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呼吸道病毒

ID:5866157

大小:4.48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7-12-14

第25章 呼吸道病毒_第1页
第25章 呼吸道病毒_第2页
第25章 呼吸道病毒_第3页
第25章 呼吸道病毒_第4页
第25章 呼吸道病毒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5章 呼吸道病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5章呼吸道病毒重点内容掌握: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变异及致病性、免疫性;麻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SARSCov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性与免疫性及防治原则。熟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的致病性。定义: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分类: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其他病毒科鼻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冠状病

2、毒、呼肠病毒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主要疾病科种引起的主要疾病正粘病毒甲、乙、丙型流感病毒流感副粘病毒副流感病毒1~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冒、支气管炎婴儿支气管炎、肺炎麻疹病毒麻疹小RNA病毒冠状病毒腮腺炎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上感、感冒同上小儿肺炎第一节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简称流感病毒,引起人和动物流行性感冒,人类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堪萨斯州(1918)1918年~1919年“西班牙感冒”2000万死亡6级甲型H1N1

3、流感2009.4~5月全球发病人数:>2万人截止2009.12,死亡人数>9000截至2010年2月28日,全国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7万例,死亡病例793例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流感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为什么容易引起流行?流感如何传播、有何症状?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怎样防治这种疾病?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流感病毒为什么容易引起流行?流感如何传播、有何症状?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怎样防治这种疾病?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

4、球形,直径约80-120nm;结构主要包括核衣壳和包膜。电镜照片核衣壳分节段的(-)ssRNA核蛋白(NP)RNA聚合酶基质蛋白(M1、M2)包膜刺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核糖核蛋白(RNP)脂蛋白12435678PB2PB1NPRNAM2M1HANA分节段的(-)SSRNAPARNA多聚酶核糖核蛋白(RNP)核衣壳螺旋对称,由核糖核蛋白(RNP)构成;基质蛋白(M蛋白)覆盖核衣壳外,抗原性稳定,与RNP一起决定病毒型特异性,很少发生变异,抗体无中和能力;脂蛋白(LP)脂质双层膜。刺突血凝素(HA)柱状

5、凝集红细胞:血凝现象,用于鉴定病毒吸附宿主细胞:与受体结合(侵入细胞的关键)抗原性:相应抗体,有中和作用神经氨酸酶(NA)四聚体参与病毒释放,促进病毒扩散HA和NA的抗原结构很不稳定,易发生变异,一个aa的置换就可改变其抗原性,是划分甲型的主要依据。HANAhemagglutinin抗-HA的中和作用:阻止流感病毒感染细胞(二)复制周期吸附:通过血凝素;穿入:与细胞膜融合RNA合成(转录):单负股RNA为模板,合成单正股RNA;蛋白质合成:单正股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组装成熟释放:核衣壳成为成熟的病毒

6、颗粒。(三)分型与变异分型据NP和MP的抗原性不同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又分若干亚型(H1~H16、N1~N9);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抗原性变异抗原性变异是流感病毒变异的主要形式;抗原漂移(antigenicdrift)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即亚型内变异,变异幅度小,属量变,易于发生小规模的流感流行;抗原转变(antigenicshift)因HA或NA的抗原结构发生变异形成新亚型,变异幅度大,属质变,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为什么甲型流感易引起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广

7、,多数哺乳动物均可感染;但带有病毒的禽鸟未必会发病。流感病毒的储存宿主1997:禽流感(四)培养特性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CPE;血凝试验或红细胞吸附试验可以判定病毒感染与增殖情况。(五)抵抗力较弱,对热、消毒剂均敏感。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主要是病人、隐性感染者、病禽传染源传播途径飞沫(主要)、接触感染流行季节多为冬春季呼吸道局部感染,不引起病毒血症。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粘膜上皮炎症致病机理免疫性中和抗体(抗-HA):SlgA、IgG、IgM;病后对

8、同型有1-2年免疫力,体液免疫为主。发热、畏寒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头痛腹泻、呕吐(部分病人)流感症状重者继发肺炎、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三、微生物学检查病毒分离取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ELISA抗原检测取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ELISA检测核酸检测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1、一般性预防:四、防治原则双手要勤洗;打嚏掩口鼻居室常通风;无事少聚集脏手勿触口;吐痰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第25章 呼吸道病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5章呼吸道病毒重点内容掌握: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变异及致病性、免疫性;麻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SARSCov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性与免疫性及防治原则。熟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的致病性。定义: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分类: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其他病毒科鼻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冠状病

2、毒、呼肠病毒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主要疾病科种引起的主要疾病正粘病毒甲、乙、丙型流感病毒流感副粘病毒副流感病毒1~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冒、支气管炎婴儿支气管炎、肺炎麻疹病毒麻疹小RNA病毒冠状病毒腮腺炎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上感、感冒同上小儿肺炎第一节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简称流感病毒,引起人和动物流行性感冒,人类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堪萨斯州(1918)1918年~1919年“西班牙感冒”2000万死亡6级甲型H1N1

3、流感2009.4~5月全球发病人数:>2万人截止2009.12,死亡人数>9000截至2010年2月28日,全国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7万例,死亡病例793例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流感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为什么容易引起流行?流感如何传播、有何症状?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怎样防治这种疾病?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流感病毒为什么容易引起流行?流感如何传播、有何症状?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怎样防治这种疾病?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

4、球形,直径约80-120nm;结构主要包括核衣壳和包膜。电镜照片核衣壳分节段的(-)ssRNA核蛋白(NP)RNA聚合酶基质蛋白(M1、M2)包膜刺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核糖核蛋白(RNP)脂蛋白12435678PB2PB1NPRNAM2M1HANA分节段的(-)SSRNAPARNA多聚酶核糖核蛋白(RNP)核衣壳螺旋对称,由核糖核蛋白(RNP)构成;基质蛋白(M蛋白)覆盖核衣壳外,抗原性稳定,与RNP一起决定病毒型特异性,很少发生变异,抗体无中和能力;脂蛋白(LP)脂质双层膜。刺突血凝素(HA)柱状

5、凝集红细胞:血凝现象,用于鉴定病毒吸附宿主细胞:与受体结合(侵入细胞的关键)抗原性:相应抗体,有中和作用神经氨酸酶(NA)四聚体参与病毒释放,促进病毒扩散HA和NA的抗原结构很不稳定,易发生变异,一个aa的置换就可改变其抗原性,是划分甲型的主要依据。HANAhemagglutinin抗-HA的中和作用:阻止流感病毒感染细胞(二)复制周期吸附:通过血凝素;穿入:与细胞膜融合RNA合成(转录):单负股RNA为模板,合成单正股RNA;蛋白质合成:单正股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组装成熟释放:核衣壳成为成熟的病毒

6、颗粒。(三)分型与变异分型据NP和MP的抗原性不同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又分若干亚型(H1~H16、N1~N9);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抗原性变异抗原性变异是流感病毒变异的主要形式;抗原漂移(antigenicdrift)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即亚型内变异,变异幅度小,属量变,易于发生小规模的流感流行;抗原转变(antigenicshift)因HA或NA的抗原结构发生变异形成新亚型,变异幅度大,属质变,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为什么甲型流感易引起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广

7、,多数哺乳动物均可感染;但带有病毒的禽鸟未必会发病。流感病毒的储存宿主1997:禽流感(四)培养特性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CPE;血凝试验或红细胞吸附试验可以判定病毒感染与增殖情况。(五)抵抗力较弱,对热、消毒剂均敏感。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主要是病人、隐性感染者、病禽传染源传播途径飞沫(主要)、接触感染流行季节多为冬春季呼吸道局部感染,不引起病毒血症。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粘膜上皮炎症致病机理免疫性中和抗体(抗-HA):SlgA、IgG、IgM;病后对

8、同型有1-2年免疫力,体液免疫为主。发热、畏寒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头痛腹泻、呕吐(部分病人)流感症状重者继发肺炎、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三、微生物学检查病毒分离取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ELISA抗原检测取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ELISA检测核酸检测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1、一般性预防:四、防治原则双手要勤洗;打嚏掩口鼻居室常通风;无事少聚集脏手勿触口;吐痰包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