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31663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1
《我国零售企业成长和企业规模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零售企业成长和企业规模关系研究摘要:笔者通过的已有的文献研究之后发现,现阶段对于企业规模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在学术界范围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因此本文专门针对我国零售行业,利用2008—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零售企业规模与成长性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零售企业投入规模与企业成长性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而产出规模对零售企业成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我国零售企业需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提高内部的管理能力,以此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经营风险等问题。关键词:企业规模;零售企
2、业;企业成长一、引言随着外资零售企业的不断进入,我国零售业的市场的竞争越演越烈,为应对激烈的竞争,零售企业纷纷在规模上快速扩张,然而规模的扩张对企业成长存在的影响在学术界却一直未达到统一认识。有观点认为,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企业功能的扩展就是企业成长(Coase,1937)。也有观点认为,企业成长并不会受到规模影响(Gibra,t1931)。更有观点认为,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率的大小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变的更小(Sutton,71997)。所以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我们相信企
3、业规模的扩大最终结果可能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学者的观点之所以存在上述分歧。笔者认为原因可能与学者所研究的行业背景有关,不同的行业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现阶段,我国的绝大部分大型零售企业纷纷以连锁等经营等形式抢占市场份额,小规模的零售企业由于数目众多且受到市场空间的限制,在零售业态越来越复杂的形势下这样会更加容易导致小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失去与其他企业的比较优势。因此,本研究以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以深、沪等地的上市零售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的是08年到11年的数据资料。调查了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资本结构构成与企业
4、规模成长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并进行实证检验。以期待研究结果为零售企业管理者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二、研究设计(一)数据来源的获取途径和样本的选择7本研究用的是08年到11年的零售上市企业的公开的数据资料。在样本的预调查中共有55家上市企业,但是由于一些股份的许多数据缺失,因此剔除掉,最后得到36家上市零售公司为最终的研究对象。其中,公司的总部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一共19家。而公司总部设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上市企业分别是8家和9家。这样分布结果可能是因为:企业领导者把公司总部设立在东部地区。是由于东部地区
5、具有运输成本较低的优势和东部地区较为接近产品的销售地区。在本文研究中的有关上市零售企业的企业成长、资本结构、规模等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本文在各变量的值均选取08年到11年的数据平均值。(二)变量测量本文所研究变量有企业成长、企业规模和相关的控制变量。根据学者夏春玉(2004)对企业规模的界定。本研究中用主营业务收入(SI)和总资产(SA)分别测量产出规模和零售企业的投入规模。企业成长这个变量,本研究中使的是零售上市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中常用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收益
6、率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等5个指标来度量。并且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零售企业成长变量的影响,本文选取企业区域类型和资本结构作为本研究的控制变量。其中企业资本结构用总负债率代表(AR)测量。其中对于区域类型这一变量的划分,根据的是《中国统计年鉴(2006)》的区域划分标准。将上市零售企业总部所在区域划分为三种,分别是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三大类,并由此引入两个虚拟变量D1和D2。若样本为西部地区,则D2=1,否则D2=0;若样本企业为中部地区,则D1=1,否则D1=0。(三)模型分析7在上述的描述之中,本文根据
7、前文的研究的基础之上。设定如下回归分析模型。其中,ε代表的是随机误差,β1~β5代表的是回归系数,α是代表的是常数项。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主要包括的是零售企业成长:其中企业的成长主要是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的出来的,并计算其综合得分而最终获得验证的。GROWTH=α+β1SA+β2SI+β3AR+β4D1+β5D2+ε三、实证分析及结果分析(一)首先计算我国上市企业零售企业的成长性本文首先,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对企业的主营利润增长率、、主营收入增长率净、总资产增长率、利润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等上
8、市零售企业成长性评价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的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研究方法。得到KMO值为0.767,巴特利球型检验结果为112.590,显著性较好,结果均表明各变量间存在有较强相关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分别为2.902、1.341,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4.852%。可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总方差的84.852%。由此提取2个公共因子,进一步得出各因子得分Z1、Z2。(Z1=0124X1+0299X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