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陶瓷窑炉发展史.ppt

张波-陶瓷窑炉发展史.ppt

ID:55730713

大小:3.25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6-02

张波-陶瓷窑炉发展史.ppt_第1页
张波-陶瓷窑炉发展史.ppt_第2页
张波-陶瓷窑炉发展史.ppt_第3页
张波-陶瓷窑炉发展史.ppt_第4页
张波-陶瓷窑炉发展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波-陶瓷窑炉发展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陶瓷窑炉发展史主要内容前言古代窑炉近代窑炉现代窑炉陶瓷窑炉发展史:陶器:穴窑→升焰窑瓷器:馒头窑(葫芦窑)、景德镇窑→龙窑、倒焰窑、梭式窑、钟罩窑、阶级窑→隧道窑、推板窑、辊道窑陶瓷发展史:新石器时代(陶器,距今约7000年)→仰韶文化(彩陶,距今约6000年)→龙山文化(黑陶文化,距今约4000年)→殷、周时代(釉料,釉陶,公元前16世纪)→东汉时期(青瓷,公元25~220年)→唐代(越窑、青窑和邢窑的白瓷,唐三彩,公元618~907年)宋代(公元906~1279年)是中国瓷器生产蓬勃发展的时期。哥窑、官窑、汝窑、定窑、钧窑五大窑闻名于世。中

2、国是陶瓷的故乡,中国的陶瓷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成就。前言古代窑炉古窑古窑,距今5000年,古窑有竖穴窑和横穴窑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横穴窑。发现于河南新郑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流行于仰韶文化时期,商、西周时期基本不见。横穴窑是在生土层中掏挖修制而成的,一种外焰式窑,由火膛、火道、火眼、窑室等部分组成,窑的容积很小。火膛较狭长、呈甬道状,后部设火道。通过改变火眼的大小分布来控制流过烟气的多少,得以使窑内温度尽可能均匀。中国古代陶瓷窑炉主要有古窑、龙窑、阶级窑和景德镇窑。火膛火道窑室火眼烧窑时,火焰由火膛进入火道,然后经火眼进入窑室,上升流经坯

3、件,最后烟从窑室顶部的排烟孔排出窑外。横穴窑升温较快,但不易控制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燃料的利用率较低。排烟孔竖穴窑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商、西周时期继续使用,此后逐渐被半倒焰式的馒头窑取代。火膛呈圆形袋坑状或圆形、椭圆形竖坑状、上面设有垂直或沟道状火道。窑室位于火膛的上方或斜上方,平面呈圆形或近圆形、宽1~1.5米左右,上部逐渐收缩,封顶时留出排烟孔。窑室底部即窑床上设有分布均匀的火眼。龙山文化、商、西周时期普遍有窑箅,窑箅上设火眼。对比:竖穴窑比横穴窑有所进步,可将烧成温度提高,但也不易控制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燃料的利用率较低。火道火

4、道火膛窑室火眼火道亦名“圆窑”。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始于战国,宋代后为最早以煤为炉料的陶瓷窑。原理:点火后,火焰自火膛先喷至窑顶,再倒向窑底,流经坯体,烟气从后墙底部的吸火孔入后墙内的烟囱排出。特色:由于馒头窑窑墙较厚,限制了瓷坯的快烧速冷,相应地便减低了瓷器的半透明度和白度;为减少坯体变形,又使坯体加厚,因而便形成了古代北方瓷器浑厚凝重的特色。馒头窑窑室排烟孔炉栅龙窑龙窑最早出现于中国商代。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杂柴、松枝等植物为燃料,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故名。亦称蛇窑、蜈蚣窑。预热燃烧室窑室窑底投柴孔窑门窑顶

5、投柴孔制品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窑头有预热室,不设烟囱。窑头横断面小,烧窑时热量集中。中部横断面最大,窑尾又缩小。拱顶成弧形,两侧上部或窑顶有投柴孔,窑身两侧有两个窑门。龙窑作业:在窑室装坯体,封闭窑门。先烧窑头,由前向后依次投柴,逐排烧成。烧成温度最高达1300℃,还原焰可控。排烟孔特点:①窑体倾斜设置,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所造成的几何压头能克服料垛阻力,使窑在接近零压状态下操作,减少了漏气、吸气现象。②燃烧段逐渐后移,有效地利用了烟气热量和产品热量,使热损失显著降低,并可提高燃烧温度,缩短生产周期。③烧成快,窑体散热与蓄热不大,单

6、位产品的热量消耗较少,其热效率接近于隧道窑。④结构简陋,使装窑和出窑的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和半自动化。⑤窑内温度和气氛波动较大,烧制大件产品和比较致密的工业陶瓷容易发生冷裂。有时由于烧成温度下的保温不足,影响烧成质量。阶级窑依山坡砌筑,各窑室均砌筑成阶梯形,由间容积不等的燃烧室串联而成,。后室窑底高于前室窑底,隔墙下部有通火孔。烧前室时,火焰自窑顶倒向窑底,经通火孔依次通过后面各室,最后自窑尾排走。阶级窑由龙窑改进而来,明代首创于福建德化,故称德化窑。全窑就是一个大龙窑,而每一室又是一个个半倒馒头窑,它既有龙窑的优点,又比单个馒头窑优越。

7、预热燃烧成室排烟孔窑门窑底烟囱通火孔特点:①烧窑时室内呈正压,大大减少了冷空气的吸入,避免窑内温度不均匀,并易于控制还原气氛,以便烧出较好的瓷器。②可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生坯,同时还可利用产品在冷却时放出的热量加热助燃空气,热利用率较高。③窑室内的加热和冷却过程较缓慢,匣钵损耗较小。④窑墙较厚,窑内隔墙较多,利于保温,但蓄热损失大。⑤窑室内温差偏大,不易同时烧成一种坯釉的制品。镇窑始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窑,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窑床前低后渐高,窑室前部高而宽,后渐低、窄,呈扁长圆形。结构特点;窑壁较簿,窑身两侧有护墙,与窑壁之间

8、留有空隙、内填砂土,作为隔热层,以缓解窑壁与窑顶受热膨胀或遇冷收缩时引起的开裂,并有减少热量损失的作用。烟囱贴后壁而立。平面似蛋形,下粗、向上渐细,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