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想象——以简政珍为主,兼论台湾中生代诗人之作.doc

现实与想象——以简政珍为主,兼论台湾中生代诗人之作.doc

ID:55183461

大小:87.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5-02

现实与想象——以简政珍为主,兼论台湾中生代诗人之作.doc_第1页
现实与想象——以简政珍为主,兼论台湾中生代诗人之作.doc_第2页
现实与想象——以简政珍为主,兼论台湾中生代诗人之作.doc_第3页
现实与想象——以简政珍为主,兼论台湾中生代诗人之作.doc_第4页
现实与想象——以简政珍为主,兼论台湾中生代诗人之作.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实与想象——以简政珍为主,兼论台湾中生代诗人之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实与想象——以简政珍为主,兼论台湾中生代诗人之作郑慧如诞生于1950~1969年的诗人,在台湾称之为「中生代」,以别于前此的「前行代」,以及其后的「新生代」、「数字时代」。他们也就是书林出版的《新世代诗人大系》中,当时的新世代。他们之中,有的在大学时期即自组诗社、兴办诗刊、推行诗运,可说是台湾规模最大的一批学院现代诗人群;有的默默耕耘,创作不辍,成绩斐然可观;有的在诗的理论及创作两方面,累积到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中生代诗人是目前台湾诗界的权力核心,在诗坛、学界、媒体,甚至政界,大致已达到各自人生中的高峰。而中生代诗人成长于台湾经济起飞的1960年代,作品的家园、生活、现实,也大别于前行代诗人

2、作品中的思乡。本文即以简政珍的作品为主,兼及其它中生代诗人,以讨论现实和想象在诗中的展现。即物与超现实简政珍的诗作扣合现实,是评论者的共识;不过非常讽刺,读者可以容许诗作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现实,但是似乎只能理解某种范围内的想象,看不到先验的真实或想象转化后的现实。「台湾版的后现代主义」就是规格化的结果。「台湾版粗糙的后现代炒作方式」是简政珍在〈后现代的双重视野〉一文中,所引用的陈光兴的说法。相关论述参见简政珍:〈后现代的双重视野〉,收于简政珍:《台湾现代诗美学》(台北:扬智,2004),页143-161。当简政珍大刀阔斧地修正「台湾版粗糙的后现代炒作方式」,企图在外表形式的戏耍上再跨一步,就诗作

3、的谐拟、意象的流动、苦涩的笑声、「诗既是也不是」等观念辩证,使得作品的诠释在后现代情境中展现当代性时,参见简政珍:〈后现代的双重视野〉,收于简政珍:《台湾现代诗美学》(台北:扬智,2004),页143-161。他自己的作品风格也就成了明显的讨论目标。大部分台湾的诗人与诗评家看不到他所谓的「后现代的双重视野」;孟樊就说过,简政珍是「反后现代」的。而当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妾身未明的「后现代」是因为实验力强而认定其想象力丰时,简政珍的现实书写,因为不是「规格化」的「后现代」,这些批评家与读者似乎也就很难看到他诗作中的想象。现实、经验和想象在认知中的两极常常彼此拉锯,而成为诗美学的两种标的。例如一九七○年

4、代《笠》诗社的「招魂祭」事件,即源于傅敏不满洛夫所编选的《一九七○诗选》,在《笠》第四十三期撰文批评,引起洛夫反弹,双方唇枪舌剑,扩及对一九六○年代一般认知中发起于《创19世纪》的超现实诗风。以《笠》为代表的「即物书写」,诉诸台湾的政治现实,强调「写什么」重于「怎么写」;相对地,当时《笠》炮火对准的《创世纪》,在「超现实」的大帽子底下,强调的是语言的艺术性、诗的想象。只不过《笠》的写实精神,在高举的日本「荒地」诗社的诗学理论护持下,比《创世纪》诸诗人讨论起超现实主义有把握得多,甚至专门研究笠诗社的学者,也认为《笠》在撷取日本荒地诗社的理论时,对于思考性、现实性和批判性的拿捏与运用,特别有助于表

5、现战后台湾的生存境况和抵抗精神,可视为一种「有害诗学」。参见阮美慧:〈魂兮归来——论七○年代《笠》「招魂祭」事件的意义与影响〉、〈诗的力学——七○年代《笠》的诗作精神及其语言表现〉然而,虽然诗人义薄云天地嘲讽自己抵抗现实的书写是「有害诗学」,所书之事既已改朝换代,所谓的「写实」、「有害」,不但无害于己,反而是以反对者之名,行弄潮儿之实,是对施政当局另一种形式的颂赞。强调本土精神、现实意识和台湾主体性的《笠》,在以一种坚信不移的态度面对诉诸抗争和写实的创作精神时,对于现实和想象,以及诗美学、现实主义的流变等等,罕见争议性的讨论。但是《创世纪》在面对超现实主义时,却不把它当作信仰,而当它是一个问题

6、;《创世纪》的论述大将,不管是叶维廉或李英豪,都没有极端超现实的主张;痖弦甚至挑明了说,超现实主义值得借鉴之处不在精神而在技巧,而且不能当作唯一的技巧,以免语言恶化。参见陈义芝:〈《创世纪》与超现实主义〉,《创世纪诗杂志》,第146期(2006年3月),页157-163。参加过《笠》和《现代诗》的林亨泰,在〈现实观的探求〉一文中,开宗明义提出现代诗人及评论者探求现实与社会的弊病:评者的讨论往往仅以诗人对现实乃至社会外在描写的多寡,作为判断作品中现实观及社会性有无的凭据,而没有把关心的焦点从外在的描写转到内在表现的层次。参见林亨泰:〈现实观的探求〉,收于林亨泰:《找寻现代诗的原点》(彰化市:彰县

7、文化,1994),页119-137。林亨泰说,诗人与小说家最大的分别,就是诗人会把现实的、外在的问题,当作内在的、精神的表现问题。参见林亨泰:〈现实观的探求〉,收于林亨泰:《找寻现代诗的原点》(彰化市:彰县文化,1994),页119-137。林文透过梅新、痖弦、洛夫、张默的诗作分析,讨论了真实和现实、客观和直观,期望含有较多现实成分而不失真实的作品出现。参见林亨泰:〈现实观的探求〉,收于林亨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