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53049
大小:4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4
《探究性实验学模式的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传统的生物实验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和轻参与的验证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减少了学生探索与发现的机会。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探究性实验的学习是一大难点:①实验设计难,由于学生思维往往有较大的局限性,因而学生难以完成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②实验完成难,由于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受实验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较难。③实验分析难,学生独自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比较困难,特别是对实验中某些条件的忽视或控制不好而
2、造成的实验结果的偏差,难以得出合理的解释。基于以上考虑,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可以采取验证—探究式教学模式。1.教师指导下的预习教师根据教材提供探究活动的方案和步骤,编制预习提纲,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填写完成。在预习提纲中,针对实验原理、关键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为什么会如此设计实验?如果不按照教材的要求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请你预测实验结果是怎样的?”通过一系列的“为什么”、“是什么”,促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地动起来,能够有条理地思索问题。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则
3、记录在预习提纲上,在实验前或实验过程中,拿出来与老师、同学们共同探讨。2.第一次的验证性实验(模仿探究性实验)即无论教材设置的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在第一次实验过程中,都要求学生按照教材的设计方案来实施,体现验证性实验的特点。设置此步骤的原因是由于初中学生不熟悉各种实验器材、不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技巧。因此,通过验证性实验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原理和掌握规律,使学生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方法,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和技能;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
4、工作作风等基本素质。在实验操作中,鼓励学生对原有实验提出质疑,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也可为第二次的实验设计埋下伏笔,使学生感到有探究的必要。3.第二次的探究性实验3.1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思路3.2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过程此阶段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即学生的尝试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学生的尝试设计阶段:第二次实验是针对第一次实验结果讨论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它是在具备了一定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基础上进行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由学生完成,但是教师必须给予正确的指导。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对照
5、组与实验组在实验设计上一般只改变一个条件,实验探索什么问题就改变什么实验条件。如: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设计除改变湿度这一实验条件外,其它的实验条件应完全相同。这是为了避免因其它实验条件的不同给实验结果造成误差,影响得出科学结论。设计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生接受科学研究全过程的训练,既有形象思维活动,又有逻辑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把知识运用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能力。实验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可能会临时遇到许多原来设计实验时不曾想到的问题。
6、如果进展顺利,能顺利解决并得到预期的结果,就会给以学生很大的鼓舞,并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若进展不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该阶段的合理运用,可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及实验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4.交流与评价不同小组进行不同的实验后,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方式介绍各自的实验方案和观点,起到相互启发、促进的作用。教师也可参与学生讨论,通过提问设疑起到启发思路和引导讨论的作用。评价应重在学习过程,
7、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亲身参与二次探究实践活动而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首先应体现形成性的评价特点,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其次应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才能。评价内容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以及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也可以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或者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例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客观真实地记录所发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特别是在实验结果和理论值不符时,绝对不允许拼凑
8、数据和弄虚作假,应根据事实分析误差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