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534462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6
《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第2节 内能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章第2节内能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知识:了解内能、热量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热量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技能: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会解释相关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会解释相关现象。难点: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学习过程:知识提要:第2节内能1.内能的定义(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运动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2)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势能。(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
2、能。单位是焦耳。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途径(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焦耳。(2)做功一、创设情境前面我们学过机械能,机械能是能的下属之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能的下属——内能。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1.内能(1)想想议议: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2)自主阅读P7-8上的内容,小结:①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
3、分子也具有。②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③,叫做物体的内能。④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铁水具有,冰块也具有。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越高,分子热运动,内能。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2.物体内能的改变(1)思考:物体的温度变化,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要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哪些办法?如找一根铁丝,想办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从而内能增加。看看谁的办法多。内容学习注解(2)阅读课本P8文字。小结: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低温物体内能。叫做热量。能量的单位是,所以热量的单位也是。(3)思考:除了热传递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吗?探究P9的“演示”。小结:甲:外
4、界对物体,物体的内能;乙:物体对外,物体的内能。除了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阅读P9的科学世界三、当堂检测(100分)(请勿提前做)(一)想一想,填一填(3分×19=57分)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与_______的总和。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_______;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_______能增加。3.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能。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
5、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5.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二)聪明的选择(5分×5=25分)6.物体的内能是指()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12.为什么说,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13.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D.物体做机械运
6、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7.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A.甲的内能比乙大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D.水结成冰后,就不再有内能9.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C.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10.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
7、法都不正确(三)简答题(18分)11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它们的温度相同,它们的内能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一个内能大?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写在反思横线上)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