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05164
大小:694.2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1-23
《伏羲教育学校、伏羲班教学指南(试行)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伏羲教育学校、伏羲班教学指南(试行)海南伏羲教育研究院2015年2月10日说明: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
2、育?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要的不是理论阐述,而是用实践来回答,用事实来证明。2006年9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吴鸿清教授义务到甘肃省甘谷县土桥小学创办了“伏羲班”,用六年的时间,探索出一条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道路,伏羲班的实践经验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家长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从2013年秋季到2014年秋季,仅仅一年的时间,全国各地自发复制的伏羲班(包括伏羲幼儿园)就超过了两百个,独立伏羲学校也开办起来了。伏羲班点燃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之火已呈燎原之势,伏羲
3、班成功的素质教育经验已经成了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不可阻挡的动力,伏羲班开始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伏羲教育的发展阶段。一年多来,在各地校长、老师的努力下,伏羲教育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和显著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在所难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伏羲教育的理念理解不透,各种理念掺杂,导致教育和教学出现一些矛盾,还有很多学校反馈希望对具体教学过程提供指导,希望对师资的学习成长提供培训,还希望能指派校长入校进行辅导等等。今年伏羲教育研究院的成立就是希望能在这些方面为大家提
4、供实质性的服务和帮助,我们特此汇总了各地办学的情况,在吴教授的指导下,撰写了此《伏羲教育学校、伏羲班教学指南(试行)》,希望以此统一认25识,提供借鉴,把各地伏羲班和伏羲学校办得更好。此教学指南为试行版,供各地伏羲班和伏羲学校参考使用,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也请大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也请联系我们,谢谢!伏羲教育研究院邮箱:fxjyyjy@126.com。第一部总则一、伏羲教育的定位伏羲教育不是国学教育,不是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特长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这个定位不能模糊,不
5、能乱!伏羲教育不是外来的,是地地道道的老祖宗的智慧,伏羲教育可以让国人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树立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大道至简。伏羲教育是回归以人为本的生态教育,千万不要把新奇怪异的理念往里加。真正好的东西,在古代教育中都有,我们的任务是挖掘、研究、汲取、用活前人成功的经验,为培养当代人才服务。伏羲教育继承了古代童蒙养正成功的经验,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蕴藏中华文化经典来养正。中国文化经典写作于古代社会,由于无知和不自信,经常有人提出学习古代经典如何和现代社会接轨等问题。常识告诉我们,历代承
6、传的古代经典是超时空的。原生态农产品,古代需要,现在需要,以后也需要,有谁问过如何接轨吗?伏羲教育就是生态教育,只要学好了,自然也没有接轨的问题。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考试成绩,甘谷伏羲班语文学的是古代经典,但学生参加现行教育的考试成绩超过了普通班的学生,这充分证明伏羲教育不是脱离现实的,伏羲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综合素质是超过普通班学生,解答普通班的试卷,成绩也不会低。二、办学思想:家校一体,孩子、老师、家长共同成长。三、教育理念:教人伦,顺人性,化育英才。四、教学原则:围绕“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
7、,适时、高效、循环、精益求精进行教学。25五、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办学层次是:伏羲教育小学(含伏羲班)。办学形式可多样,公办学校内办伏羲班和民办伏羲教育学校并举,特别要积极开办民办的伏羲教育学校。六、伏羲教育以学生为本伏羲教育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和教材,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一切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凡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一生发展的就学,就做,无利或作用不大的就不学,不做。七、伏羲班教学是“大学习”1、时间上是灵动的不限于每节课必须要35分钟或
8、40分钟。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或教育机会随时调整上课和休息时间。学生的学习不是一刀切的,如有的学生掌握较快,可以奖励其他活动,如看书、户外游戏等。2、空间上是拓展的时时处处皆教育。伏羲班上课地点不局限于教室内,还有室外、家庭。既有课堂常规内容的教学,也有室外活动教学,尤其要注意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3、内容上是丰富的(1)时时、处处、事事都是教育素材和机会。(2)经典为本,不论古今中外,只要能让学生终生受益,就应该学习。关键在于适时,即什么时候安排学习什么内容,要精心研究。(3)课本与生活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