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30475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端午日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端午日【导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湘西端午习俗,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2.培养学生场面描写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象的能力。3.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导学重、难点】1.端午的习俗、赛龙船的精彩场面描写。2.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有条理的写好一个场面。【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导学】先标出小节序号,然后自读课文一遍,遇到生字词要借助工具书或注解理解(音形义)。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蘸()酒峒()戍()军泅()水擂()鼓桨()手鹳()呐()喊2.辨字。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干燥急躁噪音洗澡早操挟持狭窄侠女3.文学
2、常识。本文作者 ,湖南凤凰人, 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 。散文集。4.理清文章结构(分为三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5.再朗读课文,试着填写。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的短文,全文紧扣展开,按“————”的思路展开,按顺序来安排材料。【导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吗?()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出示儿歌:,。)可见,在民间端午节习俗多,场面热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端午日》,作者是沈从文,看一看湘西地区的端午节是怎样的。4二、走近作者
3、你所知道的沈从文:(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至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
4、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从文的代表作是《边城》,我们学的此文就节选于《边城》。)三、写作背景教师介绍写作背景。四、交流反馈先检查预习作业,然后进入新课的学习。1.大家知道端午节我们
5、这里有哪些风俗习惯吗?明确:2.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一下湘西的人们在端午这天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明确:3.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请一位同学从文中找出相关标志性词语。明确:4.快速跳读课文,找出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最能概括端午节这一天湖南人民举行的活动?明确:5.一共写了几项活动?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概括一下。明确:46.体会第三部分的作用。明确:7.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8.文章第一部分可以分成哪三个场面?明确:第一个场面,第二个场面,第三个场面,五、完成语段阅读。读《端午日》节选部分,完成下列各题。
6、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管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
7、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