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779269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0
《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农林院校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正确理解其内涵及特征、理性分析其面临的困境、科学规划其实施路径,能够卓有成效地加快其进程,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关键词:创新创业;协同培养;特色发展1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要义长期以来,对创新创业内涵要素认识的偏颇,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层面的误区。根据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应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
2、新能力为核心,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创新力的教育活动。在这里有几个关系需要厘清。1.1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厘清的三种关系5学海无涯创新和创业的关系。美国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指出:“如果把创业比作美国经济的发动机,那么创新就是此发动机的汽缸,它带动了重要新发明和新技术的诞生。”创业的核心与本质是不断的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发展,创业是创新理念、要素行动化的体现形式。创业的创新,重在应用的创新,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创新的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新型创业、机会型创业和高增长的创业形式和模式。由此可见,创新创业不是创新和创业的简单叠加,说到底是一种双生关系。创新创业教育和专
3、业教育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游离于学科、专业教育之外的空洞教育,而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教育形式。有学者运用生物学上的共生理论来解释创新创业教育的区别,认为这二者既不是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也不是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而是对称互利共生条件下的“一体化共生”特殊模式。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一体化共生关系”,一方面,要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化我们的专业教育改革,促进专业教育内涵特色发展;另一方面,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元素,在不打破原有专业知识体系框架下,扩展专业教育的空间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特殊群体和全体学生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面向的是特殊
4、群体,还是全体学生这也是需要搞明白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公司潜质的学生开展的专门技能性教育和训练”,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1.2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义农林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行业地域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农林院校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持,为区域及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区域及农林行业为农林院校的发展给予了资源支撑,行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影响着农林院校的建设。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行业特性。2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2.1创业创业教育面临的三大困境从教育的内部系统来看,创新创业教育
5、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系统化的教育改革难以开展,是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内部困境。纵览国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出现的一种倾向是,简单把设置一个试点班、开设一些创新创业课程,就等同于创新创业教育。从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难以有效实现创新创业协同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外部困境。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定要打通知识的习得、知识的创造、知识的运用通道,要建立贯通、有效、整体、联系的校企联合、校地联合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从教育的实施过程看,高校的思想不统一、盲目跟风、步调不一致,也是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实践困境。部分高校没有正确把握教育的渐进性规律。2.2农林院校创新创业
6、教育的问题农林院校作为大学的一种类型和有效组成部分,也具有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孤立于农林专业教育之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有余,内涵挖掘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环节存在缺失,环节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环节脱节,难以做到学以致用。3农林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3.1用系统的观念,深入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5学海无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需要通盘考虑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宏观整体的概念,深入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具有创新创业潜质人才的选拔和招生制度、弹性培养制
7、度、质量评价与学位评定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为例,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全面成才、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发挥“农科教一体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与传统优势,稳步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是注重在教育内部系统中形成要素合力。出台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健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指导帮扶和文化引领等“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二是形成贯通的机制体制。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本科专业人才、硕士、博士研究生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