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575229
大小:87.86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18
《提升高校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途径探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提升高校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途径探究魏欢(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通过全面了解并分析学生专业认同感低的原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提升高校专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则是极为有价值的。关键词高校专业认同感途径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1专业认同感的内涵3.1以强化专业认知度为基点,帮助学生提高专业信任度专业认同感,凯尔曼给认同下的定义是,“个人因为想要当学生对于自己专业产生质疑时,学校应该积极组织专同另一个人或一群人或维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
2、而接受影响业教师,及时深入地向学生介绍专业的特点及优势,帮助他们时发生的。”也就是说,由于喜欢某人或某个群体而自愿接受更为客观全面地了解所选专业。同时在课程学习上,教师应它。还有学者认为,“认同是某种事物本身包含的给人们带来该不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对自己专业的利益的价值,得到它所在的社会环境(包括人、制度、文化)的信心。除此之外,学校可以组织优秀的大二、大三学生,召开认可、接受、赞同,并鼓励、支持其存在和发展”。专业认同是学习交流会,让他们以朋辈身份给大一新生介绍自己的学习自我认同(selfide
3、ntification)~N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的方法和学习乐趣,让学生从他们身边优秀的学姐学长身上找重要内容,国外心理学和教育学界也对专业认同作出了不少到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尤其是对于家长和学生意愿有悖时,研究:Erikson提出了青少年对职业领域的认同探寻过程;Gro—学校教师可以及时跟家长沟通,通过点面结合、师生互动、家tevant划分出了选择性认同中的职业认同。校联合三管齐下的方式,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专业信心。基于以上研究,我们不难理解专业认同感是指大学生对3.2以科学的学业目标为导向
4、,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所学专业能否给其在现在的学习状态、未来的就业、学术研究趣和事业发展等方面起作用和带来利益的认可、接受的程度。引导大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专业特点等制定科学合2专业认同感低的影响因素理的学习计划,适时地给自己树立长期和短期目标。同时,营2.1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够深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激发很多学生选择专业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而是凭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引导学生着极为初浅的认识则盲目选择了所学专业。在进入真正的学干部起到带头作用,不间
5、断地组织专业认同感低的同学开展习之后,发现所学内容与自己所设想的相差甚远,便丧失了对班级集体学习的活动,在班上形成互助互学、竞相学习的良好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氛围。2.2父母期望与子女意愿相悖3_3以丰富的学生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从大一新生了解到,不少学生高考志愿都是父母填写,父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之余,抓住学校和学院各种学生活母根据自身经验和就业情况等替子女选择了专业。而这一选动的机会,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无论是专业学科竞赛择如果跟学生本人意愿相悖,这些学生对于专业认同感普遍还是文体活动,有
6、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特征及时鼓励他们参不高,对于专业学习他们时常感到困惑和迷惘,有的甚至会出赛,通过比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挖掘自己身现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上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回自信。2_3片面的社会舆论影响3.4抓住片面的社会舆论认识,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在帮助学生重拾专业学习信心的同时,要及时关注社会越大,就业前景好、工资收入高的相关专业则迅速成为社会追舆论对学生专业认识的影响,要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通捧的热门专业,相反,不受大众喜欢的专业则会直接
7、影响高校过开展跟专业相关的交流、讨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本专业。同时,学校可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回校开展就业宣讲2.4学校始业教育的不够会,以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感。高校学生专业认同感较低,在大一新生中较为明显,学校总而言之,学生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学初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时,主要都是围绕爱国教育、和学习态度。通过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能一定程度上帮助环境适应性等展开,而围绕专业介绍和学习方法的始业教育不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够,所以学生对
8、于自己本专业则很难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青年。3提升高校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途径针对以上的原因分析,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参考文献理规划大学生活,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我们可以有以下一⋯1任丽清,刘剑虹.论大学生专业选择权[J1l教育发展研究,2009(17).[2]王顶明,刘永存顾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J冲国高教研究,2007(8)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