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57548
大小:1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2
《物理课堂中必须注重提问的技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课堂中必须注重提问的技巧 平常物理教学中,每位老师都注重提问,这是毋须多言的。提问的效果不一,也是司空见惯的。我认为,课堂教学中,问是开启思路,答是问的延伸,是思维成果的展示。课堂上不仅要问得妙,更要答得好,这才是高质量课堂,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活跃课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在物理教学中是怎样注重答问技巧的。 一、巧妙设问 答从提问开始,问题能不能答,好不好答,答成什么样子,提问大有讲究,必须设计好。有时候,提问过于直白,学生不用思考就能答,久而久之,会抑制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有时候提问过
2、于深奥,学生如坠云雾,不知西东,导致课堂教学难以完成,还会使学生对提问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反对“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之类过于直白简单提问。也反对含糊笼统,故弄玄虚的提问。要想答出好效果,提问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击中学生模糊认识,必须注重提问的有序性、整体性、灵活性原则,使提出的问题既能答,又须经过思考才能答出来,也就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设计的提问才算高质量的。例如,我在教学“力与运动关系”的时候,设计这样一组问题: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如果在水平方向上不施加力,它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给
3、它在水平方向上施加一对平衡力,运动状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去掉一个力,它还能继续保持静止吗?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这一组问题解答,知道了只有受非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发生改变;物体在受平衡力或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物体依靠惯性维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二、提供铺垫 问题设计再好,提问再恰当。学生思考分析,确立答案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仍不能保证学生准确地、顺畅地回答。此时,老师要善于想办法指点迷津,让他们变“山重水复”为“柳暗花明”,使答与问这两个课堂教学环节互为促动,把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
4、境界。这要求教者为学生提供答的铺垫。教学“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时候,如果在教学中不加任何铺垫,问“同学们对能的理解”?学生会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个问题不能明白的回答。如果加以铺垫,先和学生一起回忆:什么是功?做功的必要因素是什么?能是描述物体所具备的一种怎样的本领?这样学生对“能”这个抽象概念有个初步的认识。 因此,教学中,不注意给学生提供铺垫,仓促提问要学生来答问,是强学生所难。教学中铺垫得当,学生就容易找到答问的角度,答问的把握性就越大。教学中,我总是注重给学生提供适度铺垫,然后让学生水到渠成的
5、回答。 三、开启思路 提出问题后,面对手足无措的学生,教师绝对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正如有位名人说过:“教师应当考虑周到地,不显眼地帮助学生”。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回答,而不是图省事而代替学生回答。如果教师绞尽脑汁地设计问题,却往往由自己来回答,越俎代庖,就变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满堂灌。如何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必须遵循切合学生实际这个原则。比如:“为什么夏天的夜晚,打开空调的瞬间灯会暗下来?”。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往往感到头疼,即使教师作了讲解,答对率也不高,怎么办?此时,结合学生实际,可以
6、启发学生答问的“模式识别”思路,即将后续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识别为前面学习过程中已经解决的问题的模式问题,可以提示性问学生,看了这个问题,想起了以前哪个内容或知识?这么一启发,学生会豁然开朗,找到正确的答案。有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可以启发学生答问的“差异分析”思路,即讲问题和所记典型题作比较、分析,发现差异,作出正确的回答。 四、点评得失 教学中,学生回答后,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或对或错不置可否,甚至置之不理,久而久之,一定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性,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影响提问的效果,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对学生
7、的回答要及时点评。 点评时,应遵循“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斥责”的原则。学生答问有创造性的,应适当重复并予以高度评价。学生回答正确的,要予以高度表扬;学生回答有错的,尽可能挖掘其闪光点并及时纠正;学生回答不顺畅的,要鼓励回答下去,并给予示范。 总而言之,教学中问与答是两个紧密联系的环节,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得动脑筋,想办法,在提问的技巧上做文章,花力气。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批阅完成的导学案进行分发,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批阅对自身预习效果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自身学习中的疑问与误解。对一些预习成果良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表扬与展
8、示,对于一些预习效果不佳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主动的探究物理知识。在完成课题教学之后,学生再将修改好的导学案交给教师,教师进行再次的批阅和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情况。物理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而言,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比较难懂。因此,教师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研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