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朗读声音造型综述.doc

文学朗读声音造型综述.doc

ID:52867954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1

文学朗读声音造型综述.doc_第1页
文学朗读声音造型综述.doc_第2页
文学朗读声音造型综述.doc_第3页
文学朗读声音造型综述.doc_第4页
文学朗读声音造型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朗读声音造型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学朗读声音造型综述作者:陈朝霞单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可听可感:儿童文学诵读的声音造型艺术品质儿童文学诵读是诵读主体对文字和声音的双重感知,是通过声音强化文字语言的独特感情,以营造童心永恒的艺术意境。声音负载着文字思想与情感的内在活力,诵读主体依托思想与情感的运动状态,由语气把它们贯穿起来,形成动态的声音走势,呈现出的声音的规范性与适应性、音色的可变性与多样化、语言的动作性与音乐性以及形象塑造的角色感与个性化,无不造就了可听可感的审美创造活动,打开了通往有声语言造型艺术的审美空间,也提升了儿童文学诵读的声音造型艺术品质。(%1)声音的规范

2、性与适应性诵读声音造型的基础在于规范,在保证字音清晰的前提下,要扩大与美化声音,具体到吐字用气发声层面,呈现的是清晰、松弛、通畅、圆润的自然状态。为满足传情达意的再创作,诵读主体在音声创造中,要让气和声形成互动相随的关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气随情变,声随情走,达到情声和谐。[1](P99)儿童文学诵读用声尤其要落在自然的中声区,以实声为主,虚实结合,朴素的口语声流托出声音造型的底色,避免华丽的朗诵腔。诵读有声语言的音声性特质,决定了诵读主体的声音形式对文学作品中变化的情感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应服从作品情感基调,并唤起外在情感的冲击力,或委婉细腻,或

3、高亢激昂,都需要有相应的情态语感来表现,否则如果仅限于诵读主体本色流露的范围内,语言表现将缺乏活力与张力。其次,声音要适应不同作品风格的需求,如叙事作品的娓娓道来,对于低幼文学故事更要传达出平和温馨的色调。此外,声音还要适应不同表达技艺的特点,如表演式的诵读相对于亲子诵读,声音变化幅度较大,空间感与达远性较强。(%1)音色的可变性与多样性音色是声音造型极具表现力的元素,精当地处理语音链上的长短、高低、轻重、疾徐、抑扬、顿挫、明暗、刚柔等对立因素,取得刚柔并济、纵收自如的富含伸缩性与可变性的声音弹性,是诵读主体在声音技术层面的重要任务。声音的弹性变化是

4、以多种对比项目的复合形式出现的,其喷弹力度、抑扬幅度、快慢速度、疏密张度、明暗限度等共同组合成一种多维度的动态体系[2](P260),语言表现力的外质音色就必定呈现出丰富性与多样性。从儿童文学抑或儿童文学诵读的受众来看,儿童受众群体对声音色彩的感知更为敏感,诵读主体需要通过音色的多姿多彩来获得情感色彩的万紫千红,获得声音造型创造的动力。冰波的童话《小青虫的梦》讲述了一条小青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故事,从最初偷偷躲在树上听歌到在音乐会上翩翩起舞,文字优美而富有情致,语言的节奏随情感而绵延起伏,诵读的音色是柔和的。文中两处拟声词“吉铃铃”,犹如给梦幻般的画

5、面增加了声响效果,第一次从近处入耳,声音清脆,有穿透力;第二次是小青虫躲在远处听到的,可以采用弱读的方式,语节拉开,为作品预留想象的空间而不显得单一寡味。雷抒雁的《燕子》首尾以问答的句式形成呼应,"如果是一只鸟,你愿意是喜鹊还是杜鹃","我愿意是一只燕子,我向往广阔而自由的空间”,音色明朗坚定,并且注重浓淡相间的运用,语势推进至“将和命运死死地搏斗在云端”唱出最强音。(%1)语言的动作性与音乐性美国心理学家加登纳认为,七岁儿童具有对审美特征的明显感受性,而且在其行为中显示岀整体的节奏感与平衡感。[2](P(155)儿童文学学者汤锐对早期阅读的研究指岀

6、,幼儿在听成人朗读作品或自己阅读时所产生的感受首先是由文学作品的形式特征所引起的,例如,铿锵动听的词语构成的韵律、节奏,循环往复的作品结构,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表现手法等,都带给幼儿极大的快乐。[3](P(181)儿童文学诵读语言外在形态的动作性与音乐性体现了儿童的审美心理需求。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精美词语和动态的描述,展现了富有色彩和音响的流动的画面,通过声音再现文字画面的过程中,听觉形象很好地转化为视觉形象,更富有立体感、节奏感。要使语言有动作性,必须重视动词的运用,以产生与表达内容相适应的语言动势,如表现走、跑、跳等不同动作状态中的说话感觉

7、。蔺力的《会打喷嚏的帽子》里的大耗子偷帽子的细节充满喜剧色彩「一步一抬头,防着帽子里的那个呼噜突然钻出来咬他。也真巧,他刚走到老爷爷床跟前的时候,呼噜不响了。这下,大耗子可得意啦,原来呼噜怕我呀!”诵读主体要尽力表现大耗子从害怕心理下的轻手轻脚到得意时的肢体放松状态,夸张灵动的语调不仅要营造立体的环境,还要展现动感形象。语言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节奏上,由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往复造成和谐均匀的音响效果。诵读主体的声音处于积极状态并生发一种内心期待,引领着身体节奏、心理节奏、文字节奏与声音节奏合拍,以唤起听者的艺术关注和审美愉悦。儿童文学诵读的节奏实质

8、是有形多变的,要避免落入固定腔调或貌似抑扬起伏,却完全没有生命的语言外壳的表达误区。金波的儿童诗《春的消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