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036489
大小:105.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7-27
《进学解ppt 苏教版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进学解韩愈射阳县陈洋中学高二语文组高山2007-6-28《马说》:以千里马无人赏识自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师说》: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进学解:阐释修业进德的意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唐宋八大家的由来唐宋八大家
2、是韩愈、柳宗元(唐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宋代)八人的合称。(学生阅读《唐宋八大家散文》p.89-91)作家及作品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他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韩愈文章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他的论说文多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
3、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师说》《原毁》《争臣记》是代表作。1.古代的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2.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本文作于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当时韩愈被黜而再度降为国子博士。“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作者
4、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解题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先生训示。第二部分(第2段):虚拟学生诘难。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写先生自责。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先生训示。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行成于思毁于随治具毕张占小善率以录庸扬有司2、翻
5、译句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盖有幸而获选,熟云多而不扬3、分析课文作者先提出一个观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学子提出“业精”“行成”的“进学”标准。这是韩愈对于“学”的问题长期体察、思考所形成的真知灼见,以此勉励弟子进学,希望世人进学。接着称颂政治清明,“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有司选拔任用公正,选取贤能而去不肖,“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对英才的教化得法,“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指出人才可以尽展其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只怕自己不成才,而不怕有司不明、不公,勉励诸生“进学“。但细究
6、一下.作者言“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注意“有幸”二字,有幸获选被任用的人,当在少数,无幸入围者则占多数,作者不谈无幸的一面,而让下段学生所言自己的遭遇证之。从而使得本段的结旬中“患”与“无患”所揭示的尖锐对比,实际上已经暗伏了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因此,“幸”字是理解本段真意的一个关键字。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2段):虚拟学生诘难。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有年披记事者要玄捐兀兀苴罅绍2、翻译句子焚膏油以继晷补苴罅漏3、分析课文。学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有力的反驳,分两层完全推倒先生的说法。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先生之于为人,可谓
7、成矣”。学生赞颂先生业精、行成。注意“可谓”所领的几个总提句,分说四个不同的方面。“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言勤于所业。1、是博学,广泛阅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细大不捐”;2、在博学的基础上,还精益求精,“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抓住重点.掌握关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学有所专的目的;3、还持之以恒,“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言劳于卫道。“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言文章之著。此前三者论“业精”.4、“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言“行成”。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
8、于人”至段末。指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公务上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私交上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仕途坎坷,进退无由,甚至落得对家庭都不能保证妻儿无饥无寒的悲惨境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