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中国公债规模的认识与思考.doc

浅析对中国公债规模的认识与思考.doc

ID:53660800

大小:5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5

浅析对中国公债规模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1页
浅析对中国公债规模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2页
浅析对中国公债规模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3页
浅析对中国公债规模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4页
浅析对中国公债规模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对中国公债规模的认识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对中国公债规模的认识与思考【摘要】公债的本质就是通过政府来筹集一些财政方面的资金,通过财政资金的形式来弥补一些赤字,从而解决政府财政方面存在的困难,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项目建设资金筹集方式,也可以通过财政收入等形式进行补充。可以凭借政府信誉向程序的投资者出具相关文件,承诺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支付利息,并且到期之后可以本息共同偿还的一种债务平整,属于政府借贷的一种统称,同时也是当前政府财政信用主要形式之一,可以通过该方式进行宏观调控,调节金融市场的政策工具。【关键词】公债规模调控市场认识与思考一、引言公债的规模是指公债的数量情况,政府可以通过公债的形式来取得一些财政方面的收入,但是公债规模

2、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国内政府规模,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相关方面的问题,可能还会影响到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影响公债的规模有很多,比如经济发展水平、特定的政治背景、国家职能范围、公债管理水平等等,所以,无论是各国政府官员还是许多的专家学者,都在试图寻找一个“公债适度规模”,希望从客观经济状况出发,在合理的范围控制好公债规模。就我国而言,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国债,到现在为止,公债的发行规模已经超过了1.8万亿元,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管理公债的规模,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呢?二、中国公债规模现状分析中国的公债发行大致

3、可分为四个阶段(见表1):第一阶段是1950〜1958年:新中国成立后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在此后的“一五”计划期间,又于1954〜1958年间每年发行了一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总额为35.44亿元,但在1958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国债的发行被终止。第二阶段是1979〜1993年:首先是1979和1980年的财政收入中列入了国外借款收入,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1981年,主要面向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企业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发行国库券48.66亿元。随着改革的深化,财政赤字不断增大,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政府尽可能扩大公债规模,1991年突破百亿大关,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4、第三阶段是1994〜1997年: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以及偿还以前年度的旧债,公债发行规模出现跳跃式增长,1994年的之后公债发行额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20%。第四阶段是1998年至今:公债的发行逐步走向市场化,成为政府实施财政政策、调控市场的一项重要的工具。从绝对量的指标来衡量公债的适度规模,有公债的发行规模、公债的剩余规模以及公债的还本付息规模,而从相对量的指标,主要有公债依存度、公债负担率、借债率以及偿债率,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中央财政公债依存度以及公债借债率,由表1我们可以计算出从1981〜2014年的公债负担率以及借债率,如下表:可以通过中央财政公债的形式来反映财政支出情况,并明确财政

5、支出可以对中央财务产生的以来程度,国际警戒线在25%〜30%,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都是由中央政府发行公债,所以用该指标更能反映我国现状,由表可见,我国的中央财政公债依存度从1994年以后就一直在50%以上,但是这一方面是因为分子未扣除中央转贷地方的部分;另一方面,我国相当多的预算外支出没有被计算在分母内,导致了该指标被高估了。虽然如此,我国的债务依存度还是偏高,到2011年己经超过了100%,虽然之后又有所下降,但是总体较高。根源就在于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过小,而公债的发行又集中在中央一级。公债借债率是反映GDP对当年公债增量的敏感程度,又体现出国民经济对新增债务的承受程度。

6、公债借债率的国际警戒线在8%〜10%,我国的公债借债率从1994年开始不断上升,2007年达到8.83%,之后有所下降,2014年为2.81%。总体上看,并且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该指标依然处在安全的范围区间当中,所以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该问题,国内的公债发行空间依然具备。但是还需要考虑到公债增长速度以及国内GDP的情况,明确GDP的增长速度,公债借债率将不断上升,需加以适当的监控。三、中国公债的未来尽管我国经济经受了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GDP增速有所放缓,经济进入新常态,但是从赤字率(目前,中国的赤字率是2.3%,仍然没有破3%的“红线”)和居民应债率指标来看,我国具有巨大应

7、债的潜力,国债在发行市场上能很好的被消化;此外特别国债的发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的实施对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国债规模的扩大都创造了积极的宏观环境。同时,还有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到2014年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4000亿,也为公债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因此国债市场目前的改革重点是加强我国的偿债能力,扩大短期国债和超长期国债的发行,适度发展中期国债,建立期限分布均衡化的国债期限结构,一是能避免岀现偿债高峰,保持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使国债可以通过不断的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