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319493
大小:448.7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6
《DB34∕T 2814-2017 玉蜀黍赤霉检疫鉴定方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16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814—2017玉蜀黍赤霉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Gibberellazeae(Schwein.)Petch文稿版次选择2017-03-30发布2017-04-3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814—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云飞、陈雪娇、宗凯、孙娟娟、郑海
2、松、姚剑、余晓峰、王满满。IDB34/T2814—2017玉蜀黍赤霉检疫鉴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蜀黍赤霉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禾谷类作物中玉蜀黍赤霉的检疫和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玉蜀黍赤霉基本信息学名:Gibberellazeae(Schwein.)Petch分类地位: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
3、i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丛赤壳科(Nectriaceae),赤霉属(Gibberella)。其无性阶段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传播途径:气流、雨水等是玉蜀黍赤霉病菌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受侵染的种子及病残体等植物性材料的调运是远距离传播主要途径。4方法原理根据玉蜀黍赤霉在寄主上的为害症状(参见附录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菌丝、分生孢子等形态特征,以及PCR特异扩增片段大小进行结果判定。5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5.1仪器设备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纯水仪、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制冰机、PCR仪、凝胶
4、成像系统、电泳仪、培养箱、超低温冰箱、常规冰箱、旋涡振荡器。5.2主要试剂5.2.1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或生化试剂,实验用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5.2.21%次氯酸钠。5.2.3DNA提取试剂:DNA提取试剂盒,CTAB裂解液(20g/LCTAB,0.1mol/LTris,1.4mol/LNacl,20mmol/LEDTA-Na2),蛋白酶K(20mg/mL),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3mol/LNaAc(pH5.2),异丙醇,70%乙醇,无菌水。1DB34/T2814—20175.2.4PCR试剂:10×PCRbuffer(含25mmol
5、/LMgCl2),Taq酶,dNTP。5.2.5凝胶电泳试剂:琼脂糖,TAE,LoadingBuffer,EB。5.2.6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浸粉5.0g,葡萄糖20.0g,氯霉素0.1g,琼脂13.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整pH值至5.6,121℃高压灭菌15min。6病菌的鉴定6.1分离培养6.1.1种子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取50g种子置于无菌水中室温浸泡处理1d,转入-20℃下冷冻处理1d,1%次氯酸钠消毒60s,无菌水洗涤3次后,灭菌滤纸吸干水分后按15粒/皿置于PDA培养基上,在25℃~28℃,12h黑暗/12h光照(12h光暗交替)条件
6、下培养,第3d开始观察,根据种子周围新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进行选取,取边缘菌丝转接纯化。6.1.2植株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用解剖刀取植株病健交界处的组织,剪成约0.4cm×0.4cm小段,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60s,无菌水洗涤3次,灭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PDA培养基上,同6.1.1培养纯化。6.2鉴定特征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生长速度较快;气生菌丝较多,个别呈稀疏、絮状,初期白色,然后白至玫瑰色、白至洋红色或白至砖红色,中央常遗留黄色气生菌丝区;平板背面深洋红色或淡砖红至赭色。分生孢子近镰刀形、纺锤形、披针形,稍弯,两端稍窄细,顶端细胞末端稍尖或略钝,基部有明显的踵状足胞,
7、大多数3~5隔,极少数1~2隔或6~7(~9)隔,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时呈粉红色粘稠状,3隔的分生孢子28μm~40μm×4μm~5μm、5隔的分生孢子30μm~55μm×4μm~5.5μm、6~7(~9)隔的分生孢子45μm~60μm×4.5μm~6μm。子囊壳卵圆形或圆锥形,深蓝至紫黑色,顶端有瘤状突起为孔口,大小100μm~250μm×150μm~300μm;子囊呈棍棒状,两段稍细,大小60μm~85μm×8μm~11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两端钝圆,多为三个隔膜,大小18μm~25μ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