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摘要: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业,社会、家庭寄予他们过高的期望,同学间的激烈竞争,在这样的多重压力下,有的学生就可能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如性格孤僻不合群,自卑羞怯,嫉妒心强唯我独尊,倔强冲动等,或更严重的经受不了一点挫折而轻生。另外,许多在校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以至荒废学业,更甚至为了拿钱去上网玩游戏而做一些犯法或违法的事。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所以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家庭教育的全部秘密在于爱,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用爱心去关怀、教育和引导学
2、生,尤其对一些心理有障碍和有问题的学生,更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付出更多的精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心理方面的障碍越来越普遍,如果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业会面临许多困扰,从而丧失成功的机会;而一小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心理问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当然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忙于应付,而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和教育。归究起来,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原因。1、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无处不在。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
3、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使孩子造成强烈的心理冲突;尤其一些非法的网吧让未成的孩子进入,面对网络的种种诱或,青少年很快就被吸引过去,以至整天沉迷上网,导致无心向学,在网络接受了不良信息,如一些黄色网页,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严重的污染,至使青少年做出一些犯法或违法的事。2、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家庭主要成员不全,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家庭
4、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3、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当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而对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教师也不道歉。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费可
5、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4、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上的剧烈动荡与变化,使其容易产生烦恼与忧虑,易导致异常。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圆的不断拓宽,初中生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
6、反心理。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应尊重和关爱学生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尊重别人,但我们教师也要懂得尊重学生。如果我们蹲下身子仰视学生,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学生是多么的了不起:他们由一无所知的孩子,渐渐掌握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他们不但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还能把课外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他们能够发现未知领域里的东西等等。如果教师真能蹲下身子看一看,那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就会变得高大。有了这种感觉,教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就会发自内心,对他们的期待就会非常真诚,学生自然就能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这种真诚。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
7、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我们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学生会就很乐于接受教育。2、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在学校中,由于教师与学生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学校管理的需要,常常容易形成带有很多强制性的管教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规定了许多,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容易使学生觉得生活在没有“自由”的环境之中,结果学生要么感到自己无能、羞怯、退缩,形成过分服从与依赖等不良心理品质,要么形成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其生活适应能力越来越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活动能力。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