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4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4

ID:5939838

大小:37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9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4_第1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4_第2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4_第3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4_第4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4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基础巩固题组典型例题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例1(1)使人精神振奋的鼓声(图2-1-3甲)是由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潺潺流水声(图2-1-3乙)是由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委婉动听的笛声(图2-1-3丙)是由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2)铜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_______停止,铜锣不再发声。图2-1-3解析:敲鼓时,是通过敲击的形式使鼓面振动而发出鼓声的;潺潺的流水声是水的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空气柱振动发出的。振动静止,发声就停止,所以

2、用手按住锣面,铜锣不再发声。答案:(1)鼓面水空气柱(2)振动【解法点拨】对生活当中声源的分析,首先应明确声音的产生是源于物体的振动,然后分析声音是由哪个物体的振动而引起的。一般而言,弦乐器(如提琴、二胡、吉他、琵琶等)是用拉、弹、拨等方法使弦振动而发声的;管乐器(如唢呐、箫、笛、萨克斯等)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例22008年9月28日16时41分,航天员翟志刚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行走。航天员在太空舱外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用电子通信设备;但是在太空舱内,他们之间的交流可以不用通信设备而直接对话。航

3、天员在飞船内、外采用两种交流方法的原因是()。图2-1-4A.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人的发声器官不能正常发出声音B.由于人所处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人的听觉器官受到影响C.飞船内有空气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飞船外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D.由于穿着航天服,直接交流不方便解析:航天员在太空中说话,说明声音已经产生,故应该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分析原因。根据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结合太空中的特点——真空,可以推断C正确。答案:C【解法点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在听到声音时,分析声音传播的途径,就可判断传播声

4、音的介质。知识点3声速例3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跑死马”。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应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喊,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计出距离了。如果一人对着一座高山呼喊,经过10s后听到回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A.高山距我们1700mB.高山距我们3400mC.高山距我们170mD.高山距我们340⑴解析:声音的速度一般取340m/s,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遇到障碍物再反射至发声处,声音通过的路程是发声者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两倍。所以高山

5、与发声者的距离。答案:A【解法点拨】本知识点是本章中唯一涉及计算的问题,此时一般都会给出声速的大小,无需死记,但要注意如果是回声测距,声音走了个来回,所以,计算前最好先画出示意图,以避免出错。知识点4怎样听到声音例4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惑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到听神经的D.饼干太干了解析:嚼饼干时,自己感知声音的途径是:头骨、颌骨→听神经→大脑。别人听到声音的途径是:声波→空气振动→人耳(

6、鼓膜、听小骨振动)→听神经→大脑。两种不同的传播途径使声音的效果不一样,通过骨传导方式要比通过空气传导的声音要强。答案:C【解法点拨】人听到声音有两条途径,听到外界的声音通常经过介质引起人耳鼓膜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听神经传递给大脑。例5如图2-1-6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图2-1-6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解析:本探究实验为了证实“声音是由物

7、体振动产生的”,采用音叉为声源,但音叉发声振动不明显,让悬线系着的轻质小球与音又相接触,发现小球被反复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即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了。答案:B【解法点拨】关于声音产生条件的探究,可以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声现象,也可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形式多样。但主要都是两步:确定声源、观察振动。实验中用轻质物体放大振动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思想和技能。例6观察图2-1-7甲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图乙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

8、-1-7(2)如果按照图2-1-7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图甲中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被吓跑了,后不是看到拍手的动作被吓跑的;图乙中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人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人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解析:图甲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