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备课应从读懂学生开始.doc

数学(心得)之备课应从读懂学生开始.doc

ID:55441412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3

数学(心得)之备课应从读懂学生开始.doc_第1页
数学(心得)之备课应从读懂学生开始.doc_第2页
数学(心得)之备课应从读懂学生开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备课应从读懂学生开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论文之备课应从读懂学生开始  在平时的听课中,笔者常常发现一种“奇怪”现象:不少教师,教学热情很高,教案写得详细,课前还准备了教具,但课堂上学生似乎并不领情,对老师的“循循善诱”被动应对,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偏离教学目标,让学生们得不到应有的长进,令人痛心。这是什么原因呢?细细想来,我觉得主要原因是老师备课时只关注教材和教法,没有用心去了解学生,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读懂学生,即“备课应从读懂学生开始”,那么,教师应如何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真正读懂学生呢?笔者认为要凸显“四个读懂”。  一、读懂

2、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教学要以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激发引导学生在旧知中构建新知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对旧知的记忆,降低学习难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同化或顺应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只有读懂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才能确定哪些知识是教学重点,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我们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数是分数,能正确读写分数,并且已经感知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如长方形)、一条线段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还能得到一个物体的等。有了这样的分析基础,

3、我们就可以确定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把这样的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是这节课的重点。  二、读懂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具有的知识基础,不能只是按教材的前后顺序来分析,来自学生生活经验的知识基础分析同样重要。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忽略这一点,这也是教师备课的起始点。这样,才能防止因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使教学的起点完全建立在学生的起点上。例如低年级学生学习“元、角、分的认识”时,如果只按教材来分析,似乎教师应该明确告知学生“1元=10角”,因为这是学生初次

4、学习人民币的知识。但我们如果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尽管学生年龄小,但对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早已丰富了学生对人民币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课中就不必反复强调如“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1元=10角”等知识,完全可以为学生提高多种面值的人民币,通过分类来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然后通过购物活动的场景模拟,通过不同的付款方法来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三、读懂学生的认知障碍  任何一个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障碍。如理解上有些难度,表达上不太顺当,操作上难以模仿

5、。这些学习上的“障碍”,事实上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教学难点”,我们都知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一堂课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仔细阅读教参,想学生之所想,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以及这些问题缘何会成为学生的障碍,对学生造成的障碍有多大,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特别是在网上教案泛滥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四、读懂学生的学习心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心理如何,会影响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可以这样说,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效果,与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把握情况及在此基

6、础上采取的相应教学方法紧密相关的。可见,在备课时,教师除了要吃透教材,还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将此作为设计教学的要素来考虑,这样设计的教学才能确保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保证我们的课堂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我们的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  读懂学生与读懂教材一样,都是备课的起点!我们的备课,应该从读懂学生开始!从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起点进行备课,惟如此,课堂教学才会精彩纷呈,才会具有生命力,我们的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