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理念及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學設計(理念及說明)中一級 中國歷史科(一)教授課題1、西晉興衰2、東晉偏安(二)所需教節共二教節(每教節35分鐘)(三)教學目的希望透過研習西晉興衰、東晉偏安江南兩個歷史課題,訓練學生以下歷史思維能力:1、歷史代入感(同感心)令同學置身於特定的的歷史環境中觀察、分析有關歷史問題。2、分析歷史事件之因果關係3、比較相類歷史事件之異同4、綜合、概括5、評價a運用合適的史料去支持自己之見解b辨別史料中的客觀事實和主觀見解c把歷史事件和人物放入特定的歷史環境中進行分析、評價(四)工作紙1、透過針對教學目的而設計的工作紙,評估及鞏固同學有關能力。2、本工作紙會以以下層次展開: a掌握基本史
2、料 b把史料整理、歸類 c分析、比較史料 d綜合、評論史事(五)所需教材第一教節a工作紙一份 b五胡分佈圖(高映片) c高映機第二教節a工作紙一份 b東晉及五胡十六國對立略圖(高映片) c高映機d兩晉政權發展示意圖教案第一教節:西晉興衰教授內容目標技巧/流程教具/資料分鐘(一)西晉初年的政局1.恢復經濟措施a.安撫流亡b.減免徭役c.規定男女及時配婚2.復行封建、裁撤地方兵員(一)訓練學生歷史代入感。(二)引起學習動機。(一)提問:假如同學是西晉的開國君主,面對久經戰亂、人口稀少的政治、社會狀況會如何治理國家?(預計同學回應:同學意見紛紜,老師引入相類歷史事件作比較,引導同學作系統
3、性之分析。)1(三)訓練學生分析歷史事件之因果關係。(因果:西漢、西晉鑑於前朝孤立無援而亡是因,故立國後復行封建是果。)(四)比較相類歷史事件之異同。(五)讓同學明白西晉初年政局穩定的原因,在於懂得安撫百姓及集權中央。(六)讓學生明白治國政策貴乎因時制宜。(二)相類歷史事件作比較1.把西漢初、武帝時在政權建立初期所要面對的政治、社會問題以及回應方法作出比較。2.提問:a.西漢初年漢高祖所面對的政治社會問題是怎樣?他如何回應?b.漢武帝所面對的政治社會問題是怎樣?他如何回應?c.若同學是西晉開國君主(晉武帝)會參考/依照以上哪位君主的回應方法?(老師把比較表繪畫於黑板並引導學生分析、比較。
4、從而得出結論:漢高祖、漢武帝的治國方針也是良策,能因時制宜,而晉武帝面對的立國狀況與西漢初相近,故立國方針亦很相近。)有關黑板設計見付件一14(二)西晉衰亡1.八王之亂與晉初復行封建2.五胡亂華3.永嘉之亂1.讓同學明白西晉復行封建與八王之亂的關係。2.通過比較,引導同學明白分析為何在內亂後西漢國力能繼續發展,西晉卻元氣大傷。(一)圖表講解老師把八王之亂圖表繪畫於黑板,簡略解釋八王之亂的前因後果。(二)提問:西漢與西晉也曾復行封建,亦因此而產生內部動亂,為何西漢能克服亂事,西晉卻因而元氣大傷?(三)相類歷史事件作比較1.老師把比較表繪於黑板並加以講解,引導同學分析兩朝雖也復行封建,但君主
5、及官員的質素是兩朝面對亂事而有不同結果的關鍵。2.老師在比較期間,亦須指出賈后弄權是西晉八王之亂的誘發原因。(四)故事講述1.晉惠帝「何不食肉糜?」故事2.王愷、石崇鬥富(從以上兩則短故事反映西晉君臣之腐敗無能)有關黑板設計見付件一51423.讓同學明白五胡亂華及永嘉之亂發生之原因:1.中原內亂(八王之亂)令胡人有可乘之機。2.西晉處理外族政策失當:任由北方少數民族向中原內遷。(一)地圖運用向同學展示西晉時期五胡分佈圖,引導學生由地圖觀察五胡勢力分佈,指出胡人已進入西晉的心腹地區。(二)提問西晉的處境是安是危?同學若是西晉君主會如何應變?(三)講解老師講解五胡亂華及永嘉之亂發生的原因、經
6、過及結果(西晉亡)1五胡分佈圖2高映機314課後延伸:吩咐學生回家完成工作紙工作紙第二教節:東晉偏安教授內容目標技巧/流程教具/資料分鐘(一)東晉能於江南立國之原因1.藉長江天險,阻擋胡人南侵2.王導說服江南和逃難到南方的大族支持東晉政權。(一)令同學明白東晉在胡人的窺覬下,仍能於江南建立政權的原因。(一)故事講述講述「王與馬、共天下」的故事,反映當時王導地位之高及大族對東晉政權之重要性。2(一)東晉北伐無功之原因1.東晉君臣貪圖苟安2.皇帝怕北伐軍人功大難制3.江南大族不支持北伐(一)令同學代入當時歷史環境及人物立場去思考問題。(二)令同學明白東晉立國初年曾有不少北伐名將,但最終仍北伐
7、無功之原因。(一)角色扮演把全班分為三組,一組是晉元帝的代言人、一組是南方大族的代言人、最後一組是北伐將領的代言人。三組同學就著東晉應否北伐提出見解,老師即時把三組同學的意見寫於黑板,然後作出以下分析:1.若三組同學傾向支持北伐,老師可總結這是恢復中原的最有利條件,因君臣、大族上下一心,但可惜東晉欠缺此有利條件。2.若只有北伐將領組支持北伐,老師可帶出北伐將領因缺乏支援,故未能恢復中原。3.老師因應同學討論之結果引導同學思考東晉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