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080335
大小:37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16
《浙江省高中物理会考复习提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会考复习大纲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参照系: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理想模型与此相类似的物理学抽象还有:点电荷等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看成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可以看成质点)。研究下列问题时一定不能把物体看成质点:1)物体大小不能忽略时2)研究物体各部分运动时3)研究物体自身转动时4)研究物体内部结构时x/m03-2BA3、坐标
2、系:二、时间和位移1、时间(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时间对应时间轴上一段长度;时刻对应时间轴上一点。2、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的物理量)。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3、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只有当质点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同路程相等。三、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单位:米每秒,m/s,其方向为运动方向1、平均速度:(某段过程中的位移△x除以所用的时间△t)(比值定义法)2、瞬时速度: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具有的速度3、速率:瞬时速度的
3、大小,是标量四、加速度(矢量)物理意义公式方向单位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计算式)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米每二次方秒m/s2(决定式)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1、错误说法:速度大,加速度就大;速度变化量△v大,加速度就大。2、讨论:加速、减速:a、v同向,加速直;a、v反向,减速直。说明:物体可以做加速度减小,但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的运动。也就是说:加速度a不变(包括大小和方向)的运动二、匀变速直线的规律1、基本规律1)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
4、:vt=v0+at(2)位移公式:x=v0t+at2(3)vt2-v02=2ax(4)是普遍适用的平均速度:(只适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2)对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下列特殊规律:a、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Δx=xn+1-xn=aT2=恒量xm-xn=(m-n)aT2b、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c、中间位移速度:(仅当匀速直线运动时相等)3)初速度为零(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a、按时间均分t0t2t3t5tv0=0x1x2x3x4xⅠxⅡxⅢxⅣ4tv
5、1v2v3v4前nt内位移之比:(利用:)第nt内位移之比:第nt末速度之比:(利用:)b、按位移均分x0x2x3x5xv0=0t1t2t3t4tⅠtⅡtⅢtⅣ4xv1v2v3v4前nx所需时间之比:(利用:)第nx所需时间之比:第nx末速度之比:(利用:)2、v-t图象和x-t图象tx0v0斜率表速度交点表相遇面积无意义v-t图像斜率表加速度交点表速度相同,不表相遇(速度相同时,间距有极值)面积表位移x-t图像tt/sx/m0204060510150~20s:v=0.5m/s,正向20~40s:静止40~50s:
6、v=1m/s,反向50s末回到起点例xt此图表示物体静止xtx-t图像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tx0tx0tv0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和v-t图像;t/sv/m·s-10204060510150~20s:a=0.5m/s2,正向加速20~40s:v=10m/s,匀速40~50s:a=1m/s2,正向减速50s末在起点前方350m处例2)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三、自由落体运动1、模型:v0=0;只受重力,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公式:vt=gtvt=,vt2=2gh位移公式:h=gt2四、伽利略对自由落体
7、运动的研究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核心: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结合起来相互作用F=5N1N(标度)一、力的图示:大小、方向、作用点二、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1、大小:G=mg;通常g=9.8m/s2方向:竖直向下2、物体的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2)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3、重力和压力: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压力不是重力。4、重力的测量:测力计(弹簧秤)5、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作用距离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很远)电磁
8、相互作用:电荷之间,磁体之间的电磁力。(很远)强相互作用:发生在同一原子核内部的核子之间的强大作用。(10-15m)弱相互作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10-15m)三、弹力:1、弹性形变: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弹力: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条件)弹力由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2、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具体可描述为:1)压力、支持力的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