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14501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5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李志平一、教材分析1、内容、地位及作用:《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是第四章的第一节,在内容上比较独立,前后联系不大,涉及到了部分初中知识,本节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是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两部分有一定的关联性,讲授时必须分析透彻。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⑵、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⑶、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⑴
2、、通过对“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相关的案例剖析,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并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⑵在案例剖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好态度;⑵、通过对历史上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及如今“蜀道不再难”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高尚情感。3、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⑴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的影响。⑵、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难点
3、:影响交通的因素二、教法及学法:采用多媒体,运用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通过对山区和平原聚落的差异分析、丽江古城和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分布它的地形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掌握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和归纳总结,培养合作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三、教学程序:1、新课导入:用李白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导入。2、授课过程:“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首先出示材料“半坡村落”,并分析:该村落遗址坐落在什么地形上?为什么?从而引出“聚落”的概念及地形对其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地响对聚落的影响,通过活动来进一步实现。活动一:多媒体显示图片,
4、并回答:⑴哪一个是山区聚落?哪一个是平原地区的聚落?列表比较二者的主要差异。⑵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活动二:案例探究,出示“丽江古城”的材料,回答:⑴丽江为何冬无严寒,夏无酷暑?⑵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通过分析回答,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并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活动三:举一反三,出示“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分布”图,回答:⑴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何关系?⑵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过渡)在刚才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交通线路在盆地的边缘呈环形分布,这说明地行对交
5、通线路也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多媒体展示:我国三级阶梯分布图,请学生读图并判断我国三级阶梯交通线的疏密情况。 教师展示我国铁路交通图,验证学生的判断是否正确。 (过渡)刚才我们以我国地形地势与交通线路分布为例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现在我们就以一个具体的地区为例来看看地形是如何来影响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特征的。 多媒体展示汶川地震时人民子弟兵抗震救灾的图片,教师简要介绍当时为什么救援队伍迟迟不能到达的原因(“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引导学生结合图4-10、图4-11,分析川西高原、四川盆地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特点。通过读图分析,提
6、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 思考:地形只是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之一,还有哪些因素呢?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指出经济、科技因素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所以“蜀道不再难”了。小结:因此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巩固练习:活动题“铁路选线方案”,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迁移的目的。4、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起到整理、巩固的目的。5、板书设计: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7、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概念及分类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空间分布、形态特征)6、课后作业:课本P93活动1及P94活动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