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72585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1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如何衔接初高中物理的学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衔接好初高中物理的学习摘要:高中阶段物理为什么对学生而言会有那么大的难度,很多初中学习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中都会掉队,为了搞清这一点,我们必须从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特点以及初中和高中的物理教材知识的特点全面地去分析。认清了这个现实,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这个一直困扰我们高中物理教师的疑团。关键词:初中高中衔接分析建议从近几年我校毕业学生反映出一个问题,在初中时物理学得还挺不错的学生,到了高中以后却跟不上高中物理学习,以至在高考中物理成绩很不理想。为了找到根源所在,我与同备课组的一位老师去听了一堂初中老师上的物理课,内容为光的折射,重点是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分析光的折射规律。课堂气氛
2、很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我联想到我们高中的物理教学,课堂上怎么不会有这么活跃的气氛呢?为什么初中和高中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是我们老师的问题没有把学生调动起来呢?还是学生不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应该怎样做好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呢。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几点建议。一、初中与高中的对比分析1、教材特点。初中物理教材编写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高中物
3、理教材编写则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2、教学特点。4初中物理教学特点是课堂容量较小,一节课只要求解决一个或者两个物理问题即可,比如老师讲授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时,反复让学生观察、思考:光在什么情况下折射?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如何?等等。然后由学生思考、
4、回答、归纳。由于不需要计算,或计算量很少,所以学生参与度较高,思维活跃。高中物理教学的显著特点是课堂容量大,计算量大,物理思维比较明显。通常一节课下来学生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方程多,计算量大,牵涉的物理量也多,让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另外,高中物理知识由于相对较为抽象,所以,学生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高一物理开始就给出了一些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都与初中物理所接触的知识相似,又有所不同,学生在初中没有接触过矢量,这让学生一下子很难理解。3、学生特点。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的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背
5、背公式,就能应付考试,从而养成“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不会读书思考,只能死记硬背。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如果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有学生说“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所以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大明白。这道题还没懂,老师又开始讲下道题”,“由于每堂课容量很大,知识很多,而我又没预习,因此上课时,我只是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另外,由于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缺乏应有的了解
6、,导致学生对一些物理规律理解出现困难。比如,讲向心力时,对于火车转弯时向心力的来源,学生不明白火车轮子与铁轨的特征,虽然有多媒体图片提供给学生观察,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二、做好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几点建议1、要把学习方法放在第一位,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从高一开始,学生自然沿用初中的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的方法,而这不能适应高中学习的需要,容易使刚进入高中的学生陷入僵局,所以必须让学生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学中做好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具体指导,比如做好课前预习,掌握知识要领,课内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对重难点认真思考,学会分析,课后做好归纳、总结。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物理思
7、维方法的渗透,如等效法,微元法,整体法,隔离法,等等。这些方法若被学生掌握就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很容易得到成功感,激励兴趣和斗志,顺利地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的学习。2、注意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延伸和拓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尽快做到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地达到知识的迁移。关键在于教师应切实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4并根据高中物理知识特点,有机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为此,要求教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