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传,汪藻高一(下)期中2018 文言文 修改版.doc

郭永传,汪藻高一(下)期中2018 文言文 修改版.doc

ID:59315434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5

郭永传,汪藻高一(下)期中2018 文言文 修改版.doc_第1页
郭永传,汪藻高一(下)期中2018 文言文 修改版.doc_第2页
郭永传,汪藻高一(下)期中2018 文言文 修改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郭永传,汪藻高一(下)期中2018 文言文 修改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郭永传【宋】汪藻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望之如神人。迁河北东路提点刑狱,时宗泽守京师,以大名当冲要,檄永与帅杜克、漕臣张益谦犄角、与得檄大喜,即朝夕谋战守具。因结东平权邦彦为援,不数日,声惊河朔。已没州县,皆叛敌来归,敌亦畏之,不敢动,远近宴然。居无何,宗泽死。充守京师,以张益谦代之,而装亿为转运使。会范琼胁邦彦南去,刘举济南来寇,大名块然孤城居其间,敌以十倍之师攻之,永督士昼夜乘城,何间则出徂击,或劝益谦委城遁者,永曰:“北门所以蔽遮梁、彼得志则席卷而南,朝廷危矣。犹当死宁,徐锉其锋,

2、待外援之至,奈何弃之?”因募士赍帛书夜缒城出,告急朝廷,且请朝廷先为备。敌攻益急,俘东平,济三南人大呼城下:“二郡已降者富贵,不降无噍类①”益谦辈相顾色动,永大言曰:“今日正吾侪尽节之时。”又行城抚将士曰:“王师至矣,吾城坚完可守,汝曹努力,敌不足畏也。”众感泣。质明,大雾四塞,敌以车发断碑残础城中,耧橹皆坏。良久,城陷。永坐城楼上,或掖之以归,诸子环泣请去。永曰:“吾世受国恩,当以死报,然巢倾卵覆,汝辈亦何之?兹命也,奚惧!益谦、亿率众迎降,敌曰:“城破始降,何也?”杂然以永不从为辞。敌遣骑召永,永正衣冠,南向再拜讫,易幅中而入,敌曰:“阻降者诈?”永熟视久

3、之曰:“不降者我。尚奚问?”敌见永状貌魁杰,且素闻其贤,乃自为好语数十言,欲以富责啖永而降之,永瞋目唾骂曰:“无知丑类,恨不醢②尔以报国家,何说降乎!”敌令译者中谕不已,永戟手怒骂不绝。敌讳其言,麾之使去,永复厉声正曰:“胡不速我死?我当率义鬼,灭尔曹。”大名人在絷者,无不以手加额,为之出涕,敌令断所举手,并其家害之。时年五十三,建炎二年一月甲子也。即日语传城中,虽素不与永合者,皆相向恸哭。敌去,相与负其尸瘗③之。(选自《郭永传》,有删减)【注】①噍(jiào)类:指活着的人。②醢(hǎi):古代的一种别罚,把人杀死后剩成肉酱。③瘗(yì):埋葬。6.下列句子

4、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质明,大雾四塞质:刚刚B.敌以车发断碑残础城中础:柱下的石墩C.向再拜讫,易幅巾而入易:更换D.永熟视久之熟:严肃地答案:D解析:熟解释为仔细地。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永与权邦彦互为援手,声震黄河以北地区,占领了周围州县的敌人都被他震慑,归顺于他,其他人也不敢轻举妄动。B.城破后,将领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张益谦贪生怕死,帅众投降;郭水的儿子哭着让他离开,但他却表示要以死报国。C.被俘之后,面对金兵的威逼利诱,郭永瞋目唾骂,只求一死,敌人变将他的手砍掉,又杀害他及其全家

5、。D.郭水去世之后,即使之前和他向来关系不合的人,也都痛哭流涕,在敌人离开之后,一起将郭水的尸体背回埋葬。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翻译课本中的文言句子,(12分)(1)北门所以蔽遮梁、宋,彼得志则席卷而南,朝廷危矣。(3分)(2)杂然以永不从为辞。(3分)(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分)(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3分)解析:(3)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4)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6、9.郭水去世后“虽素不与永合者,皆相向恸哭。”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原因。(3分)解析:考察对全文整体内容的把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