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pdf

《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pdf

ID:57338952

大小:119.2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2

《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pdf_第1页
《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pdf_第2页
《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pdf_第3页
《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赵永芳老师执教的《11-20各数的认识》评课稿王晓飞《11-20各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通过教学,学生直观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能认、读11~20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这节课的主要流程如下:一、复习引入:1、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2、数出10里面的单数和双数。二、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仔细数一数,下面的水果各有多少呢?1、先让学生认识有哪些水果。2、接着教师采取不同的方法:自己数、指名数、齐数、同桌合作数等方式,数出11-20各数,并板书

2、。3、学生齐数11—20。三、数玻璃球。(教材中是分组数花生)四、猜字游戏,(教师新加的内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猜数字,花生米不到18粒,但比13粒多,你能猜出有多少颗花生米吗?本内容是对11—20数的巩固五、数鸡蛋,认一认。(这是学生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是怎么来的,和以前旧知识进行衔接,先让学生观察满盘鸡蛋是多少颗,然后认识11,使学生了解一盘满10颗,另一盘有1颗,就是11,感知10和1合起来就是11,然后指导写11。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逐步认识12-19,20是两满盘鸡蛋,让学生明白两个10就是20。)六、课堂练习1、从1数到202、师

3、写数,生用小棒摆3、从1数到20,再倒着数4、指名学生黑板上写11-20各数,学生找出单双数本节课有以下特点:一、教师语言简练、到位,具有逻辑性。赵老师课堂用语明快、精确、简练,上课思路清晰,非常符合数学老师的语言标准。在她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们能够把所思所想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长此以往的训练,这些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定会很好。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11-20各数的认识”课始赵老师设置了两个复习题,以学生学过的1—10为内容,让学生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接着又数

4、出了里面的单数和双数。为下一步学习新知作了铺垫,营造了乐学的氛围,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整节课教师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三、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数感。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教师讲解获得的,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赵老师抓住这个契机,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用语言表

5、达和交流数的信息。教师抓玻璃球时,先让学生在不数的情况下估计、猜想有多少颗,再数出来。这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学生通过想和猜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四、教学环节清晰,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整节课教师从复习引入、数水果、数玻璃球、数鸡蛋,认识新数、猜数字游戏,到课堂练习,环环紧扣,一直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气氛。五、教学知识点较严密。在数鸡蛋学习11—20各数时,教师不仅指导了读,还示范了写,同时还安排了在课堂上让学生上黑板写的环节。一些思考:一、教师将学生分组数花生的课程内容改为师抓玻璃球,

6、淡化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没有让学生亲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点不妥。二、认识计数单位“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计数单位的概念是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数鸡蛋、认一认的安排就是让学生理解11是由一个10和一个1组成的,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学习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学生接受。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处理得还不到位。课堂练习中,师读数,学生用小棒摆时,教师应教给学生先摆10根,再摆余下的数。三、要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其实教材中第一个练习是让学生读直尺上的数,第三个练习是找出课本上的第11页、第19页和第20页。是很好的练习。教师没有按这个内容去训练学生,却一直让学生

7、数数,显得有点单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