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06202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30
《浅谈日本汉方医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日本汉方医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运用黄刚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稻叶克说:“凡见病人胸胁满、腹中动气者,辄用此方,多不审其表里虚实,宜乎其效不著,学者思焉。”日本汉方医讲究方证对应,只要有此方的证据,就可以安全有效的使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张仲景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关键词:汉方医学;柴胡桂枝干姜汤;药征;方证;腹诊日本的汉方医学,发端于中国的中医学,历来注重对仲景经方的研究,并取得了骄人的成果,这对于中医经方乃至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笔者翻阅皇汉医学丛书,并以柴胡桂枝
2、干姜汤为例探寻汉方的独特魅力。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属小柴胡汤的加减方。1方剂柴胡三钱桂枝黄芩各一钱牡蛎干姜甘草各七分瓜蒌根一钱五分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汤2药征柴胡主治胸胁苦满也,旁治寒热往来、腹中痛、胁下痞硬;桂枝主治冲逆也明矣,头痛发热之辈,其所旁治也;干姜主治结滞水毒也,旁治呕吐嗽、下利厥冷、烦躁腹痛、胸痛腰痛;黄芩治心下痞也,旁治胸胁满、呕吐、下利也;牡蛎
3、主治胸腹之动也,旁治惊狂烦躁;瓜蒌根主治胸痹也,旁治痰饮。甘草:无论急迫,其他曰痛、曰厥、曰烦、曰悸、曰咳、曰上逆、曰惊狂、曰悲伤、曰痞硬、曰利下,皆甘草所主。3方解《腹证奇览》曰:“本方虽由小柴胡汤化裁而成,然其方意颇殊。所异者,本方以花粉代半夏。半夏与花粉,其治相反,半夏祛痰燥湿,治寒饮呕吐,而花粉则润燥解渴、清解虚热。此证无水气,故渴而不呕,加桂枝和解肌表。肌表不和,其气上冲,动气亢激,故加牡蛎。以干姜代生姜,颇有温散质疑。方虽以解上焦邪热为主,然亦兼温下焦之寒,意在治寒疟。”对于此方中的牡蛎,汤本
4、求真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碳酸钙(即牡蛎)治胃中酿酸过多(尤其是有下利时)、胃痛、食思缺乏。4腹证《腹证奇览》曰:“左胁下结聚,虚里动甚,腹中动,应于脐右侧,小腹微结者,乃本方之腹证也。”《皇汉医学》载方舆鞔云:“此方所主,虽同于胸胁,但较大小柴胡汤证,则不急(求真按:非如大柴胡汤证之心下急也),不硬(求真按:非如小柴胡汤心下痞硬也),是腹中无力而微结者也。此腹多蓄饮,或带偏来改善人体的偏颇,自当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动悸者(求真按:如此说,则本方证之腹部,一般较软弱无力,多有停水于胃内,此停水非如生姜、
5、半夏证之上迫也,为腹部大动脉搏动者也)。”5适应症《类聚方广义》载:“3凡劳瘵,肺痿、肺痈、痈疽、瘰疠、痔漏、结毒、梅毒等证,经久不愈,渐就衰惫,胸满干呕,寒热交作,动悸烦闷,盗汗自汗,痰嗽干咳,咽干口燥,大便溏泄,小便不利,面无血色,精神困乏,不耐厚味者,宜此方(求真按:如此说,一般衰弱慢性病者,患本方证甚多,宜注意之)。”汤本求真云:“本方证中,有现桂枝证者(上冲),有现干姜证者(厥冷、下利),有现黄芩证者(热、口苦),有现牡蛎证者(胸腹动、自汗、盗汗、臭汗、不眠),有现栝萎根证者(口内有黏气而渴者)
6、,必兼有二证、三四证者,有全部并发者,非每常有一定之症状。故主药之柴胡勿论矣,即其余诸药物,亦当熟知其性能,详诊以处剂也。”6治验6.1吉益南涯案(选自《皇汉医学》)一人居恒口吃,谒先生曰:「仆患口吃已久,自知非普通医药可效,特来求先生,幸勿以为罪也。」先生问曰:「其吃日日相同否?」士曰:「否,时有剧易,若心气不了了时,则必甚。」先生曰:「可。」乃诊之,心胸之下无力,胸腹动甚,因与柴胡姜桂汤。告之曰:「服之勿惰。」士受剂,去后,贻书谢曰:「积年之病,全得复原矣。」按语:患者为口吃多年的武士,病情时有轻重,
7、心情失于平静时就必然加重,颇类现代心理疾患而致不良习惯。南涯先生诊得该武士心胸乏力,而腹部动甚,致气逆头眩,系水停胸胁而有微结。以柴胡桂枝干姜汤疏利少阳、温化水饮,方中柴胡、黄芩清少阳邪热,桂枝、干姜、甘草同用而温化水饮,天花粉、牡蛎复津液助阳而软坚开结。南涯先生告诫“认真服用,不可懈怠”则起到了良好地暗示作用,积渐之功突显。至今临证心理治疗时常加用中药配合矫正,中药的运用无外乎纠偏而已,即以药物的一性之偏来改善人体的偏颇,自当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远州一农夫三十余岁,自去年起,郁冒时发,时少吐血,盗汗出
8、,往来寒热,微渴,脐旁动甚。就先生请治,与柴胡姜桂汤而愈。按语:“盗汗、往来寒热、微渴、脐旁动甚”即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证。一患者请医,医诊之,以为外邪,与药而愈,自亦以为邪已解矣,乃梳发浴身,而疾复发,烦渴引饮,胸腹有动,明日即愈,愈而复发,每一发约隔六七日。如是数次,医不为虚,即为邪热,虽药之亦不愈。遂请先生,先生曰:「此医误矣,疟耳斯疾。」使服柴胡姜桂汤,不过数帖,疾去如失。按语:此患者所得之病为疟疾,符合柴胡桂枝干姜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