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712537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0
《教学设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教学形式集中教师金瑾单位蒙城三小课题名称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学情分析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文章一、二自然段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似,适合进行朗读指导。 助人为乐是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行为规范,但在实际行动中孩子们却缺乏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这首儿歌不光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品质熏陶,还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小雷锋,是一篇育人的文章。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些对话之中最关键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
2、话,它是其他对话的根本。所以,当学生碰到只闻其人,只听其事的“雷锋叔叔”时,只有充分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了解雷锋,走近雷锋,缩短与文本的距离,从而理解雷锋,理解雷锋精神。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感受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难点:“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丰富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雷锋画像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
3、位解放军叔叔吗?板书:雷锋叔叔(拼一拼,读一读) 2、学习生字“锋”和“叔”:说说记忆方法 3、简介雷锋:认识了雷锋叔叔的名字,那有谁知道雷锋叔叔的事迹?(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雷锋的生平事迹,教师补充) 4、过渡:是呀!雷锋叔叔虽然离开我们40多年了,可是不知有多少人还在怀念他,寻找他,有多少人在这样呼唤他:“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把课题补充完整)今天我们也随着文中的小伙伴,一起去寻找雷锋的足迹,好吗?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生字 3、检查
4、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 cénɡ nìnɡ wō màijīnɡjí bàn yínɡ mì xǖ 曾经 泥泞 脚窝 年迈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⑵认读字词,特别注意“曾”是平舌音,又是后鼻音,“泞”、“荆”、“莹”都是后鼻音。 ⑶去掉熟字,剩下生字,进行认读 ⑷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⑸生字宝宝跑到句子里面,你还能认识吗? 雷锋叔叔曾踏着泥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曾踏着荆棘,背年迈的大娘行路。那泥泞路上的脚窝,还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那花瓣上的露珠
5、,将永远闪烁着雷锋的光辉。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悟 1、把这些生字放到了诗歌中,还认识他们吗? 2、指名读:适时指导两个“你在哪里?”读第二句时,应该比第一句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感情饱满。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讨论解答。 4、采用多种形式读诗歌,让学生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四、细心观察,指导书写 学习写“冒、雷、需、迈、迷、迹”6个生字 1、小组讨论识记的方法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雨字头和走之的笔顺 3、教师范写“雷”和“迈“,其他的字学生自主临摹。
6、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3、、认真书写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寻找小溪边、小路上的雷锋足迹 1、上一堂课,我们相约一起到小溪边、小路上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现在我们就开始静静地读课文的1——4小节,然后说说雷锋叔叔在做什么时留下了足迹? 指名说。 2、你听了小溪、小路的话,闭起眼睛,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随机悟读2、4小节) (1)小溪场景
7、 ①指名生描述画面(课件出示画面:雷锋冒着雨,踩着泥泞的路,送孩子回家) ②在这幅画面中,什么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重点感受“脚窝”的含义。 带着感受朗读。 ③这么大的雨,这么泥泞的路,多么难走,又那么危险,你知道雷锋叔叔心中是怎么想的吗? 请学生自由表达。 师总结:再大的雨,阻挡不了雷锋叔叔的脚步,再泥泞的路,雷锋叔叔都要向前走。因为他心中只想着快些送孩子回家。让我们和小溪一起来诉说这动人的情景吧! 课件出示:课文第2小节 生齐读。 (2)小路场景 ①指名生描述画面。(课件出示:雷锋背
8、着老人,满头大汗地走在小路上的画面。) ②在这画面里,什么让你最难忘?为什么? 重点理解“晶莹的露珠”的含义。 ③雷锋叔叔,你歇会儿吧!你们说他会吗?想想他会怎么说? 师总结:雷锋叔叔心里只想着大娘会痛苦,要快快把大娘送到,而自己被荆棘划伤了,累得满头大汗了却觉得没有什么。这就叫做“一心为他人”。你们感动了,小路也感动了,把这份感动融入到朗读中来,好吗? 课件出示:第4小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