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2988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0
《邹平县山区防洪工程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邹平县山区防洪工程现状及对策盖文梯1郭晓彤1李明1王涛1(1、邹平县水利局)摘 要 :突发性暴雨洪水是山区水库、塘坝防洪的心腹之患。在分析山区防洪现状的基础上,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提高防洪标准、建设防洪非工程体系、搞好防守抢护等防洪对策。关键词:山区、防洪特点 防洪对策1南部山区基本情况1.1地形地貌山东省邹平县地处山东省滨州市的最南端,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8′~117°57′、北纬36°42′~37°09′,最
2、大纵距为50.15km,最大横距为57.55km,总面积达1251.75km2。邹平县南部山区地处鲁中泰沂山区北麓,境内地貌复杂,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山丘林立,形成了低山丘陵地带,从海拔高度为826.8m的长白山摩诃顶、到海拔10.6m的黄河冲积平原,形成本县的低山陡坡、近山阶地、水平梯田、沿河阶地、冲积平原、河滩高地、缓平坡地、背河槽状洼地等八种主要地貌类型。1.2行政区划10邹平县南部山区包括西董、临池、好生、青阳、黄山、黛溪六个镇(办),227个行政村,7.014万户,24.3966万人,土地面
3、积319.58平方公里,山区6镇办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5.6%。1.3河流及水库体系南部山谷峪川汇集山洪形成了黛溪河、新月河、潴龙河、淦沟河、望京河、卧狼沟等山洪河道26条。由于地形的控制,地表径流方向多从西向东,或由南而北,汇入小清河下泄。南部山区共有水库23座,塘坝108座,其中小(1)型水库4座,小(2)型水库19座。1.4水文、气象条件邹平县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1℃,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数为2619.8小
4、时,无霜期133天。南部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607.5mm。县内多年平均蒸发深为1242.3mm(E601型蒸发器),一般6月份最大,12月份或1月份最小。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主要集中在6、7、8、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72%。1.5南部山区局部短时强降雨的特点南部山区短时强降雨一般来说,范围不大,但短时强降雨具有突发性,且水量集中、峰量高、汇流速度快、破坏力大等特点,10对水库的安全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小型水库,集水面积不大,短时强降雨范围可覆盖整个流域,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流域,短时强降雨还可能
5、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滑坡会使山体、植被和建筑物失去原有的面貌;泥石流兼有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而滑坡和泥石流的出现,将大量的泥沙、树木带入库区,也影响了水库的安全。2南部山区防洪工程现状2.1防洪标准低,工程设施老化邹平县山区水库、塘坝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条件的限制,防洪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存在着坝基渗漏,坝坡塌陷,溢洪道狭窄等安全隐患,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部分坝体出现下陷,发生渗水现象,坝体、坝基
6、渗漏严重。2、坝体砌体护坡坍塌滑移,砌体发生大面积风化、老化及冰融破坏,损坏严重。3、放水洞老化损坏严重,放水能力严重降低,无法达到设计要求。4、库区周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水库淤积严重。5、受当时施工条件的限制,施工工艺落后。6、溢洪闸门体锈蚀严重,止水橡皮老化,轨道锈蚀变形,启闭机启闭不灵活。7、管理养护经费不足,维修养护不到位。2.2行洪河道行洪能力差10部分行洪河道多年未清淤,淤积严重,阻水林等阻水障碍多,造成河道行洪能力严重减弱,加大了防洪压力。2.3整体抗灾能力低,防洪压力大水库管
7、理机构薄弱,缺乏水文、雨情测报设施,预警预报方法落后,尚有部分水库、塘坝仍存在安全隐患,给山区防汛带来很大的压力。2.4、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一是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山区群众防灾意识普遍不强,对洪灾的监测预报、避让、自救等知识有限。二是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规律、地质条件等考虑得不多,一旦发生山洪灾害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山区防洪应急对策3.1加强病险水库、塘坝除险加固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年基本完成全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任务目标,邹平县自2008年以来,已完成三八水库、台头水库、于
8、印水库、古城水库四座小(1)型水库、11座小(2)型水库、30座塘坝的除险加固工程。邹平县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将剩余水库全面除险加固,108座塘坝已按计划陆续除险加固。这些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我县山区工程的防洪能力,对拦蓄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当地小气候和生态环境,减轻下游防洪压力,解决当地农业灌溉用水和人畜饮用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2强化汛前检查,抓好预报预警10本着“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