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界首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

安徽省界首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

ID:55942467

大小:14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6-17

安徽省界首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界首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界首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界首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安徽省界首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界首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元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和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修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第Ⅰ卷(阅读题共6

2、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产生核心观念的反归纳法的思维方式孔子是针对现实之痛,提出他的礼学优先的理论的,实在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因社会上礼的流失而强调理论上礼的尊严,直指社会之痛开药方。这就是精神创造,注重“病灶效应”的反归纳法的思维方式。基于这种辨证施治的实践精神,孔子的一些核心思想往往切中当时中国的病根,创造性地突出和强调一批关键词,将之注入历史过程的潜流之中,发挥着对社会病灶进行疏导和疗治的功能,推动社会由乱归治,不同程度地获得了重新健全发展的文化力量。其中,包括仁、

3、礼这类儒学关键理念,概莫能外。首先,我们来考察“仁”的理念。“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向来没有疑义。在强调“仁”的重要价值时,孔子把“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把“仁”升华为一种坚强不屈的意志,他的弟子将此化为一种气节,如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见“仁”是孔门道脉相传的一条脉络。有意思的是,孔子重“仁”,却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的界定。所以导致《论语·子罕篇》一开头就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

4、实在使得历代颇有些解经者大惑不解:一部《论语》20篇中,有16篇用了109个仁字,怎么还将仁列入“罕言”之列呢?这主要要弄清楚“言”字的意义。言、语两个字意义相通,但对比着讲的时候,意义又存在着微妙的差别。《论语》中孔子虽然反复谈论仁,但那多是回答弟子和他人的提问,以及进行论辩的话,自己作为一个命题首先发端,并且正面做出界定,就非常少见,因此只能说是“罕言”。这从哲学思辨的角度看来,难免会造成“仁”这个概念的边界模糊;但它也潜伏着一个好处,使仁的内涵和历史适应性留有不少弹性,以及可解释的余地。当仁

5、解释为“把人当人来对待”,而且与“爱人”,与“泛爱众而亲仁”联系起来的时候,它就可以超越时代的阻隔,进入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之中。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共6页第1页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共6页第2页礼是儒家学说的基础和法度,在十三经中有三《礼》,由此可见其互相阐释、互相补充的庞大体系。礼学体系的最终关切,还是以礼治国、以礼施政。政与刑,是通常的治国术,而在孔子心目中,德与礼是更得人心、更高级的治国术。因为“为政以德”,孔子是看得很高的,说是“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将礼与德并举而置于政与刑之上,这就是

6、孔子的政治观。因此,孔子教弟子执礼,也就是为从政准备人才。孔子为何如此强调正名,强调礼乐,并不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名正言顺,礼乐雍容,而是到处存在着僭名越制,礼坏乐崩。曾有孔门后学说过:“有国者不可不学《春秋》……-9-《春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甚众。”孔子作《春秋》所提供的此类鉴戒,从历史事例上展示了礼坏乐崩造成的严重政治效果。1.下列关于“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的“仁”的思想能切中当时中国的病根,是直指社会之痛而开的药

7、方,它在社会重新获得健全发展的文化力量中发挥了作用。B.“仁”作为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把它升华为一种坚强不屈的意志,并把它作为孔门道脉相传的一条脉络。C.孔子虽然没有给“仁”下过明确的定义,但在客观上使仁的内涵和历史适应性留有不少弹性和可解释的余地。D.“仁”可以借助具有现代意义的解释来超越时代的阻隔,进入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之中。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孔子的一些核心思想是针对现实之痛提出的,富有实践精神,发挥着对社会病灶进行疏导和疗治的功能,能够推动社会由

8、乱归治。B.“仁”是孔门道脉相传的一条脉络。所以,要考察“仁的理念,离不开考察孔子及其弟子对“仁”的理解。C.《论语》中的孔子反复谈论仁,但那多是回答弟子和他人的提问以及进行论辩的话,他自己没有首先发端、正面谈“仁”。D.孔子的政治观是将礼与德并举而置于政与刑之上,因为孔子认为德与礼是更得人心、更高级的治国术。3.下列对原文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的一些核心思想能够切中当时的中国病根,是由于孔子具有辩证施治的实践精神。B.作为儒家学说的基础和法度的礼,在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