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7480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采取合理有效措施 促进城市绿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促进城市绿化建设 摘要:提到城市基础设施,我们就会想到城市建筑、交通管网、环保等行业,而城市绿化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因此,新城建设一定要把城市绿化放在一定高度去规划。现就双辽市城市绿化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城市绿化;建议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66-11改变传统模式,寻求新的融资渠道以前城市绿化的功能是“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实施,城市绿化功能转化为“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成为首要目标。如果在融资
2、或上项目时,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宜居城市这个角度来争取,就相对容易。比如,新城环城林绿化,由于是生态脆弱地区,就完全可以纳入三北防护林工程,这样国家就有投资。城市绿化现在已名正言顺跻身于社会公益事业,这样可以争取到一些绿化基金会的支持。2改变重栽轻管的现象,寻求养护新办法4无论是创建森林城市还是生态园林城市,都必须以绿地为平台,以树木为核心,以植物的健康生长为终极目标,而树木的健康生长从何而来呢?植物的长势优劣首先取决于先天基础条件,因此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合理性。工程施工质量要有保障,苗木要符合标准规范等等,而这些也只是城市绿化中一小部分,如果后天管护跟不上,绿化成果也无
3、法保证。俗话说“三分造,七分养”,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落到实处很难。地方政府的决策层没有七分养护的政策机制和支持体制,行业主管方没有七分养护的诚心和举措,基层生产单位没有七分养护的信心和勇气,总之,所谓“七分养”难以落到实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资金问题。可以通过收缴义务植树绿化费或是大树认领认养等方式解决一部分,虽然绿化费(18~60周岁适龄公民,因故无法履行和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的,每年交8~10元/人)不是很多,但意义重大而且影响面广。可以通过收缴绿化费让每个公民知道植树造林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可以增强他们爱绿护绿的责任感,提高生态文明意识。3改变重引进,轻
4、本土的现象4这里所指是树种的引进,现在从外地引进的一些针叶常绿树种,如黑松、樟子松、侧柏云杉等树种,发现带有新的病虫害而且公树木长势也不是很好。如果很多条路规划都是一个模式,也很单调。同时这些树种的价格也很高,与当地的树种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我们的乡土树种如银中杨、垂柳、金叶榆、金丝柳也都是很好绿化的树种,可以说物美价廉,适应性还好。因此建议给乡土树种一个平台,用有限的资金办更多更好的事。4重视掌握生态园林的有关理论造园过程中,应注意掌握生态园林的有关理论,创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种群时,有必要学习掌握生态理论,把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
5、有厚薄、有色彩,使喜阳、耐荫、喜湿、耐旱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等,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合理、和谐、有序、稳定、壮丽并能长期共存的主体植物社会。建设各类生态园林的核心是为了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生态园林的原则是在建设各类生态园林的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更多的生物产品为社会公益服务。5重视绿化与居住环境的关系5.1绿化与地价人们挑房屋的三个条件里占首要问题的是居住区环境问题,大家认为环境可以使房屋增值,绿化可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评判标准。如甲小区距市中心距离比乙小区的距离近,并且交通更发达,但是乙小区临公园,并且绿化效果好,人们权衡的结果是
6、选择了环境优美的乙小区,这就是绿化建设可以在实际上提高房地产价值的原因。5.2绿化与城市改造的关系4这几年来从县(区)周围居住区开发实践来看,绿化形成建设是投资小,见效快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由于住宅小区绿化上等级、上水平,使得被动迁的住户看到新居的环境优美,感到耳目一新,大大减少阻力,加快了动迁速度,这充分说明了绿化建设不但能够提高房地产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可以在宏观上促进城市改造和城市建设。绿化建设投入只占总造价的0.46%,而绿化建设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却是巨大的,特别是城市周围居住区绿化建设改观后,有利于中心人口的疏散。5.3绿化与居住小康水平到2020年
7、,我国人民居住的小康水平目标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预计达到35平方米;每户有一套住房;有较舒适的室内外环境,室外主要是绿化环境,因为人类来源于大自然,在工业高度发达,城市建筑密集的条件下,怎样保持生态平衡,使人们虽远离自然而又能生活于自然环境中,这是现代园林绿化的基本任务和发展趋势。房屋和绿地都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之一,如何将房地产与绿化融合起来,为城市中人与自然的融合创造条件,是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发展战略问题。作者简介:张伟,双辽市国有那木机械林场,研究方向:基层林业生产及技术推广。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