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后的最后的鱼鹰部落.doc

成都最后的最后的鱼鹰部落.doc

ID:58224200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成都最后的最后的鱼鹰部落.doc_第1页
成都最后的最后的鱼鹰部落.doc_第2页
成都最后的最后的鱼鹰部落.doc_第3页
成都最后的最后的鱼鹰部落.doc_第4页
成都最后的最后的鱼鹰部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都最后的最后的鱼鹰部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成都最后的最后的鱼鹰部落  寻找鱼凫时代的传人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诗仙李白在《蜀道难》中发出这样的浩叹。“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王国,究竟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文明?蚕丛和鱼凫仅仅是神话中的帝王和英雄吗?因广汉三星堆的发现,自古以来真伪难辨的古蜀国传说一夜之间成为信史。据史料记载,在蜀地先后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称王,三星堆最为繁盛的时期大抵属鱼凫王时期。  何为鱼凫?鱼凫是一种捕鱼的水鸟,即我们今天俗称的鸬鹚、鱼鹰和鱼老鸹。因为普通鱼鹰浑身灰黑,古时的川人又形象地称它为“乌鬼”。三星堆遗址出土有大量的鸟及鸟形器具,其喙部多有如鱼鹰者,很可能就是

2、鱼凫王朝的族徽或象征。  那么今天,成都还有这种昔日王朝的圣灵存在吗?  《成都晚报》资深记者李屏先生一个电话解除了我的疑惑:郫县三道堰有父子两个持证渔民,至今仍在从事用鱼鹰捕鱼这一古老的职业。  三道堰距成都市区22公里,有一千多年历史,因古人在柏条河下游用竹篓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溉而得名,是历史上远近闻名的水陆码头和商贸重镇。我们一行三人来到,时间已近中午。两个持证渔民就是三道堰镇居民陈福根和他的儿子陈建波。因为不时有报纸、电视台的记者带着长枪短炮来“骚扰”,父子俩在镇上早已成了大名人,在小镇上找到他们易如反掌。    唱不完的渔家歌,摆不完的打鱼经    陈福根的妻

3、子周天凤正在织渔网,一边招呼我们坐下,一边打开了话匣。她告诉我们,老伴陈福根的打鱼经三天三夜摆不完,而她的渔歌三天三夜唱不完,“可惜你们没有带录音机。”我说没关系,我可以用笔记下来。老人顿时来了劲,扯开嗓子唱道:“渔家乐,渔家乐,渔家的生活多快乐。打得鱼儿上街卖,卖了钱来买米、割肉、打酒喝…”“金鳞金甲是鲤鱼,银鳞银甲是银鱼,无鳞无甲是鲢鱼,长不大的是猫鱼,又长又扁是菜板鱼,不怕挨打的是棒棒鱼……”一口气唱了好几首渔歌,老人这才歇下来,过足了瘾一般继续埋头织她的渔网。  周天凤在唱渔歌的时候,陈福根一直在旁边默默地料理着他心爱的鱼鹰。他家共有七只成年鱼鹰,一只未成年的小鱼鹰。老人一边

4、给小鱼鹰喂鱼食一边对我说:一只小鱼鹰喂养一百天后即可随老鱼鹰下水捉鱼,而成年鱼鹰一般是指长了三四年的鱼鹰。云南洱海、山东微山湖、安徽…全国许多地方产鱼鹰,但最好的鱼鹰要数扬州的,“人强不如货硬!扬州鱼鹰能力强,生性勇猛,捕技出众,大鱼小鱼都敢逮。我家八只鱼鹰全是扬州的,一只鱼鹰就要值上千元啊。”老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去年下半年,这只鱼鹰在柏条河里叼了一条15斤重的鲤鱼;今年初,那只鱼鹰叼了一条20斤重的花鲢!”老人指着他的宝贝鱼鹰对我说。一只体重仅有七八斤的成年鱼鹰,竟能叼起超过它自身重量两倍多的鱼儿,对着这些宝贝,我几乎要肃然起敬。  有了好的鱼鹰,还要有好的渔船。陈福根父子俩两

5、只编号分别为“川渔蓉0004号”、“川渔蓉0005号”的渔船,无论是造船用的木材,还是髹饰船体的桐油质量,都是上乘的。他还亲自监督木匠打造,亲自上桐油。船上用的鱼篓,干脆就是他自己买来竹子亲自编织而成的。至于撑船和挑鱼鹰用的“蒿杆”,看似简单,实则十分讲究,比如对长度的要求,对重量的要求,对材质的要求,一点也马虎不得,更是要精心制作了。    历史,在他们的蒿杆上传承    老人告诉我,这些年来,父子俩不仅出没于养育了他们的母亲河――柏条河,乐山、彭山、眉山、青神、邛崃、新津、广汉、金堂等地的无数江河水域都留下了父子俩打鱼的身影。千百年来,打鱼人总是随遇而安,父子俩也不例外。每次外出

6、打鱼,晚上就在河边搭个帐篷,找三个石头顶起一口锅,烧水煮饭,就着河鲜喝着酒,惬意地享受大自然的静谧。然后,枕着星光与涛声睡去…这种餐风露宿的生活让人好生羡慕。  据他说,每年有三个月(2月1日至5月1日)的禁捕期,一来让水中的鱼儿得以休养生息,二来鱼鹰也好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我们去的那天,禁捕期就快结束了,老人见我们从城里老远来一次不容易,答应下午带着鱼鹰下水为我们演练一下,也好让早已跃跃欲试的鱼鹰们一显身手。  下午四点,日头已经不那么大了。父子俩将两只渔船小心地安放在一辆特制的两轮车上,带着八只鱼鹰,穿过小镇和小镇人善良而习以为常的目光,向柏条河进发。  刚一来到河边,陈福根父子

7、尚未下达“作战”命令,早已迫不及待的鱼鹰们便纷纷扑向河里。鱼鹰是水中的精灵,原本就是属于水的。刚才还漫不经心的鱼鹰,一下子变得生龙活虎。  “去逮、去逮、去逮……”柏条河上,陈福根父子大声吆喝起来,那腔调粗犷、类似四川民歌的号子,大大地激发了鱼鹰们的战斗精神。鱼儿在水里四处逃窜,鱼鹰们在水里英姿勃发,大显神威。一只又一只鱼鹰用宽大的长喙叼起一条又一条鱼儿……场面令人目不暇接。  平时捕鱼时,每一只鱼鹰离嘴四寸处的脖子上都拴有一根草绳,目的是不让鱼鹰直接将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