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pdf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pdf

ID:57746546

大小:172.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7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pdf_第1页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pdf_第2页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pdf_第3页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pdf_第4页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朱晓斌(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东广州510630)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结构主义思潮以及随后出现的后结构主义思潮,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学习理论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框架,以便更好理解西方学习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关键词学习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建构主义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69(2000)04-0001-05人的学习是凭借怎样一种“心理系统”来实现的呢?要阐明这一点并不容易。这种对学习实质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的核心课题之

2、一,各种学习理论的主要差异就在于对学习本质的不同理解。从联结主义心理学家将学习过程的实现看成是刺激与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联结,到传统认知派心理学家把学习过程看成是有机体经过内部复杂的操作活动而形成认知结构或认知地图,各派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学习理论。当然,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总是与某一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影响交织在一起的,学习理论也不例外。从哲学角度看,结构主义(structivism)和可归入后结构主义范畴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二者之间有着深层的联系。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兴趣的结构主义以及

3、随后出现的后结构主义浪潮,在方法论上对心理学,特别是对学习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结构主义思潮对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结构主义可溯源于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及20、30年代“捷克结构主义”,在二战时由于雅各布迩等人的移居而传入美国;40年代末,由于列维.斯特劳劳斯的努力,结构主义得以重返欧洲大陆,并终于在法国达到它的顶峰。60年代初,在法国哲学界出现了一股强大的人文科学思潮,其代表者宣称是与二战后统治法国哲学界近20年之久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所谓的“意识”哲学相对立。由于这个思潮的思想家们都使用“结构”或与结构相近的概

4、念来从事自己具体的研究,因此,被称为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它的观点和方法来源于语言学。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雅各布迩等在语言研究中提出了“结构”理论。而法国的拉康将其应用于心理学,形成“结构主义的心理学”。结构主义哲学的核心是“结构”的概念,结构(struc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tructura”,其原意是“部分构成整体的方法”。当然,结构主义者对于“结构”的理解是较为含混和不一致的。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某些社会组织的模式和行为都由人类心理建造而成,文化是内部(心理)结构的投射;人类心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

5、性,即倾向于分类;结构具有封闭性和整体性,整体优于部分,结构通过差异而达到可理解性等。富科则从不使用“结构”一词,而采用“认识型式”等术语。在对“结构”概念所作的各种释义中,皮亚杰是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皮亚杰将“结构”方法与“起源”或“发生”的方法联系在天起的,并认为是辩证互补的。他在对儿童心理学与认识论等问题进行研究时就是并用这两种方法的。皮亚杰认为,一个结构具有三种特性:(1)整体性。整体性同时来自组成结构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全部要素的结构性组合必然不同于这些要素简单相加的总和这一事实。一个结构由多种要素构成,其整体

6、优于部分。(2)转换机制。结构不是一个静止的形式,而是一个由若干转换机制形成的系统。“一切已知的结构,从最初级的数学群结构,到决定亲属关第的结构等,都是一些转换系统”。[1](3)自我调整功能。结构的自我调整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节律、调节和运演。这是结构的本质特性,它涉及结构的内在动力,具有守恒性和某种封闭性。也就是说,一个结构具有的各种转换都不会超越结构的边界而导致结构的解体,而只会产生总是属于这个结构并保存这个结构规律的要素。但这并非一个结构就不能以一个子结构的身份加入到另一个更为广泛的结构之中去。总之,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

7、是通过“同化”、“顺应”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所谓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从而丰富和加强主休的结构体系;同时,在进行同化时,主体的结构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即出现顺应,以进一步适应环境,这也是儿童认知结构转化和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综上所述,结构主义主要是一种方法(认识和理解对象的思维方式之一),即在人文科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批评等)中运用结构分析方法所形成的一股研究潮流或倾向。其目标是“永恒的结构”:个人的行为、感觉和姿态都纳入其中,并由此得到它们最终的本质。即“明确地寻找心灵本身的永恒的结

8、构,寻找心灵赖以体验世界的,或把本身没有意义的东西组成具有意义的东西所需要的那种组织类别和形式。”[2]布钽纳的认知发展论则认为,认知结构是个体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所组成的经验、观念结构。其核心是一套类目(概念、规则)及类目编码系统(相互联系的类目组成的层级结构)。儿童的认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