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02133
大小:3.91 MB
页数:131页
时间:2021-04-16
《最新催眠与催眠治疗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催眠与催眠治疗心理回归(倒退)治疗:在催眠状态下,你能回想起八辈子以前的自己,阿哈,原来是只“猫”!!!催眠及催眠疗法HypnosisandHypnotherapyHypnos是希腊文,起源于四千八百多年前古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主管〔快乐与自在〕的〔睡神〕,也代表最基本的生理元素之一〔睡眠〕。催眠的发展前科学阶段土著印度人最早在3000多年前在史诗中涉及。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澳洲及印第安人也有催眠的应用。由宗教向科学过渡的重要人物Gassner神父科学的开始——不同于与宗教相关的催眠(1)麦斯默(1734-1815催眠鼻祖)——磁疗法(2)布雷德(1795-1860)
2、——首次提出“催眠”一词:一种类似睡眠的行为以及由此造成的状态。他认为催眠的发生源于眼睛长时间凝视某物体后出现的视神经疲劳(3)巴黎学派认为催眠是病理性的(4)南锡学派不同意巴黎学派的观点,并首次提出暗示在催眠中的重要作用,并发展了言语性暗示来代替传统的凝视法。主要代表人李厄保,伯恩海姆等。(5)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倾向于认为,催眠法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尽管其中包含着神经与肌肉的过度兴奋状态。弗洛伊德认识到催眠术对于治疗神经病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有些病人不容易被催眠。二是通过催眠治疗病人,有时一种症状消失了,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症状。(6)最早专业催眠杂志于1786年出版,近200年有
3、139种国际性催眠杂志出现。催眠不仅用于心理治疗,在牙医、免疫、癌症治疗和心身疾病等方面有一定的用途。催眠的概念催眠受试者通过催眠师(或受试者自己)一定的诱导或暗示,从而进入到一种注意和感觉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既不同于睡眠又不同于觉醒的特殊的恍惚意识状态,又称为催眠状态(hypnoticstate)。催眠术的概念催眠术(hypnotism):诱导或暗示受试者进入到这种特殊心理状态的方法称为催眠术。催眠治疗(hypnotherapy):运用催眠手段,将患者引入催眠状态,在这种特殊心理生理状态下,通过治疗者的特定暗示指导语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根
4、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希尔嘉(Hilgard,1965)氏实验观察发现,在催眠状态下受试者在心理上一般显示以下七种特征: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主动性反应降低注意层面趋窄化旧记还原现象知觉扭曲与幻觉催眠中角色扮演暗示接受性增强催眠中经验失忆主动性反应降低在催眠状态,受试者在意识层面没有真正进入睡境,仍然保有意识,但其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却大为减低。他不主动表现任何活动,倾向于按催眠师指示去行动。注意层面趋窄化催眠状态的受试者,其知觉意识虽依然存在,而在注意的层面上,却趋于窄化,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不再注意,只注意催眠师的指示。如果催眠师要求受试者只注意听他所讲的话,受试者就会听不到周围其
5、它声音。旧记还原现象受试者在清醒时,对某些陈年旧事,往往不能记忆。可是,进入催眠状态的受试者,当被询及陈年旧事时,他却能陈述历历。知觉扭曲与幻觉错觉之外、幻觉(hallucination)。正幻觉(positivehallucination):如看见前面站着一个人(其实没有);负幻觉(negativehallucination):对站在面前的人根本视若无睹。催眠中角色扮演催眠状态下,听从催眠师的指示,扮演与其本人原来性格不同的另一角色,并表现出符合于该角色的一些复杂行为。暗示接受增强对催眠师的指令的盲目服从,甚至可以毫不置疑地接受明显不合乎逻辑的说教或指令,而且完全依照暗示行
6、动,即表示暗示接受性高。暗示失去痛觉暗示身体僵直僵硬如木头催眠中经验失忆在催眠师的暗示诱导下,让受试者在恢复清醒后忘却催眠状态中的一切经验。像这种由暗示而产生的催眠中经验遗忘现象,称催眠过后失忆(posthypnoticamnesia)。暗示性与催眠感受性暗示性催眠感受性催眠感受性测试暗示暗示(suggestion):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其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是催眠的核心和基础暗示的分类按目的性:自然暗示、有意暗示;按效果分:积极暗示、消极暗示;按方式分: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暗示性暗示
7、性(suggestibility):指受试者接受暗示的能力。暗示性的高低往往因人而异。暗示疗法:通过心理暗示,解除来访者疑虑,改善不良心境,减轻精神负担,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暗示疗法催眠感受性催眠感受性(hypnoticsusceptibility):受试者对催眠暗示性刺激量的敏感程度,或者进入催眠状态的难易程度。约10%~20%人易被深度催眠;约5%~10%人难以或不能被催眠;其他大部分人处于中间状态。影响催眠感受性的因素受试者对催眠一事的态度与对催眠师的信赖感;受试者的性格与身心条件:(1)平常喜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