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中的几个问题 转载

《语言学纲要》中的几个问题 转载

ID:5266128

大小:108.4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7

《语言学纲要》中的几个问题 转载_第1页
《语言学纲要》中的几个问题 转载_第2页
《语言学纲要》中的几个问题 转载_第3页
《语言学纲要》中的几个问题 转载_第4页
《语言学纲要》中的几个问题 转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学纲要》中的几个问题 转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第H卷第"期I2JKL)*K3MJN3NKND*OKPQ+MR*MJNPKRN3*MS9E2HM92""%%#年&月+MTDMS3P*MUDMN+V1P*NDRN3*MI?=2"%%#《语言学纲要》中的几个问题李明!苏州大学中文系,江苏苏州"#$%%&)’关键词(《语言学纲要》;科学性;严密性;引例’摘要(《语言学纲要》是优秀的高校文科教材之一,当然也免不了有错漏之处。文章就《纲要》中某些立论的科学性、论证的严密性及某些引例的正确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看法。’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2、(+’文章编号(#%%,-"$.,("%%#)%"-%%/$-%0《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是教育部指定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之一,该书“参考了国内外新出版的一些专著、教材,对各种新的学说、理论采取客观、谨慎的态度”,既“不尚新异”又“不拘一家”,“选择切实可靠的论点编入教材”!,处理比较稳妥。因此被许多高校采用为“语言学概论”课的教科书。但本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对全书来说是瑕不掩瑜的,也愿提出来就教于方家。一书中有些提法在科学性上值得商榷。《纲要》认为每一种语法范畴都具有的特点之

3、一为:“第二,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的、排斥的。在组合的时候,选择甲就排斥乙或丙。”(12##")按从逻辑事理上来讲,这种说法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无需证明的,对有些语法范畴来说也确实是正确的适用的,比如“数”这一语法范畴,在组合时用了它的单数变化形式就不能同时使用它的复数形式。举例来说,在英语“345675899:”中,这里的“899:”是单数形式,显然不能同时选择复数形式“899:;”。虽然英语中有极少数名词如“;477<”等的单复数形式是相同的,但在组合时如果它的语法意义是单数就不能同时是复数,也不违反上

4、面的说法。但是语言并不等于逻辑,语言现象往往会超越逻辑事理,语言事实恰恰证明并不是每一种语法范畴的各个变化形式都是互相对立、排斥的。如在英语中,“体”这一语法范畴的各种变化就并不是互相对立的、排斥的,在“34567877=;>?@AB=CD=CEB;4F9G>4G77A75G;”中就既用了完成体又用了进行体。又如英语中“时”这一语法范畴,将来时和过去时就可以用在一起——————————!收稿日期""%%%-#"-%0!作者简介"李明(#,0&-),男,江苏常熟人,副教授。!见《序》123。又本文所据的《语言学纲要》是#,,

5、.年#"月第二次印刷的版本,以下简称《纲要》,括注中不注明书名的页码均为《纲要》的页码。万方数据53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144-年构成过去将来时(也有人认为英语中根本不存在将来时,这另当别论,但《纲要》中承认英语中有将来时,如“!"#$%%&’()*”,详见该书+,---)。《纲要》说有些语言的普遍特征是适用于任何语言的,如“.、一切语言都有办法把动词性词语全部或一部分转成名词性词语(调查/农村0!/农村0调查(原书误为“农村/调查0”,今改正——笔者),飞!飞的,写!写的、所写的);把动词性词语转成形容词性词语(

6、飞!飞鸟,烧!烧杯)。”(+,-12)对于这个普遍特征的正确与否,笔者无意述评,但书中所举汉语的例子似乎跟汉语语言学界的共识并不一致。书中的意思是说在“农村调查”中的“调查”是从动词转成了名词,“飞鸟、烧杯”中的“飞、烧”从动词性词语转成了形容词性词语。确实,在汉语语法学创立之初,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中曾提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中也曾提出过“依句辨品,离句无品”的说法,根据这样的理论,词类是可以转换的,但是,如果说因为“飞鸟、烧杯”中的“飞、烧”由于充当了“鸟、杯”的定语而成了形容词性词

7、语,那么,“木头房子,我们学校”中的“木头、我们”也是充当定语的,它们是否也成了形容词呢?马先生和黎先生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纲要》把“农村调查”中的“调查”说成是名词,“飞鸟、烧杯”中的“飞、烧”说成是形容词性词语,也是站不住脚的。如前所述这已是语法学界的共识,所以本文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了。《纲要》在论述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时说:“⋯⋯第三,把这些图形(这里是指从记事图画向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图形——笔者)作线性的排列,依照它们的顺序念出来,也就是语言里的词的顺序,顺序不同,意思也就不同(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以下同)。”

8、(+,-34)按加··········着重号的说法对汉语等主要依靠词序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孤立语来说是正确的,但对形态丰富的屈折语如俄语来说就不一定正确了。在论述旧词的消亡时,《纲要》说:“旧事物的消失是引起旧词消亡的一个原因。例如‘马褂’‘顶戴’‘朝珠’‘黄包车’‘杠房’等词语都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而不用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