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 .doc

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 .doc

ID:54703177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20

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 .doc_第1页
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 .doc_第2页
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 .doc_第3页
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 .doc_第4页
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指以问题为中心,将学生置于复杂的、结构不良的、现实世界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学习问题中所隐含的科学知识,籍此过程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1]。“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切性,因此把其引入物理教学对物理课程的

2、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把“基于问题的学习”引入物理教学会对物理教学产生什么影响呢?对此,笔者在西安市某高中做了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践探索,并对实践效果依据课程三维目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实践过程  教学实践在陕西省西安市某中学高二年级进行,其中高二三班(49人)为实验班,高二四班(44人)为对照班。这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水平相当,实验前两个班考试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二年级处于中等水平。教学实践从2011年4月开始,2011年7月初结束,历时三个月。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标教材选修3-4和选修3-5。在教学过程中,实验班选择

3、合适内容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进行教学: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设计问题和情景,引导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分析、解决问题,将学习成果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2]。对照班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实践前对两班学生依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从“自我评价能力”、“预习方法”、“独立性”等多个观测点[3]进行前测。教学实践后进行后测,后测的方式与前测相同。教学实践流程如下图[4]。前测和后测的内容包括学习方式、态度、兴趣及知识掌握情况等。学习方式、态度和兴趣采用问卷进行测量,问卷涉及19个观测点[5],将学生各观测点的达标情况由优到劣划分为A、B、

4、C、D四个等级,其中A表示优(强),B表示良(较强),C表示中(弱),D表示很差(很弱)。为了使测量结果量化,给各选项赋予不同分值,A、B、C、D由高到低依次赋值为4分、3分、2分、1分[6]。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笔试进行测量,其范围为前一阶段所学物理知识内容。  二、前测与后测数据分析  (一)前测数据分析  1.总体平均分及三维目标所得的平均分分析。前测采用调查问卷和笔试两种方式进行,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总分及三维目标所得的平均分如图2所示。从图2看,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总分和三维目标所得的平均分相近,说明二者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且二者的整体水平基本相同。  

5、2.三维目标的观测点得分分析。在前测中,针对三维目标笔者从19个观测点进行测评,对照班与实验班前测的各个观测点的平均分如图3所示。从图3可见,两个班的物理学习水平基本相当,其中对照班学生在“学习信心”、“物理学习功利程度”、“合作意识”和“关心他人”4个观测点的平均分与实验班相同,在“思维灵活性”、“探究能力”、“预习方法”、“课堂参与程度”、“学习动机”和“物理学习功利程度”6个观测点的平均分高于实验班,其余9个观测点的平均分实验班高于对照班。由此可知,整体上对照班和实验班的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相同,但两班在各观测点的表现不尽相同,且实验班略微优于对照班[7,8]

6、。  3.前测笔试成绩分析。笔者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就教学实践前的知识掌握采用笔试形式进行测量,测量范围为前一阶段所学物理知识内容,两班试成绩的分数段分布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对照班在高分段(80-100分)和低分段(20-40分)所占比例均大于实验班,在中分段(60-80分)和中低分段(40-60分)小于实验班。以60分为及格线,对照班及格人数所占比例(9%)大于实验班(8.2%),不及格人数所占比例(91%)小于实验班(91.8%)。说明,整体上知识掌握情况对照班优于实验班[9]。对照班与实验班前测笔试成绩的平均分及标准差如表2所示。对两个班笔试前测的平均分的

7、差异采用Z检验,其Z值为-0.301,这说明在统计意义上两个班的平均分差异不显著,即二者平均分无本质差异[10]。  (二)后测数据分析  1.总体平均分及三维目标所得平均分分析。后测的方式与前测相同,对照班与实验班后测的总分及三维目标所得的平均分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班的总分和三维目标所得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其中二者总分的差异最大,其次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所得的平均分。表明二者三维目标的达标情况有明显差异。  2.三维目标的观测点得分分析。与前测方式相同,针对三维目标笔者从19个观测点进行测量,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各

8、观测点的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