢铸造遗址。遗址出土钱范散落,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等都有收藏。这批钱范均为方形多层叠铸双面子范,泥质,有顶层范、中间范、底层范,4枚钱模和8枚钱模两种。范的薄厚、钱模排列等各异。8枚钱模范边长8.2厘米,厚0.5厘米,圆形浇铸口居范中心,周围8枚钱模,分上中下排列,上下各3枚,中间2枚。范面钱模直径2.4厘米,钱文“五铢”阴文篆书,对读,文字规整清晰。钱模排列方向不同,有正向、倒向、横向等。支槽呈“米”字形与钱模相通。范背面刻钱背模,均有四出纹,排列与范面同。范背只有浇注口,没有支槽。4钱模范边长6.9厘米,厚0.4171/253

171厘米,除了支槽呈“X”与钱模相通,钱模直径有大有小有些范边刻有文字外,其余特征与8枚钱模范同。钱范中有一种钱模钱文分别是“大吉五铢”“大富五铢”“大通五铢”,其中“大富五铢”为2枚上下排各1枚的。其钱模直径较一般五铢大些,为2.6厘米。按,《南史·梁武帝纪》:“(武帝普通)四年十二月戊午,用给事中王子云议,始铸铁钱。南朝梁顾恒《钱谱》云:“普通四年,铸大富铁钱,大小、轻重如五铢,文曰“五铢大富’,背文四出。”“大吉”“大富”“大通”皆吉祥用语,三钱绝少,大富未见大吉、大通两种各数枚,与梁武帝四出钱范钱模大小不符,且有铜钱。盖此三钱虽然有范实际并没有铸钱。总之,根据范式结构、钱形大小、外缘内郭、钱文等变化,可分成几种,包括五铢范、吉语范、面背皆有外缘无内郭范、面背皆无内郭、其面穿上有一横画等钱范的边上有多种阳文文字,每范一字如“定”“合”“未”“方”等。1977年安徽潜山县彰法山出土2件。[卫卧式登铸母范,铜质,2件相同,折角方形,边长4.8厘米,厚0.7厘米。圆形浇注口居中,4枚钱模2面2背交叉排列于其外,均有支槽与浇注口相连。钱模直径2.6厘米,穿宽1厘米,面无内廓,文字稍粗糙相对两边有圆形棒卯。1980年浙江余杭县沾桥公社发现10余件.陶质,折角方形、浇注口居中,菱形、外环4枚钱模,钱模直径2.1厘米,面背均有外缘内郭相对边缘有1对圆形卵。这种陶质钱范在余杭为首次发现。1990年浙江余杭发现叠铸五铢钱范包一件。[I]细砂红陶,172/253

172折角方形。8层钱范之间有卯椎扣合,叠在一起高21厘米。单范厚2.5厘米方形浇注口居中,周围4枚钱模,2面2背,对称排列,钱模直径2厘米,穿0.9厘米。钱模内涂白色保护层,无铸钱痕迹。1999-2003年西湖疏浚中发现6件残子范1件铜铸芯、1件石质范盖。范为红陶,方形,边长5.2厘米,厚0.5~0.6厘米,双面范,浇注口居中圆形,直径0.8厘米,面背各有4个钱模,2枚面模,2枚背模,各据浇道口一侧。钱模直径2.1厘米,一面左右两侧各有1对椎卯。除了前述工艺先进的叠铸范外,传世还见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公式女钱母范。形状不规范.类似铲形,肩与下底均为圆角,长15.2厘米,宽11.9厘米,喇叭形浇注口,浇注道两侧各列2行钱模,接近浇注道的内行5枚,外行3枚。面背模相间排列,靠内2行的前4枚钱模有支槽,其他钱模靠边缘相连获取铜液范下端左右两侧有三角形棒卯1对。范的整体形状、范式与所发现的蜀汉“太平百钱”大同小异。北齐常平五铢范:仅见传世品,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有实物收藏。卧式叠铸母范,铜质,圆角长方盘形,有边框,面长12.3厘米,宽7.35厘米背长11.7厘米,宽6.95厘米圆柱形浇注口居中心两侧各有钱模4枚面背相间对称排列,钱模直径2.4厘米,穿1厘米穿中心处有凸起的定位点,面模钱文方向不同。有2对圆形棒卯。背有与王莽布泉范同样的菱形纹。北周五行大布范:齐国故城内出土1件,2]现藏淄博市173/253

173临淄区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子范,滑石质,长方形,长23.8厘米,宽12厘米,厚1.8厘米,小喇叭形浇注口,上宽2厘米,下宽0.5厘米,浇注道长20厘米两侧各列钱模1行,每行6枚,同排支槽呈“八”字与钱模相通。钱模直径2.5厘米,穿0.7厘米,有外缘内郭范左上角与右下角有下的圆形传世品也有所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两种形式的范。之一是叠铸母范。折角方形,长、宽均7.9厘米,厚0.5。范面右侧列钱模2枚,面背各一。钱模直径2.5厘米。钱文玉筋篆,行笔婉转,纤细秀丽。背内郭明显宽,为实物中少见。范左侧刻隶书铭文:“建德六年六月辛未造”。分2行排列,字迹极为工整秀丽。范无浇注口,并有铭文,显见非实用。之二是印章式的。外呈方形,内有阳文钱模1枚。钱文笔画粗,软而无力,与精美的实物无法比拟,钱模背面为“永保用之”四字,可能是私铸用范。其形式已经没有早期范铸时期的特征,更近于孙吴以后才出现的双面单型腔母范模具。除了前述中原地区外,新疆考古发掘中还出土了一定数量反映新疆古代地方铸币的钱范,包括1958年库车县大黑汰沁古城曾出土过陶质钱范数件;1J1959年巴楚县脱库孜沙来古城出土过几种版别不同的五铢钱范;[211983年巴楚县穷梯木古城发现钱范3等。库车县大黑汰沁古城出士的钱范为灰褐色泥陶,火候较低,有8层模范叠压粘连在一起的,能剥离。范均残,模范相当薄,仅约0.2厘米。可以看出结构的1件残长8.5厘米残宽3.5厘米,范面浇注道狭长,几乎看不清。除了浇注道两侧钱模与浇道相通外,其他钱模没有174/253

174支槽,靠钱模外缘相互连接。钱模无内郭外廓、无文字,形制不规范,就是一个个外圆内方的轮廓。钱模直径约1厘米、穿宽约0.5厘米这类铜钱,在塔里木盆地考古中发现很多。巴楚县脱库孜沙来古城出土的钱范为细砂质灰陶,火候较高,总体形制同前者,但钱模有大小两种,且都刻有“五朱”。库车、巴楚两县考古发现的钱范钱模间少有支槽,表明当地铸币的工艺还不很规范。钱范的时代在5~6世纪之际到8世纪初期。钱范的形制和钱文表明,龟兹铸币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主要是受中原地区货币的影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钱范的工艺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铸钱方法主体上仍然沿用汉以降的卧式叠铸法但是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曹魏继承东汉的卧式叠铸,范型、范式没有变化,母范还是长方盘形钱模分列两侧。但在细节上有改进,一是与东汉官式范面、背模相间排列不同,曹魏范上面背模各据一侧,分开排列;一是有的范边只设一对椎卯,另外的是利用钱模穿中心定位点的凹凸变化起到椎卯作用:第三是利用边框的起伏变化形状使翻出的子范更容易对合。而且不但有单浇注口的,还有双浇注口的,这种双浇注口范非常少见,也是秉承了东汉铸币范式。蜀汉虽然是三国时期铸币种类最多的,已经发现的钱币实物已经有7种之多,钱币制作也是三国中最精好的,发现的钱范却寥寥无几,只有“太平百钱”一范。该范虽然是板175/253

175形范立式顶注式母范,但浇道两侧一面为面模,一面为背模,用1件范翻出2件子范就可以扣合浇注钱币,比以往面背分范有所进步。孙吴铸币工艺是三国时期最富于变化和创新的。从已经发现的孙吴铸钱遗物钱币、钱树、铸芯、钱范等可以清晰勾勒出其铸币工艺发展轨迹。根据出土实物细节判断,不同地区先后发现的孙吴铸币遗物在铸币时间上有先后,大致顺序是桐乡钱树、西湖遗物句容葛村铸钱遗物不排除时间上有重叠的情况。浙江桐乡发现的大泉五百钱树主浇道为近圆条形,残长10厘米的浇道上可以看出9层钱范痕迹,范上钱模安置随意,“大”“五”“泉”都有与浇注道相连的。各层钱模间距相近,平均为1厘米,浇注道铸芯没有流铜痕迹范片间没有对范缝,钱体上下为一直列。这些特征表明铸钱子范应该是单腔双面模。母范没有设置浇道,压印出子范后才开浇注道的。这批钱范的母范应该由上下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为面模,一个部分为背模,两部分相合压出双面子范坯,再用工具开出浇道。做范包前,先用加工成竖长条形的模具挡住子范的浇道口,固定后,按照可以容纳的高度将子范层层叠起来,包裹上合适的泥巴,将模具抽出来,加上一个总的浇注口,就可以人窑烘烤,然后用来铸钱了。与以往单面叠铸法不同,这种只有一个钱模型腔的双面范只能借助模具完成浇注道的塑造,创造了一种新的叠铸工艺模式。西湖的大泉五百钱范也是单型腔范,范保存完整,可以看出为椭圆形范径在3.5~3.7厘米之间。有双面单面之分。双176/253

176面模一面为面模,一面为背模,面背型腔完全对称,单面模或面或背。所有范均没有浇注道。应该是因为某种原因包括原本应该在母范上开浇注口而漏开,范压印成还后就废弃了。从同出土的钱树看,叠铸范包的浇铸道呈扁长条形,浇铸道两侧各有1行范模残留的有10层同排范模“一”字形排列上面5排钱模是背上面下,下面5排则是背下面上,钱树上残留的钱模间还夹杂着范泥残块,残留的钱模都是“大”字靠近浇道。同出土的13枚残钱也表明这些钱的支槽都开在“大”字外缘处。可见西湖范的浇道口是固定的,或许就开在母范上这比湖州范有了一定的进步。从两处出土的“大泉五百”钱树上所留浇铸分支和口可知陶范是平置的范片顺着纵向层层叠合的,浇注口在顶部,外有泥土裹包。叠置的陶范包中除了最上层和最下层可能用单面范外,其他均为双面范这种范可能是目前所见双面分置面背钱币型腔陶范最早的品种。从叠置陶范包的组合结构看,湖州发现钱树的范包之中钱范是单侧排列,钱范上钱文方向是随意的,西湖出土钱树的范包中钱范是双边排列的,钱范上的钱文方向是固定的,由钱树铸芯剖面看,湖州树铸芯是半圆形,西湖树铸芯剖面呈方形。种种特征表明湖州钱树的铸造工艺亚于西湖钱树。但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大泉当千钱树表明范为单面型腔,可见孙吴铸币工艺的演进没有地域性特征。西湖出土的铸芯还有1件是每层有4钱模的1975年江苏容县发现的钱树每层也有4枚钱模,约20层,每层范片平均厚度为0.56厘米。虽然无法确定是4钱模的范还是4个177/253

177单型腔范组合而成,这些实物已能说明当时范包组合在朝着每层4个钱模的结构演化。孙吴铸币伊始,就完全采用卧式叠铸工艺,其早期所采用的卧式叠铸原始而简单,似乎为独创。结合存世实物,孙吴铸币工艺有创新探索,寻求进步的轨迹,早期吸收了单面范叠铸法的优点,发明了单型腔双面范与模具组合叠铸法,最初尝试这种方法时,由于没有经验,母范上没有加刻浇注道,每个子范压印成坯后另行挖制,从湖州发现的钱树铸芯看,制作浇口的工具应该是呈“U”形的,一个工匠在前面压印子范,一个工匠在后挖浇道。这样做即费时费力,又缺乏规范标准。所以不久之后就开始尝试在母范上先挖出浇道,将原来的两道T序合二为一,提高了效率,也使子范规范标准。由于子范是单型腔范,随着技术提高,在做叠铸范包时,每层的范数相应增加从开始时每层1个,发展到2个,晚期甚至发展到每层放4个。由于缺乏更多实物资料孙吴时期每层可以铸造4枚钱币的工艺尚不明确是4个单型腔范组合还是发明了单范多型腔有待更多实物证实。东吴铸钱,流铜和漏铜现象比较严重,江苏句容、浙江杭州发现的众多大泉五百废弃钱都存在这一情况。流铜是因浇铸时上下两块钱范对合不严密,导致钱身以外有多余铜水残留。西湖发现的13枚大泉五百铜钱就有8枚存在这种流铜现象。漏铜是因浇铸钱时铜水流动不畅,未能充分布满钱范造成的,产生漏铜现象的原因,或是铜水不足,或是由于铜水过早冷却凝固。西湖的13枚铜钱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铜。孙吴时的铸钱,漏铜现象要比流铜更为严重一些不管怎样,已经发现的铸钱遗178/253

178物都表明,孙吴时期发明并对采用单型腔双面钱模范层层相叠铸钱工艺进行了积极探索,这种工艺的成功运用为六朝钱币叠铸工艺的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杭州西湖与句容葛村铸钱遗物种类相同,主要都是钱币、铸芯、钱树和钱范,但两者间区别很大,特别是叠铸范片的制作、铸芯和钱树上所显示的浇注方法等有所不同,容葛村每件范片上设计4枚钱模钱模共用1个浇注口,范叠铸时不会出现错位情况,而且每层4枚钱模,比西湖每层钱模多同样层数的范包一次浇注的钱数更多,提高了生产率。可见句容葛村铸钱的铸造工艺比西湖发现的铸钱方法更为有效、实用,为萧梁时期的铸钱工艺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刘宋铸币承传了东吴等江南旧时的传统铸钱工艺,开了南朝铸钱风气之先。南京发现的5件元嘉四铢陶子范残件虽然个个都仅剩1枚钱模却可以从特征上发现其非单型腔范模,而是一范多型腔。虽然刘宋四铢钱范表面粗糙不平,气孔尤多,并且有4厘米左右厚,不如后来萧梁时期范仅0.25~0.3厘米厚并制作精细平整规范划一。但其开始使用完全不同于单面叠铸范铸法的模具打压翻印多型腔双面钱模的叠铸工艺开了萧梁时期多型腔双面钱模叠铸工艺的先河。存世的萧梁范形制简单划一:正方形,轻薄双面钱模或4枚或8枚面背模分布两面,不用卯利用双面钱模的原点对称和正方形的对角线构图控制合范片方向,简单方便,易于造作,不仅提高了铸钱效率,也提高了成品率,将卧式叠铸工艺推向顶峰。从南京东八府塘同地出土的刘宋元嘉四铁与萧梁公式179/253

179女钱范可以看出其制作方法的不同,元嘉四铢钱范钱模为雕刻的,这从范上钱型和钱文的走刀痕迹可以证实,公式女钱钱型是模印的钱型钱文光洁圆润如果采用的是母钱在范坏上压印就可以在准备好的一件范坏上放好母钱后在上面放置另一件范坏,经过一次压印就可得出2件子范这种压印方式已经与翻砂法铸钱砂箱的制作相似了。同样用双面范叠铸技术铸造钱币,刘宋萧梁技术还是有高低之别刘宋钱范平均厚度为0.3~0.38厘米略显厚重范表面粗糙不平气孔很多质地稍逊,萧梁天监五铢、公式女钱的范片厚度在0.25~0.3厘米更为轻薄,范质地细腻,表面精细平整,规范划一,这一方面说明萧梁铸币工艺在刘宋基础上有所发展,一方面说明其铸币技术难度增大,工艺提高。杭州发现的公式女钱五铢范上有椎卯结构,反映了北方登铸工艺所采用的定位结构这一先进技术传到南方后,为南朝铸币所采纳卯结构在板形范立式顶注时代就出现,新朝时期,随着铸币业的发展,卧式叠铸工艺的进一步完善,榨卯结构也广泛用于叠铸卯结构的采用为保证铸币质量效率和成品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方虽然很早就采用叠铸,但方法很简单,如孙吴时期铸币,最初是一范一模,层层加。这种做法或许就是为解决没有棒卯定位导致钱模面背错位的问题。当棒卯定位的结构方法传到南方后,解决了叠铸中的一大技术问题。随着南方铸币量的增加,对铸币工艺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工匠们将传统铸币技术中的先进因素与当地特有的制范原材料结合起来,经过不断摸索,改进,最终发明了原点对称法。180/253

180仅见的1件板形范立式顶注式公式女钱母范也是板形范立式顶注式范中工艺最为先进的,由于范有棒卯结构,面背范对合异常严密,如果用此范翻印子范完全可以做到多套范组合后统一浇注。与南方各政权日渐兴盛的铸币相较,北方地区无论数量还是工艺都相对逊色。目前为止发现的钱范少,仅有几件,却说明很多问题。山东出土的“五行大布”还在使用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法常平五也在沿用早期卧式香铸工艺,虽然它们可能不是官方用钱范,也反映了北朝铸币工艺还是以传统方法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有铭文和印章式的2件前者可能是是送朝廷的钱范式样后者是类于孙吴大泉单型腔范的印模。可以推测,这一时期北方的铸币以传统方法为主,也随着时代发展有了新的技术改进。钱范的分期与演变自商代晚期出现金属铸币时起直到唐代,范铸法制作钱币一直占据着中国古代铸币的主导地位,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效率到高产出的发展变化。根据范式结构的不同,浇注铜液方式的不同,范铸钱币工艺经历了由板形范立式顶注铸钱到片形范卧式叠铸铸钱的技术革新历程。板形范立式顶注铸钱的发展演变历程板形范立式顶注法是从武器、生产工具和农具等结构简181/253

181单的青铜器铸造工艺承袭过来的,自开始用于铸造钱币起,这种工艺就开始广泛用于铸钱业,历经战国、秦汉,跨越数百年。板形范立式顶注法铸钱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货币需求量的增加,降低成本增加功效、提高生产率成为铸钱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加之战国以后,铸币业成为铜器铸造的主力,工艺改造势在必行。梳理采用板形范立式顶注工艺铸钱时期的历史遗物可以勾勒出这一铸币工艺发展变化的轨迹揭示这一铸币工艺是怎样从单面单钱模的简单方式铸币,逐渐改进到技术高峰的。板形范立式顶注T艺经历了单面单钱模直流直注、单面多钱模分流直注、单面多钱模直流分注单面多钱模分流分注、双面多钱模直流分注等几种结构设计演变。单面单钱模直流直注的工艺是传统的青铜器铸造T艺方法之一,春秋时期空首布及部分平首布就沿袭了这种T艺目前发现的单面单钱模直流直注铸钱用范都是陶质的。这种陶范有些需由母范翻制,但目前尚没有母范实物发现。单面多钱模分流直注的工艺出现于春秋晚期,发明后很快推广开来成为先秦时期铸造平首布刀币、圆钱方孔圆钱的首选方式不同诸侯国虽然铸币形式不同,采用的铸币T艺却高度相同,只是具体到钱模型腔多寡、钱模形状不同等问题时,有大同小异的区别,已经发现的范中各诸侯国各种形式的平首布、刀币结构设计一致,都是浇注道设在钱范的首部根据钱模型腔数,在下端分成数个分浇注道与钱模相连分浇注道无一例外地与平首布的首部或刀币柄尾的环部相连,其中平首布钱模型腔从2到4枚不等,2枚者最多,有的范已182/253

182设有排气道,以避免浇注铜液时,钱模型腔有气体排不出去导致残品率增加,这是工艺上的一个进步。刀币钱模型腔是3到6枚不等,齐国大刀钱多为3枚,燕国刀币多为4~5枚。之后各国的圈钱、方孔圆钱也部分沿用了这种分流直注铸币工艺,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种T艺依然使用,但自汉初铸行榆英半两时起,再没有见到分流直注范实物出现说明这种工艺在经历了两个多世纪后最终退出了铸币舞台。单面多钱模分流直注子范有陶、石、铜三种质地以陶子范居多。石子范是将石材切割成需要的大小后,按照设计结构直接在上面雕刻成型铜子范、陶子范是由母范翻制而成,加丁子范有不同方式,一种是浇注道钱模型腔及支浇注道在母范上全部完成,翻制出的子范可以直接用于铸钱铜子范大部分陶子范采用这种方式,还有一种是母范只完成局部设计,有些细节,需要在翻制子范后再进行加工,这种情况多见于平首布、刀币陶子范。单面多钱模直流分注工艺应用于铸币出现在战国晚期,圆钱、方孔圆钱出现之后,齐国的照六刀、秦国的重一两十四铢、半两等都已发现采用这种方式铸币的范式,有铜、陶、石三种质地,燕国的一化、齐国的六刀还发现有铅铜母范前者为1975年内蒙赤峰出土后者为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从山东获得,其共同特征是制作较为粗糙不似出自正规铸币机构,就其所发明的工艺而言,即使民间私铸也具有重要意义,这种金属范母的使用,是对传统制范方法的突破,金属范母损耗低寿命长,一件母范就可以翻造出众多子范大大提高了翻制子范速度,从而提高了铸钱效率,用同一范母翻制的子范,183/253

183钱型大小、厚薄、钱文、纹饰等相同,为铸币统一化标准化创造了工艺技术条件,只要条件成熟这种工艺势必会为国家铸币机构采纳。秦朝铸币以单面多钱模直流分注铜子范居多。西汉伊始,将铸币权下放,受地区经济技术条件限制,铸币出现多种方式,有单面多钱模直流分注,也有叠铸出现。山东发达的石范铸币,不仅占据汉初铸币的半壁江山,还在工艺上有所创新,在采用直流分注方式铸币的同时,尽可能增加范面钱模数,浇注道两侧钱模行数不断增加同排钱模除了与浇注道邻近的1列部分有支槽外多为钱边缘相连,从而减少浇注道所占面积节约铜液。从武帝铸造五铢时起,使用金属范铸币的范围和数量不断增加,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多地发现以铜为主的金属范,那国时期的铜范沿袭半两金属范的直流分注结构设置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或2列钱模型腔1列为每列钱币为6枚或7枚。上林三官专铸后,金属范的形制、结构基本没有变化,但范体加大,范上钱模型腔数有所增加,由浇注道两侧各1或2列钱模型腔发展到2或3列以总数6列者为主,即使4列钱模型腔,每列的枚数也尽量增加,陕西澄城县出土的41件金属范每列钱模型腔增至10到11枚。陕西兴平出的1件铁范具有6列钱模型腔每列钱模为10枚一次即可铸钱60。新时期虽然依然有单面多钱模直流分注金属范,但已经鲜见,而且范体缩小,范上钱模型腔数减少,说明这种铸币工艺已经不再是铸币主流方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直流分注铸钱工艺更加式微散见的实物有蜀国太平百钱母范北周的五行大布石范南朝宋的孝建石范南朝梁的公式女钱陶范虽然它们可能不是官方铸钱用范184/253

184依然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直到南北朝时期立式顶注的铸币工艺还在使用,而且还在努力探索发展空间,太平百钱范公式女钱范都突出了这一点,太平百钱范设计成浇注道两侧分别为钱的面模和背模,做到了用1件母范翻制出子范就可以合范铸币,公式女钱范的面背模相间排列与太平百钱范异曲同工2件范在用1件母范翻制子范就可以合范铸钱的基础上增加了卯结构。以板形范立式顶注单面多钱模直流分注的工艺初现于战国晚期到西汉中晚期铸币权收归中央上林三官时发展到高峰,之后衰落,到东汉时,为卧式叠铸法所取代。采用单面多钱模直流分注工艺的铜子范尺寸有-个逐渐增大又逐渐减小的发展过程。单面多钱模分流分注始自战国晚期,终止于西汉半两时期,发现的楚国蚁鼻钱铜子范秦国的半两钱铜子范及西汉四铢半两石子范都有采用这种工艺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形制的范多发现于远离中原的南方,如楚国范发现于湖北、安徽,秦国同类范也发现于安徽,似乎表明这种工艺发端于地方这种工艺存在时间短暂,一方面说明其非主流铸造工艺,另一方面也说明此种范式铸造钱币或许有某种缺憾因而没能广泛使用。汉代的直流分注、直流分注与分流直注相结合的双浇注道分流分注范曾经于铸造半两时期存在,但从武帝郡国五铢时起,双主浇注道直流分注范就不见了,从此到南北朝时期,长期流行的是以榆英半两铜范母为代表的叠铸丁艺和六刀(化)为代表的单主浇注道直流分注工艺。双面多钱模的直流分注或分流直注仅见山东河南两地的榆英半两石范陕西的郡国五铢石范等,应是西汉早期地方185/253

185铸币及其技术创新尝试的承袭。片形范卧式叠铸铸钱的发展演变历程片形范卧式叠铸工艺早在春秋中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山西侯马春秋冶铜遗址发现的一种两面都有型腔的泥范及同出的一面有型腔的“边范都是卧式叠铸范实物,其时尚处于卧式叠铸的原始时期,应用并不广泛。将叠铸技术引用到钱币铸造产生于西汉早期所见最早的实物是榆英半两铜母范,虽然卧式叠铸工艺可以增加用模制范速度,减少用范数量,提高生产效率但其用于铸钱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受到重视,只在局部零星使用直到新莽时在全国设置数十个铸造厂,卧式叠铸工艺才得以广泛应用。就浇注工艺方式而言,叠铸工艺是对传统立式顶注工艺的突破,由于立式顶注范的浇注口开在范的上部限制了使用方式每一套合范都要单独浇注,耗时费力。而卧式叠铸只需在范面上设置一个合适的浇注孔,当子范堆叠起来后,上下浇注孔彼此对合,自然形成一条贯通所有范的浇注道,一次浇注就可以多范成钱,取得多快好省的铸钱效果。卧式叠铸工艺是在用于钱币铸造后才一步步发展到高峰的。从最初用于钱币铸造到为翻砂铸钱工艺取代式铸工艺经历了不断改进的过程先后经历单面无样卯结构多层叠铸范、单面有卯结构多层叠铸范、双面有椎卵结构多层叠铸范和双面无棒卯结构原点对称多层叠铸范的变化。单面无椎卯结构范见于西汉的榆英半两和四铢半两,这与半两钱本身特186/253

186点有关,半两为平背,背范只要大小形状与面范吻合就可以,浇注道、钱模型腔及支槽等都设计在面范上,合范后不存在钱模错位,因而无需卯定位。因为钱模型腔小,无需定位,发现的叠铸用片形范的母范大多是圆形只少量为椭圆形,四铢半两也有花瓣形,这一时期的范式基本一致,均为浇注口居中,外环钱模型腔,榆英半两一般是2~3圈,四铁半两多1圈。总体上,卧式叠铸半两母范制作多工整透视出这一工艺初现并用于翻制子范时的刻意精心。武帝三铢也有采用卧式叠铸法铸造的,实物未见,只一件母范拓片见载于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卷十四。这件铜质方盘形母范上有钱模型腔4枚或许因为钱也是平背的缘故,范上同样没有卯。但这种方盘形范式,成为其后卧式叠铸范模的最常见形制之一。单面有卯结构叠铸大致出现于武帝郡国五铢时期。与榆英半两母范比较明显发现此期的五铢母范有承前启后的特征:有些范形状与半两母范相同,圆角方形属此列;有些范形状接近半两母范如类似于圆盘形的一种范上浇注口钱模型排列都与半两母范设置相近如西安北郊孟家村出土范,但钱模型腔的环绕形式改为有远近关系,已经能看出两排的形式;有些范为圆角长方盘形,是一种新形状,范上钱模型腔与浇注口的排列关系发生变化,浇注口仍然居中,但钱模明确地分为2排支槽有长有短范上出现卯结构各2个分列于相对两侧边缘,五铢叠铸母范设置椎卯,与五铢钱形式有关,五铢钱面、背均有外缘,背还有内郭不论面范背范都需要有钱模型腔合范后铸出的钱才会完整这就要求合范时,面、背范上的钱模型腔位置一致,以确保铸钱质量,如果没有卯定位并187/253

187加以固定就很难做到面背范相合后钱模型腔对合严可见是五钱形的特质促进了范结构的改进。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范的形式虽然与半两范相同,但加设了样卯结构有些范虽然为创新形式,范上却没有卵结构,表现出工艺技术新旧交替时混合搭配现象。传世实物中,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收录现中国国家博物收的五范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收录的五铢母范等形制与西西安北郊孟家村出土的母范残件相同,这些母范制作相当精致,应该出自官方铸币机构。这说明随着时间推移,卧式叠铸铸币工艺由民间传入宫廷,并被采纳。这种圆角长方盘形的范式后被东汉朝廷定为国家铸币用母范的标准式样,但将西汉时期范背的吉语改为标准格式,包括铸范时间、负责官员及铸范工匠等,体现了西汉“物勒工名”传统理念的沿续。新朝时期是单面有椎卯卧式叠铸工艺广泛使用,进一步改进并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时期,此期的母范全部设计有棒卯结构,采用根据钱模数量设计模面型腔布局和外形的最佳方法,如制作钱时,4模者以方形为基础68或10模者以长方为基础。制作布币时,2模者以方形为基础,4模者以长方形为基础还设计出浇注口两侧双排钱模的新模式,使得范面钱模数量增加一倍,最多之一达到1件范上有18个钱模新钱范还在范面的设计上加以工艺改造,部分范面钱模设计成深浅不同的阶梯式,即如果范上的钱模型腔是面、背相间时,其凸起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但凹下的面模厚于背模,合范注人铜液铸钱后,就形成一个高低有致的台阶形茬口,这样既不影响钱面的光泽与完整,又可使支槽与模相接处较薄便于钱脱模。或者根据面背范互换性要求,188/253

188以钱模盒的中心线为界,上下或左右两部分有意做得高低不平,从而形成棱线,便于铸币后脱模。这些特征的钱范只见于新莽时期,可以说是新莽铸钱工艺的一大技巧;范的形式多样有方盘形角方盘形盘形腰鼓形、圆角长方盘形等,范背多有装饰有鹿、蛇等动物形象、吉语等。由于新莽时广泛使用的单面有棒卯卧式叠铸工艺不断改进日趋完善到第四次币改时已经较为成熟,这不但为提高新莽铸币的质量和数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证,也为后世铸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新莽后,从阳王铸造更始五铢起直到南北朝时期,都在沿用新时期的叠铸T艺技术。三国魏国继承东汉的卧式叠铸模式,但在细节上有改进一是与东汉官式范面范钱模型腔的排列顺序不同,东汉范上钱模型腔是面模、背模交叉排列,曹魏范上是面模、背模各据一侧,分开排列;二是有的范边只设一对卯,同时利用钱模穿中心定位点的凹凸变化起到卯定位作用;三是利用范边缘的起伏变化形状使翻出的子范更容易对合。而且不但有单浇注口的,还有双浇注口的这种双浇注口范非常少见迄今只发现于东汉与曹魏时期北朝卧式叠铸基本延续新东汉以来的成熟T艺南方则在不断的探索前进最终发明双面无椎卯结构原点对称多层登铸T艺将卧式叠铸T艺推向技术峰巅。双面无椎卯结构原点对称多层叠铸工艺肇始于刘宋,南京城东南国税大厦建筑工地出土的叠铸范包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该范包说明刘宋时期铸币已经用双面范范上8枚钱模尚有卯结构萧梁时期的范则在刘宋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成了原点对称的革新。不仅如此,萧梁双面无卵结构原点对189/253

189称式卧式叠铸T艺铸钱,有其值得称道的几个技术点:一是制模时,面模背模不但在布局上高度一致,还有一个对接的问题萧梁子范为双面型腔,面、背模都有钱模型腔,制作技术与以往的单面叠铸范不同,单面铸范的模只要考虑所翻之子范或面或背的一面即可,所以发现的铜母范都是盘形,制作子范时,将泥坏放入模中夯实即可,无需兼顾范背,双面范则不同,制作时,必须是在压印面模的同时,完成背模的压印即制作范时,将泥坏放人面或背模的同时,要将与之相对的背或面模置于其上,经过一次压印完成子范制作,面背模的设计形式如何对接都是新的技术点而且面背一次成型,需要泥坯合乎制范铸钱标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只需印制范面的一部分泥坏达到制范铸钱标准,其他可以用稍粗糙的坏充填。但出土实物表明,萧梁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前述问题;二是无样卯结构和范的原点对称叠铸范的定位设计非常关键,如果没有定位系统或定位系统设计不好就会影响到合范后钱模是否面背对合严正而不错范萧梁叠铸钱范突破卯定位的限制,通过4枚8枚钱模型腔都可以结成正方形结构的特性将范设计为正方形,以居于范中心的浇注口为原点,将钱模型腔、支槽等安置在原点对称的相应位置,无论钱范怎样旋转,只要边缘对齐,面背范的结构都不会错位;三是范体极薄,增加了钱范原料的利用率。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萧梁钱范都已经是范铸钱币工艺的巅峰之作,没有改进的空间了。190/253

190范铸钱币时代的分期历代钱范综述商周至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采用范铸工艺法铸钱时期。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铸钱工艺也不断改进,铸钱水平不断提高。在不断的探求、摸索和改进中,范铸钱币工艺一步步发展到顶峰。范铸工艺的进步是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来的,包括制作钱范采用的材质、范式、工艺设计等。但这些方面不是所有时间段内都同时体现出来的,会受到地理位置、铸造对象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一种新的工艺因素出现时,不一定就是进步的体现,有时需要不断改进和演化,才能达到完善。先秦时期的钱范有陶、石、铜等几种材质,铸币工艺是现多样化,此期钱币形状、铸造国别、地点等左右着钱范质地、形制和工艺。出土资料表明,这时期钱范材质与钱币形制有一定关系,布币范基本是陶质的,零星也有石范,但钱范的特征形式钱模型腔数等有很多不同。使用单钱模型腔范铸币最早,发现的实物有空首布、平首布,包括春秋时期晋国的耸肩尖足空首布陶面范,郑国的平肩弧足空首布陶背范、“公字异形布范等。继单钱模范后,又出现了双钱模型腔、3钱模型腔和4钱模型腔的平首布范发现最多的是双钱模范包括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出土的“施钱当”平首布陶面范近似直角形“丫”字形浇注道两个分支分别与1个钱模盈部相连,钱范首部一角有合范符符号不同“公”小锐角布陶面范,直肩梯形,范191/253

191身较长,浇注道形式与“施钱当”范的设计相同。范底右侧有三角形小缺,边缘整齐,应该是起合范标记与卯对应双重作用。“涅金”大圆足布锐角布陶面范残损存支口与钱模部相交以下部分。多处刻画痕迹明显,特别是左侧钱模左足内侧。“蔺”大圆足布范陶面范,近似梯形,双肩漫圆,束腰花鼓形浇注道下端分成2个支槽与钱模銮部相连,浇注道较长,几乎与钱模长度同。范右侧上部有一免头形合范符。“离石”大圆足布陶面范与前面的“”布范基本相同。大圆足布陶背范形制与前面的“”字面范基本相同,但有的没有合范符有的双肩各有1条排气道。这些范的质地、大小结构形式基本一致只是双钱模有的是平行状态,有的与范上小下大形状一致,呈现并头分尾的样子。河北平山中山国灵寿城中山国官手工业铸铜遗址出土的“蔺”布陶面范,长方形喇叭形浇注道设在范首部,上窄下宽,下端分成两支,与2枚钱模型腔的盈部相连。“蔺”字布石面范长方形,倒“丫”字形浇注道设在范首部,上窄下宽,下端分成两分支与2枚钱模型腔的部相交。内蒙古包头市郊麻池乡窝尔免壕村战国遗址出土安阳布石面范近似折肩方形倒“丫”字形浇注道设在范首部,上窄下宽,两分支与2枚钱模型腔的部相交。3钱模型腔范,包括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出土的“公”小锐角布范圆肩梯形范身较长注道两边外线是“八”形部外撇,下端分成三支与布币的罄部相连。面背范都设有浇注道。4钱模型腔范,包括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出土的“四钱当”连布范近似直角梯形喇形浇注道下端分成四个支与钱模相连钱范首部一角有合范符符号不同。192/253

192布范合范的组合有面石范、背陶范和面、背均陶范两种。陶、石范配合使用有利于排气、散热,较好地解决了滚热的金属溶液对范体冲击。面、背均使用陶范,只在先秦铸币存在,这与当时的铸币工艺水平、铸币数量以及范上钱模数等因素都有关系。刀范有陶、石两种质地,陶质地范居多,范上钱模型腔也有差别。其中燕国、齐国刀范多陶质,石质范仅见中山国出土的成白刀。范上钱模型腔也有数量不同。3钱模型腔范主要是齐国刀范,包括山东临淄安合村南齐国故城遗址出土的夹砂泥质陶面、背范。长方形喇形浇注道下部分成3条支槽分别与刀柄的环部相连钱模同相。浇注道右侧有阴刻符号。范背面印有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指头压印痕。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临淄工作队发现的一方陶刀币范背上也有指印而且残留的就有3行每行3个手指印。4钱模型腔范包括燕下都遗址出土的燕国“明刀”陶面范,长方形,2面模2背模相对排列。临淄齐故城附近发现燕“明刀”夹砂灰陶背范(较少,仅发现1件),长方形浇注道呈喇叭形,下部分成支槽与刀柄环部相接。河北平山中山国灵寿城中山国官手T业铸铜遗址发掘出土一批使用过后被废弃的“明”字刀泥质灰陶面、背范有些还是合范。梯首长方形,钱模右向平行排列,浇注道开在范首部,下端分成4条支注道与刀币柄处环部相连。背范和面范形制相同,而钱币型腔方向相反为防错位,合范两侧均刻有合模准线。5钱模型腔范包括燕下都遗址出的燕“明刀”陶面范长方形钱模型腔同向平行排列。喇叭形浇注道下端分成5条支193/253

193注道与刀柄环部相连。临淄齐故城附近发现燕“明刀”夹砂灰陶面范长方形,钱模型腔同向平行排列,浇注道呈喇叭形下部分成支浇道与刀柄环部相接形制与燕下都遗址出土5钱模型腔者同在浇注道上方一侧有合范符号。范两侧刻有合模线。范背有制范时留下的手指按压纹,形式多样。山东营县营国故城内出土的细砂土质营刀陶面、背范,长方形,面、背钱模分刻。面范钱模右向平行排列。背范仅刻刀框及背文。陶范左右下角刻有字符,一二字不等,为合范记文。河北平山中山国灵寿城中山国官手T业铸铜遗址发掘出土一件使用过后被废弃的“成帛”刀石面范残件。梯形首长方形,浇注开在范尾部下端有分支与刀环的首部相连。范面保留有一个完整的“成白”刀币面模型腔浇注道与型腔经高温而变白,使用痕迹明显。该刀范将浇注道开在梯首范尾部的做法很少见,前面提到的梯形首陶范浇注道基本开在梯形首部分值得一提的还有传世的双钱模卧式叠铸齐刀铜母范为后人臆造,不属于当时的铸币工艺之列。圆钱范成批出土,但不见面范,其中新郑郑韩故城出土小圆钱陶背范134件,上有钱模型腔2列,每列3属于何种钱不明浇注方式为直流分注,与半两铜子范相同。方孔圆钱范有陶石四种材质的有母范子范范仅发现1件母范,铜质的有子范、母范。方孔圆钱范均为战国晚期时物,有刀范、半两范、铢重一两十四范和一化范。盛刀范面文多为“盛六刀”,只有1件残母范上包含“盛六刀”和“盛四刀”两种。盛刀范有石、陶铜等质地,石范为子范滑石质包括清道光年间于胶西(即山东高密)出土的面范,范为长方形浇注194/253

194道居范面中部开口较阔,若漏斗形浇注道两侧各有钱模型腔1列,每列钱模5。钱模各有支槽与浇注道相连。范背面不磨,呈天然状;陶范为子范,均为面范,嗽叭状浇注口,浇注道居中,两侧各有钱模型腔1列,每列6枚除了最下边2枚有支槽与主浇注道相连其余各枚与浇注道距离很近,有的几乎就与浇注道相连,看不出支槽痕迹,浇注道两侧同排钱模在同一水平线上,除了最下1排支槽呈“八”字,外其余“一”字。铜范有子范母范之别。青岛市博物馆藏的2件子范均为“瞪六刀”范,1件上端残损,根据同类范推测,可能是长方形,浇注道居中,左右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残存4枚,均有支槽与主浇注道相连。一件梯首长方形浇注道居中,左右各1列钱模,每列3枚支槽与主浇注道之间不是垂直相交,而是有一定的角度。母范圆角,边缘有窄框,平背。残失大半,仅存一端及靠近处2枚钱模,钱文左为“六刀”,右为“四刀”一倒一正,各有支槽与钱模相连。此范残缺太多无法明确推测其浇注方式。半两范存世的以铜范居多陕西凤翔县东社村出土子范、岐山县博物馆征集子范形制相同,都是铲形范体上窄下宽分流直铸式,浇注道居中,两侧各列1列钱模,每列3平行排列倒“丫”字形浇注道的2个分支与每列上排的2枚钱模相连每列的3枚钱模边缘相连,没支槽,背有“T”形把手,岐山范上钱模型腔面文方向一致,但都倒置,且范背表面光平,中部凸起1个长方形把手。西安未央区秦阿房官旧址出土子范,铲形,圆肩,除了下端两角略平直外,与岐山出土的2件如出一辙。范背有2条纵向凸起弓形把手。战国秦的这种铜范形式,与晋国石圭的无文铜贝范195/253

195具有相同特征。虽然没有实物发现,但传世的战国秦半两文字高挺呈现蜂窝状的特征应该可以旁证,当时铸币有一钱一范的手T刻制范。“一化”铅范发现于内蒙古喀喇沁旗大西沟村,为母范范缺损严重,无法判定其全貌是什么样子。面存“一化”钱模3排7枚左边2排中间有1条起浇注道,浇注道顶端呈喇叭形,并向右弯曲,其两侧钱模由支槽与主浇注道相连,范右边残存的2枚钱模与中间1排3枚钱模无支道相连据此可以判断,该范应该有2条浇注道。铜贝和蚁鼻钱范有陶、铜两种质地,均为子范其中晋国石主遗址出土的45件无文铜贝范为陶质,包括一套完整的合范。长方形,分流直注式,浇注道在范的上端,较宽,在接近钱模型腔时才分成2个支槽分别与2列最上边的1枚钱模相接。6枚贝型腔分2列平行排列范上共有7个合范,分布在左右及下边缘。蚁鼻钱范集中于“兴”字铜贝范,见于正式公布的有5件。两种形制,一种长方形分流直注与直流分注相结合的分流分注,半圆形浇注道口下端分成左右两条直通底部,每条支浇道两侧各有1列16枚钱模作对称式排列,范上无卯结构。背平中部靠上各铸一长方形把手。另一种是梯首长方形,除了浇注口为方形外,浇注工艺与长方形范相同。春秋战国时期以陶石为材质的钱范占领了主导地位较为原始的泥范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先进的铜范则刚刚出场。参考各类质地的范器所属的币种、国别和所在时代,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青铜币制的多样性导致先秦各时各地的制范铸币以及相应的铸钱工艺发展不平衡。196/253

196秦半两范有铜、陶、石三种质地,数量虽少,代表性却很强,陕西咸阳出土陶母范主浇注道居中,两边各有1列钱模钱模钱文方向相反范背中间有主浇注道凸起脊。这是直流分注式的较早实物。四川高县出土石子范是秦早期的地方铸币用范。长方形,上部有残缺。范面刻钱模7列,每列4枚,铸口横宽下部分成7条支浇注道与每列第1钱模相通每列钱模都有源自上1枚钱模的支槽。安徽省贵池县出子范是秦代中期地方铸钱用范,铲形,长方形浇注道自范肩部分成左右2条支浇注道直通范底每条支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外侧的6枚里侧的5中间2列的上端另有1枚钱模与安徽繁昌出的楚国蚁鼻钱范结构相同。范背有2个长方形把手。陕西省临潼县出土的铜母范是秦晚期翻制子范用模。近似梯首长方形,有边框,上端外侧中部有凸出的小圆柱,有些像把手或者是合范时固定束绳的钮。主浇注道居中,上宽下窄,是圆锥形浇注道左右各有1列7枚钱模,钱文方向相反。除了最下排钱模支槽呈“八”字外,其余同排钱模支槽呈“一”字。西汉前期实行半两制,铸币权下放到地方,后期实行五铢制,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专门铸币。铸钱用范有石、铜、陶三种质地,母范、子范两种。不同时期不同钱形范材质使用情况不同。榆英钱范三种质地的都有,陶范只有母范,典型的包括河南洛阳市橡胶厂出土砂质红陶母范,长方盘形直流分注式,浇注道左右各有1列钱模石范基本为子体积较大数量众多,是此间最为主要的铸钱用范品种,石范不但讲究尽可能多地设计钱模型腔,山东博兴县贤城村出土197/253

197滑石子范有浇注道两侧各有钱模4列范上钱模达176枚,还出现正背面都刻钱模型腔及浇注道的双面范。典型的如山东诸城市福胜村出土滑石质长方形子范;范有母范、子范,母范又分板形范立式顶注和片形范卧式登铸式,以卧式叠铸母范居多有圆盘形,圆柱形浇注口设在范面中心,钱模环绕浇注口,一圈圈分布,支槽呈辐射状将浇注道与里层钱模连接起来的,也有钱模间虽然有支槽,但仅以一凸起点标示出来的,圆盘形范最多,既有出土的,也有传世的,钱模有1圈2圈3圈的不等最多可达39有的范上还有。有圆形,圆柱形浇注口居中,外环钱模,支槽星“十”字形与其中4枚钱模相连的;有圆角方形,浇注口居中,外环钱模的。板形范竖式浇铸母范有梯首长方形,梯首不很明显,喇叭形浇注口几乎近三角形。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7枚的。八铢半两范三种材质都有,以板形范竖式浇铸子范居多,陶范中洛阳汉河南县出土的1件浇注道左边的前3排边的下1排钱模有排气道通向范侧,下部两角处各有1个圆形,是半两范有排气道的较早实物。铜范以子范为主,数量较多,包括铲形的,梯首长方形的,其特征相同,都是主浇注道居中,浇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钱模间有支槽相连。石范均子范。以长方形、梯形首长方形为主有面范背范。范面形式设计与铜范基本一致。1983年河北省平泉县文化站征集到1件平板范竖式浇铸铅母范。经化验,范含铅90.1%。与同期大多数范一样梯首长方形,主浇注道居中两侧各列1列钱模。五分半两钱范发现较少,只有少数几件,有石、铜两种质地。石质为板形范竖式浇铸子范,梯首长方形,浇注道居范中,198/253

198两侧各刻1列钱模每枚钱模都有支槽与浇注道相通,支槽较浅。铜质为卧式叠铸母范,圆盘形,浇注口居中,外环两圈钱模,内圈支槽星直线形与浇注口相连内、外两圈间则为“丫”形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卷十四所记载的一件与此同。西汉文帝、武帝四铢半两范也基本是石、铜、陶三种质地,石质占绝大多数,有数十件之多。石范有板形范竖式浇铸子范,典型代表有长方形,主浇注道居中,两侧各有2列钱模同排钱模支槽星“一”字与浇注道相连的如陕西咸阳韩家湾出土范,也有浇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的如山东诸城孙村出土范。陶范有母范、背范。母范多出自河南洛阳,为板形范立式浇注,主浇注道居中,两侧各列1列钱模,钱模与主浇注道之间有支槽相连洛阳市康乐食品厂出的1件背范后面有密布的小窝应是祖范翻制母范时夯捣所致。背范多发现于山东,包括博兴县辛张村窑厂发现的5件红陶夹砂范。铜范有子范、母范。子范为板形范立式浇注,有铲形,长方形梯首长方形、龟背形等,均喇叭形浇注口,浇注道两侧列钱模,有各1列的各2列的不等。其中陕西省博物馆藏的1件铲形范浇注道宽大到几乎与浇注道口同,极为少见。部分范上有椎卯。母范为卧式叠铸式,有圆盘形长方盘形、花瓣边盘形等数量较多尤其是圆盘形范。最富特色的1件长方盘形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件长18.6厘米宽9.9厘米。浇注口居于范的中心部分,以此为界,范面分成两个区域,一半光素,一半铸钱模2行,每行3枚,分布在浇注道两侧,从其形式观察此母范翻出的子范铸钱时要采用中流散注和直流分注相结合的浇注形式,这是西汉钱范中仅见的。还有1件板形范竖式浇199/253

199铸铅母范1962年北京市朝阳区出现首都博物馆长方形,喇叭口状浇注口很短,浇注道居中,两侧各列1列钱模每列5枚最下端浇注道结尾处单刻1枚。同排钱模支槽是从高于钱模的浇注道呈“八”字斜下来范背中间有浇注道凸起脊。西汉五铢初期由郡国铸造,不久就将铸币权和铸造事宜收归上林三官开始由国家铸造钱币,现存西汉五钱范体现了由那国到国家铸币的转变。郡国五铢范虽由各地方铸造但不论范式还是钱币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其时范有石、铜、陶三种质地,以铜石者居多。铜范除了湖南长沙发现的一件近似圆形卧式叠铸母范外,其余均为板形范竖式浇铸子范零星发现外,集中出土的有几次包括1957年山东莱阳县古城大队出土13件范形制一致,均铲形,长29厘米,厚0.8厘米。浇注口与浇注道一体,只稍宽。浇注道两侧各有一列7枚钱模,穿中心有定位点。范左上角、下边中部各有三角形凹。范背有浇注道凸起脊。每个范的柄部左侧都刻有数字,有三五、二十等,应该是编号。1979年山东诸城县昌城镇辛庄子村出土23件其中面范22件,背范1件。面范形状、结构相同,也是铲形平均长24厘米宽8.5厘米厚1.2厘米。长喇叭形浇注道口浇注道居中,左右各有1列6枚钱模,除了最上排钱模外,每枚钱模都有来自主浇注道和其上1钱模的双支槽。最上排钱模有通到范上边缘的排气道。范有高3.2厘米的形3个范背有浇注道凸起脊,脊上有一号形把手钱模穿中心有凹下去的圆形定位点,有浇注口,在浇注口部分有三角形凸起,上铸“十一”,范背中部也有一弓形把手,其他子范形式多样,有长方200/253

200形类圆形形等形制与所在地有关,体现了郡国铸币的特色。范面设计有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包括有些范浇注道较宽,有些支槽短宽,钱模穿中心有下去的圆形定位点。范下端有,形式不一,有三角形梯形等。有些还在浇注口的左右设。1976年洛阳王城公园出土的两范大小、重量、色质、形状与记号位置完全相同,似乎出自同一母范。陶范仅见北京市怀柔县龙山汉代铸钱遗址出土10余件板形范竖式浇铸范,范坯由下层的泥加粗砂和上层的细泥面两层构成。有面母范背子范两种母范体积较大有些范头有铭文括“”“”“中”等这些铭文与后来三官钱范头铭文不同,可能是作为合范符用的。范共同特征是喇叭形浇注口,主浇注道居中,浇注道两侧各1列或2列钱模钱模穿中心有一凸起圆形定位点,有的范上钱模有支槽相互连接,有的没有支槽。背范分两种,一种浇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钱模中心有圆形定位点,一种浇注道两侧各有2列钱模,背范只有浇注道口而没有浇注道。石范多板形范竖式浇铸子范除了基本特征如喇叭形浇口,主浇注道居中,两侧列钱模外,也有一些特别的地方如1983年河南洛阳613所职T宿舍楼发掘出的3件2件单面范1件双面范双面范两面的钱模特征分别与另外2件的相同3件范似乎可以同时对合使用。江苏盯胎发现的石范有1件双面范一面是已经完成镌刻,尚未铸钱,另一面尚未制作完毕,两面钱径大小一致,钱文风格相同,当是同一时期所刻。安徽滁州琅琢乡出土范钱模排列精密两侧外缘轮廓线分别与浇注道和范边缘相交,由于过于紧密,上下钱模外缘相隔只有轮廓线粗的距离,支槽短窄。201/253

201三官五铢钱范有铜、陶两种质地,子范母范两种类型。多集中出土,铜范集中出土于陕西省澄城县业善公社东白龙大队坡头村,一次出土钱范41件,均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子范,铜质,铲形,分大、小两种,主浇注道居范面中两侧各有2列钱模范与浇注道邻的2列每列11外侧的2列每列10枚以浇注道为轴对称排列。每个钱模穿孔上面都刻一深槽,由于是手工刻的钱模,有的槽刻得深而宽,有的穿孔上的槽刻得浅而细,除了最下排钱模没有排气道外,每排钱模都有排气道与边缘处的总排气道相通。33件范背面有不同的数字顺序号,最低数是第七,最高数是五十三。小铜范2件,形制钱模大小与大范相同,只是范上钱模为30。范面主浇注道右边柄上面刻铭文二字有解释为“辰刊”的,有解释为“长利”的除了最上排钱模排气孔直接通到肩部外,每排钱模都有排气道与边缘处的总排气道相通。范背浇注道部分均有凸起脊。陶范有集中出土于西汉建章宫遗址的数十件,范均由两层合成,下层较厚,为细砂泥,表层较薄,为细泥,与北京出土的郡国范类似。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有面母范背子范面范质地坚硬背范稍软。面母范为长方形,浇注道居中,两侧钱模有各2列的有各3列的,2列钱模的有三种排列方式一种是同排钱模在同一水平线上“字形,一种是一侧高于另一侧,同排钱模呈“人”字一种是靠近浇注道的2枚稍高,同排钱模呈“八”字,所有范头部分都不见设置排气通道背范两侧有边线;3列钱模的只有同排钱模呈“八”字一种形式但均有排气通道有的排气道只与首排中间1钱模相连有的“卜”形与首排的2钱模相连。有的钱模中心有凸起的圆形202/253

202定位点,有的范首有铭文,同一铭文如“巧二”有在范右的,有在范左的,有分列浇注道两边的。背范有些有记号,有数字,有符号,背范基本没有浇注道。西汉上林苑遗址出土数十件。基本形式与建章宫范相同,排气通道。范头铭文有“一”“工二”“”等还有一件有“五凤三年八月甲寅造”的,表明范为宣帝时期产物。除了大宗出土外,还有零星发现者包括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子范卧式叠铸式母范基本都是铜质。子范有长方形、梯首长方形、喇叭口铲形、直口铲形瓶形、上直角下圆角长方形底及一侧有单设置的卯结构等,这些范基本都是浇注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的有1件形者为各3列钱模。范不仅外形多有变化,有圆角长方盘形、圆角方盘形等范面设计也多有变化。如同是中心浇注道口两侧各列面、背模有的所有模都有支槽,有的只有部分模有支槽,其他钱模靠与之相邻的钱模外缘相连起到支槽作用,有的范背出现十字形加强筋。新莽时期四次货币改制都有铸钱遗物面世,其中范有陶、铜石铁等质地。铸钱时间不同,范采用材质和形式有别。一刀平五千钱范有陶铜两种质地。陶范沿袭前代旧制多为板形范竖式浇铸子范,发现不多。铜范更少,仅见一例,铲形,子范,浇注道居中,两侧各有1行4枚钱模,以尾部与浇注道相连,下部有一个三角形凹槽。范背中部有一个长方形把手。契刀五百钱范主要有陶、石、铜等质地。陶范分母范、子范两种,多为立式顶注式范中主浇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的类型。范上钱模排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相邻钱模首、尾相203/253

203对,一种是浇注道一侧的钱模平行排列。河南南阳发现的部分叠铸子范有圆形角方形不同形式形范是大泉五十与契刀的合范2枚契刀钱模首尾相对位于中心浇注道两侧,呈“八”形开口大的一边中间夹1大泉五十背模。角方形范上有钱模2分布在主浇注道两侧,左侧为面模,右侧为背模。范均无卯结构。石范发现较少均阴文范,极少数范形状特殊,如河南南阳发现的一例为铲子从中间断开的一半而非铲形,而且两面刻钱模,一面为3枚契刀1大泉一面为3枚平五千、1枚大泉,大泉均位于范的底部。契刀范里有契刀与大泉五十契刀与大泉五十和一刀平五千合范的,前者以契刀为主,大泉多在范上下部空间不够一个刀币钱模的地方,属于补漏,后者发现极少。大泉五十钱范有陶、石、铜、铁等质地。陶范多样有母范子范。母范居多,包括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范和卧式叠铸式范。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多为铲形和长方形,只有极少数为前面两种形式的变形。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范钱模分布在主浇注道两侧,每侧列数不等,多1列者,也有2或3列的,多数钱范上的钱模只有一条支槽可以进铜液,少数则除了来自上边钱模的支槽外,并有支槽与左右钱模相通3列钱模的钱范有一部分在靠外侧边缘处有通向外部的排气道。相当数量的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陶范的背面刻有文字包括数字如“十”,吉语如“日利”“日利千万”年月如“元年二月”“始建国元年三月”。卧式叠铸陶范片均子范,形状多样,范上钱模不等,最少4枚,也有6枚、8枚的。多有卯。石范较少,发现者均为子范,多铲形,主浇注道两侧置204/253

204钱模,有1列的、2列的,2列的外侧钱模不仅有来自内侧相邻钱模的支槽,也有来自上下钱模间的支槽,钱范下方有凹槽,或拱形或三角形。有极少数双面范。铜范有子范母范子范多铲形或类铲形,少数也有梯首长方形。与石范一样,钱模有1列的有2列的,有的范下边缘有槽,有的没有凹槽但有卯。除了钱模较多者外,还有4枚钱模的立式顶注式方形范,较少。卧式登铸范有委角长方形方形、八角形等。范上钱模有4枚、6枚8枚及10等均为面背模混杂有的是面、背模各据范的一半,有的是相间排列。范上也有铭文。铁范数量少,形制基本同于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的铲形铜范,发现者皆为阴文子范。小泉直一钱范有陶、铜、铁等质地。陶范有母范、子范,母范较多,多铲形或类铲形者,范上钱模间有有支槽的,有没有支槽的有有中心定位点、划刻出外缘无内郭者。因为钱形小,又解决了排气道问题,范上钱模更多,而且范体较大,通常情况下,主浇注道两旁的钱模都在4列以上,5列的也很多,有范上钱模达150余枚的,其钱形虽然小,却铸造得精整,反映出新莽时期的铸钱水平。铜范多卧式叠铸式母范,范形制不一体小模少。虽然范上钱模多少不一,但基本在4~10间制作都非常精致。铁范极少。六泉:除了前述的小泉直一和大泉五十外,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均以陶范为主,只有么泉一十有数方铜范流传,这几种圆钱范多为陕西西安出土,范的形状、钱模布局、浇注形式与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的大、小泉范一致,有有支槽与钱模相通的也有钱模间无支槽相通205/253

205的范形体较大,主浇注道两侧或2列、或3列钱模,以母范居多。十布:以陶范为主,大多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体积较大,为同一时期,同一地点的产物形制基本一致,且基本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母范,范形体较大,钱模也多,范上的钱模基本排列方式为主浇注道两侧各2列钱模布局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内侧靠主浇注道的1列同一斜向排列,以足部与主浇注道相连外侧靠范边缘的1列钱模与主浇注道平行,是直上直下状,一种是2列钱模同一斜向平行排列两种形式的范铸造时都是从布的两足注入铜液。范首多文字,有标出布名如壮布、布的,有布名外尚有其他文字,多为次序数的。“六泉”“十布”有合范的。由于大布黄千获利多,不但官方铸造,也有私铸,所以存世范远远多于其他九布。大布黄千有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铜子、母范,范上钱模数量不同,基本分2枚的和4枚的两种2钱模的钱范布局形式为范中设浇注口,面、背钱模各一,并排排列,分布在浇注口左右,有支槽与钱模相连,支槽口一般在布的足或腰部范内边缘设卯用以定位,范制好后根据卯对合后叠层浇入铜液即可。铜质大布黄千母范基本由2个钱模组成,不同处只有范的外形,有圆角长方形,圆角正方形,不规则八边形,圆形,一端直角、一端圆角等范背有吉祥语或星象纹等铭记。4枚钱模的布局形式为范中设浇注口,2面2背钱模轴对称式排列在外范制好后只须将其中一个旋转180度,就可按卯位置对合,制作起来更为简便,且浇铸钱数增加一倍。存世范中,有只有1枚钱模的子范极206/253

206其少见,这种范是否实用者尚待商榷。另有陕西出土的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铲形子范较为特殊,该范主浇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范首部第1钱模是布首与浇注道相连其下者才为足与浇注道相连。西安还曾出土石质大布范1件,范铲形主浇注道两侧各有钱模1列10枚计20。与陶范布局形式不同该范上的钱模都是横向分布,与范的上下两端平行,没有斜度,钱文较粗,范底中心处有三角形凹进。货泉:有铜、陶质地的母范子范。母范基本是卧式铸式中流分注的铜范。形式多样有方形圆角方形、方形长方形、八角形圆形不规则形等多种形制,范上钱模多少不一,有46810等。4钱模的范形式与4枚的大泉五十铜范一样,多各种变体的方形钱模或面背相间,或各据一侧有些范背装饰有精美图案。6枚钱模的范有不同形状常见形式外还有六角盘形,这种范的浇注口在范中间,6枚钱模或面背各3交错排列或面、背各据一侧。8枚钱模的有长方形圆形等浇注口也居于范中间,8枚钱模或面背各4相间排列或各一侧。范的两侧各有3对卯一边1凸2,另一边相反。10钱模的有长方盘形注口在中间2枚间,向外形成两支,类似板形范立式顶注的直流分注。总体说来,范上钱模多在10枚以下,少数有超过10枚的如有18小钱模钱范。卧式叠铸式货泉范钱模排列方式很随意,除了前面提及的各种面、背模混杂者外,无论几个钱模的,均有全部是面模或背模的情形。范背多有文字、符号或吉祥语等,方形范背还多有纹饰,铸造相对精美。货布:与货泉一样基本是卧式铸式中流分注法的铜母范207/253

207有2枚钱模的,类似圆角方形,浇注道居中,浇注道两侧各一钱模,1面1背。范边缘有合,背有凸起十字筋。有4枚钱模的,以长圆形居多,4钱模面、背各2两两相对围于中心处圆柱形浇注口。不论2枚、4枚钱模范背面都有凸起十字筋,有些还有铭文。布泉:基本为长形范面钱模的分布形式菱形格子纹的装饰形式也基本相同。除了面文和局部细节外范的特征与货泉货布一致除了十字筋外,背上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方菱形格子纹菱形格子纹是布泉独有的特征。这种整齐划一的统一格式,不仅在新其他各种货币钱模中未见,在两汉四百多年中也鲜有。范背也有铭文。特例者仅见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铲形板形范坚式顶注式浇铸铜子范1件。东汉钱范基本为卧式叠铸式母范,其中有建武十七年铭文的范是东汉官式范。范圆角长方盘形。一般长13.4厘米宽8.4厘米浇注道居范中心,两侧分布钱模,面背各4枚,交错分布外侧的4与临近浇注道的边缘相连,以缘处连接点作支槽。范背面有凸起十字加强筋,右侧上下两格内刻铭文“建武十七年三月丙申大仆监仓考工令通丞或令史风工周仪造”。官铸币用范外,地方铸币和私铸币钱范也有发现这些范基本保持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形态。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基本保持东汉铸币方式发现的钱范都是卧式叠铸式母范。三国孙吴铸币发生了极大变化,出土的钱树多样,有每层只有1枚钱模的,有2枚或4枚的,后两者为仅见。主浇注道为近圆柱形或扁片形,范上钱模有双面、单面之分,有208/253

208的安置随意,有的有一定顺序。孙吴铸币用范采用的双面刻模是卧式叠铸中较早的先例其无样卯叠铸方式亦为南朝铸币的无棒卯原点对称奠定了基础。南北朝时期虽然还以范铸钱币为主铸钱,种种原因所发现的钱范只有北齐、刘宋萧梁和北周等几个朝代的实物。刘宋、萧梁钱范有传世的,还有集中发掘的。共同特征是范均为方形多层叠铸双面子范,泥质,有4枚钱模型腔和8枚钱模型腔2种。8枚者圆形浇铸口居范中心,周围8枚钱模,分上中下排列,上下各3枚,中间2枚。一种是支槽呈“米”字形与钱模相通,一种是中间4有“十”字形支槽其他钱模靠相连的边缘传递铜液。范背刻钱背模型腔,均有四出纹,排列与范面同。范背只有浇注口,没有支槽。4钱模型腔范,除了支槽呈“X”与钱模相通,钱模直径有大有小,有些范边刻有文字外,其余特征与8枚钱模范相同刘宋与萧梁范有本质区别:刘宋范上依然有卯结构部分范上卯结构设置在浇注口附近萧梁范彻底摒弃椎卵结构,采用了原点对称法钱范工艺的演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铸币的国家之一,从西周到清代末期的2500余年间,钱币铸造未曾间断。随着时代进步,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对钱币需求量的不断增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铸币追求的目标。与中国科技不断发展创新同步,钱币铸造技术也经历了由原始简单到先进复杂,逐渐进步的过程。铸钱工艺在不断的探求、摸索和改进中逐步完善,将以范铸钱的工艺发展到顶峰。209/253

209范铸法铸币从出现到退出铸币历史舞台经历了以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和卧式叠铸两个发展阶段。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钱范从铸币出现时就开始使用,直到西汉末年还是铸币采用的主要形式,这种范的浇注方式是将铜液由浇注道口注人,靠铜液自上而下的压力逐一充满钱模型腔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铸钱阶段先后具有单面单钱模型腔的直流直注(集中于先秦的布币)单面多钱模型腔的分流直注、单面多钱模型腔的直流分注、单面多钱模型腔的分流分注以及双面多钱模型腔的直流分注等变化这些结构设计上发生变化的范式多在同一时间、空间内交叉使用的,只是使用哪种结构范的侧重时间不同,先秦时期,单面单钱模型腔的直流直注单面多钱模型腔的直流分注、单面多钱模型腔的分流直注、单面多钱模型腔的分流分注都有使用,但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三晋地区多使用单面单钱模型腔的直流直注和单面多钱模型腔的分流直注,随着时间推移,单面多钱模型腔的直流分注也为齐、赵、燕等国采用而自春秋中晚期就用于铸币的分流直注随着时间推移也为发明圆钱与方孔圆钱的国家所采纳魏、秦、齐、燕先后用这种工艺铸造钱币,铸币较晚的秦国还后来居上,较早采用陶母范翻制铜子范的工艺铸币,分流分注则在远离中原地区的楚国秦等地区持续使用。西汉的令民放铸政策推动了各地铸钱业的发展,铸币工艺随之繁荣,传统工艺中进步的因素被保留并发扬光大,落后而耗时费力、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范式如单钱模直流直注、多钱模分流直注等铸钱方式被弃用,直流分注、母范翻制子范法被传承并加以改进,并因其合理高效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上林210/253

210三官专铸后的官式铸币模式,新莽时期继续广泛使用,直到翻砂法成为铸币主流后,一些地方还在采用这种方式铸币甚至清代的母钱也由这种方法铸造,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用性确实是其他方式铸币不能比拟的。范铸钱币早期采用的是青铜器铸造使用的陶范法。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钱范是春秋时期的空首布范,山西侯马晋国铸铜遗址出土的空首布范可视为其时的代表作之一,范为单面单钱模型腔的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1钱1模,浇注道设在范首,与钱模部相连,注入的铜液直贯而下。这是最早的钱币铸造法之一。由于金属铸币产生时,青铜器范已经采用了模印法,这种空首布钱范是镌刻而成还是引用了模印法有待更多实物发现后的深人研究。继其而起的平首布、刀币钱范均为单面多钱模型腔的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范,浇注道设在范首,短而宽大,下端分支,分别与每1钱模相连,注人的铜液分股自上而下贯通钱模,这种浇注方式即蒋若是先生所谓的“分流直注式”工艺,从有些布范的特殊形制如直角梯形、范上有合范符号等特征分析,制范是有一套程序,由不同工匠完成的。从战国中晚期开始利用陶母范翻制子范工艺铸钱,除了陶范外,也零星出现石范,一般而言,春秋至战国早期的布范皆为陶质,战国中期后才有少量石范。刀范仅个别为石质,其余都为陶质。楚国的蚁鼻钱,秦、齐、燕三国的圆钱和方孔圆钱多采用单面多钱模型腔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范,有陶、石、铜铅几种迄今为止,蚁鼻钱钱范仅发现铜质一种,此时的钱范浇铸工艺有新的模式除了继续沿用以往的分流直注工艺外,照刀(化)钱、半两钱、鼻钱都采211/253

211用了直流分注,即浇注道设在钱范中间线上,两侧排列钱模,从浇注道分出支槽与每枚钱模相连,铜液注入后,直接落入最底端分成左右股流入相连钱模。同样是最底端钱模首先成型,但分流直注法是通过上1枚钱模得到铜液,直流分注法是通过支槽得到铜液,此期的分流直注基本是浇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只有4列钱模的蚁鼻钱,是通过主浇注道口下端分成2条支浇注道,每条左右连接1列钱模来完成铸钱,即“分流分注式”。秦始统一中国后,承继了钱币的传统铸造方法但具体采用哪种浇注方式,依钱范大小范上钱模的行数而定。综观半两钱范可以发现,因铸作时间不同,钱范的形制也在逐渐演变,采用的工艺与钱范形式有内在关系。先秦至秦初范多铜质铲形范体较小,钱模型腔数少,在几枚到十余枚之间,基本排为2行,浇注道设在范首,短而宽大,下端分成两支,分别与每行首枚钱模相连,注人的铜液分两股自每行的第1枚钱模向下贯串直至最下部钱模即“分流直注式”,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半两钱浇铸方法。几件战国秦半两范的工艺变化十分明显岐山出土范的浇注道相对短粗,几乎与钱模相交时才分支,未央宫出土范的浇注道稍长,分支也成尖角并较长,凤翔出土范的分支更长,而传世的1件几乎在范首就将浇注道分成两支。秦晚期还有使用陶范铸币的,陕西临潼县油王村出土的铜母范就是翻印陶子范用的,从这件实物可以发现,陶范铸币有了进步,出现新的范型一梯首长方形这种形式范体可以容纳更多钱模,以此件母范为例,已经可以达到14枚,钱模分布基本还是2列分布在居中的浇注道两侧采用“直流分注式”浇注,浇注道口宽,浇注道窄,铜212/253

212液流人之后,先由浇注道直达范底,然后流入两侧钱模之中,这种梯首形制有利于散热。与此同时,东南地区承继楚国蚁鼻钱工艺,采用“分流分注式”浇铸工艺。三种形式在先秦铸币工艺基础上有继承,有发展。由于铜子范是由母范浇注出来的,最迟从蚁鼻钱开始,就有母范浇铸子范的工艺步骤,但是没有这一时期的母范发现浇铸铜子范的母范是用什么材质制作的还是未知数所以也无法确定当时只是母范子范的两步骤制作还是已经有了祖范母范子范的三步骤。卧式叠铸范始于西汉初年,这种范铸钱首先要用母范压印子范,然后将多件子范层层罗列,到一定高度后再在最上层浇注道口外做一倾倒铜液用的喇叭形口就可以铸币了。叠铸工艺自汉初由民间发明以来,一直到新莽之前都还只是流传于民间,鲜能得到朝廷的认同和采纳。卧式叠铸钱阶段先后具有无椎卯结构单面钱模多层叠铸无样卯结构单面钱模合范多层叠铸、卯结构单面钱模合范多层叠铸、卯结构双面钱模多层合范叠铸和无卯结构原点对称双面钱模合范多层叠铸的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体现着一次技术演变推动铸钱工艺提高。钱范工艺的演变基本体现在使用材料、范的制作程序和钱模型腔与浇注道的设计几个方面。其演进变化过程历历可数。制作钱范采用的材质有陶、石和金属包括铜、铁铅等等以铜为主。尽管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有木质的范模,但从某些时代母范子范的工艺特征如先秦的空首布、东吴的大泉五百、萧梁的五铢等特征分析,应该在某些工艺过程中使用木质的213/253

213范模。最初的子范是直接在泥坏上刻出或压印出阴文钱模型腔,挖出浇注道,人密烘烤后铸钱。这种范由于材质关系,大多只能使用一次。随着社会对钱币需求的增加,铸币量也逐步增加,这种耗时费力而使用一次就损毁的制范形式不能满足钱币铸造的需要,新的制范方法一由直接刻制子范浇铸钱币发展到先制作母范再由母范翻制子范的做法应运而生,随着制范材质的增加,进而发展到先制作祖范,由祖范翻制母范再由母范翻制子范浇铸钱币,经历了这些探索实践后,用模具制作双面范片最终登上铸币舞台,将范铸钱币工艺推向高潮。汉初民间放铸,铸币工艺迅速出现新因素,叠铸初露端倪,传世的叠铸盘形母范表明,这种范的浇注口居于范的中心,铜液从浇注口注人后,通过辐射状支槽流人周围钱模,是一种新的浇注方式,这种方式被蒋若是先生定名为“中流散注式”榆英钱的叠铸范出现是范铸钱币工艺的一次革新为后世登铸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卧式圆盘形母范基本应用于汉初的轻薄型榆英半两。理论上,由于钱为平背,榆英半两时期的圆盘形叠铸范既不需要椎卯定位结构,也不需要对应的背范,只要翻印子范时将范背处理平整光滑,一块范就可以当作面背两范用但是如何将子范背面处理平整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只有榆英半两这种平背而薄小的钱,才可以采用这种不需要定位棒卯的简单叠铸工艺。这种简单的无棒卯叠铸,较之于其后有棒卯结构、需要正背面严格对应的叠铸,比较原始,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层叠铸造的鼻祖。西汉半两时期的铸钱用范有两大特色,一是以石质的为214/253

214主,仅20世纪以来出土实物就有近300件,出土范围之广泛,数量之多均为罕见,事实证明西汉前期的80年间主要是石范铸钱。二是出现圆盘型叠铸范。石范很早就用于小件青铜器的浇铸了,已发现的早期青铜遗址多有石范出土,不过石范只能用来铸造工具、农具、兵器等简单型小器物包括斧鳞、凿、、刀、剑等,这些器物的共同特征是平板形,与钱币有相通性,所以后为钱币铸造采用但先秦各国使用石范铸币的并不多可以举出例子的仅有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出土的圆足布石范河北灵寿战国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成白币”刀石范内蒙古包头市麻池乡战国遗址出土的安阳布石范和山东临淄齐故城出土的齐化钱石范。总共不过10件。同是石范发展到用于铸造钱币时,工艺有所改变与进步。但将石范铸币工艺发展到顶峰的还是汉代。汉代石范铸币的广泛采用,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关系密切。经历了秦末战乱,西汉建国之初社会贫,物质财富极其匮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汉高祖首先开了“听民放铸”的货币政策先例,使民间铸币合法化。由于石范成本低,易操作,可以多次使用并可随时改刻再用,理所当然成为当时钱范用材首选,随着不断的摸索改进,石范工艺不断进步与发展,范体加大,范上钱模型腔大大增多,20枚以上者屡见不鲜1972年3月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出土的1件范上钱模型腔达到60枚:21不但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直流分注法范上浇注道两侧钱模行数增加,同排钱模间有支槽相连分流分注的双浇注道范上钱模也多起来如1981年陕西安康发现的215/253

215范;排气道也被更多使用如山东博兴出土的榆英半两石范;出现双面范,已经发现的双面范有同文双面范和异文双面范两类有同时刻并同时用的,这种工艺更加提高铸钱效率。种种进步显示汉代石范工艺已经把可以改进的地方都想到并实现了。叠铸最初由民间首创存世的几件圆盘形铸母范制作粗糙不规范说明非有实力的官府所为,但这一省工、省时提高铸币能力的铸造方法发明后,并没有马上得到官方认可推广。自汉武帝改半两为五铢后,铸币所用范逐渐演变为以铜范为主。使用铜范铸钱稍晚,就现存的实物看,最早的铜范是楚国用于铸造蚁鼻钱、战国秦用于铸造半两的范。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后,对铸币的质量和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是由上林三官负责铸币后,开始普遍采用铜范铸钱。陕西省钱币学会编辑的《秦汉钱范》收录的西汉五铢钱子范共123件其中就有117件是铜范达到95%以上。西汉铜范是在继承战国铜范铸钱传统,于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战国体积较小的半两铜范铲形,浇注道口稍长,采用直流分注法浇注体积较大的蚁鼻钱范类铲形,浇注道口短,采用分流分注法浇注,两者各有优缺点半两范是早期铜范浇铸的基本形式,具有一定的原始性,蚁鼻钱范面设计在铜范阶段表现出一定的先进性但浇注口不很科学,极易受损。西汉铜范则吸收两者优势,取长补短,将铜范铸钱发展到极致,其逐渐完善的体现是:范块逐渐增大在半两钱时期,铜范一般都是在浇注道两侧各设置1列钱模,钱模型腔数在10枚左右,超过14的很少只有少数范才在浇注道两侧设置双列钱模。半两及半两以前的范下端基本为平直的,文帝四铢216/253

216半两铜子范中,有范型结构较特殊的如下端呈半圆形的,双支槽的等,它们的存在可以表明文帝时期民间放铸时工艺的多样性。铸行五铢钱以后,铜范体积进一步增大,1979年陕西澄城坡头村出土的41件五铢铜范,长41.5厘米、宽23.5厘米钱腔数达42枚,范上钱模也由浇注道两侧各1列发展到2列3列。浇铸系统有所改良,在浇注道两侧钱腔、钱模之间的支槽多与范肩平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范面范面精心设计了排气道。利用超薄、耐高温的保护层保护范表面,使之经得住高温铜液的冲击。此时的铜范不仅设计合理,而且制作精致,就铜范铸造而言,技术本身的发挥已臻完善。铜范铸钱,不仅可以多次反复使用,省去重复制范的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所铸钱币,轮周正,字书分明,品相颇佳。迄今为止,鲜有早于铸钱用的其他器物铜范,可以推测,是铸钱开了我国金属范使用的先河。西汉先后采用石、铜作子范,说明当时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两种材质的钱范在铸币时的透气性问题。出土、传世实物鲜见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陶质子面范可以证明汉代铸币逐渐摒弃了这种方式。不仅汉代,其后继续采用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铸币的新莽圆钱也不见有陶子范,可见这种铸币方法在钱币铸造的进化中逐渐被淘汰。铸行五铢后,随着铸量的不断增加范体增大,范面钱模增多,对合范的致密性要求增加,范的下端设计出各种形式的小缺,用以固定合范,以保证面、背范扣合得更加严密。新莽时期铸币是板形范竖217/253

217式顶注式浇铸范与卧式叠铸范并用,初期以板形范竖式顶注式浇铸为主,钱范的制作工艺依然沿袭西汉。由于新莽钱币形式多样既有方孔圆钱,又有刀币布币为节约空间,钱范范面设计有了很多创意,如刀币与圆钱铜范(契刀大泉)多面值布币同范布币排列多变,斜竖相间等。中后期后广泛采用既能提高生产率,节约原材料,又能成倍增加铸钱数量的叠铸工艺。但是叠铸工艺的发展演化也是一步步完成的,这有大量的莽钱叠铸铜母范可以说明。早期所用的叠铸工艺仍较原始如1964年河南南阳出土的大泉五十和契刀五百卧式叠铸式中流散铸陶范,只是简单地将面范背范分开,既不是左右或上下对称扣合式,也没有卯结构与西汉早期的圆盘形半两钱范类似,可以看出承继关系,但是半两是平背,只要将面、背范合在一起就可以,大泉、契刀则不同,如果对合不好,就铸不出合格的钱来。吸取了前期的经验,后来的叠铸范无一例外设置了严格扣合的椎卯结构,而且范面设计日趋合理依据范的面积、钱的大小等进行布局,通常大泉五十货泉等方孔钱有4模范6模范和8模范而货布大布黄千等多为2模范和4模范。1958年4月西安北郊郭家村发现烘范窑遗址,出土8型腔大泉五十叠铸范数百包完整的一包有46层23合,一次能铸大泉五十184。大概在天凤元年(公元14年)新莽进行第四次改制后,铸钱基本都采用卧式叠铸工艺,采用卧式叠铸技术铸钱不但比传统立式顶注法技术省工、省料省时而且所铸钱的质量好坏也容易控制。东汉时期继续采用新莽时期成熟的单面轴对称式有棒卵结构陶子范叠铸法铸钱,这种铸造方法的典型遗物有铜母218/253

218范、陶子范两种,母范以建武十七年范为代表,这种母范是东汉时期的官式范,由官方设计铸造后下发给各地,范上均有“建武十七年”等铭文。范圆角长方盘形。一般长13.4厘米,宽8.4厘米浇注口居范中心,两侧分布钱模,面背各4,交错分布外侧的4枚与临近浇注道的边缘相连,以缘处连接点作支槽。钱面背模间有高度差。范的高度、面背有别等特征显示出铸造工艺有了进步。东汉官式母范压印出的子范重叠对合后,合范之间有空隙,因而铸钱后钱树的浇注道上钱间或支槽一般会有范背跑铜痕迹。[!三国时期,曹魏沿用东汉官铸钱币范式同时也有双浇注口范使用孙吴铸钱用范形制发生极大变化。陶子范多类似圆形,面积很小范上只有一个钱模型腔有的单面、有的双面刻模。早期母范不设浇注道口,压印出子范后才开浇注道。桐乡发现的大泉五百钱树的浇注道没有明显的跑铜痕迹,说明范双面都有钱模型腔,两层范间对范缝没有或对范缝及其狭窄。此后铸币开始在母范上预留浇注道口。发展到晚期,出现4钱模型腔范。可见孙吴早期铸币工艺在吸取传统的单面范有棒卯结构的优点同时,加以改良,发明了双面范单钱模型腔的范式,这种范因为只有1枚钱模无需棒卯结构开了梁双面范无卯结构的先河,但早期单钱模范近似圆形,叠铸并加工成范包后进行浇注,定位不准的缺点凸现出来,只有将钱范改造成方形,将浇注口设于范的中心点,完全遵从原点对称的原理后,才真正解决钱范的定位问题。由单钱模到双钱模,再到晚期每层4钱模,孙吴铸币工艺逐渐提高,终至双面范无卯结构卧式叠铸范的高峰。219/253

219南北朝时期的铸币工艺继承了孙吴双面型腔层层相扣组成叠铸范包的做法,并加以改进最终将卧式叠铸工艺推向极致。此时的叠铸陶范范体为片状,正方形,双面型腔,一面全为面模型腔,另一面全为背模型腔,刘宋四铢叠范包残件显示,其时子范已经有1范8枚钱模型腔的样式萧梁时既有4枚,也有8枚型腔的两种范式,是承袭了孙吴刘宋的先例。萧梁时期钱范支槽的设置不同,有8枚钱模8条支槽的也有8枚钱模4条支槽其他靠钱缘相连的1998年南京出土的二型“公式女钱”范还出现了面模背模设置在同一范面的情况,就原点对称法而言,这种设计并不具备优势而背模相交于同范面上,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合背或合面的可能。钱模型腔位置四向对称,位置完全对应重合,依靠范体本身的方形及钱模四向对称特点定位简单准确。浇注口还是设在范中心但8枚钱模范有取消相邻2枚间支槽靠钱模型腔外缘相连注人铜液的。范体厚度明显减薄,从公布的数据统计早期孙吴钱范的厚度大约在1厘米之后降至035~06厘米刘时期钱范的平均厚度降至0.3038厘米萧梁时期更薄最薄的公式女钱范厚度仅为0.2厘米。钱范厚度的不断下降,反映出铸币原料处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不断增大。由新莽、东汉时期那种较厚的2块单面型腔范片对合成单元组的组间叠合式陶范包,进展为由较薄的单块双面型腔范片连环配合的层层相扣式陶范包既节约了制范和铸钱的材料又大大提高了制范和铸钱的工效和质量。范铸钱币工艺是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中成熟起来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范铸工艺经历了板形范立式顶注式浇铸220/253

220到卧式叠铸的变化,卧式叠铸又是一步步由无棒卯结构单面钱模盒范多层叠铸到棒卯结构单面钱模多层叠铸,卯结构双面钱模多层叠铸的,进而到无卯结构原点对称双面钱模多层叠铸法铸币。虽然不是每次变化都是进步的,但纵观范铸钱币的历史发展过程,钱范工艺是在慢慢地提高着。不同范式间、同一范式间演变痕迹不时可见。三、范铸法铸造钱币的分期范铸法铸币从使用到退出铸币的主流,跨越了近二十个世纪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中,范铸法铸币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一步步走向完善。综合各种因素,范铸法铸币大致可以分为初创期发展成熟期定期和技术巅峰期初创期大致为先秦时期,此期战乱纷仍,诸侯争霸各国铸币在沿袭传统铸造方法的同时努力创新。发展成熟期在秦与西汉时,此期有了春秋战国铸币的经验有了大一统国家的背景铸币业承前启后,摒弃先秦低效能的铸币方法方式极尽可能地改进、发明新工艺。稳定期在新莽与东汉时,源自前代的各种先进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除了在范式结构上有些许改动外新的各种铸币工艺方式都因袭汉制特别是晚期铸造货泉时,已经很稳定地采用宣帝时期那种角长方盘形铜母范范式,这种范式后为东汉政府稍加变动在范背铭以分工明确的责任人外作为官式范发放到各地。技术巅峰期起自三国孙吴,终止于萧梁孙吴单钱模无卯单面叠铸的使用,为铸币工艺开拓了一条新思路在孙吴晚期4钱模范刘宋有卯4钱模8钱模范的实践基础上,萧梁将卧221/253

221式叠铸工艺推向无卯原点对称的技术巅峰,完成了范铸法铸币时代由立式顶注到卧式叠铸的转变。222/253

222223/253

223224/253

224225/253

225226/253

226227/253

227228/253

228229/253

229230/253

230231/253

231存世钱范的比较研究各时期不同来源钱范的特征在以范铸钱币工艺为主的历史进程中,钱范及其铸造技术随着科技进步,工艺演化而变化着,多种因素汇聚,形成了钱范的时代特征。20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发现,出土钱范不断增多,这为明确钱范的时代特征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也为甄别传世钱范真伪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以下是就考古发掘与传世钱范或见于著录的钱范拓片结合考察得出的不同时期不同来源同种钱币钱范的基本特征情况。空首布钱范仅见于出土,数量较少,皆为板形范立式顶注式陶子范,单面单钱模型腔,浇注道在范首部,与布的罄部相连,直流直注。有合范符,在范体的两侧皆为成对的刻画痕,范体较厚。平首布钱范基本为出土,数量较少,以板形范立式顶注式陶子范为主有少量石质地范。以单面多钱模型腔范为主,除了“”长身布外,没有发现有超过3枚钱模的范,单钱模范很少,其次是3钱模,2钱模范最多,范上钱模型腔并行排列,浇注道在范首部与布首部相连,浇道稍长,单钱模型腔范是直流直注,多钱模型腔范是直流分注。合范符在范体的两侧,皆为成对的刻画痕。先秦使用刀币的国家232/253

232有齐、燕、赵、中山等,各国铸造刀币的范都有发现。刀币钱范出土的居多,也有传世的,其中齐国范有“齐大刀”明刀2种出土的多为板形范立式顶注陶子范有少量石范。钱范皆为单面多型腔,大刀均为3钱模型腔、明刀多为5钱模型腔。传世的立式顶注大刀范与出土大刀范式相同,但见于《古泉汇》和《续泉汇)著录.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也有收藏的卧式叠铸式铜母范均为传世品,无考古发掘实物印证.这类范为折角长方盘形,浇注口居中,圆柱形,两侧各有1枚钱模型腔1面1背,面文为“齐大刀”,背文不同,或为“化”字,或为“工”字,浇注口高与盘沿同,环浇注道有4个支槽,左右各2分别通于左右刀模背缘,支槽较浇注口低,范有棒卯,有2对、3对之别。合范符为各种形式的符号。燕国明刀范基本为出土,陶、石两种质地,有4钱模型腔和5钱模型腔两种,4钱模者2枚面模2枚背模相对排列,5钱模者是钱模同一方向平行排列。直流分注,浇注道在范首部,与刀柄环部相连,浇注道有一定长度。中山国、赵国的小直刀范基本为出土,赵国刀仅见,发现于郑国祭祀遗址,是郑国仿铸品,面文“甘单”,陶子范,范式与出土齐大刀同。中山国刀范出土相对多,多为仿燕明刀陶子范,与燕国刀范范式相同,也有“成白”刀陶质、石质子范,有3枚钱模的,4枚钱模的,范式与齐燕刀范相同圈钱尚没有出土面范的相关报道,背范有成批出土的陶子范,多数长方形,少数梯形,立式顶注直流分注法浇铸。传世品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件战国秦“重一两十四铢”陶子范,长方形,立式顶注直流分注法,浇注道居中,有支233/253

233槽与钱模相连。范上共有8枚钱模左右各4枚分列于浇注道两侧,与出土背范中的长方形者范式相同。方孔圆钱范有齐国“六刀(化)”秦的“半两”和“文信”燕国“一刀(一化)”等,出传世、著录三种来源数量很少。飚六化钱范有出土品、传世品。其中板形范立式顶注子范,有陶、石、铜不同质地,基本为长方形,也有铲形,立式顶注直流分注浇铸法,都是2列钱模分列于浇道两侧钱模总数低于10同排钱模支槽多呈“一”字形仅1件同排钱模支槽略是“八”形。收录于《箫斋吉金录《古泉汇》的铜母范最早为陈介祺珍藏,范角,盘形,边缘有低沿。残失大半,仅存一端及靠近处2枚钱模钱文左为“盛六化”右为“盛四化”,1倒1正各有支槽与钱模相连。此范残缺太多看不出范式。燕国“一化”铅质母范出土残失大半从残留钱模型腔与支槽关系推测范有2条浇注道。半两范因使用时期不同而不同秦半两(包括战国秦)有出土品、传世品子范范两种。子范为铜石两种质地,母范为铜陶两种质地。出土的战国秦铜子范形制结构基本相司,铲形,板形范立式顶注范,浇注道位于范上端,2列钱模,每列3枚浇注道下部分2条支浇道与每列钱模的最上1枚相连钱模间有有支槽相连的有无支槽以边缘相连的,见有传世范范上浇注道与钱模排列方式等结构与出土范相同,但外形为长方形,浇注道较长。秦代铜范有母范子范,铜母范类似长方形,圆角,上边缘呈弧状凸起,直流分注,浇注道居中,两侧各1列钱模,每行7枚,钱文字尾部分与支槽相连,除了最下端外,同排钱模支槽呈“”234/253

234字排列为最早的直流分注实物。子范有2种形制,一种长方形范上结构设计与前述母范相同但钱模文字排列有序,均为字口与范首同向,同排钱模支槽呈“八”字排列,一种为铲形分流分注2条支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形制结构与战国时期楚国蚁鼻钱铜子范相同,无合范,范背有两个长方形把手,范上钱模文字排列方向杂乱无序;石子范仅见四川高县文江乡发现1件直流分注浇铸法,多行钱模平行排列;陶范为2列钱模直流分注。西汉时期的半两范无论质地、种类和工艺都丰富起来。榆英半两钱范有出土的,有传世的。已经发现的有板形范立式顶注母范、子范和卧式叠铸母范。板形范立式顶注母范有铜、陶两种质地,子范有石铜两种质地。卧式叠铸母范只有铜质地一种。板形范立式顶注范的范式较多,有长方形4列钱模分列于2条浇注道两侧分流分注的;梯首长方形,浇道两侧各1列钱模,直流分注的等。石子范分布于不同地区,以山东出土者居多,该地区范基本为滑石质,长方形,体积较大,浇注道两侧钱模列数不同,有2列3列4列的直流分注钱模多达几十有特例达176枚的。出现双面范。卧式铜母范多为无棒卯结构,只少量出现棒卯基本为圆盘形,少数为类似圆形,中流散注,浇注口外环钱模层数不等有1~3层少的只有几枚钱模多的有40余。无论子范范世品都与出土范形制结构相同。八铢半两钱范较少,有考古发掘的,有传世的,多发现于河南、河北。考古发掘实物仅见板形范立式顶注范,有子范母范,子范有铜、石、陶三种质地,石范居多梯首长方形,235/253

235直流分注;铜范铲形浇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直流分注;陶范有设置排气道的。母范仅发现于河北的质地一例,梯首长方形,直流分注。五分半两钱范少见,河南出土的板形范立式顶注石子范,梯首长方形浇注道两侧各1列钱模直流分注;传世的卧式叠铸铜母范为圆形中流散注,浇注口外环2行钱模,与出土榆英半两铜母范结构设计基本相同,但无椎卵结构。四铢半两范出土、传世的稍多。有板形范立式顶注子范母范和卧式看铸母范。板形范立式顶注子范有石、铜两种质地,石范居多,基本为长方形浇注道两侧或1列或2列钱模,钱模中心有定位点制作规矩。铜范形状多样范的下端基本平直,少数有特殊如下端为半圆形或波浪形。母范有铜铅两种质地铜范的背面都有把手范仅京地区发现1件方形,2列钱模,直流分注。卧式叠铸母范与榆英半两时期的结构设计基本相同,只是范型有些变化。二铢钱范较少,出土、传世范只有残损的3件板形范立式顶注石子范,直流分注,范总体特征是镌刻精细。见于著录的有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收录的卧式叠铸铜母范拓片。母范近方型,中流散注,浇注口外环4枚钱模,均面模。西汉五铢钱范比较复杂,有郡国铸钱用范三官铸钱用范及私铸用范等。郡国范有平板范立式顶注铜子范、石子范、陶母范,卧式叠铸铜母范。以铜子范居多,铲形为主,零星有长方形,类椭圆形等形状范体不是很大,多为2列钱模,钱模不多,在十几枚之间,钱模中心多有圆形定位点范背多236/253

236有把手。山东地区出土范上出现了排气道和椎卵结构。陶母范仅在北京地区发现,范体较大,有2行钱模的,有4行钱模的。有些范钱模没有支槽,直接由钱外缘与浇注道相连石范数量极少,仅河南洛阳、江苏时胎共发现5件其中4件双面范。卧式铸母范近圆形,中流散注,范上6枚钱模面背各3分居两侧,有三角形样卯。上林三官五铢范有板形范立式顶注铜子范陶母范背子范和卧式叠铸铜母范。铜子范基本为铲形,范体较大,有2列、4列钱模之分,直流分注,有排气道,下端中央都有1个为扣紧合范设计的小樨,以三角形的居多范制作得十分精致。陶母范长方形,浇注道居中,两侧钱模有各2列的,有各3列的。2列钱模的有3种排列方式种是同排钱模在同一水平线上,呈“一”字形,一种是一侧高于另一侧,同排钱模呈“人”字形,一种是靠近浇道的2枚稍高,同排钱模呈“八”字形有些范头部分设置排气通道,背范两侧有边线;3列钱模的只有同排钱模呈“八”字一种形式,但均有排气通道有的排气道只与首排中间1枚钱模相连,有的呈“卜”形与首排的2枚钱模相连。有的范头有铭文,包括“官”“工二”“工”等,有的背范有记号,包括数字、符号。背范基本没有浇注道。卧式叠铸母范有椭圆盘形圆形,面背模各一半。中流散铸,有长方形、圆形等椎卯。新莽时期钱范明显分两种前期是板形范立式顶注与卧式叠铸两种都有,以前者为多,后期基本采用卧式叠铸。板形范立式顶注的多为出土者铜母范基本为传世品。一刀平五千有板形范立式顶注陶、铜两种子范,陶范为237/253

237主,直流分注。“平五千”三字是铸造钱时就有的,“一刀”二字则在钱铸造后再加工的。铜范稀少,铲形,浇道下部有一三角形凹槽,钱模分布在主浇道两侧,各为1列4枚,均面模.以尾部与浇道相连。契刀五百有板形范立式顶注陶母范、子范,卧式登铸铜母范板形范立式顶注石子范陶范主浇道两侧各1列钱模。范上钱模排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相邻钱模首尾相对,一种是浇道一侧的钱模平行排列。铜范方形.2枚钱模平行排列在中间浇道的两侧,1面1背,中流散铸,无棒卯结构。石范发现较少,极少数范形状特殊,如河南南阳发现的一例为铲子从中间断开的一半而非铲形,而且2面刻钱模,一面为3枚契刀,1枚大泉,另一面为3枚平五千,1枚大泉,大泉均位于范的底部。立式顶注的契刀范里,有契刀与大泉五十、契刀与大泉五十和一刀平五千合范的前者以契刀为主,大泉多在范上、下部空间不够一个契刀钱模的地方,属于补漏。大泉五十有陶、石、铜、铁等质地。陶范多样有母范、子范。母范居多,包括板形范立式顶注和卧式叠铸。板形范立式顶注多为铲形和长方形,只有极少数为前面两种形式的变形。这种板形范立式顶注母范多采用直流分注法浇铸钱币,钱模分布在主浇道两侧,每侧行数不等,多3行者,也有1或2行的,多数钱范上的钱模只有1条支槽可以进铜液,少数则除了来自上边钱模的支槽外,并有支槽与左右钱模相3行钱模的钱范有一部分在靠外侧边缘处有通向外部的排气孔,范的背面刻有文字,包括数字如“十”,吉语如“日利”238/253

238“日利千万”年月如“元年二月”“始建国元年三月”。卧式叠铸陶范片均子范,形状多样,有类似椭圆形的、圆角长方形的,范上钱模数量不等,多4~10间有面模背模相间排列,范两侧有卯。石范相对而言较少,多铲形,主浇道两侧置钱模,有1列的2列的,2列的外侧钱模不仅有来自内侧相邻钱模的支,也有来自上下钱模间的支槽,钱范下方有凹槽,或拱形或三角形。铜范有板形范立式顶注和卧式叠铸两种。板形范立式顶注多子范,铲形或类铲形,少数也有梯首长方形。与石范一样钱模有1列的,有2列的,有的范下边缘有槽,有的没有凹槽但有样卯。除了钱模较多者外,还有4枚钱模的竖式方形范较少卧式叠铸范有委角长方形方形、八角形等。范上钱模有468及10枚等,均为面、背模混杂,有的是面背模各据范的一半,有的是相间排列。范上也有铭文。铁范数量较少形制基本同于立式顶注式的铲形铜范发现者皆为阴文子范。小泉直一有陶、铜、石等质地,石范较少。陶范有母范、子范,以立式顶注式母范较多,多铲形或类形,范上钱模间有有支槽的有没有支槽的有有中心定位点、划刻出外缘无内郭者。范上钱模更多,通常情况下,主浇道两旁的钱模都在4列以上,5列的也有一些有范上钱模达150余的而且范体较大。铜范多卧式叠铸式母范,范形制不一,体小模少,基本在4~10枚间,制作都非常精致。六泉钱范以陶质地的为主,范的形状、钱模布局、浇注形式与板形范立式顶注的大、小泉范一致,有有支槽与钱模相通的,也有钱模间无支槽相通的,范形体较大,主浇道两239/253

239侧或2列、或3列钱模,以母范居多。十布以陶范为主,只大布黄千有铜范。大多为板形范立式顶注陶母范体积较大,钱模基本排列方式为主浇道两侧各2列钱模布局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内侧靠主浇道的一列同一斜向排列,以足部与主浇道相连,外侧靠范边缘的一列钱模与主浇道平行,呈直上直下状一种是2列钱模同一斜向平行排列,两种形式的范铸造时都是从布的两足注入铜液。范首多文字,有标出布名如壮布次布的有布名外尚有其他文字多为次序数的大布发现得最多有大布第一等。大布黄千铜范有子母范大型子范有形主浇道两侧各1列钱模范首部第1钱模是布首与浇道相连其下才为足与浇道相连。母范多卧式叠铸范,有圆角长方形,圆角正方形,不规则八边形形,一端直角,一端圆角等范上钱模数量不同基本分2的和4的两种中流散注,范内边缘设棒卯,范背有吉祥语或星象纹等铭记。十布范中,除了一种币值的单范外,还有多布同范的情形有十布同范的,也有不到十布的多币范。货泉有铜陶质地的母范子范。母范基本是卧式登铸式中流分注的铜范形式多样,有方形、圆角方形、折角方形圆角长方形八角形形不规则形等多种形制范上钱模多少不一,有4枚6枚8枚、10枚等。4枚钱模的范形式与4枚的大泉五十铜范一样,多各种变体的方形钱模或面背相间或各据一侧有些范背装饰有精美图案。6枚钱模的范有不同形状常见形式外还有六角盘形,6枚钱模或面、背各3,交错排列或面背各据一侧8枚钱模的有长方形圆形等,8枚钱模或面背各4相间排列或各一侧10枚钱模的有类似长方形,浇注口在中240/253

240间2枚间向外形成两棱一如板形范立式顶注的样式,10枚钱模有面有背,中间面背模各一,两侧面背模各4,范有样卯。卧式叠铸范中流分注的货泉范钱模排列方式很随意,除了前面提及的各种面、背模混杂者外,无论几个钱模的,均有全部是面模或背模的情形。范背多文字,有泉、同氏、符号或吉祥语等,方形范背还多有纹饰铸造相对精美。货布基本是卧式铸中流分注法的铜母范有2枚钱模的有4枚钱模的,以长圆形居多,4钱模面、背各二,两两相对围于中心处圆柱形浇注口。不论2、4枚钱模范,背面都有凸起十字筋,有些还有铭文,从铭文内容看,有“宜”“工”等。布泉多为圆角长方形范面钱模的分布形式范菱形格子纹的装饰形式也基本相同。除了面文和局部细节外,范的特征与货泉、货布一致。除了十字筋外,背上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方菱形格子纹,并有多种铭文如“新母”“宜”等。菱形格子纹是布泉独有的特征。这种整齐划一的统一格式不仅在王莽其他各种货币钱模中未见,在西汉400年中也鲜有。传世的新莽时期铜母范子范数量多形式庞杂范式及结构设计等远远超出考古发掘品。东汉钱范有出土的,但传世更多。基本为卧式叠铸式母范,“建武十七”铭文的范形制一致,圆角长方盘形,中流散铸,钱模正背各4枚,交错分布,外侧的4枚与临近浇道钱模的边缘相连,以缘处连接点作支槽,标准化程度较高。范背铭文相同,只是文字的排列格局不同,基本分为三种一种是第一行的“申”字、第二行的“史”字在横格线上;第二种是“申”在横线下,“史”在横线上;第三种是“申”“史”均241/253

241在横线下。私铸范也有仿“建武十七”铭文官式范的,但范形、范上钱模均粗糙。有双浇注口范除了圆角长方盘形外,也有折角方形、范上4枚钱模范基本是两面模、两背模同范。曹魏五铢范多传世品,与东汉官式范形制基本相同,均圆角长方盘形有单浇注口、双浇注口和大小之分,范上面、背模各据一侧分开排列钱文有“压五压金”特点。孙吴无完整个体范发现,出土、传世的相关实物是钱树,可以窥见范式形态,有单面单钱模型腔,双面单钱模型腔、双面四钱模型几种,有的子范是成型后再开浇注口。南朝刘宋、萧梁钱范为历年出土的居多均陶质叠铸子范片方形双面型腔,有4枚、8枚之分。范体较薄,呈砖红色。共有如下几种结构,4枚的一种是支槽呈“十”字,8的一种是支槽呈“米”字与各钱模相连,一种是呈“十”字连接其中4枚,另外4枚边缘相连,没有支槽。传世量大,据传多为1935年南京通济门外出土,但值得注意的是范片完整的很多,均为未使用过,其中有大吉五铢、大通五铢、大富五铢出现于同范上的“三大五铢”范,但面世钱币中未曾发现与范上钱模风格一致的实物。北朝发现的钱范少,仅有几件,包括山东出土的板形范立式顶注“五行大布”石范、卧式叠铸的“常平五铢”铜母范等,可以推测当时铸币方法多样。部分钱范的深层考察与其他广受欢迎的历代文物一样,钱范至迟在清代就有242/253

242臆造品和赝品出现。从面世实物看,各种来源的钱范,包括一些传说为出土的和清以来的相关资料如李佐贤《古泉汇》、陈介祺《盖斋吉金录》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等旧谱中所载的,都有可商榷的范例可查这些范包括了各个时期的作品。“卢氏”石范:空首布范,曾经为吴清卿所藏,并载于《念斋先生所藏古器目》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实物不知所在。据罗振玉的描述,范“石膏质,即前述石质也。横方形,平列二币,皆面文反刻。柄有三角丁,两柄中间,通上为总流,左右斜出分流通”。徐达元曾作专文指出系伪品。[!该范有三处明显失误,一是由于空首布罄部中空,铸造时一定是1钱1范銮部有芯,不可能出现2钱同范:二是浇注道应该是开在范首,与布钱模的罄部相连;三是棒卵结构,不但当时没有用这种方式合范的,就是以后在有棒卯结构的汉代,也鲜有一件范上安置5个。值得注意的是,有作伪者不了解这些,依据拓片制作了相类似的铜范。“梁充斩五十当哥”铜范:平首布范图9.10)为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所载。范梯形,与出土的几件平首布范形相同,单钱模,直流直注,范上部左右与布足间各有一圆形桦。该范大体形式与先秦范无异,但是迄今为止,没有铜质平首布范出土,已经面世的平首布范只有极少数是1枚钱模的,面、背范依合范符扣合,不见棒卯结构,而且浇注道都很长。该范的质地、棒卯结构设计及浇注道短小与先秦范事实不符,而且钱文绵软,也不类先秦风格。梁一”铜范:平首布范为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刘体243/253

243智《小校经阁金文》收录。该范与前面的“梁充斩五十当哥”铜范同。尖足布铜范:平首布范为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收录。形制基本同“梁充斩五十当妥”铜范,但浇注道狭窄,制作更粗糙。“虞一”范:平首布范,为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所收录。实物不知所在。形制基本同“梁充斩五十当哥”铜范但钱文草率浇注道狭窄,制作更粗糙。“垣”布铁范:为梅桥《古泉拓本》收录。疑点与前面几件铜范一样。“安阳戈邑”铁范: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博物馆收集。据说出于内蒙古中南部凉城县.子范。范近正方形,长10厘米,宽9厘米厚1.4厘米重900克。范面横列2枚平首平肩方足布钱模型腔。右侧钱模阴刻反书篆文“安阳”,布长5.1厘米,首宽2厘米,首长1.6厘米,肩宽3.1厘米,裆深1.2厘米,足宽1.2厘米足距1.2厘米。左侧钱模阴刻反书篆文“戈邑”,布长5厘米,首宽2厘米,首长1.5厘米,宽3厘米,裆深1.2厘米足宽1.1厘米足距1厘米。钱模深约0.3厘米。浇注道呈“U”形与2钱模里侧相邻的两足相连开口宽约3厘米,钱模外侧的足上,各有一道3.5厘米长的排气道。范面四角各有一个深约0.5厘米的定位卯眼。背范平整.带黑色铁锈。仍可见残存的护范蜡痕。范做工精良,钱模清晰品相完好。与先秦钱范相比较可以发现,该范有出入的地方很多。首先是浇注道的设置,考古发掘发现,先秦布币范的结构是大同小异的,浇注道都设在布首,从未见开在足部。其244/253

244次是棒卯构造,先秦铸币的习惯是在面、背范上标合范符,不论是布币还是刀布,无一例外而似此有比较成熟的卯结构在汉代以后才出现并被广泛使用。其次是范的4个定位卯眼与范腔不在一个基准面上不可能与背范密合到可以实施浇铸。而且经过周卫荣先生观察,范不是浇铸而成,是锻制件钱腔、水口和排气道也不是铸态,而用现代工具懂制。特别是经过取样化验证明,范为现代的合金钢所为。“齐大刀”铜母范:7件,分别载于李佐贤《古泉汇》李氏与鲍康合编的《续泉汇》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和陈介祺的《蓝斋吉金录》。李氏《古泉汇》和《续泉汇》两书刊图是墓写本根据李氏书载,其所录人的2件范出于山东临淄,前者是道光年出,后者是同治年出,2件范后为陈介祺所有。实物不知所在,今数家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或为其中之物。大同小异,均为卧式叠铸铜母范,形制相同,折角长方形,浇注口居中,左右各一枚“齐大刀”刀模,1面1背,支槽呈“X”形与刀模背缘相连,范四周有棒卯构造。这些范与事实出入有几点,第一,就目前出土的刀范而言.浇注道均设在范首,与刀的环部相连,没有一个例外。第二,范上面模与背模大小相差较大,背模尺寸明显小于面模,这与大量存世齐刀正面廓线小于背面廓线相左。第三,刀币是不磨缘的,如果采用这种在刀模背缘开支槽浇注的话铸出的钱体就会有所体现,而实物中从未发现有这种特征的。“□二”半两石范:西安发现,根据赵小明撰文描述,范为:“青灰色石质,坚硬如铁。近长方形,长24厘米,最宽9厘米,厚3厘米,范面浇铸槽两侧各列1行半两钱模,245/253

245每行8枚。钱径2.4厘米,穿宽0.8厘米,穿中心为一圆点。铭文“□二’在范头铸口右侧。”以往所见铭文范,基本为三官五铢开始铸造后的陶范,是统治者为便于管理所为,此范为石质,铭文也较费解,而且是半两时期作品,诸多因素值得考证。半两铜子范:见于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2件,均长方形,钱模型腔、钱文雕饰很细致,但一件的浇注道下端没有封口,直接开到了范底边缘。1件是浇注道设计得很奇怪,上端与钱模高度一致,下端虽然与1枚钱模相连,钱模没有钱文而且浇注道两侧的钱模钱文很奇怪1行钱文全是“两两”,1行钱文全是“半半”卧式叠铸半两残铜范:陕西石泉汉江发现。据说是该县农民在汉江淘金时发现的。母范,范边高约0.6厘米,厚0.25厘米。残存的部分可以看出浇注口居中,外环1圈钱模,是用钱粘的,钱模直径2.5厘米穿0.9厘米制作很规整是文帝时期钱的特征。支槽靠近浇注口一边窄,与钱模相连一边宽,呈喇叭状,是用铜板条粘贴的。该范值得注意的几点疑问:可以收集到的圆盘形铜母范多是榆英半两,制作不很精致,范上钱模有一、二或三圈排列,支槽基本是宽窄一致,即使稍有不同,也不似此范。而且在大量的中流散注范中,几乎没有像此范这样支槽是在与钱模相连的一边宽,而与浇注口相连的一边窄。范边缘过于窄,只有0.25厘米也是唯一所见。郡国五铢铜母范:传世品,委角方形,边长9.9厘米,厚2.9厘米。主浇道呈长简喇叭形居中,两侧各列2枚钱模,左侧为面模,有支槽与浇道相连,右侧为背模。钱模径2.5厘246/253

246米,文字整齐清晰,面穿下半月纹,卯位于范相对两边,范背有十字形筋。范形制规范。用这种范翻印出的子范,应该是直流分注法。但与同时代的铸币工艺特征比较.就会发现范有明显的不合常规之处。早在半两时期,人们就很注重铸钱效率,尽可能一步步增加范的体积.以容纳更多钱模,而此范一次只能铸造两枚钱,明显为倒退。迄今为止,板形范立式顶注范没有一件是像此件这样以卧式香铸范的形式出现的。西汉五铢叠铸铜母范:传世品,数量较多。折角方盘形,上有4枚钱模。面、背各2,中流散注,四边有棒卯结构,范上钱模极为精致,与西汉三官五铢无异。但考古发掘发现的西汉五铢范,尤其是官铸钱范,基本在平板范立式顶注范围内,零星的私铸范虽然有叠铸的,制作都不是很好,不见似这类精致的范。“大泉五十”铜合范:云南个旧市发现,原报道对范的描述是“六棱(边)形,一次可铸币16枚,厚度为4厘米,溜口长8厘米,溜槽长15厘米,对称提把手环各一个,公、母卡口4个,重约3公斤。此次发现的“大泉五十’钱范与卡房镇黑蚂井老酮坡东汉墓葬遗址发掘出土的“大泉五十’相吻合,冶铸工艺和文化内涵是一脉相承的”。该范形制怪异,已经出土的平板范立式顶注范,虽然形制多有变化,但范底端的处理只有两种,一种是平直的,一种是在中间部位挖出小缺,多三角形,也有波浪形的,这是为将面、背范紧密扣合专门设计的。而该范底部中间凸出成尖状不合常理(传世品有一件半两铜范也有这种情况,此为其一;其二,平板范立式顶注铜范不论子母,范背都有浇注道凸起脊和不同形状的把247/253

247手,此范却是平的;其三,几乎所有直流分注的平板范钱模都是对称排列于浇注道两侧贯通到范底而没有此范这样止于中间的。“大泉五十”铜合范:传世品,平板范立式顶注子范,直流分注,范上2枚钱模,3对圆形卯从钱文风格看,为早期大泉,范制作精致。但出土的立式顶注范没有如此小体积者,这与立式顶注范惯例相去甚远。大泉五十铜母范:传世品,圆角方盘形,浇注口居中,外环4枚钱模,面、背各2,分据一侧,没有支槽与钱模相连,范一边缘内侧似有一三角形棒采用卧式叠铸法铸钱的铜母范,一般情形下范面结构设计完成,只需压印出子范阴干烘烤后就可以叠放做成范包浇铸钱币(三国孙吴单钱模大泉五百范例外)如果母范上不开支槽,压印子范后再手工加工,不但耗时费力,还影响子范及铸币质量,卧式叠铸范发展到铸造王莽大泉五十时,还有这种明显不具优势的范式值得探讨。大泉五十铜母范:李盛蕴等在《中国钱币》1987年第4期发表的《介绍几种王莽钱币》中的1件,文称该范“长8.6厘米,宽8.2厘米,厚1厘米,四周边框板沿宽0.6厘米,出沿0.25厘米,内深0.8厘米,外壁下斜,四角均倒45°,长1.6厘米,侈口敛足”“范底圆形钱模二正二反,中心有一个圆柱形注道口,下端分布四条注道,呈辐射线形。上下分别有一个白齿状子母桦,中间有一道阳文中心横线,内壁外斜每边有四条竖形阳线(其中一边有六条)。正模直径为2.7厘米,“大泉五十’248/253

248字体清晰高挺,笔画道劲有力。边郭外高内低,棱0.16厘米,穿宽0.8厘米,中心有-锥形柱高于钱模面,柱高0.22厘米,其中一穿的右下角有一颗小乳钉,其直径约0.1厘米。反模大小同正模,两穿内郭均有四决文。中心各有一个锥形柱,两穿四角各有一颗小乳钉,这种四角小乳钉可能是为了开金口方便而有意加上去的,或是另有他意。钱范的背面长为7.5厘米宽7.2厘米边缘中部有四个长1厘米、宽0.5厘米长方形凸起为足。中心铸有一个髻发拱手、跪式女子图像,线条呈阳文,清晰可辨,图像与钱模文字同向”。[I]粗看上去,范的形制、布局甚至钱模型腔上的钱文都很规整,与一般所见大泉母范无二,但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范上相对两侧原本应该是一椎一卯,该范却做成了双椎,范背的形式也不合常理。契刀五百石范:河南孟津县发现四枚型腔分为二组,各设一个浇口,每个型腔各有一个排气道有人认为这种两端浇注法石范在设计构思上是首创,是一种新工艺的探索,是否如此值得探讨如果两端浇注铜液,如何浇,是一端完成后再进行另一端还是一组一组的用,两种都说不通。幼泉四十铜子范:见于罗振玉《古器物范图录》,范类似铲形下部折角,立式顶注浇注,范上浇注道、钱模型腔的结构设计与大量出土的立式顶注范相同,但支槽特别宽大,与出土范不类,范上下四角的几个定位卯值得品味,首先是板形范立式顶注范鲜有在范上作两种样式卯的,这两种样式椎卯是卧式叠铸母范常采用的,第二,范下两个都是三角形椎头,上面两个圆形却是1个棒头,1个卯眼。249/253

249大布黄千铜母范:1990年河南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乡农民犁地时发现。近长方盘形,范上分布钱模型腔2枚,面、背各1,钱模平行排列,浇注口设在布足部,似呈弯月状,相对两侧边缘内各设圆形樵卵2对棒卯与钱模相距很近,几乎就与钱模外缘相连。从公布的钱范图片看,浇注口与钱模没有连接点,即使在翻印出的子范上再加工浇注口都没有合适的地方,且卵的大小不配套。东汉“建武二年”铜范:为王锡柴《泉货汇考》所收。与东汉官式范有很大区别,目前发现的东汉官范,皆为形式、钱文、铭文相同的建武十七年纪年范.范为圆角长方形.长、宽比例失调王氏所录范横宽.圆角,与官范有别,最明显的疏漏是背铭文建武二年三月。显见作伪者既不了解东汉五铢是建武十六年开始酝酿,十七年开始铸造的也不了解汉代隶书“十七”中竖均为短画写法,误将“十七”当成二。“建武十六年”铜范:范型与东汉官式范一致,只铭文为“建武十六年”。目前发现的东汉官范,皆为形式、钱文、铭文相同的建武十七年纪年范。按史籍记载东汉铸造五铢钱诏令于建武十六年十二月。从实物推测,诏令下达后的十二月份尚未来得及铸钱直到建武十七年才开始铸造。何以出此传世“建武十六年”纪年的钱范尚待商榷。东汉五铢钱树:传世品。浇注道居中两侧各列1排钱模,每排4枚,右侧为面模,左侧为背模,铸钱采用板形范立式顶注浇铸法铸钱工艺。但从存世的东汉东铢钱范看,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铸币采用方式基本为卧式叠铸。250/253

250五金铜范:1977年湖南攸县凤塔村发现,2套,现藏湖南省博物馆。2套钱范一样,子范,瓶形,长14.2厘米,宽6.6厘米,重800克。形制结构均与萍乡出土范同,但钱模直径只有2厘米,穿1.1厘米。其中之一面范上钱模似乎没有完成镌刻,只有穿和穿中心的定位点清晰可见,钱模外缘及钱文则细若游丝,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钱文是“五金”,文字外侧与外缘相交右侧钱文为传形。肩及最下端2个钱模间有3个圆形卯眼。背范钱模穿的轮廓线同样很细,如果合范铸币应该属于看不出内郭的一类,还有特别之处是每一个背模都有2个排气道通向范边缘以及面、背范上也是3个卯眼,位置与面范同。五铢铜子范:1976年江西萍乡市博物馆拣选文物时发现,1套合范,现藏萍乡市博物馆。传该范出自萍乡县湘东区麻山。瓶形,子范,长15.5厘米,宽6.8厘米,厚2厘米,重1550克。面、背两范扣合,范体完整。面范8枚钱模分2行列于范体左右两侧,钱模直径2.5厘米,穿1.1厘米,钱文规矩。穿中心有凹进去的圆形定位点。范下端和两肩处各有1圆形棒,范背中间有竖的凸起脊。背范与面范形制一致相应部位有3个凸起圆形卯。该范最大特征是喇叭形浇注口,浇道与支槽都在背范上,并且每枚钱模都有排气道通到范边缘。这是除了湖南攸县发现的与之类似的1件范外绝无仅有的。2件范形式特征一致根据钱文特征,蒋若是先生定萍乡、攸县这两件范为东汉时期范。但是这2件范有明显解释不通的地方,大处看,可以见到的存世板形范立式顶注范浇注道都设在面范上,背251/253

251范只有浇注口或浇注口都省略,不见一件将浇注道设在背范上的特例;范背面浇注道的凸起脊都是随正面的长短宽窄形式变化而变化,这2件范不同,面、背范的背面都有一条凸起脊,而且是纵向贯穿。萍乡范的面范钱模型腔及其钱文高度规整统一,一模一样,没有一点不同,是手工制模做不到的;攸县的面范制作粗劣,不但钱文被写成“五金”,而且两行左右方向不同,给人因钱模布局不合理而弃之不再加工的感觉,但背范的精整又与面范有极大的矛盾,同一件东西的工艺相差这么大是不可想象的。所见五铢钱文因布局不合理挤压时,都是体现在与外缘交接处,此范“五”字无一例外是与内郭相交。背范每枚钱模都有2个出气道的设计也有问题,以此铸钱极易引起铜液顺着排气道流失这2套范形制结构相同,似乎出自一人之手。而就面背均铜范问题,笔者曾请教过主持多个钱币铸造模拟实验的周卫荣老师,据他的观点,面、背均为铜质是不可能铸出钱币的,面背铜范无法将范扣合严密,浇注铜液时非常容易跑铜。西汉大型三官五铢遗址出土实物也佐证了这一点。坡头村发现了几十件铜面范,而没有背范。如果面、背都可以用铜范,以西汉政府铸币的实力,完全有可能制作一批铜背范,不必继续使用浇注一次就废损掉的陶背范。板形范立式顶注五铢铜范:传世品母范,折角长方盘形,内沿上边两肩漫圆。浇注道居中,左右各1行6枚钱模,右侧面模,左侧背模面模有支槽。范左右两长边各有圆形椎卯两对该范为板形范立式顶注范中唯一1件面、背模同设置在一范上的西汉五铢范,用其翻印陶子范铸钱应该没有什么问252/253

252题,而且范背一侧不开支槽的设计也很有创意,但范上的圆形卯结构、面模外缘粗糙、钱文绵软不规矩,尤其是穿下横这几处特征都令人费解。或许是私铸用范。“大吉、大通、大富”三大五铢叠铸范:传1935年南京通济门外出土,正方形,与萧梁4钱模五铢范范式结构设计如同一辙,制作非常精整,但均没有使用过的痕迹,范是铸造铜钱还是铁钱的不得而知,传世实物从未见与范上钱模相近的。前述外,还有部分非个例的范式也值得考察。如一种分流分注的大泉五十铜子范一种立式顶注与卧式叠铸结合的大布黄千铜母范等,都需要深人探讨与研究。253/2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