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蜀道难》鲁人版知识精讲.doc

高二语文《蜀道难》鲁人版知识精讲.doc

ID:55954794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8

高二语文《蜀道难》鲁人版知识精讲.doc_第1页
高二语文《蜀道难》鲁人版知识精讲.doc_第2页
高二语文《蜀道难》鲁人版知识精讲.doc_第3页
高二语文《蜀道难》鲁人版知识精讲.doc_第4页
高二语文《蜀道难》鲁人版知识精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蜀道难》鲁人版知识精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语文《蜀道难》山东人民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蜀道难》二.教学目的: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4.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教学重点和难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体读法。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由唐诗的文学地位谈到李白的诗歌的艺术风格,引入本课教学。(二)回顾李白生平和作品特点。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

2、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

3、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三)预习课文:1.听朗读录音。2.生字识记:选择读音准确的一项:(B)A.噫吁嚱(yīxūxī)鱼凫(fú)秦塞(sè)萦绕(yǐng)B.石栈(zhàn)猿猱(náo)扪参(shēn)峥嵘(zhēngróng)C.抚膺(yīng)巉岩(chán)飞湍(chuǎn)咨嗟(zījiē)D.喧豗(huī)砯崖(bīng)崔嵬(wéi)吮血(shǔn)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注意按节奏断句。(为了纠正错误的断句,可以再次听录音)4.这首诗是格律诗还是乐府诗?(乐府诗)(四)体读第一段:1.词义点拨:①危:高。②于:比。③何:多么。④当:挡。⑤钩连:沟通相连。⑥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⑦度:越过。2.诗歌的语言受押韵及平仄限制,词序有所颠倒,让学生指出哪些地方是颠倒的,应如何顺句。3.段落解读:(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嚱”是

5、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

6、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4.再次朗读课文。(五)分析体读第二段:1.词语点拨:①但:只。②从:跟随。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④去:离。⑤盈:满。

7、⑥倚:靠。⑦湍:急流。⑧砯:拟声词。2.段落解读:(1)“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2)“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

8、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3.再次朗读课文第二段。(六)分析体读第三段:1.词语点拨:①夫:人。②当: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