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37721
大小:2.20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4-01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访兰》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访兰作者:贾平凹花中四君子梅,冷香四溢,清韵高洁;兰,幽香清远,神静韵高;竹,坚劲挺拔,傲岸坚贞;菊,凌霜自得,潇洒恣肆。所以梅、兰、竹、菊同有花中“君子”之称。兰花(明·薛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一、作者简介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
2、》等。二、初读知意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三、探究质疑1、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看有什么疑问?2、思考(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2)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1、野兰的不俗变现在哪里?2、相对而言,我们可以推测作者认为家兰的俗是什么?(不为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为别人的欣赏而生长,丢失了自己的本色,丧失了自我。重点研读句子:(出示)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
3、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1、读出源自自然的美。2、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问题一:“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问题二:“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问题三: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兰的香味和品格)(通过和父亲去深山访兰,然后就野生的兰草与家养的兰草的区别发生对话,自然引出父亲希望儿子达到的一种做人的境界:保持真性,不媚俗。)(从作者要挖到不敢挖中,可以看我由对兰赏玩的初衷发展到了敬仰的情感。)(兰的香味和品格)三、畅谈感想。1、作者从自己和父亲的谈话中,更进一步认识了野兰,再
4、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请自读最后一段。2、读后反馈: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喜爱、敬佩野兰;人生态度:做人要不失自己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它,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补充原文中父亲的一段话。3、再读课题,知道课题为什么不是“赏兰”,而是“访兰”了吗?(“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
5、表明父亲与“我”对兰草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四、升华情感。同学们,作者笔下的野兰“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它不俗,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有灵性,因为“它不为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从野兰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是呀,作者赞美野兰的不俗,更赞美具有野兰秉性的人们,尤其是父亲的话更令我们深思。五、拓展延伸1、孩子们,贾平凹先生作为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在文学创作
6、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作品《秦腔》获第七届矛盾文学奖,很多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播,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课下我们可以走进贾平凹先生的其它作品,跟这位大师进行心灵的交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