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89917
大小:5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7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体会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8年第2期第21卷经验交流作者:张惠茹黄东吴伟炽江奕恒唐志荣单位:510317广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七医院外三科我科白199&年1月〜1997年9月以來共收治周围神经损伤33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修复方法有外膜缝合,束组外膜缝合、束问松解,经临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对资料完整的17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7例32条神经,其中男14例22条神经,女3例10条神经。年龄6〜38岁。致伤原因有刀砍伤6例,玻璃割伤3例,棒击伤1例
2、,机器挤压、绞伤6例,车轮辗压伤1例。17例32条神经中挠神经9条(总干分别于上臂、前臂、腕部各2例及挠神经浅支2例、挠神经深支1例),尺神经13条(总干上臂I条、前臂3条、腕部5条及尺神经浅、深支各2条)。止中神经8条(前臂3条、腕部5条),股神经和腓总神经各1条。本组急诊手术27例24条神经(1条尺神经撕脱缺如20cm、患者为前臂绞压离断伤处于休克状态未予修复),二期于术5例7条神经。大部分是锐器伤或断肢再植时短缩肢体断端较幣齐,清创后在无张力情况,于手术显微镜下用9-0〜11-0无损伤缝线行端端神
3、经外膜缝合或束组外膜缝合。术后石膏托尢张力下固定3周.5例7条神经二期于术探查,2条行神经束间显微松解,3条无张力下行神经端端吻合,2条行神经移植(分别収腓肠神经和前臂后皮神经)。术后随访3个月〜20个月,疗效按感觉运动6级法综合评定。本组优27条占67」%,良2条占16.5%,可、差各1条分别占8.2%o典型病例例1男性,32岁。因左上臂棒击伤后6周,伴垂腕、伸指不能。探查左視神经于梯神经沟处挫伤并与周围纽织粘连、变硕。即行梯神经外膜、束间松解术,术后第1天Tinal's征(+),3个月后伸腕达III
4、级,伸指II级,半年后与健肢相若。例2男性,18岁。因头而、双上肢、后背部多处刀砍伤伴有失血性休克急诊清创,发现右腕尺侧不全离断,尺神经、尺动脉、尺静脉及尺侧屈、伸肌腱完全离断,头状骨骨折。缝合头状骨骨膜,修补断裂的屈肌腱,显微镜下吻合尺动脉、尺神经。6周后二期修补伸肌腱。8个月后右手活动基本同左手。只腕关节活动范围略逊于対侧,小指、无名指微屈指间关节,小指收展力略弱,小鱼际肌略欠丰满。例3男性,26岁。右腕部刀刺伤行急诊清创探查,发现止中神经完全断裂,部分浅屈肌腱亦断裂。清创后一期修补浅屈肌腱,9-0
5、无损伤缝合线显微镜下尤张力吻合神经外膜,10个月后复查,只拇指指间关节屈曲畸形,余同健侧相若。讨论(一)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与以往不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效果明显不同(Do显微镜下神经外膜与束膜两种神经缝合方法对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无明显差别(2,3)。手术方法的选择同胡存根的方法相近(4)。术后辅以神经营养药物和高压氧治疗亦对神经的恢复有关(5)。(二)神经损伤的术后恢复与诸多因素有关。(1)与手术的时限关系:我们认为对同一种、同一部位的损伤而言、急诊手术较二期手术的效果佳故主张神经损伤后宜及
6、早手术。(2)与伤者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术后恢复越快、效果越好。(3)与受伤的原因有关:挫伤、整齐离断伤、撕脱及绞压断伤依次效果欠佳。(4)与受伤的神经部位有关:越近主干效果不若周围,感觉神经恢复优于运动为主的神经恢复。(5)上肢神经损伤,以橈神经恢复优于止中神经,止中神经优于尺神经。(6)与手术方法有关:神经松解之效果优于端端吻合,端端吻合优于神经移植。(7)与神经所处的血运有关:断肢再植的神经损伤恢复次于非再植者,血运丰富的软纟I[织处神经恢复优于血运欠佳的瘢痕纽织处者。(三)山于我们观察的临床病例
7、数不算多,所谈的点滴体会失于偏颇较多,请同仁多斧削、指止。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迫切希望患者伤后能得到尽快的治疗,以期尽早恢复肢体功能,尤期合并血管、肌腱及骨骼损伤者。对于复合伤较重及神经损伤较长的病例术后功能恢复的问题更有待我们去解决。参考文献1张咸中,王国君,李明,等•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200例.屮华显微外科杂志,1986,9:133-135.2李家顺,徐印坎,张文明,等.神经外膜与束膜显微缝合比较的实验研究.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86,9:33-353吴梅英,吴继明,马树枝,等.106
8、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分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86,9:196-198.4胡存根,罗永湘.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89,12:107-110.5赵徳伟,崔振江,郑本义,等.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损伤高压氧治疗观察.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1,14:36-38.(收稿:1997-10-11,修回:1997-11-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