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美国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和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国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和其启示 美国中学六年级“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教学”的课例不仅很好地诠释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质,同时也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针对我国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还停留在低层次的现状,需要创建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从“技术本位”转向“教育本位”,摆脱传统教学观的桎梏,探索符合学科教学属性的融合策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出台,信息化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引领作用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而要使这种作用进一步体现出来,就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
2、的全面深度融合与创新。教学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信息技术与教育两者的全面深度融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美国中学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课例进行分析,以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所裨益。一、美国中学六年级“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教学”课例介绍及特点1.课例介绍9该课例是美国威斯康星州华盛顿中学六年级的语文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2∶30开始上课,学生先默读阅读册里的资料,教师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根据阅读册里的内容编写自己的报纸,同时提醒学生注意
3、编写的要求、步骤和内容。要求学生编写的报纸有七个版面,内容包括新闻、广告、拼写练习等,利用电脑编排完毕后打印(教室里有打印机)。2∶35学生向教师领取笔记本电脑(可以上网),每人一台。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开始从网络上搜集图片、文字等信息,并根据设计好的版面布局来填充内容。教师则在教室里来回做个别指导,如提醒学生在最后一个版面中写“建议”、不要忘记插广告、注意版面布局的合理性、不能太拥挤也不能太松散、内容少的部分所占的版面就要小等。3∶10完成报纸编排和打印的同学陆续上交作业,3∶20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1
4、]。2.美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特点美国是世界上率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国家,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政府就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他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举措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的榜样。从上面的课例中,我们可以窥见该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特点。(1)强大的信息技术环境做支持。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室内有20多个学生,每人都有一台能接通互联网的笔记本电脑。可见,美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是相当高的。9(2)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指教师教的辅助工具,还包括学生获取信
5、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在这堂课中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入到了学生编排报纸的学习活动中,在编排报纸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如何上网、如何从网络中搜集和选择信息、如何编辑文字和图片等。这样的融合是非常自然而有效的。(3)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体现了综合学习的特点,不是单纯地注重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强调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编排报纸涉及到了语文、美术、编辑、排版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强调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4)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教师对学生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指导,又
6、有对编排报纸本身的指导。3.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1)融合是渗透的意思,指信息技术自然地进入到教学中,看不到一丝为技术而应用技术的痕迹。当教师借助其他的教学辅助工具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非常方便、有效的工具成为教学的首选时,这就是融合。9(2)深度融合,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向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不仅是课前、课后,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正如有关学者指出的:“当我们的教师每天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学生每天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时,我想我们也就自然而然的接近整合了”[2]。(3
7、)不管信息技术在何种学科中应用,该教学的价值都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和学科教学的教育目标。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不仅包括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包括学生确定信息、明确搜集方式、获取、加工、利用信息、评价信息成果和信息免疫等方面的技能。但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是在完成学科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实现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信息素养将服务于他在课后以及未来的学习生活。二、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困惑1.融合的现状相关调查表明,信息技术在我国教学中应用的情况是:64%的教师利
8、用网络搜集信息,56%的教师利用电脑演示文档,47%的用来制作课件,28%的利用电子邮件和同事交流;而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只占19%[3]。根据有关学者的看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三个阶段[4]:第一个阶段:简单演示阶段,将信息技术用于呈现教学内容,增强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第二个阶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从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9第三个阶段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