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案(第2课时).doc

《醉翁亭记》教案(第2课时).doc

ID:60781045

大小:2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18

《醉翁亭记》教案(第2课时).doc_第1页
《醉翁亭记》教案(第2课时).doc_第2页
《醉翁亭记》教案(第2课时).doc_第3页
《醉翁亭记》教案(第2课时).doc_第4页
《醉翁亭记》教案(第2课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教案(第2课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醉翁亭记》教案(第2课时)课时目标:1.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文章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2.体会文中〝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学情诊断1.齐诵全文。2.听写。师:上节课,我们被宋朝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醉翁亭记»清新流畅的文字所折服。今天,让我们继续探究文本,感受其精妙的内涵。【设计意图】夯实基础,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阶段:自主探究(一〕理解文意。1.通读全文后,讨论:全文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学生思考,请两位同学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鼓励、点评、补充。

2、明确:〝乐〞字。2.作者围绕〝乐〞字写了哪些具体的人和事?讨论后指名试答。教师归纳明确:山间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1)课文中哪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指名朗读相关句子,想象其画面。(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是怎样的?讨论后指名试答。教师激励、点评、补充。明确:第1段,作者从空间着手,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第2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

3、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真是美不胜收,难怪作者写道:〝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3.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会有人来欣赏。课文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的呢?指名朗读第3段,思考:人们的欢乐表达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之后的情态是怎样的?讨论后指名试答。教师点评、补充。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作为太守,见此其

4、乐融融的景象,自然是〝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二)探究主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中太守的〝醉〞呢?朗读第3、4段,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第3、4段,感受作者的情怀。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然后归纳。1.思考:假设仅表现山水之乐,第1、2段的山水画似乎已经足矣,那么第3、4段是写什么内容呢?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明确:我们看第3段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算一句〕,假设以一句话为一幅图,我们可命名为:滁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2.思考:这几幅图画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怎样的联系呢?〔提示: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考〕太守周围的人情景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

5、情,弯腰曲背的老人、天真活泼的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在他所治理的这一方水土上,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山水之乐,也沉醉于与民同乐之中。3.思考:在第4段中,列出了四种〝乐〞,分别是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很显然,文章着意表现的是〝太守之乐〞。结合全文来看,请你总结他的〝乐〞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明确:太守的〝乐〞有目接山水之乐而乐,耳听禽鸟之声而乐,眼见滁州游人之乐而乐。作为被贬至滁州的太守,作者娱情山水排遣内心的郁闷,也得到了山水之乐,更主要的是他所治理的滁州,政事清明和谐,百姓安

6、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景色之乐,更沉醉于与民同乐。〝与民同乐〞是他的理想,也是他在失意中仍坚守自己的理想之后所得到的心理慰藉。这种〝乐〞也许并不全为别人知晓,也不需要别人知晓,他能够自得其乐便心满意足了。(三〕梳理结构。根据以上梳理,你认为文章结构有何特点?1.文章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提挈全篇,而〝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一个〝乐〞字贯穿全文: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游人乐——禽鸟乐——太守乐。2.文章讲究结构上的前呼后应:第1段提出太守饮少辄醉,而

7、年又最高;第3段描写太守在宴席上〝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文章一开头,只云醉翁,只说是太守自号,但太守是谁,并不点破,以下几段也只反复用太守作为代称,共用了九个之多,直到最后一句才道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使读者恍然大悟,原来是作者的〝夫子自道〞。这都增加了本文结构上的妙趣。【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此环节,让学生感受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第三阶段:合作探究(一)赏析美句。师:«醉翁亭记»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散文,秀丽多姿,富有诗情画意。请大家就课文景物描写的内容,重点诵读,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一

8、下。课件出示:例如: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都是一幅山水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