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97699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7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言积累与运用(部编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言积累与运用1.重点字词(1)正字音a.易读错的字瞭(liao)望儘(ni)家探索(sud)缅(mian)怀论(1un)语彷(pang)徨(huang)探察(cha)检(jian)讨测量(1iang)中庸(yong)丁肇(zhao)中不知所撞(cud)(liang)测量_(liang)力量儒:儒家孺:妇孺皆知迪(xiu)手旁观b・多音字(lun)论语论y-(lun)议论(2)字形「瞭:瞭望缭:缭乱(2)释词义a.重点词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
2、知的极限。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般不切实际的谈论。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正心:即心要端正。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b.相关成语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道理,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修身齐家:指加强自身的修养,治理好家政。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
3、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2.语言交际举例印证:在演讲的过程中用具体的例子来诠释自己的观点,将抽象的、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使听众容易接受并得到启示。比如文章中:“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4、。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彖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T,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
5、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一一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在演讲语言运用中适当地具体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往往能使演讲的家形象生动,更易于备现场的听众接受,能够取得较好的现场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