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05125
大小:4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2-30
《家庭结构对家庭实物资产影响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庭结构对家庭实物资产影响探究 [摘要]利用调查数据探讨了家庭结构各维度与以住房为代表的家庭实物资产的关系。分析发现新组建家庭对租房的需求强烈;家庭教育结构、收入结构、劳动结构和规模结构对家庭住房面积有正向影响;家庭性别结构、劳动结构与住房价值负相关。同时提出了完善住房市场;提高教育水平;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就业率等政策建议。[关键词]家庭结构;实物资产;住房[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8-0050-07一、引言16住房是家庭实物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居民资产尤其是实物资产中占了很
2、大的比重。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住房投资在家庭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影响住房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住房政策等。而住房的选择和消费是以家庭为单位做出决策的,家庭的类型和结构影响了住房的选择。在中国社会经济大变革的背景下,中国家庭结构正在经历从传统向现代,从复合向核心的历史性转变,必然对家庭住房的面积,住房价格乃至住房市场供求的走势产生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家庭结构在不同维度的具体变迁现状和走势,剖析其对影响住房需求和住房供给变化的传导机制和途径,对于更好的理解我国住房市场
3、的宏观走势以及家庭结构的特殊作用有重要意义。家庭结构是指具有血缘、姻缘及收养关系的成员共居和生活在一起所形成的各种家庭类型(王跃生,2008)[1]。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平均家庭户规模从解放以前5.5人下降到2010年底的3.10人(马侠,1984)[2]①,家庭户类型也由联合家庭为主转变为以核心家庭为主。实物资产是居民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住房、耐用消费品、奢侈品和生产性固定资产等,与金融资产共同构成了居民资产。16影响家庭实物资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国家、不同家庭结构对实物资产的影响程度不同。在美国
4、,家庭所拥有的财富越多,平均年龄越长的家庭,其越偏好于风险性资产;英国家庭中,户主的性别、年龄和财富总额对家庭经济资产的分配有显著影响(Shorrocks,1982)[3];在中国,随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的兴起,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相继发展起来,居民家庭的投资种类越来越丰富多样,家庭结构对居民家庭投资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家庭结构与居民资产中的实物资产住房的关系紧密,2000年人口普查分析报告显示家庭人口数与住房间数的相关系数为0.309,与住房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274。拥有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障的居民投资概率高;居民健康状况和
5、风险规避程度对投资行为没有影响(何兴强等,2009)[4]。家庭收入、资产的价格水平、家庭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是影响居民家庭实物资产选择的主要因素(邢大伟,2009)[5]。家庭性别结构对居民资产有显著影响,男性居多的家庭为了在婚姻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会比女性有更强的资产积累意愿和行为,从而具有更高的储蓄率和更多的居民资产(Shang-JinWei&XiaoboZhang,2009)[6]。户主学历影响居民家庭的资产选择,户主学历越低,持有住房等实物资产越少,而是更多的投资于金融资产以弥补收入的不稳定(史代敏等,2005)[7]。党员所
6、拥有的财产水平高于非党员群体(梁运文,2010)[8]。核心家庭和年轻家庭租赁住房的相对较多(Clarketal,1994)[9],而家庭收入结构也是决定一个家庭是否拥有住房的先决条件,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购买住房(Rosenthal,1989)[10],家庭户规模扩大、户主年龄增加、家庭劳动力增加等都会提高住房的消费需求。当然,宏观经济周期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也是影响住房需求的重要因素,并且对不同家庭结构的家庭影响程度不同(Rudel,1987)[11]。16以往对家庭结构与实物资产的分析集中在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
7、度、家庭收入等,仅仅研究家庭中成员的个人特征与实物资产的关系,而将人口学意义上的家庭结构例如家庭户规模、家庭类型等与实物资产结合起来分析的很少。文章从家庭户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家庭人口结构、家庭户结构对实物资产的影响。二、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一)数据来源文章使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和上海大学、中山大学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该项目主要调查个体、家庭和社区3个层次的数据,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健康、人口、居民生活等各方面的现状和历史变迁,为学者研究中国各层次、各方面的状况提供了高质量的第一手数据,
8、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2008年5月至8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与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合作在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3地通过PPS抽样方法对24个区(县)的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