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doc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doc

ID:52226260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5

上传者:U-7604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doc_第1页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doc_第2页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doc_第3页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关键词】小学生语感途径【屮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75-01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获得皋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课文内容中思想情感的教育内涵,在看、听、说、思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感。有了语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才能有深切的理解和感受。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方法。一、朗读训练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学生带入情境,增强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大量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传统方法。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描写槐花盛开的一段时,先出示挂图,教师范读,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欣赏本段的录音;随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重新欣赏配乐朗读录音,再要求学生根据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最后宙学生表演朗读。学生在经丿力了品图、听读、畅想、演读等多种形式的对语言的体会后,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情感逐层深入,充分领悟课文遣词造句的生动及作者感情的丰富,对文本语言逐步有了体会,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二、分析语言字、词、句、段是组成语言的基础。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 段落表达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段落,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才会得到提升。如在教学《肖邦》一文最后一句“当时他才39岁”时,教师启发提问:句中的“才”能不能去掉?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一个“才”字,反映了肖邦去世时还非常年轻,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早逝的惋惜Z情。这里,抓住“才”字能否去掉,学生进行词句比较,品出其中的语气神韵,领悟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语言表达与感知的能力。三、引导想象语文课文大多是形象性很强的文学作品,以生动、活泼、感人的具体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学生训练语感,要将文本与感性的具体形象联系起来,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启发想象,让自己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看录像,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作用。学生感受了黄河波浪滔天的气势,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人胆想象:艄公在波浪滔天的河血上操着一只又轻又小的筏子破浪前行,会碰到危险吗?同学们触景生情,议论纷纷,表示竹筏行驶过程中肯定会危机四伏。面对如此险恶的风浪,艄公的表现怎样呢?通过想象,黄河主人的形象就越发高大、清晰,一个沉着、机敏、勇敢的艄公形象逐渐凸现。这样,学生领悟了文章的内涵,达到与作者心灵沟通、情感共鸣,增强了语感。四、品析诗词中国的诗词歌赋是语言中的典范、精华。品析古诗词,能帮助学生提 升语感,提高人文素养。如在教学《望月》时,有位教师让学生寻找和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学生的兴致顿时高涨。“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学生朗诵写月的诗歌,读出了诵月诗句的基调和韵味,调动了情绪,激发了吟诗的热情。这种活动,使学生感受了古诗文的语言魅力,加深了对诗词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五、创设意境教师可以通过优美的描述性语言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以美感来增进语感。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对当时的景色作这样的描述:“春满人间,绿草赏心,红花悦目,鸟语声声。微微润湿的空气中,散发出百花的芳香。清风阵阵,春烟袅袅。”这样的描述把美的主体放在美的环境中衬托,使学生感受到送别时的美景,由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物的美、情的美,并由此提升语感。“李白和孟浩然以酒当歌,谈古论今,'今口一别,后会有期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春风阵阵,杨柳依依。'一路顺风请多保重'。”这段话中的迷人景色,伤情别离的语句,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这些都来自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六、填空补白训练语感训练离不开文宁训练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抓住课文中作者留下的空口进行语感训练。“空白”指的是文章中隐含却没有直接写出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空白”填补上,训练学生的语感。如教学《孔了游春》这一课时,文屮两次出现了省略号,可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的迁移训练,让学生续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进行了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责编黄鸿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