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522863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6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珍珠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珍珠鸟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8个生字:蔓、豪、挨、享、陪、睑、眸、咂。2.熟读课文,理解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3.领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意,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初识珍珠鸟1.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老爷爷的文章——《珍珠鸟》。板书:珍珠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预习了课文,珍珠鸟给你留下了
2、怎样的印象?预设:可爱;怕人;小巧玲珑、惹人以爱……3.瞧,这就是可爱、小巧的珍珠鸟,出示珍珠鸟的图片。二、梳理问题,明确方向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有方法,说一说你平时是怎么学的?2.阅读自学提示,梳理问题:(1)读课文,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2)课文有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找出这样的语句,体会“我”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感。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弄通课文内容。2.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梳理,相机板书:
3、怕人----亲近四、走进文本,感悟情意1.默读课文,思考:珍珠鸟在作者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哪些变化,“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适当作批注。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师巡视。3.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1)“一开始躲进吊兰丛中”(师导: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精心的为珍珠鸟营造舒适、自由的如丛林般的生活环境。)(2)“渐渐地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一点点熟悉了。”(师导:看看作者又是怎么做的?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体会到什么?按耐住自己的好奇心,绝不打扰鸟儿)。(3)“小家
4、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4)“随后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撞灯绳、跳到画框上。。。。。。”(5)“渐渐地胆子大了,落在书桌上。”(师导:“我”这时又怎么做的?不去伤害它。)(6)“蹦到杯子上、低下头喝茶。”(师导:“我”这时又有什么反应?“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这里体会到作者对鸟儿充分的理解和宽容。)(7)“跑到稿纸上,绕着笔尖蹦来蹦”(8)“啄我颤动地笔尖。”(师导:作者是怎么样做的?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9)“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那只小鸟,会说些什
5、么?)(10)“扒在我的肩头睡着了”4.同学们,从描写珍珠鸟的这些变化的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A.小鸟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和我亲近、人鸟相亲……B.作者喜欢小鸟,尊重小鸟,不打扰小鸟的生活方式……C.人离不开鸟,鸟离不开人,他们之间彼此信赖。5.小结:作者为它们一家三口营造了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尊重小鸟,不打扰小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空间,对珍珠鸟付出了爱,同时作者也得到了爱的回报,爱的信赖。6.同学们,鸟和人虽然不能进行语言的交流,但是小珍珠鸟却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与作者进行着情感的交流,表示对作者的
6、友好和信任。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处?预设:珍珠鸟扒在作者肩头睡着了。(1)自读第12自然段。(2)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这只可爱的小鸟,扒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A.作者正在给我喂好吃的食物。B.“我”在屋子里与作者捉迷藏,真开心。C.我们一起到公园里玩耍。……(3)配乐朗读。边听边想象鸟儿趴在作者肩头睡着的情景。7.多可爱的珍珠鸟呀!怎能不让人爱怜!在文中还有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请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1)全班交流。这些语句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珍珠鸟的可
7、爱?(2)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珍珠鸟浓浓的爱,他们之间的和谐)8.正是这浓浓的爱,让珍珠鸟对作者产生了深深的信赖,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呀,人与鸟竟能达到如此的境界,由此我们想到,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怎么做?(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要宽容,和睦相处。……)9.试着仿照作者的这个内心感受,写一句有关信赖方面格言。(学生开始动笔,写后交流)集体交流,鼓励有创造性的学生:信赖,是友谊地久天长的标志。信赖,是创建友谊桥梁的工程师。信赖,会使我们的家园充满色彩。信赖,是打开和谐美满生活的金钥匙
8、。信赖,虽不是金钱,但比金钱宝贵的多,因为它能使人与人变得理解、宽容。……)五、情感升华,课外延伸学了课文,我们似乎被动物与人和睦相处有趣而感人的场面深深打动着,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由信赖创造出的这种美好的境界,请写写自己的故事。板书设计:信赖珍珠鸟——怕———亲近———我 创造美好的境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