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登高》实用优秀课件.ppt

《杜甫诗三首・登高》实用优秀课件.ppt

ID:56289857

大小:17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6-09

《杜甫诗三首・登高》实用优秀课件.ppt_第1页
《杜甫诗三首・登高》实用优秀课件.ppt_第2页
《杜甫诗三首・登高》实用优秀课件.ppt_第3页
《杜甫诗三首・登高》实用优秀课件.ppt_第4页
《杜甫诗三首・登高》实用优秀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登高》实用优秀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

2、头……读一读大家读了这篇小散文,有什么感受?悲凉?凄清?《登高》—唐·杜甫一、题解登高,即登上高处。(1)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2)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登高风俗的含义:登高饮菊花酒,妇人带茱萸[yú]囊,可除祸;登高,有步步高升,寓意来年更高的意思。我们课文登高是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登高。二、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2、个别朗读诗文;3、利用文下注释,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我好停顿、语调与感情,体味情感,读出韵味。再齐读。三、走进诗歌,鉴赏诗文。(一)阅读诗文,整体感知问题(1)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明确:悲”。问题(2)诗人为何而悲

3、呢?明确:常年漂泊,晚年多病,处境艰难。(二)鉴赏诗文,细细品味问题(3)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是由景到情,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写了哪几种意象?每个意象的特点又是什么?表现了语言的什么特点?明确: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精炼问题(4)前四句,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摹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描摹出了一幅秋风萧萧,万木凋零,江水滔滔,落叶飘飘,鸟鸣猿哀秋肃临天下的秋景图。问题(5)古人写诗都讲究练字,下面咱们就从炼字的角度来分析前四句诗,你认为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儿?也就是说这个字写了什么样的景,传了什么样的情,有什么妙处?明确:(1)风急——首先,

4、秋天本来是个容易刮风的季节,而江边的风要比其他地方的风要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用了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其次,这个“急”字,还寄予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江边高处的风就会特别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彻透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诗人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2)天高——秋的天空是高远的,明澈的。对于心情好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对于像杜甫这样一位被家愁国难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

5、凄凉心境。猿啸哀——猿鸣凄切,有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渚清——“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3)沙白——“白”是冷色调,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那种凄凉的情感。(4)鸟飞回——“回”字写出了鸟在风中吃力地盘旋,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战乱年代,诗人却有家难归,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5)无边落木萧萧下——此句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

6、也不能不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自己和这黄叶一样,快要结束的短暂的一生,是多么的悲凉啊!这写出了秋景的萧索。(6)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句写江景。“不尽”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显得短暂。问题(7)那这些景物描写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明确:清冷,寒凉,凄清,苍凉,萧条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作者写的是秋天衰草凄迷,落叶飘零的萧瑟景观。中国的文人面对梧桐一叶而有天下知秋的遥想,杜甫

7、也不例外。看到眼前的秋景,不禁将心中情与眼前景合二为一了,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说这种手法叫做——情景交融。问题(7)面对眼前这萧瑟的秋景,诗人不禁心生悲凉,那么诗人想到了什么?仔细阅读后四句诗,明确:远离他乡,常年漂泊,晚年多病,处境艰难等。万里——指远离故乡。常——说明作者经常在外漂泊。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在外漂泊八年了。做客他乡,四处漂泊,自然让人心怀愁绪。百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